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草藥——鬼箭羽

2021-02-06 趕分社網

1.治腹內包塊:衛矛6g,赤芍9g,紅花9g,赤木3g。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經閉,瘀血腹痛:鬼箭羽9g,丹參15g,赤芍12g,益母草30g,香附9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3.治月經不調:衛矛莖枝15g。水煎,兌紅糖服。(《湖南藥物志》)

4.治血崩:衛矛10g,當歸10g,甘草10g。水煎,口服2次。(《東北藥用植物》)

5.治產後敗血不散,兒枕塊硬,疼痛發歇,及新產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快,臍腹堅痛:紅藍花、鬼箭(去中心木)、當歸(去苗,炒)各一兩。上為粗散,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溫服。(《局方》當歸散)

6.治產後血暈,悶絕欲死:鬼箭羽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益母草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童子小便半盞、酒半盞相和,暖過,調下二錢。(《聖惠方》鬼箭羽散)

7.治婦人乳無汁:鬼箭五兩。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八合,日三。亦可燒作灰,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要方》單行鬼箭湯)

8.治風入心腹攣急:鬼箭羽如雞子大一塊,甘草一尺(炙,銼),麻黃四兩(去根節煎,掠去沫,焙乾),石膏如雞卵一塊。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臨臥各一服,慎外風。(《聖濟總錄》鬼箭湯)

9.治腎炎:鬼箭羽莖皮60g。水煎取汁,用藥汁打雞蛋茶喝。(《河南中草藥手冊》)

10.治鬼瘧:鬼箭羽、鯪鯉甲(燒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搗羅與細散。每服一字,(口畜)在鼻中,臨發時用。(《聖濟總錄》一字散)

11.治風溼痛:衛矛莖(連翅)60~90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乾咳:衛矛、紅棗各30g。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12.治感冒:衛矛莖枝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13.治跌打損傷:衛矛50g,赤芍25g,紅花、桃仁各15g,大黃5g,共研細粉,每服5g,日服3次。(《東北藥用植物》)

14.用於正骨手術局部麻醉:麻藥(衛矛)60g,黑老虎30g,牛耳楓30g,珍珠蓋浪傘30g。浸酒適量外用。(《粵北草藥》)

15.治漆性皮炎:鬼箭羽枝葉適量,加白果葉等量,煎水洗患處。或單用本品枝葉亦可。(《陝西中草藥》)

16.治全身時痛時癢:衛矛9~12g,穿山甲6g,大蒜50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17.治風疹:衛矛、蟬退、刺蒺藜各9g,防風6g。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18.治燙火傷:鬼箭羽木栓質翅研成細粉,撒患處,或蛋黃油調敷患處。(《陝西中草藥》)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鬼箭羽!
    含表無羈萜醇、無羈萜、槲皮素、衛矛醇、鬼箭羽鹼、雷公藤鹼、油酸、亞油酸、亞麻酸、己酸、乙酸、苯甲酸、豆甾-4-烯-3-酮、豆甾-4-烯-3,6-二酮、6-β-羥基豆甾-4-烯-3-酮、β-谷甾醇等甾類及香橙素、D-兒茶素、去氫雙兒茶素等黃酮類成分。孕婦、氣虛崩漏者禁服。
  • 每天學一味中藥,桂皮!
    (《福建中草藥》)2、治胃寒噁心嘔葉:山桂皮、草豆蔻、蒮香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4.5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安徽中草藥》)3、治產後小腹冷痛:山桂皮6克,當歸、延胡索各9克,小茴香4.5.川芎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4、治跌打損傷:天竺桂幹根樹皮。研末,調水或酒敷恿處。
  • 鬼箭羽的功效與作用
    (《廣濟方》單行鬼箭湯)治瘧疾:鬼箭羽、鯪鯉甲(燒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字,搐在鼻中,臨發時用。(《聖濟總錄》一字散)治腎炎:鬼箭羽莖皮60g。水煎取汁,用藥汁打雞蛋茶喝。(《河南中草藥手冊》)治鬼瘧:鬼箭羽、鯪鯉甲(燒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搗羅與細散。每服一字,(口畜)在鼻中,臨發時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凌霄花!
    (《上海常用中草藥》)6、治癬積年:凌霄花末,以羊蹄根蘸藥,搽之甚妙。(《普濟方》)7、治婦人陰瘡:凌霄花為末,用鯉魚腦或膽調搽。❹每天學一味中藥,荷葉!❺體虛之人不適合刮痧,應該「通三關」,一樣可以通絡排毒!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苦丁茶!❼你身上藏著粒「速效救心丸」,轉發一次,救人無數!❽舌頭是疾病的"照妖鏡",舌頭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❾每天學一味中藥,枇杷葉!
  • 每天學一味中藥,骨碎補!
    (《山西中草藥》)③治小兒疳積:骨、碎補(研粉)9克。同瘦豬肉蒸吃。(江西《草藥手冊》)④治病後發落不住:骨碎補、野薔薇枝各少許。煎汁刷之。(《本草匯言》)⑤治斑禿、脫髮:骨碎補15克,酒90克。浸10餘天,濾取藥液,塗搽患處,每日2~3次。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海金沙
    (《廣西中草藥》)治夢遺:海金沙藤燒灰存性。用淨灰一錢五分至二錢,開水衝服。 (《福建民間草藥》)治火燙傷:海金沙鮮葉搗爛。調入乳外敷火傷處。 (《福建民間草藥》)治纏腰火丹:鮮海金沙葉切碎搗爛。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狀,塗搽患處。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治贅疣:海金沙全草一握,水煎洗;在洗時用其藤擦贅疣處,日洗二至三次。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鼠麴草
    (《福建中草藥》)⑨治無名腫痛、對口瘡:鮮鼠麴草一兩。水煎服;另取鮮葉調米飯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⑩治毒疔初起:鮮鼠麴草合冷飯粒及食鹽少許搗敷。(《泉州本草》)
  • 每天學一味中藥,佛手!
    (《全國中草藥彙編》)③治肝胃氣痛:鮮佛手12~15克,開水衝泡,代茶飲。或佛手、延胡索各6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④治臌脹發腫:佛手120克,人中白90克。共為末。空腹白湯下。(《嶺南採藥錄》)⑤治溼痰咳嗽:佛手、姜半夏各6克,砂糖等分。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 每天學一味中藥,餘甘子!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②治哮喘:餘甘子21個,先煮豬心肺,去浮沫再加餘甘子煮熟連湯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③治食積嘔吐,腹痛,洩瀉:餘甘子果5~10枚或鹽漬果5~8枚嚼食;或鹽浸果液1湯匙,開水衝服。(《福建中草藥》)④治高血壓病:餘甘子鮮果5~8枚生食,日服2次。
  • 每天學一味中藥,桑螵蛸!
    但推想起來,人類最初用各種中草藥治病,都要經歷這麼一段實踐過程。治好了,留下經驗;治壞了,留下教訓。如今科學發達了,每發明一種新藥,總是先在動物身上試驗,成熟後才逐漸用於臨床。❻每天學一味中藥,香櫞!❼女人脾虛不僅老得快,而且百病纏身!6個脾虛的信號,快看看你有嗎?❽三七聯手西洋參,保護心臟,效果翻番!❾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常綠油麻藤
    別名:常綠油麻藤,別名:牛馬藤、過山龍(《草木便方》)、油麻血藤(《中草藥資料》)、大血藤、常春油麻藤、常綠黎豆藤、棉麻藤、禾雀花。形態特徵:常綠木質藤本;粗達30cm。(《中草藥資料》)   ②治婦女經閉:常綠油麻藤莖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江西《中藥手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cyys8
  • 每天一味中草藥——貫眾
    ④《陝西中草藥》:"味澀、苦,性寒,有小毒。"⑤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苦甘,溫。"【歸經】入肝、胃經。①《本草新編》:"入陽明胃經,亦入心、肺。"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③《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④《本草撮要》:"入手太陰、足厥陰經。"【功能主治】殺蛔、絛、蟯蟲,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風熱感冒。
  • 每天學一味中藥,麻黃根!
    (《全國中草藥彙編》)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藁本!❼立夏後,全家一定要這麼吃!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❽一個簡單小動作,就能補氣又養血!每天幾分鐘,效果好!❾五味藥引火下行,搞定上火引發的咽乾咽痛、牙齦腫痛、失眠咳嗽!
  • 每天一味中草藥 129:冬蟲夏草,冬蟲夏草,讓我說你什麼好?
    冬蟲夏草,原本是一味中草藥,現在變成了奢侈品,說你什麼好呢?中草藥裡的LV,有錢人的象徵,土豪炫富的資本……冬蟲夏草,簡稱蟲草,生長在高山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小永 之前講過的那麼多中草藥,基本上都記錄在《神農本草經》了,應用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甚至商周,上下數千年。和冬蟲夏草比起來,蟲草連重孫子輩都排不上。乾隆到現在三百年歷史,蟲草進入中草藥歷史大抵也就這麼久,可這位年紀輕輕的草藥,被各種商家包裝起來,搖身一變,成了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中藥……哈哈,豈不讓茯苓、豬苓、靈芝之輩笑掉大牙。
  • 每天一味中草藥 83:麥冬,養胃陰,開胃進食;還能潤肺清嗓子
    潤肺清心:麥冬潤肺清心的功效和養陰生津是分不開的。下邊這段話是給學醫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名醫別錄》:微寒,無毒。主治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乾、燥渴,止嘔吐,愈痿蹶,強陰,益精,消谷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臟,令人肥健,美顏色,有子。
  • 每天一味中草藥 110:白花蛇舌草,好端端的草藥被朋友圈吹成了抗癌神藥
    在這種背景下,中草藥被用在各種病證中,很多醫療單位也自行提取製作中藥注射劑,積累了很多經驗。白花蛇舌草這種草根貧農的出身,在階級鬥爭的年代,仿佛更加吃香。 (不明來歷的消息,隨意複製傳抄,常常因為標題奪目而被人們到處轉發點讚,而小永作為醫生,用真實姓名註冊公眾號,親手寫的每天一味中草藥,卻很少有人耐心閱讀,更不用說轉發了,這就是現在微信朋友圈的現狀,也是現代人對待學習和知識的態度)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馬鞭草
    ①《全國中草藥彙編》4.5~9g。②《中華本草》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名家驗方⑴治傷風感冒流感:鮮馬鞭草一兩五錢,羌活五錢,青蒿一兩,上藥煎湯二小碗,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天,咽痛加鮮桔梗五錢(《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馬齒莧
    馬齒莧《全國中草藥彙編》:馬齒莧拼音Mǎ Chǐ Xiàn別名馬齒菜
  • 每天一味中草藥107:苦參,味道苦的參,內服消癰,外洗止癢
    不過良藥苦口,苦參是一味良藥,除了萎縮性胃炎,小永還看到師翁用它治療腎炎、胰腺炎、心律失常、惡性腫瘤等,全部內服,可謂應用爐火純青,鮮有匹敵。沒有醫生指導,不建議您拿苦參來吃,況且您也受不了它的苦味。下邊這段話是給學醫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金匱要略》: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嘎,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幹,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燻之。《金匱要略》: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
  • 每天學一味中藥,香薷!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6克,水一盞,煎服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聖濟總錄》香薷散)②治霍亂吐利,四肢煩痛,冷汗出,多渴:香薷60克,蓼子3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6克,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聖濟總錄》)③治小兒白禿,發不生,汗出:濃煮陳香薷汁少許,脂和胡粉敷上。(《子母秘錄》)④治口臭:香薷一把,以水一鬥煮,取三升,稍稍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