江西扶貧一線見聞:每畝田多賺了一百多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儲糧橫峰直屬庫扶貧工作隊在貧困戶家中走訪。 王昊陽 攝

中新網江西弋陽12月21日電 江西扶貧一線見聞 每畝田多賺了一百多

記者 王昊陽

冬日暖陽,投射在江西弋陽縣葛溪鄉馬安村一處農家小院,戶主張全照正在廳堂裡忙著清點今年收穫的晚稻,盤算著準備賣個好價錢。

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漆文陶高聲與張全照打著招呼,領著數人進入屋內。

「今年收了多少斤?晾曬了多久?溼度應該達標了,我們現場進行檢測,沒問題的話就今天安排貨車運到糧庫。」一番對話後,眾人在廳堂裡忙碌起來。

中儲糧橫峰直屬庫扶貧工作隊在田間了解貧困戶晚稻收穫情況。 王昊陽 攝

漆文陶是中儲糧橫峰直屬庫弋陽分庫副經理,2019年底派駐到馬安村擔任第一書記,赴任伊始,他迅速融入馬安村扶貧工作,在田間地頭服務群眾。

「每年糧食豐收時,大家最怕賣糧難,我們就上門質檢,只要糧食合格,就裝車直接送入糧庫,減少他們的人力和時間成本。」漆文陶說,如果糧食水份高了,他們就幫農戶把稻穀曬乾,檢驗合格後再收儲入庫。

在馬安村,中儲糧橫峰直屬庫駐村扶貧工作隊對每戶貧困戶的情況了如指掌。誰家種了多少田,管理得怎樣,應該能收多少糧,大家心裡都有本帳。

「扶貧幹部給我免費提供一條龍服務,幫我曬乾稻穀,上門檢測,還幫忙裝車運送。」張全照說,以前他的糧食直接在田頭賣給加工廠,現在賣到中儲糧,每畝要多賺100多元。

農忙時節,中儲糧橫峰直屬庫總經理徐利斌都會來到馬安村的田間地頭,了解糧食產量,問農戶需要哪些服務,並優先給他們提供幫助。

「今年國家號召加大早稻種植面積,有些農戶開始有些擔心,我們上門宣講政策,確保他們種多少中儲糧就收多少,幫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農戶種糧的積極性就高了。」徐利斌說。

除了對貧困戶的日常幫扶之外,中儲糧橫峰直屬庫還加大對馬安村的建設幫扶力度。馬安村黨支部書記胡鋼告訴記者,中儲糧橫峰直屬庫安排專項資金為村裡開鑿水井,修整道路,幫助建設幸福食堂,添加遠程教育設備,讓大家倍感溫暖。

馬安村目前登記造冊的貧困戶有43戶148人,今年已經全部實現脫貧。胡鋼表示,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貧困戶張全照承包了40畝水面養魚,還種植了7畝雷竹,今年家庭經營性收入達到了20萬元,早就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了。

「中儲糧扶貧工作隊幫我解決了很多困難,每次售糧時,通過綠色通道進入糧庫,登記、抽樣、檢驗、刷卡、卸糧、結算等環節都更加方便快捷。」貧困戶張全照說,「明年我還要多種幾畝地,為國家多備一些糧。」(完)

相關焦點

  • 江西扶貧一線見聞: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圖)
    中新網江西餘干12月23日電 題:江西扶貧一線見聞 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  作者 王昊陽 王成前  隆冬時節,對於江西餘干縣的芡實種植戶來說,是小豐收的日子。被稱為「水中人參」的芡實已收穫完畢,養殖在池塘裡的大量魚類,當前正好起捕出售。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外來媳婦的扶貧路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 江西萬安田北畫村再掀消費扶貧熱潮
    2021年第一天,江西萬安田北中國農民畫之鄉人潮湧動。前一天開市的「消費扶貧」好產品迎春年貨大集遇上元旦節,不僅豐富了節日市場供給,又創新消費熱點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再次掀起一波消費扶貧熱潮。
  • 「西瓜之鄉」的高效栽培技術:這樣種,每畝多賺2500元!
    一般可利用越冬早春葉菜、甘藍類蔬菜茬口,或上年水稻田後空茬為佳。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無法避開梅雨和夏季高溫季節,江蘇沿海地區一般6月中旬前後進入梅雨季節,7月上旬「出梅」,此期間瓜棚要承受得住暴雨和颱風,故配套田地排灌水系統和保持棚架堅固很重要。
  • 吉林備耕一線見聞:曾經的「燒火棍」成了暖房「神器」
    吉林備耕一線見聞:曾經的「燒火棍」成了暖房「神器」 2020-04-01 08:48: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 江西、湖北財政涉農扶貧資金使用情況調查:財政助脫貧效益高
    財政部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連續5年每年新增安排200億元,今年達到1461億元。此外,今年還一次性安排300億元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記者日前走進江西、湖北採訪,了解中央專項扶貧資金、「一攬子」扶貧財稅政策如何改變山鄉面貌、惠及千家萬戶。
  • 高原綻放笑顏——青海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高原綻放笑顏——青海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2020-07-13 20:02:24   來源:新華社
  • 扶貧路上,他們和鄉親一起改變——走近公安部駐黔西南扶貧工作組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生動講述公安部黨委團結帶領全國各級公安機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實踐,全面展示脫貧攻堅一線廣大民警的良好精神風貌,本報自9月起啟動了「脫貧攻堅一線見聞」融媒體採訪活動。
  • 「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推進北京市場
    如果長勢好,一畝田可以產400斤左右大米,夠三個家庭吃一年。這種區別於直接購買上市農產品的消費扶貧形式,被稱為「參與式」消費扶貧。如今走在好力保鎮的田壟上,田地前豎起了一塊塊藍色的牌子,上面寫著認領人的姓名。「這些都是北京市民和商家認領的稻田。」
  • 撂荒地「重生」老哥倆果斷擴種七八畝田
    原標題:撂荒地「重生」老哥倆果斷擴種七八畝田 一線見聞 2月28日,綿陽市遊仙區忠興鎮蘆橋村,申永高和申永紅兩兄弟迎著春光,在地裡忙著鋤草。再過20天就要育秧了,種子已經備好,田也用旋耕機翻過了一遍。 老申家兩兄弟均是七旬左右老人,一共種了近10畝田,除自家的兩畝多外,還代種了外出務工鄰居家的撂荒田。
  • 一棵秸稈的「旅程」——吉林公主嶺備耕一線見聞
    新華社長春4月5日電題:一棵秸稈的「旅程」——吉林公主嶺備耕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薛欽峰進入四月,東北大地回春,正是備耕時節。在吉林省公主嶺市,轟隆隆的拖拉機、鏟車開始進田平整土地,撿拾秸稈,黑土地上熱鬧起來。
  • 江西一地多名幹部被通報!|紀委|扶貧|違紀|信豐縣_網易新聞
    (原標題:江西一地多名幹部被通報!)  為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全力監督保障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11月20日,贛州市紀委監委通報了5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
  • 英山縣產業扶貧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在2019年時,英山縣出臺的產業扶貧政策,堅定了他發展中藥材基地的想法。高家衝村有浸水壠田300多畝,這些田種植水稻效益不高,農戶不願意種,因為有冷浸水,又不適合傳統中藥材蒼朮、當歸的種植。在產業扶貧政策的激勵下,陳劍鋒經外出考察,認定高家衝村的冷浸田適合發展中藥材水菖蒲。
  • 扶貧路上,他們和鄉親一起改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生動講述公安部黨委團結帶領全國各級公安機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實踐,全面展示脫貧攻堅一線廣大民警的良好精神風貌,人民公安報自9月起啟動了「脫貧攻堅一線見聞」融媒體採訪活動。
  • 萬載這位第一書記入選江西「最美扶貧幹部」
    近日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聯合開展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學習宣傳活動發布53名「最美扶貧幹部」名單>中共江西省委編辦派駐萬載縣潭埠鎮山塘村第一書記潘晨宇入選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名單江西「最美扶貧幹部」部分名單潘晨宇 中共江西省委編辦派駐萬載縣潭埠鎮山塘村第一書記王明君 南昌市紀委市監委派駐安義縣石鼻鎮果田村第一書記賴政兵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2020-11-25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劉四田:「菜博士」種蔬菜 「四塊田」 是秘訣
    我們見到劉四田的時候,他正在指導農戶合理採摘蔬菜,之所以被當地人稱為「菜博士」,訣竅就在這「四塊田」裡。 【孝感市雲夢縣隔蒲潭鎮陳劉村四季長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劉四田】雖然和種田打交道 但我們也要走科技創新的路 把科學發展田 扶貧責任田 食品安全田 美麗鄉村田這四塊田種好
  • 【集體經濟】開魯縣:電報局村的瓜田喜事
    「滿打滿算也就五個月,淨賺了20多萬元。」這下,他就在電報局村紮根了。電報局村位於開魯縣東部,傳統作物是紅幹椒和玉米。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村裡開始流轉土地壯大香瓜產業。王國華(左一)站在瓜田裡向記者介紹香瓜的口感和甜度。「從種到收,全程僱人。小小的香瓜,竟改變了一戶戶村民的命運。」
  • 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一線見聞
    原標題:瓷之春  ——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一線見聞  以瓷立市的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備受社會關注,且直接關係到10萬餘產業工人的生產生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自2月以來,該市政企連心、共克時艱,打響了一場陶瓷產業發展「突圍戰」。
  • 「造血式」扶貧 一畝田助力雲南多縣打造農業電商精英團隊
    11月25、26日,一畝田分別走進雲南省施甸縣和龍陵縣,面向各鄉鎮農業合作社理事長、農民經紀人、村官、農業種植大戶、農業服務業經營者和返鄉創業帶頭人等開展了電商人才培訓活動,以培訓扶貧帶頭人、「領頭雁」等人群的電商應用技能作為電商培訓重點,為雲南地區培育一批帶不走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