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春節】一年中彌渡節日民俗活動大盤點,你最想去哪個?

2021-02-28 微彌渡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各地的民俗活動都不再舉行,咱也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少出行,少聚集,少走動!為了讓大家過好文化春節,小彌特意再次盤點了咱彌渡的民俗活動,藉此在網上和大家一起過大年了,和大家共同回憶一下那些記憶中的美好嘍~



在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鄉、中國花燈藝術之鄉彌渡生活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咱們彌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風情濃鬱,具有很多特色節日,傳統習俗文化多而有趣,讓人流連忘返。

什么元宵燈會、鴰鴣節、操兵節等等,隨便扔一個出來,都能亮瞎眼!

今天小彌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有名的節日,帶你品味帶你飛,走起!


千支燈班鬧新春慶盛世

主要活動:城鄉千支燈班齊聚縣城和鄉鎮政府所在地表演,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每年大年初一,彌渡城鄉千支花燈隊都會自發地齊聚到縣城和鄉鎮政府所在地,到各單位、商家進行朝賀,同時在街道、廣場等地進行表演,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同時為節日的人們送上文化大餐。

太極靈山廟會

主要活動:燒香拜佛、歡歌打跳、耍龍舞獅祈求風調雨順、清吉平安

太極山是雲南省風景名勝區,為彌渡縣境內第二高峰,海拔3061.4米,為南詔王細奴邏避難之地,細奴邏聚太極山之靈氣,成為南詔帝王之偉業,也成就了太極山名氣。每年農曆正月初六、初七兩日,彌渡、巍山、南澗等地的各族群眾登太極山朝山趕會,按照傳統規矩,先由瓦哲、朵祜彝族群眾在巡山土主殿前打歌,然後密祉地區的龍燈獅舞相繼出場,以後是遊人香客,到各寺廟燒香拜佛,祈求風調雨順、清吉平安。

花魚洞盛會

主要活動:到山中朝聖

花魚洞位於德苴鄉大尖山,山建有公龍潭和母龍潭。它們隔河相望,兩兩相對,卻也像一對恩愛的夫妻。每年正月初八,附近村民都要到龍潭邊舉行祭拜儀式,延續至今。

白雲寺廟會

主要活動:燒香拜佛求平安

白雲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相傳諸葛亮在此扎過營,有諸葛寨、諸葛床、諸葛井、諸葛灶等遺蹟,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銅鼓、銅犁頭,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白雲寺環境清幽、寺院雄偉壯觀,四周林木蔥蘢,是頗負盛名的佛教聖地。每年農曆正月初九,來自四面八方的香客,懷著虔誠的心頂禮膜拜,虔誠地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密祉元宵燈會

主要活動:民間花燈歌舞盛會

密祉是文明遐邇的《小河淌水》的發源地,密祉花燈是彌渡花燈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十六兩日,密祉鎮20多個自然村的燈班都會如約來到密祉大寺街前進行花燈表演,以此寄予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祈願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當地人還賦予所唱花燈一個美好的名字——太平花燈,即同歌太平,共樂豐年。

千年祭柱踏歌會

時間:農曆正月十五

地點: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南詔鐵柱廟

主要活動:迎接「鐵柱老祖」歸山,載歌載舞祭鐵柱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彌渡縣的各地群眾身穿節日的盛裝,帶著笙簫、三弦等樂器和祭品,紛紛來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南詔鐵柱廟,祭祀祖先和歌神,載歌載舞,以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踏歌會由祭柱、領歌、踏歌三部分組成。祭柱也含祭祖的意思。在當地的彝族民俗裡,只有領歌后,各山各寨的人們才可以縱情歌唱,歡快踏歌。在祭完千年神柱,領到了歌后,彝家人今年的打歌活動就可以開始了。

朵祜彝族歌會

主要活動:耍龍舞獅、飲酒踏歌、紀念祖先

每年正月十五朵祜彝族歌會是朵祜彝族的傳統節日。這天,彝族同胞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匯聚到村裡的打歌場,耍龍舞獅、飲酒踏歌,盡情地歡歌狂舞。到了晚上又點燃篝火,圍成圈,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這是一個千人對唱的歌會,有情人年年在此相約,可謂之東方的「狂歡節」 。

格者踏歌會

主要活動:彝族踏歌,祈求風調雨順、清吉平安

這天,村裡的男女老少就會穿上盛裝,早早的在老人的帶領下組成打歌隊,打歌隊抬著「豬頭三牲」(豬、羊、雞祭品)來到金剛寺內,祭拜觀音老祖,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晚上,全村人就圍著篝火打歌、對歌,直到天明。

彝族羊節

主要活動:給羊過節

朵祜村的彝族同胞,每年農曆正月都要選定一個吉祥的日子,為羊過節,朵祜彝族人把這個日子稱為「羊節」。哪一天過羊節,要以一年裡羊只發展得多的那家人請年老的畢摩測定日子後確定。羊節的儀式充滿神秘色彩,嚴肅而又莊重。

彝族祭「鴰鴣」

主要活動:殺雞宰羊祭鴰鴣

每年農曆二月初七這一天,二宜可壩村方圓數十裡的各族人民,身穿盛裝,從四面八方湧來,扶老攜幼,匯聚到村後的山坡上,殺雞宰羊祭祀「鴰鴣神」(鴰鴣即為布穀鳥),祈求全村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人丁興旺、幸福安康。

大王廟會

主要活動:朝拜白子國國王張仁果、建寧國國王龍佑那

大王廟又名香山廟,古稱化成寺、大莊寺。唐開元間,南詔張儉成所建,傳說是為了紀念「白子國王」張仁果、「建寧國王」龍佑那所修建的廟宇。傳說農曆二月初八是白子國國王張仁果的生日,按照習俗每年二月初七、初八、初九三天,人們都要集中到大王廟內舉辦三天的廟會進行慶祝,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白雲寺賀牡丹

活動地點:寅街鎮慄樹莊西面白雲寺

活動時間:農曆二月初七

主要活動:文人墨客邀集在此賞花吟詩作畫,花燈表演、歌舞表演。

白雲寺位於寅街鎮慄樹莊西面,距離彌渡縣城15公裡。寺廟四周蒼松翠柏,景致清幽,旁有危石洞,洞中多奇景。前人將白雲寺景觀概括為「高閣凌雲,巨巖懸榻,諸葛舊壘,元旦山蘭,松鳳度塔,石嶺遊龍,龜蛇拱衛,九鼎朝堂」八景。今又出現「牡丹迎春,萬樹梨花,赤水金浪,果園飄香,百丈遊龍,遠山夕照,嶙峋怪石,綠色餐飲」新八景,更加絢麗多姿。每年春天寺內牡丹盛開時,文人墨客便會邀集在此賞花吟詩作畫。幾年來,賀牡丹筆會已成為一項廣泛性、開放性的群眾文化活動,花燈表演、歌舞表演自然是少不了的,如果你也喜歡,可以參與其中體驗一番!

榮華村祭龍祭茶

主要活動:祭龍、祭茶,祈求風調雨順、茶葉豐收

每年這天,牛街鄉榮華村都會開展古老神奇的祭龍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同日,還會對村裡的古茶樹進行祭祀,祈求這年茶葉豐產豐收,人們生活改善。

五臺彝族打歌會

主要活動:趕廟會、商品貿易、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交流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是苴力鎮五臺大寺一年一度的五臺彝族打歌會。這天,來自彌渡本地,以及周邊祥雲、南澗、南華等縣的彝族同胞,穿上節日的盛裝,紛紛雲集到五臺大寺,吹起葫蘆笙,彈起土三弦,對調子、唱山歌,場面熱鬧非凡。據了解,這個打歌會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天生橋廟會(天生橋老君會

時間:農曆二月十五、九月初一至初十

地點:彌城鎮天生橋

主要活動:趕廟會、朝北鬥

素有「天下無雙境、人間第一橋」美譽的天生橋風景名勝區位於彌渡縣縣城東谷3公裡處。每年農曆二月十五都會在這裡舉行廟會,是天生橋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廟會。這天,來自四面八方的教徒、香客、善男信女雲集在此,求吉祥平安、護佑子孫,熱鬧非凡。當天,還有許多當地或附近縣城的一些群眾,帶上炊具,來這裡殺雞煮飯,若你想和他們一塊吃飯,只需交上幾元錢或湊上米糧即可。據說用這裡龍潭水做的飯,不僅美味,還可以沾上這裡的靈氣,四季平安。

農曆九月初一至初十則是老君北鬥會。會期期間,彌渡、祥雲等地的人民群眾前來趕會,熱鬧非凡。

高芹立夏會

主要活動:泡溫泉、跳花燈、祭拜泉神

彌渡西山彝族人家的「沐浴節」因與立夏同一天,又叫「立夏會」。這天。彌渡西山的彝族人家身穿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帶著食物、笙簫和盛水容器,走出大山,匯聚到火龍廟溫泉,殺雞宰羊,祭拜祖先和「泉神」,到位於這裡的「火龍廟」頂禮膜拜,然後沐浴、歌舞狂歡。

谷女寺遊百病

主要活動:在紅巖鎮谷女寺遊走,寓意消除百病

每年農曆端午節,谷女寺都要舉行隆重的廟會。當日,紅巖七裡八寨的村民以及其它鄉鎮的善男信女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遊覽勝景,登高看遠,焚香祈福,從早到晚,駱驛不絕,當地人又稱去谷女寺「遊百病」,遊客近萬人。據傳,谷女寺「遊百病」甚是靈應,身體有恙的人前往遊上一轉,病患自然解除,故而「遊百病」習俗經久不衰。

石甲村密士節

主要活動:祭奠樹神

「密士」是樹種,古代,彌城彝族村莊每個村落都有一棵密士樹,在村子附近的山上。目前,只有石甲村在繼承,每逢這一天全村男人將一頭豬趕到密士樹下,殺豬獻祭密士樹,拒絕外村參與。據說這樣做,密士樹會保佑全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員清吉平安。

彝族火把節

時間: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地點:新街鎮彭家莊等彝族聚居村寨

主要活動:點火把、打歌狂歡

火把節這天,按照習俗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來過節。白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羊,置辦酒餚敬奉天地,以求人、畜、莊稼順遂。晚上,點燃大火把,玩耍小火把,以表示豐收喜悅。

 密祉火把節

主要活動:驅蟲避害,保佑莊稼獲得豐收。

二十五這一天,出嫁的女兒總會高高興興的回娘家。吃過午飯,人們就會不約而同、興高採烈地向活動場地走去。待活動場地上聚集了很多人的時候,火把頭就開始給每個人傳酥豆,人們接酥豆時都會說些祝福的話。夜幕降臨,火把被點燃,不論男女,不分老少,都會怡然自得地跳花燈。豎起來的火把燃燒得依然很旺,聚集的人依然很多,孩子在家人的陪同下,點燃了小火把,在自家的門口撒過幾把松香後,開始了在巷道裡轉悠,每遇到一個人就會停下來給那個人撒上一把松香,據說這樣可以驅邪。年輕的小夥則會追著漂亮的小姑娘撒,嚇得那些小姑娘東躲西藏。

金剛村祭樹神

主要活動:祭奠樹神

 一大早,在村裡的觀音寺(即土主廟)內,由村裡的長者代表全體村民向彝族土主老祖進行虔誠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家吉平安;在廟中宰殺一頭公肥豬和一隻公雞,接著將宰殺好的豬頭、雞等貢品移至村後的千年古神樹前,隨著牛角號的響起,村裡的男人便匯聚於此,對神樹進行叩首、跪拜,祈求神樹的庇護,全村風調雨順、清吉平安。祭神樹儀式結束後,參加儀式的所有人員在神樹下共同分享用來祭祀的豬頭和雞等貢品。值得一提的是,祭神樹活動一直只能村裡的男性參加,不準女性參加,這給祭神樹活動增加了幾分神秘。

金剛村大王操兵

主要活動:祭祀娛神、操練「士兵」,祈求五穀豐登、清吉平安

 關於操兵,實際是操練士兵。傳說古代部落之間戰事頻繁,彝族部落兵馬少,為了抵禦外來侵襲,提高士兵素質,出兵前進行認真的訓練(即操兵),同時還進行一些祭祀活動祈求戰事的勝利,操兵祭祀活動一直傳承到現在。

福長村「阿獨敲」

主要活動:祭祀娛神、操練「士兵」,祈求五穀豐登、清吉平安

大王操兵在彝語中就是「阿獨敲」「阿獨敲」為彝語,「阿獨」即大王,「敲」為操練,也稱大王操兵節或彝族操兵節。阿獨敲是紅巖福長村彝族古老獨特的神秘節日,每年的農曆六月廿六,阿畢唄(大王)召集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到村裡觀音寺內進行祭祀娛神、操練「士兵」、打歌,祈求五穀豐登、清吉平安。

 東獄宮中元節

主要活動:燒香化紙,緬懷逝者、表達思念之情。

中元節源出於道教,據《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因此自古以來,民間都認為這一天是祭祀亡親、悼念祖先的日子,是緬懷逝者、表達思念之情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中元節前,長輩婦女忙著裁剪、製作準備燒送的冥衣冥物、紙錁、紙錢等,裝封包封,敬獻齋飯果酒,侍奉祖先。男人則印製、填寫紙「包」,就如當今的信封一樣,從遠至近、從祖輩到晚輩逐一填寫亡者稱呼、姓名,恐其收取不到。中元節這天,人們集聚彌城鎮東獄宮燒香化紙,緬懷逝者、表達思念之情。



「微彌渡」編輯部收集整理

 

相關焦點

  • 彌渡傳統節日該吃些什麼你知道嗎?
    彌渡飲食沿習千百年來,特別是明代以來,中原人士大批湧入彌渡地區,把中原的民間飲食習俗與本地的飲食習慣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彌渡辣、麻、酸、甜口味皆具,重在辣麻香為主的飲食特點,並被周邊地區民眾譽為「彌渡吃作」的民諺。那麼,彌渡群眾在傳統節日中又吃些什麼呢?今日,小彌就為你說說。
  • 傳統節日--春節
    下面,我們就按照一年中的先後順序來看看這四個節日。春節是中國最重大、最具有特色的節日,時間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但實際上春節往往是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持續到農曆的正月十五才結束。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為迎接新年做準備:打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新年的衣服、食物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
  • 貴州春節民俗活動都在這,你最想玩哪一個?
    除了灌制香腸、醃製臘肉、打掃庭院以外,因為地域文化的差別,還有一些特別的民俗活動,人們在傳承民俗文化,感受濃濃年味的同時,也在迎接著新年的到來。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農曆正月間,會迎來長角苗一年一度的跳花節。
  •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節日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節日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節日,那麼世界上那些規模最大、最著名的節日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盤點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節日。聖·派屈克節Top10:聖·派屈克節聖·派屈克節是一個宗教節日,每年的三月17日慶祝,節日是為了紀念愛爾蘭守護神聖派屈克,節日期間人們穿著與聖·派屈克相關的藍色和綠色衣服,在街上邊遊行邊聽愛爾蘭歌曲,而世界上每年大概有幾百萬人會度過這個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 |我們的節日•春節(十八)|正月十四春夜猜燈謎
    今天是農曆辛丑牛年,正月十四,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所以講究的習俗也特別多,那麼你對春節的習俗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學習吧!正月十四即農曆正月第十四天,作為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這一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一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後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過後,年就宣告結束了。
  • 農曆新年節日起源及傳統民俗你知道多少?
    春節,即農曆新年,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均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
  • 春節和國慶節是國人在乎的2個重要的節日,哪個氣氛更濃一些?
    春節和國慶節各自有不同的氣氛,都很濃重,都是中國人最在乎的兩個重要節日。國慶節是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慶祝華誕的節日,祖國是中華兒女的大家庭,被親切的比喻為華夏子孫的母親。國慶節是祖國母親的生日,十四億中華兒女共同慶祝,是名副其實的普天同慶。
  • 借愚人節當天呼籲倡導中華優秀傳統節日抵制一些西方節日
    不過,我們今天重點不說這個,我只是想借今日呼籲國人應該傳承並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節日,而不應該總是像趕時髦似的緊盯著別人的節日。本來文化最重要的意義並不是去區分中國的外國的,我們的別人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如果像有些人一樣過分推崇外來文化而漸漸把自己本土的優秀傳統文化都拋到腦後了,那就顯得有些過猶不及了。
  • 冬至,是一個節日嗎?今天,你家會吃啥?
    在古籍中,似乎也可以找到冬至是一個節日的佐證。有文獻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但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朝的正月等於現在的十一月,拜歲和賀冬其實區別不大。
  • 「我們的節日」濱海新區漢沽街濱河家園社區「我們的節日——春節...
    濱海新區漢沽街濱河家園社區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張燈結彩迎新春群策群力譜新篇文藝演出活動春節即將來臨,為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營造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春節節日氛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1月11日,濱河家園社區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春節」「張燈結彩迎新春 群策群力譜新篇」文藝演出。此次演出有詩歌朗誦、歌舞表演、太極表演等,舞臺上一個個扮相亮麗、唱腔優美、表演細膩,演員們的精彩表演贏得臺下陣陣掌聲。許多觀眾都拿出手機抓拍瞬間亮點。整場精彩演出持續90分鐘,令觀眾們讚不絕口、紛紛表示在社區看到這樣的節目,實在太精彩。
  • 中國人為什麼過不動傳統節日了?我們當反思什麼?【洋節vs傳統節日】
    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從大的方面講,過去可能需要全村人集體準備的舞龍舞獅,扭秧歌等活動漸漸地從每村每戶參與,發展到我們常見的,在某省會城市開展的,靠商業贊助和政府倡導下的一場遠程報導式宣傳活動。
  • 【回放】完美演繹「傳統和國際範」十足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平遙中國年啟動儀式磅礴大氣!
    沐浴著黨的十九大開啟新徵程的春風,今天(臘月二十三),以「世界的平遙 • 我的家」為主題的2018「我們的節日 • 春節—平遙中國年」活動在古城正式拉開帷幕。近千位國內外遊客齊聚廣場,觀賞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民俗文化盛宴。世界各地的平遙人、中國人、華人或外國友人對平遙中國年紛紛發來了嚮往和期盼的新春寄語,展示五洲同慶、祝福傳送。本屆開幕式除傳統歌舞表演外,現場還舉行了旅遊小火車啟動儀式。
  • 你知道我們一年裡到底有多少節日嗎?
    你知道現在我們一年有多少節日嗎?自人類誕生以來,伴隨著歷史長河的流動,總會出現一些歷史洪流,而先輩們為了紀念這些偉大的人與事,以每年某一特定時間來紀念他們,以此來銘記歷史並傳承文化與精神。都說中華五千年歷史,那麼到現在我們一年裡都有多少節日了呢?
  • 旺財旺運過新年 春節民俗大盤點
    添丁燈的叫法,源自粵語的發音中「燈」和「丁」相近,「添燈」寓意著「添丁」。過去,村裡人家若有男嬰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壇上掛上花燈。有心的長輩,還會特意在花燈上寫上新丁的名字。這樣的做法,在當時可是關乎傳代的大事情,村裡負責記錄族譜的長者會記錄下新丁的名字,從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4.烤「獅子火」在趙縣農村,流傳著正月初十烤「獅子火」的民俗。
  • 為什麼那麼多民俗節日傳統都在被漸漸淡忘
    作為一個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流傳了很久的節日,原本是有豐富的儀式的,像我的老家泉州這邊,以前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要提前購買一個用紙紮成的「七娘母亭轎」,七夕這一天在我們這邊稱為「七娘母生」,而購買的祭祀用品要放著等到節日當天燒掉,以祈禱家庭幸福美滿,然後送上對牛郎織女的祝福。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是幾月幾日?農曆新年的節日起源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冷水江市2020年「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深入開展。(一)中華傳統節日活動1、春節、元宵節。一是結合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開展「過端午、話傳統、愛祖國」等主題活動。廣泛開展傳講歷史名人、英雄模範、道德楷模和身邊好人事跡,開展詩詞誦讀、展覽展示等活動,使群眾在活動中增進愛國情感,樹立「中國夢」必將實現的信心。二是組織開展「崇尚科學文明過端午」活動。
  • 貴州最熱鬧的地方,卻很少有人到訪,一年中有節日200多個
    雖然是貴州最繁華的地方,但來的人不多,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州人口的80%,這裡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氣氛有共同之處,可以說是劍南洞苗族同族自治州,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一定聽過這個故事,但來過的人不多,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哪個省,顧名思義,苗族和同族佔大多數,兩個民族的人口佔70,在這裡顯示出了一個朝氣蓬勃的形象,這就給「黑東南」這個特殊的稱號,即「百節之鄉」。
  • 你真的了解傳統節日嗎?
    日常 | 你真的了解傳統節日嗎?2020-03-27貌似又要過節了,不僅僅是要過節日,還有就是網上很多的春節的節日也要開始了。畢竟我們都知道,元旦之後,超市裡面的音樂就該是另外的一個樣子了,預示著這一年你又碌碌無為的過去了,和上一年,一模一樣!其實說到節日,我想說的有很多,畢竟節日這個東西很有研究價值,而我一直開玩笑說的就是,只要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的節日,只有和團聚又關係的才會放假,和團聚無關的放假的概率就很低了,那麼國外的節日呢?在中國怎麼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