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俗話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如果不能克服自己身上的弱點,不能駕馭自己的心性,就永遠無法成為那個最好的自己。
一、人的大腦不斷在進化
情緒是我們身邊的晴雨表,它讓我們體會各種各樣人生滋味與感受。而人之所以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也是因為有時人很情緒化用事,這種情緒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克服,那麼我們就被情緒駕馭著,無法做出最有效的決策。
心理學發現,控制我們情緒是本能腦,它是我們多年來在惡劣環境中進化所形成一種最初級的思維,比如我們高興與快樂,是因為環境給予我們新的體驗與刺激。
而我們悲傷與愉快,也是因為周圍發生了一些令人不好的事情,情緒自動調節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形成初步的自我感受與判斷。
而伴隨人的心智發展,我們周圍環境安全性的提高,我們的大腦也在進化,隨之衍生出爬行腦,爬行腦更為理性與理性,它能讓我們能夠更複雜的處理身邊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調動更多的心智和能量去應對,幫助我們在複雜的環境中做出當下最正確的判斷。
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的駕馭自己的情緒,那麼我們的大腦就停留在本能腦的階段,只有持續思考與了解自我的情緒,我們才會擁有更發達的心智,也才不會被情緒所困擾。
爬行腦是對情緒背後的察覺與控制,當我們能夠了解自我情緒背後的深層動機時候,我們就不會被表面的情緒所迷惑,而是通過情緒找到自己內心的動機與需求,它才是我們情緒的發動機與系統動力。
二、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為需要克服很多人性的弱點
其二,一個人之所以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本質上來說,也是因為人性的弱點所致。佛教有雲,人有貪嗔痴怒慢等七個弱點,每個弱點都是阻擋我們成長與進步的攔路虎。
一個人要成長,就必須克服這些弱點,才能讓我們一步步駕馭自己,從而邁向更高的心智。老子也曾講述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人所處的環境中,其實面臨著各種誘惑,如果我們只是一味沉浸在感官的世界中,而沒有深度的思考,我們就會被欲望控制著,會感覺到一種空虛寂寞無聊。
或許我們都曾經看過《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千尋的父母當時就是因為太貪吃,最後變成豬,當我們對周圍的環境失去敬畏的時候,不能駕馭自己的欲望,我們就會變得隨波逐流,失去自我的智慧。
而要想克服自己的弱點,我們就必須學會慎獨與靜修。這是我們提升自我與克服人性弱點重要方法。人之所以需要靜修,本質上就是讓盲目的思緒沉澱下來,找到事情發生的根本,我們就可以找到相應的出口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駕馭自己的心性:人的一生就是修行
人的一生就是修行,或許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虛,這句話的本質就是駕馭自我心性的過程,讓心去主導我們人生,而不是讓自我的弱點與情緒控制我們的人生。
許多人之所以會失敗,越來越平庸,就是無法駕馭自我的心。心是靈動的與變通的,心是與周圍的環境一一相通的,當我們內心與周圍的環境融合為一體,也就是活在當下,我們就不會焦躁,更不會慌張,而是水來土掩,將來兵擋,自動自發擁有智慧心門。
這就是臣服,對所有發生的一切先學會接納,接納一切,然後在接納的基礎上,不逃避,不指責,不害怕,不恐懼,而是勇敢的面對,現場有神靈強調就是當下帶給我們的力量與強大。
一個人能夠戰勝自己,就是戰勝我們弱點,學會對自己負責,逐步進修自己,我們就能從一次次應對周圍事物的環境中變得無比厲害,更會因為對環境的磨鍊,擁有敏銳的頭腦與判斷,這就是讓心性逐步發揮作用。
人生是一場修行,也意味著我們對待任何榮譽與成就,傷害與失敗,學會放下與置之不理,而是懂得這都是生命中匆匆的一瞬,並不代表什麼,而我們唯一擁有的乃是心的指引,帶領我們走向平安的聖地。
今日話題:你覺得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嗎,歡迎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