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墟祭祀遺址看商朝的主要敵人,古東北人可能是商朝的最大敵人

2020-12-15 歷史魏來

商朝是離我們一個非常遙遠的時代,封神演義的熱傳,又讓商朝充滿很多神秘色彩。我們無數次在遐想,商朝時他的主要敵人是誰呢?西部羌方人還是傳說的東夷淮夷人?

各種史書和傳說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由於商朝時代離我們過於久遠,即使一些史書的成書年代也離那個時代很遙遠,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誰也不敢保證。

但是實物證據是不會說謊的,殷墟祭祀遺蹟出土的東西卻給我帶來了答案。

商朝有殺戰俘祭祀的傳統,殷墟的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祭祀戰俘的遺骸,經過清理核查,這個祭祀坑共大約有一千人的骸骨,經過比對,有400餘個頭蓋骨可供研究。經過專家鑑定論證,共有152個頭蓋骨都可以歸類,專家對其進行了分析和歸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類有30個頭蓋骨,專家推論可能屬於古代西部羌方人,屬於蒙古人種。

第二類有34個頭蓋骨,經論證認定,可能屬於古南亞人種,與現在南亞的黑褐色人群相貌特徵十分類似,應該是商王朝南方的敵人。

第三類有2個頭蓋骨,屬於古高加索人種,類似於現在的中亞人和歐洲人。

第四類最多,已經超過50個頭蓋骨,屬於古愛斯基摩人,與東北青銅時代的夏家店文化和西團山文化的居民相貌特徵十分類似。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高顱型、臉面寬闊、面部扁平度發、顴骨凸出、身材比較矮小,這與現代的愛斯基摩人長像也是高度重合的。

本文是歷史魏來獨家原創,抄襲必究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古代商王朝的外部敵人主要有三個,西邊的羌方人、東北部的古東北人(古愛斯基摩人)、還有南方的敵人。關於南方的敵人,最大的可能就是當時中國南方的主要人群可能就是今天南亞的土著人群,華夏的人們經過數千年的戰爭才最終成為中國南方的主體人群,而那些古南亞的人群都被趕到炎熱的南亞、東南亞以及赤道附近的海島上了。

而商王朝的第一大敵人可能就是古東北人(古愛斯基摩人),因為祭祀坑裡這類戰俘數量是最多的。

至於祭祀坑為何會出現有古高加索人,專家並未給出定論,我推測他們很可能是流亡過來的,或者是古羌方的僱傭兵。

至於傳說中東夷和淮夷,事實上他們和商朝是同宗,也可以說商人就是從東夷演變過來的。我覺得原先他們是商王朝的一部分或者附屬只是到了商朝末期商朝國力下降時才開始反叛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祭祀坑裡找不到他們頭蓋骨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商朝活人祭祀來源竟是羌人戰俘,和現代羌族同源
    您輕輕一個關注,一個點擊、一個贊、一個評論,就是對原創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謝!商代對於用活人進行祭祀活動的熱衷讓現在的我們除了感嘆殘酷以外就只有震驚了。在位於河南安陽殷墟西北崗的殷墟王陵區,密密麻麻的整齊排列著2500座以上的祭祀坑,這還僅僅只是當時用於祭祀的一部分,還不包括殷墟宮殿區的祭祀坑,以及沒發現的。
  • 商朝的祭祀文化有多可怕?
    上篇我們探討了商朝的文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有關商朝人的祭祀習俗。眾所周知,祭祀活動是人類最原始的活動,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全世界的人類遺址中都能發現祭祀的痕跡和記錄。商朝的祭祀文化特別濃厚,從遺址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祭祀文物就能看出商朝人對於祭祀的重視。
  • 商朝人來自是東北嗎?
    這傳說是不是聽起來挺熟悉的,沒錯,同樣興起於東北的滿洲人,也流傳著類似的先祖傳說。甚至朝鮮的新羅人,也流傳著類似的關於自己祖先的傳說。這麼說來,商人還真有可能是和這些東北土著有著親緣關係呢。假如商人是從東北遷往中原的話,孤竹可以說是必經之地,所以有猜測孤竹國可能是商人南遷過程中留在當地定居的民眾。商亡之後遺民北逃的行為,也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商人可能來自東北的論點。但是商人那麼多,不可能所有人都跑路東北的,多數人還是居住在商舊地商丘,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被周王分封在這裡,是為宋國。
  • 商朝的那些事:商朝神秘恐怖文化
    後世對於商的認識都在二十世紀上半被發掘的殷墟和漢時期《史記》等一些史料上的記載,在殷墟中發現了大量的甲骨文中都有對於商朝人對祭祀的熱愛並且朝中葉設立了相應的官職。隨著考古隊的不斷發掘,我們對商朝的文化發展也有了新的了解。在不少的甲骨文和出土的文物中都可以看見不少的祭祀的身影,只是這些影子都是照射在那些皚皚白骨中。
  • 神秘的世界最大青銅鼎、「世界四大古文字」——殷墟揭秘強大商朝
    古稱「北蒙」,甲骨文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邑商」。這裡就是以小屯村為中心,橫跨洹水南北兩岸附近的20多個自然村落,神秘的商朝王都——殷墟。(攝影:程越峰)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佔卜的記錄,商王和貴族幾乎每事必卜。殷代有專門掌管佔卜和紀錄的貞人約有上百人。商代以後,甲骨佔卜逐漸失去了其顯赫地位。目前殷墟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
  • 殷墟發現白人頭骨,西方大喜:白人建立了商朝,我國專家:說反了
    提到黑人,我們理所當然的想到了非洲,而白人也大多是是歐洲人才有的膚色,中國一直以來都是黃種人的天下,那麼為什麼在陰墟當中會有黑人和白人的頭骨呢?殷墟裡面發現了黑人和白人的頭骨,這讓西方學者大喜,他們由此推斷出:商朝是兩河流域的白種人消滅了良渚化而來的,白人建立了商朝。
  • 我國這處遺址被稱為「第二個古埃及」,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
    我國這處遺址被稱為「第二個古埃及」, 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安陽是中國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公元前約1300年,商王潘卿遷都銀都,到現在安陽市郊外小屯村一帶,大約有8對12王,歷時254年,到商朝滅亡,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仿沙器就是在這裡發現的。
  • 商朝製造業的發展水平如何?對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哪些改善?
    商朝考古遺蹟商朝製造業的發展水平主要體現在手工業和建築業上,這從後世的考古發現也能很明顯地表現出來。青銅器在商朝,能夠成為其歷史代表其實就是青銅器。商朝建築商朝存世的建築以及主要就是已發現的湯都毫、鄭州商城、以及後期的都城殷城。除此之外就是商朝貴族的墓葬了。從殷墟可以看出,商朝的建築已經有了明顯的格局、規劃和設計。
  • 出土文物見證了整個商朝貴族的殘忍
    商朝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朝代,也是第一個在同時期有文字記載的朝代。在現今河南省安陽市,考古發現了商朝的大型遺址,這些遺址在證明了商朝強大繁榮的背後,同時也見證了整個商朝貴族的殘忍。  在安陽市的商朝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奴隸殉葬坑,其中殉葬奴隸的屍骨大都殘缺不全,經考證,這是在生前受到了殘忍的折磨後才隨著「主人」被殉葬的,這證明「殉葬」這種殘忍的制度,在商朝社會是主流的喪葬儀式。不過,殉葬制度雖然很殘忍,但是跟商朝貴族的另一個習慣比,就不算什麼了。
  • 有貴有賤,商朝的糧食出現階級
    我們知道,商朝已經進入奴隸社會,人類社會也有了階級,主要分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而在這一時期,糧食也有了階級,而這裡所說的糧食指的是穀物,奴隸階級是一切穀物的創造者,可有些穀物卻成了奴隸主獨享。由此,商朝主食的來源穀物也就分成了奴隸主階級享用和奴隸階級食用。
  • 商朝王牌部隊有多牛?雖沒《封神演義》的神仙,但他們有戰象兵
    說到這,先得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商朝有啥兵種? 經過考證,商代大部分軍隊都是步兵。而先秦時期流行的戰車兵,這會剛剛有個端倪。不過商代可能還存在一種很牛逼的兵種,那就是,大象兵!
  • 商朝歷史故事戰神婦好
    殷墟的甲骨文記錄了她攻克了周邊諸多方國,這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婦好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女中豪傑,是遠古時期的女將領。作為一個王后,一個女性,是怎樣開始參軍打仗的嗎? 武丁統治時期,為了拓寬王朝統治範圍,南北徵伐,兼併小國,發起了連年的戰爭。有一次在和北方強敵對戰的時候,戰爭陷入了瓶頸,兩方僵持不下,武丁開始憂心焦慮起來。
  • 商朝人來源於印度哈拉帕文明,源頭是蘇美爾文明
    也就是說都是Q1a2和Q1a3型,由於前一種是早期型,主要在西亞地區,後一種誕生於印度河流域,而美洲印第安人是Q1a3型,那麼中國這一支大多數是Q1a3型,事實果真如此嗎?只要把殷墟和三星堆的父系DNA測一下就知,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沒公布。而這麼長不公布不代表不是,恰恰代表這一推論成立!
  • 商朝疆域有多大,考古發現或推翻歷史:商朝疆域大於周朝?
    然而,這一判斷卻忽視了商朝,儘管商朝疆域有多大,學術界爭議不斷,史書記載不盡相同,但其中一些古書記載的商朝疆域,卻顛覆了傳統認知,尤其重要的是,在考古發現的加持之下,不由讓人深思另外一個問題:早在商朝之際,殷商就已經奠定了中國古代版圖?關於商朝疆域問題,史書記載不一,漢朝之前主要有四種說法,每一個差異都非常大。
  • 來自青州蘇埠屯,商朝的這兩個「亞醜」表情包你認識嗎 [青簡04講]
    ▲商朝形勢圖商朝時期,古青州地區方國林立,見載於文獻記載的有季則氏、逄伯陵氏、薄姑氏、斟灌、斟鄩等等。首先,來看一看青州蘇埠屯的這兩個「亞醜」表情包。其中,蘇埠屯一號墓規模之大、殉葬奴隸之多和河南安陽發掘的商代大墓相似,是除殷墟王陵之外最大的商代墓葬。
  • 殷墟古墓出土黑人和白人頭骨,專家無病呻吟:或不是中華古文明
    可能大家會說,難道商朝人是「玄鳥」變成的?當然不是了,中國古代的一切圖騰背後都是有天文的秘密的,比如,「龍」的背後是蒼龍七宿,而不是一種奇怪的動物。玄鳥差不多也是這樣的道理,而且商朝祖先是黃帝的子孫,這一點《史記》也寫得很清楚,商朝的祖先為契,契的祖先為帝嚳(kù),帝嚳號高辛氏,為黃帝的曾孫。
  • 商朝帝王譜
    國政大修,各小國又紛紛歸順,商朝中興,故後代尊稱他為中宗。商孝成王(仲丁)子莊在位11年仲丁,姓子名莊。生卒年不詳。商王太戊子。太戊死後繼位。在位13年(一說11年),病死,葬於狄泉。仲丁於己未年即位,仲丁元年,自亳遷都於囂(今河南省鄭州市附近,一說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當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藍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藍夷。
  • 商朝人起名拾趣
    商湯建立商朝時,奴隸制的社會秩序基本已經穩固。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商朝的王權繼承制度主要分成了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兄終弟及,後期為典型的父死子繼。在商朝的前期,還沒有確立嫡長子繼承制,因此凡是商王的兒子原則上都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兄長去世後,其餘兄弟都可以繼承王位,這就是「兄終弟及」制。從商湯到商紂王的17代中,有9世採用的是兄終弟及制的繼承制度。
  • 歷史疑問:美洲出現甲骨文,早於哥倫布,印第安人是商朝的後代麼
    ▲甲骨文 一、印第安人與我們的相似之處 商朝曾定都於殷,故稱"殷朝",如今又在安陽發現"殷墟",很容易便有這樣的聯想
  • 牛車跑出來的繁榮:最會經商的部族 商朝時期竟有這樣的商貿生活
    當時中原地區普遍飼養著耕牛,一個叫王亥的人就想「牛和馬長的差不多,並且有一樣的蠻力,如果用它來替馬拉車不久解決了這頭疼的問題麼?」於是王亥就找人牽來了一頭牛,想讓它拉車,但是牛非常不服,還撞傷了好幾人,這次讓牛拉車的實驗就宣告失敗了。直到有一天,一頭牛發了狂,見人就撞,已經弄傷了九人卻沒人能制住它,這時一位勇士站了出來,他用一個很尖銳的東西刺穿了牛的鼻子,那牛突然渾身發抖再也沒有力氣發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