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格局觀思考:贏在生態、勝在格局

2021-01-09 砍柴網

近期,美團和小米相繼成功赴港上市,市值都穩定在500億美元上下。相比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商城)四大巨頭,美團和小米崛起速度更快,從創業公司到網際網路巨頭,都是在10年以內實現的。

每次朋友跟我談到這個事情,我的看法都是他們「贏在生態、勝在格局」。

美團創立很晚(2010年),幾乎沒有抓住風口,可是美團崛起的過程中,大眾點評(2003年創立)被合併,先後超越餓了麼(2008年創立)和格瓦拉(2009年創立)。

相比之下,很多創業公司特別辛苦,必須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而美團小步快跑,就能輕鬆超車,這是格局不同。美團能在不同戰場上贏得優勢,因為是體系作戰,戰局未開,格局和氣勢上已經贏了。

那,什麼是格局

就是從體系生態的角度看具體事情、具體角色,以未來的眼光看當下發展,讓當下的小手筆為未來的大局面做好鋪墊。無論是美團還是小米,移動網際網路的十年歷史已經多次證明格局比努力重要。

然而,相信大家內心都會這麼反應:道理我都懂

那所謂的「格局觀」是一種天賦嗎?其實不然。在我看來,提升格局有兩個重要途徑:一是要扭轉固有思維,由「基於角色思考問題」向「基於問題定位角色」轉型;二是要跳脫當前路徑,從生態系統的上遊著手,突破眼下的瓶頸。

01

從「基於角色思考問題」向「基於問題定位角色」轉型

彼得·蒂爾有過一句名言:「贏在格局,就是贏在高維疆域。」我看,這一句話對職場人、對創業者、對大公司都很適用。

如果你有機會去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當中的任何一家公司任職,你認為你會得到什麼?

有一種說法,騰訊出產品經理、阿里出運營、百度出技術,你去這種網際網路大公司,可以學到這個領域與眾不同的套路。套路當然有價值,就像武功招數,是久經考驗的有效經驗。套路能使你更有章法地做好具體事情,練好套路可以自我排查問題,有效與團隊溝通、與各個環節銜接。

不過,套路再好,最多只能使你成為系統內按指令行事的公司中層,而不會成為真正的高手。到了一定職場階段,你必將面臨一個局點——大公司教給你的很多套路,同時也將你「角色化」,使你作為系統內一個可以替代的角色。此刻非常考驗你的格局,是否能及時升高認知維度,找到屬於你的高維疆域?

提升格局的一個重要途徑便是要扭轉固有的角色思維,從「基於角色思考問題」向「基於問題定位角色」轉型。

所謂「基於角色思考問題」就是人往往會受限於自己的角色和處境做出決策,無論你是總經理,還是高管,甚至是基層員工,在做決定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角色的風險性,思考的是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這無形之中限制了你的格局。

「基於問題定位角色」的核心在於忘記角色,聚焦問題本身,專注於如何實現問題最優解,這種情況下再複雜的局面都很容易被打開。

奇虎360的創始人周鴻禕,以前在方正科技做過程式設計師,做過雅虎中國總裁。有人問他:「在雅虎中國做CEO,與在360公司做CEO,感覺有什麼不同?」當然是格局不同。

他說,在雅虎中國(別人的公司)做CEO,只是作為一個「打工皇帝」,需要「基於角色思考問題」、按照套路出牌,把局面維持好就行,不用冒險,不會去想越界的事。在360公司(自己的公司)做CEO,則需要升高認知維度,「基於問題定位角色」、不一定按套路出牌。

比如在網絡安全領域、在巨頭看不上的一個細分市場上看到問題,問題即機會,就絕不錯過這個窗口期,不怕冒險、不怕越界,迅速紮下根,構築自己的「商業護城河」。這就是從「基於角色思考問題」向「基於問題定位角色」的格局升級。

另外,在企業定位層面也遵循「基於問題定位角色」原則,微軟就是一個典型的教訓。

曾經,科技公司在美國經常面臨「反壟斷」風險,微軟最典型了,為了做到「政治正確」費了不少腦筋。那麼,谷歌、Facebook及亞馬遜幾乎都是「壟斷企業」,為什麼很少遭遇「反壟斷」風險呢?

微軟主要是「基於角色考慮問題」,將自己視作軟體供應商的角色,考慮的問題就是按產品收費,而微軟又是壟斷性質的軟體供應商。

過去40年美國的「反壟斷政策精神」是:如果企業為消費者降低了價格,它們在經濟和政治層面無論多麼龐大和強大都沒問題。

谷歌、Facebook及亞馬遜給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僅便宜,甚至免費。相比微軟,谷歌、Facebook及亞馬遜的高明之處,是「基於問題定位角色」,他們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連接用戶,平臺只是中間服務的角色,所以,他們目光不局限於一兩個賺錢的產品,而是整個體系。

用戶幾乎沒有用錢為谷歌、Facebook的服務付費,亞馬遜也不靠賣東西賺錢,他們只需要用戶「用數據和關注付費」。從人們的信用卡號到購物記錄,從聊天記錄到點讚的次數。先免費獲得用戶的這些數據,然後以此向營銷公司和廣告商收取費用,而後兩者再將這些成本以某種形式轉嫁到用戶身上。

2017年全球網際網路產業的營業收入是4000多億美元,而谷歌和Facebook兩家,就佔了將近40%。剩下的份額,又被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瓜分了絕大部分。這種立足於整個體系生態的盈利模式,重塑了網際網路的世界格局。

02

從生態系統的上遊著手,突破眼下的瓶頸 

美團的快速崛起並成功上市,在我看來,是再次顯示一種「生態大格局觀」——當今網際網路江湖的大格局,是「生態體系競爭」。

外賣領域,最初的霸主是餓了麼,不過,很快被美團超越。

餓了麼有高管表示:「餓了麼和美團的競爭,是站在一樓打二樓,屬於仰攻,十分吃力。」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美團是五大核心業務(團購、電影票、酒店、外賣和景區門票),環環相扣,相互導入流量,形成生態協同的體系作戰。而餓了麼是單兵作戰,難以開拓更多流量入口。

不過,今年4月情況發生一些變化,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估值全現金收購了外賣公司餓了麼。併入阿里巴巴之後,餓了麼可以「站到六樓去了」。餓了麼高管原話是這麼說的,「在處於競爭核心的三、四線城市,拉來一個餓了麼用戶,起碼多了支付寶和手機淘寶的渠道。這屬於用戶下沉的協同效應。」

用「生態邏輯」看問題,這是很基本的格局觀。具體來說,就是用「生態思維」去看待原有要素,然後重構要素之間的關係,提高資源的「價值轉化率」。

如何判斷一粒種子的前景?如果創業公司是一粒種子,一般有三種生長方式:

第一種生長方式--人工增肥,就像國內很多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的打法,靠燒錢獲得用戶。這不是好的選擇。

第二種生長方式--自然生長,生物都有向上的動力,好的創始人都會挖空心思研究用戶到底需要什麼。當然他們可能會猜對,獲得成功,但大多沒有猜對。這就是盡人事,聽天命,自生自滅了。

第三種生長方式--與別的物種建立協同關係,共同構築生態系統,這才是大格局觀。很早,Facebook就進入這個層次的競爭了。

扎克伯格其實不必知道用戶想在Facebook上做什麼,只是給大眾提供一個可以共享各種應用程式的社交平臺。隨著雲計算的興起,在網際網路上使用軟體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現在已很少有人「下載」安裝軟體了。

Facebook平臺生態的最大優勢,就是早在2010年上市初期,就有全球數百萬人給Facebook提供了55萬種大大小小的應用程式,使之成為世界上人數最多、成長最快的虛擬社交世界。

好的社交平臺,就是激勵用戶自己製作優質內容,Facebook激勵用戶自己設計各種應用,平臺本身就不用承擔任何產品決策錯誤的風險,而是一門心思做好平臺,做好中間服務,構築生態系統。

在網絡平臺的生態構建中,始終是內容為王,Facebook上面的一大核心內容是共享應用程式。那麼,國內網絡平臺上面的核心內容將是什麼?

資本的流向其實已經告訴你答案。

2016年以來,國內網際網路領域投資最多的品類當中,就有各類IP、自媒體和網紅相關的內容。比如阿里巴巴、騰訊大舉投資包括電影、網劇等內容產業;淘寶正在從一個貨架轉變成為一個社交媒體;百度在2017年向內容生產者補貼將近100億;今日頭條宣布10億投資扶持短視頻新聞等等。這都是為了持續獲取用戶新的注意力,夯實平臺生態的根基。

多年以前,彼得·德魯克作為管理學的創始人,已經給人們打開一個新的思維格局。在他晚年的時候,已經不再把自己定義為管理學家,而是自稱為社會生態學家。這兩個定義有什麼差別呢?他的意思是:我們過去一直以為我們在管理世界,事實上我們只是在影響或者適應我們所處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以一雙看不見的手在作用於各方利益相關者。

我認為,現今是一個靠體系作戰的時代,勤奮、拼命已不能保證你能獲得生存機會,只有放大格局、不斷推進認知升級,來避免高成本的競爭,從而降低失敗的機率。

在商業世界裡,每個公司都是一個生命或物種,能否生存下來要看它是否進化出適應環境的能力。與生態的連接和協同,才是風險最小、成本最低的生存方式。

來源:創事記    作者:IMS創始人李檬(imslimeng)

相關焦點

  • 文化—生態交錯帶: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環
    原標題:文化—生態交錯帶: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環20世紀末,中國考古學泰鬥蘇秉琦在論及中國史前文化格局時提到,中國存在面向內陸與面向海洋兩大板塊。此後,學界更多在微觀上深入,而很少研究討論中國史前文化的宏觀格局問題。
  • 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生態環保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專家研討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按照部領導指示,2020年12月15日,生態環境部綜合司組織召開生態環保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專家研討會,邀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人民大學、能源基金會等單位專家及部分部屬單位負責同志參會。
  • 知乎高贊:普通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什麼是格局?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認知維度高,思考層面高,不被物質所困,不囿於雞毛蒜皮、家長裡短,能夠抓住事物的核心邏輯,不被浮雲遮望眼,這就是格局。
  • 驚喜匯重塑電商格局,人人創業共享平臺價值
    對於缺少經驗、資源和專業團隊的普通人來說,社交電商無疑提供了一次極佳的低門檻創業機會。驚喜匯是大樹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精品社交電商平臺,秉承「為分享者持續創造價值」的理念,致力於為用戶打造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生活購物平臺。同時,平臺聚合優質源頭供應鏈體系及全方位賦能工具矩陣,高效賦能個體低門檻創業。
  • 突破八字格局逆轉勝的人生
    突破八字格局逆轉勝的人生 就又會回到本命破財情形 財運就變弱了 同樣都是走火運 但財運卻一好一壞 這也是她下柱財運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所以這位客人 她透過後天努力 突破原本不好的八字格局
  • 構建「人才濟濟」新格局,助力幹事創業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印發《關於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若干措施》,從多個方面推出硬核措施,讓人才能夠助力當地改革發展,為新時期的幹事創業提供強大組織保障。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沒有人才的興旺,就沒有行業和產業的振興。
  • 茅臺集團李靜仁: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弘揚創業精神、創新精神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代總經理李靜仁在圓桌對話發言中表示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弘揚創業精神、創新精神,需要培育更好的實踐。李靜仁表示,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弘揚創業精神。能否實現變局是中國企業能否走向新天地的關鍵。
  • 格局2:反對意見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全面的思考
    格局2:反對意見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全面的思考 今天我們繼續吳軍老師的格局, 作者剛到美國的時候, 對美國人這種爭論很不適應, 甚至有人為了反對而反對。
  • 什麼是格局?(勝讀十年書)
    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不可思議!什麼是格局,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一個人的發展往往受局限,其實「局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即以大視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大格局決定著事情發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一個人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
  •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勝讀十年書)
    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不可思議!觀自ほら足元を見てごらん これがあなたの步む道 ほら前を見てごらん あれがあなたの未來 母がくれたたくさんの優しさ 愛を抱いて步めと繰り返した あの時はまだ幼くて意味など知らない そんな私の手を握り 一緒に步んできた 夢はいつ空高くあるから 屆かなくて怖いねだけど追い糹殼けるの 自分の物語(スト-リ-)だからこそ諦めたくないほら 足元(あしもと)を見(み)てごらん 【來看看你的腳下
  • 創新顛覆既定利益格局
    創新顛覆既定利益格局《未來微言》續5智慧人對私有制的消融其實也是資本所有者「自覺自愿」的,或者說不能不甘拜下風。所謂資本的「邊界」指的是以資本權重來衡量的既定利益格局、遊戲規則;一般說來,資本對既定利益格局的把握依賴於既定遊戲規則,是不會輕言放棄的;然而迫於形勢,資本也不會固守於一隅,總要進行新的組合。
  • 有格局的星座,不卑不亢,不慌不忙,眼中滿是星辰大海
    前段時間,華為惜別榮耀,任正非的格局被人們稱讚。格局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有閱歷、有思想、有承擔。能夠在生活中笑對困難,有些人的格局小,只看到了眼前,看不到未來的發展。金老爺子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如果僅僅是一方遊俠,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名聲,算不上有格局。而像郭靖夫婦那樣,可以把家國天下扛在肩上的人才能算得上有格局。
  • 做人贏在格局輸在計較,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
    人的一生不用太多規則,記住這幾點就夠了…做人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格局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胸懷做人有多大氣,就會有多成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因為胸懷,才是成功者的標誌。
  • 從差序格局和關係,對社交產品的一些思考
    本文作者將從差序格局和關係兩個角度,對社交產品進行了一些思考,希望對你有幫助。人,天然需要人際關係,沒有關係,置身於繁華廣場也會孤獨。社交,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一切的社交活動無外乎指向兩個方面:建立新關係 ,維護老關係。
  • 什麼是大格局?什麼人有大格局?如何培養大格局?40歲知道就晚了
    從根本上解決貧窮這一大問題,最需要的,就是格局,稻盛和夫就十分重視格局,可以說,他能從一個窮小子到一介「日本經營之聖」靠的就是格局。今天的2大世界500強企業的老闆的成功,起源就是他的思維格局。出身貧苦,不甘落後,這是稻盛先生的大格局!
  • 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格局?用歷史的格局,來突破自己的格局
    大姨家的孩子從小受歷史影響,格局註定不一樣,他的生活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我們完全不相同,所以現在我們幾個人的生活也完全不相同。現在的我已經是為人父母,作為父母的我,肯定希望孩子好。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月薪3000元,一年花幾萬塊錢給孩子報英語興趣班,結果根本沒學會幾個英語單詞。我在想,孩子應該學什麼?
  • 心懷大格局,過好小日子
    格局代表著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一個人的格局映襯著他的世界也影響著他的一生>人們總說有大格局者能成大事但其實大多數人都過著平凡的日子每天為小事而忙碌著心懷大格局也是為了過好小日子01格局,站在高處看人生人有大格局,便深知生活的常態是高低起伏。
  • 貴州省生態漁業陳興科:新發展格局為企業家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貴州省生態漁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興科  貴州省生態漁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興科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說,企業家精神是新發展格局的最核心元素,新發展格局也為企業家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陳興科說,貴州省生態漁業從開始成立的時的定位就是高質量發展,產品定位是高品質、中高端。貴州從來都不是水產大省,但貴州擁有好的水資源,好水養好魚,貴州水質好、水溫低,生產出來的漁產品生產周期比較長、品質比較高,所以公司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高質量發展。  陳興科介紹了貴州省發展生態漁業三方面的意義,一個是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滿足消費者需求,三是助力脫貧攻堅。
  • 什麼是格局,當你說出這個詞的時候跟格局本身有關係嗎?
    關于格局這個事情,這個詞經常會聽到,總是從各種場合,各種各樣的人嘴裡說出來,平常我們也喜歡掛在嘴邊,一般說出來的時候,都是要表達對方怎麼怎麼。你格局太小了,做人要有格局,但是什麼是格局,你在說出這個詞的時候,跟格局本身有關係嗎?或者說你明白你在說什麼嗎?一句話概括就是,很多問題並不是問題。
  • 中國12強:全球格局下的中國城市
    憑藉仲量聯行廣泛的國際經驗和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我們用獨特的視角對這中國12強城市及其在全球格局下的競爭地位進行了深度解析。」「未來競爭力」指標該報告對12強城市進行了相互比較,並將其置於全球格局下考查其城市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