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白菜要多少錢,目前商超標價是3元左右,5元就能買到品相非常不錯的黃白菜,對於流行泡菜的韓國,一顆白菜能賣到多少錢?全民做泡菜,又是發達國家,韓國白菜賣貴點也是應該的,10元一斤,還是15元一斤?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1個月前,韓國一顆白菜賣到了1.0689萬韓元,差不多是62元,一斤的單價幾乎在50元左右。如果你要買20顆白菜回去做泡菜,光是白菜就要花掉你一千多塊錢,這泡菜成本已經趕上中國人燻臘肉的成本。
這一輪韓國白菜漲價是因為颱風過境的原因,導致白菜價格同比漲價40%。這個漲幅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韓國白菜本身就不便宜,平時也得30塊錢左右一顆,和我們吃豬肉差不多。今天就通過韓國天價白菜背後,看看韓國人是怎麼愛自己這個國家的。
高價白菜背後的第一層因素是朝鮮半島的落後的農業條件,為什麼中國古代一直不徵服朝鮮半島?作為對日屏障是一塊,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塊土地沒有值得一提的農業價值,冬天寒冷,多山,種不出什麼糧食。
所以舉兵收復是不划算的買賣,今天的韓國在農業道路同樣舉步維艱,農業以家庭小單位耕作為主,在主糧問題上實現自給自足就是很高的成就,不信你看北面的兄弟國家。
那韓國人不差錢,像我們進口美國大豆、巴西大豆一樣,找中國進口白菜不就能解決白菜緊缺問題嗎?這裡就需要知道韓國人有非常強的民族自尊心,在國際貿易上這就表現為抵制進口,支持國貨,所以韓國人不吃進口白菜,在身不二土的原則上,作為韓國人必須吃韓國土生土長的白菜,包括其他農作物也一樣,君子不受外來之食。
民族自尊心普遍存在於漢文化之中,大韓民族文化由漢文化發展而來,那麼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為什麼比我們更重呢?無論是一千年前的高麗王朝還是最近的李氏王朝,半島地區一直是小弟的存在。
在中原王朝眼裡,算不上是獨立國家,這是半島地緣政治的必然結果。無論怎麼說,半島上的政權都是被壓迫的存在,進入近代,庇護了千餘年的中原王朝無力保護半島。李氏王朝被日本亡國,日本人對韓國人瘋狂歧視,強制韓國人必須講日語,用日本名字,每天朝東方跪拜天皇。
李氏王朝閔妃受辱於日本浪人而死,韓國人永遠都不能忘記,韓國文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戰後復國,又受到美國的左右,任何一個韓國人看到自己國家的歷史,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歷史越不堪,這種情緒就越重。
我們也有民族自尊心,但是作為超級文明古國,僅僅是近代受辱,但遠沒有韓國這麼憋屈。韓國民族自尊心爆棚的案例非常多,2002年日韓世界盃韓國隊一定要出人頭地,中國傳統文化節日要拿下,中國東北出土的高句麗文物聲稱要「物歸原主」,可高句麗分明是古代中國東北的地方政權之一。
韓國還急於宣布自己是發達國家,是世界上唯二的自己宣布自己是發達國家的國家之一,綜合來看,要說團結,要講民族自尊心,沒有哪一個國家達到韓國人的水平,包括我們。韓國政府是樂於看到國民這樣愛國的,因為這能讓國民支持國貨,至於韓國精英階層愛不愛國那就不知道了,反正韓國普通人絕對是愛國狂魔。
只吃本土白菜,一棵62元也不買進口白菜是一個方面,在韓國,國產汽車市場佔有率超過85%,無論是私家車還是商用車,基本以現代,起亞,雙龍等韓國品牌為主。每年還有大量韓國汽車出口,韓國人很少買歐洲汽車,有的話也是以豪華汽車為主,日本汽車在韓國更是絕跡。
面對蘋果手機,韓國人更喜歡支持三星,2020年第三季度,三星智慧型手機在韓國市場佔比高達72.3%,達到了歷史最高,蘋果手機在韓國佔比已經不足10%。美妝消費上,韓國人對歐洲品牌也不感冒,小到白菜,大到汽車。
早年在和韓國談關稅協定的時候,韓國人只談工業類項目,對於農業類隻字不提。為什麼?因為韓國工業強於我們,談好了就能出口,農業是韓國的弱項,只能談進口,那就免談。韓國人在支持國貨這件事上,自上而下都做到了言行合一,這是一種民族貿易保護思想,你拿他也沒辦法。
好處就是能保護本國工業,讓一些萌芽階段的企業獲得國內市場的支持,從而實現短期內崛起,再進行出口。例如從日本東芝學習半導體技術的三星,從日本三菱學習汽車技術的現代集團,都是在這樣的模式下一夜崛起。
韓國製造業崛起後又反過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實現了需求帶動投資,投資回報需求的良性循環。反觀國內市場,以汽車為例,合資模式數十年,自主品牌依舊沒辦法逆襲歐日韓汽車,有時候不是不想支持國貨,只是有些國貨實在是不值得拿出血汗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