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索不達米亞
09.迦勒底人的新巴比倫
09-3.巴比倫之囚
(正文2287字,閱讀約需要7分鐘)
猶太人(Jews)也是閃米特人的一支。當迦勒底人崛起之時,他們在耶路撒冷(Jerusalem)已建成了輝煌的第一聖殿。這是所羅門王(Solomon,約公元前1010年~公元前931年)在位時期耗費7年時間為猶太教主神耶和華建造的神廟。
約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王的父親大衛王(David),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色列王國(Israel)。這應該是一個城邦聯盟式的國家。
所羅門統治後期,在埃及人的慫恿下,北方的部族以所羅門的信仰不純為藉口,脫離了耶路撒冷的控制,以法蓮(Ephraim)[注1]的後人耶羅波安一世(Jeroboam)聯合其他九個部族,在撒瑪利亞稱王,建立新以色列王國(北以色列王國)。
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Roboam)統治的南方政權,主要由猶太和便雅憫兩個部落組成,史稱猶大王國(Judah)。從此南北兩個猶太國家之間開始互相攻伐。
內亂必招外患。
前文「鐵血亞述」篇曾說過,在公元前722年,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的大軍佔領了撒瑪利亞,北方以色列國滅亡。從此十個猶太分支部落開始流散各地。
在埃及的庇護下,南方的猶大王國沒有被亞述滅亡。
然而,耶路撒冷只不過是埃及、亞述爭奪的獵物。
亞述之後,艱難生存在新巴比倫和埃及之間,猶大王國覆滅只是遲早的事情。
公元前60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的迦勒底大軍就曾經襲擾耶路撒冷周邊,劫掠了不少猶太人到巴比倫為奴。
公元前605年卡赫美什戰役慘敗之後,埃及在中東逐漸處於守勢,迦勒底人的勢力逐步在巴勒斯坦地區擴張。
大約公元前59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以猶大國王約雅敬(Jehoiakim)背叛盟約為由,再次起兵徵討,迦勒底人第二次攻入猶大王國,大肆劫掠。城破之時,約雅敬已死,其18歲的兒子約雅斤 (Jeconiah)剛剛繼位三個月。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廢掉了年輕的國王,並把他押送到巴比倫囚禁了起來。
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Mattaniah)被尼布甲尼撒賜名西底家(Zedekiah)並繼承王位。
據說,西底家的含義是「耶和華是我的義」,巴比倫王賜名,是效仿當年埃及法老賜名「約雅敬」(耶和華興起)一樣,向世人宣示耶路撒冷對巴比倫的效忠。
西底家知道這個國王只不過是個傀儡。
他不甘心做傀儡。
猶太人也沒有真正臣服於迦勒底人,他們暗中與埃及人密謀反抗迦勒底人的佔領。
10年後,公元前587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三次揮師巴勒斯坦,強大的迦勒底大軍包圍耶路撒冷。
猶大國小,但民眾非常團結,他們固守城池,決死反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猶太人居然堅守了18個月之久。
最後,猶太人終因寡不敵眾,在彈盡糧絕之際,國破家亡。
公元前586年,在投降派的幫助下,迦勒底人攻入了聖城。
延續344年的古猶太國滅亡。
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了發洩憤怒,將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拆毀房屋和城牆,焚燒了王宮。為了震懾猶太人,毀掉了耶和華神廟——第一聖殿。
在郊外,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士兵抓到了突圍失敗的西底家和眾多王室成員。為了以示懲戒,殘忍的迦勒底人先當著西底家的面殺死了他的兒子們,然後挖去了西底家的雙眼,把他和王公貴族押解到巴比倫城遊街示眾。
從公元前606年開始,到公元前586年,迦勒底人通過至少三次大劫掠,將猶太王國的王室成員、祭司、工匠還有大批民眾劫擄到巴比倫。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國王居魯士佔領巴比倫後,被囚擄半個多世紀的猶太人才獲準可以返回家園。
在猶太教的指引下,大約4萬多猶太人率先返回故鄉巴勒斯坦開始重建家園。根據時間推算,這返鄉的浩蕩人群中,除了少數耄耋老人,大多是與耶路撒冷從未謀面的「異鄉客」。
在前人的感召下,後來不斷有猶太人返回故國。
一批批虔誠的猶太人帶著居魯士歸還的5000多件被迦勒底人搶走的來自耶和華聖殿的金銀神器,回到聖城耶路撒冷。
他們堅韌虔敬,艱苦奮鬥,用了大約25年時間,在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了第二聖殿。
這段歷史就被稱作「巴比倫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
第一聖殿被毀和巴比倫的囚徒般生活對猶太民族性格形成,尤其是對猶太教的發展變革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巴比倫,猶太人並沒有臣服。他們把對聖城耶路撒冷的崇拜和對錫安山的無盡思念凝聚成信仰。這股力量強大而堅韌。他們堅信,「巴比倫之囚」是先知們預言的必須經歷的苦難,而且作為萬能之神上帝耶和華的唯一選民,猶太人必將在不遠的將來得到福報成就輝煌。
大約這個時候,有識之士開始收集整理散落的猶太教經典,他們暗地裡進行集會,修建秘密會堂,聚合教眾。
我們知道,後來基督教的《聖經·舊約》就脫胎於猶太人的聖經(希伯來聖經)《塔納赫》(Tanakh)。考古學家和文字學家認為,這些文字的編寫和傳承顯然經歷了很長時間,大約最後正典化當不早於公元1世紀。而作為《塔納赫》第一部分的《託拉》(Torah)即「摩西五經」部分,應該就是「巴比倫之囚」時期,在巴比倫開始編寫並大致完成的。
這些經典,在教徒間誦讀傳播,避免了教眾對自己民族歷史的遺忘。群體記憶不斷傳承不斷積累,凝聚了民族精神,即使在猶太民族大流散之後都沒有能夠磨滅。
3000年來,這個民族多次經歷被徵服、被奴役、甚至種族滅絕性的大屠殺,也依然堅如磐石,從未被同化被融合,至今依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猶太民族創造了一系列人間奇蹟和「神話」般的社會成就。
直到今天,回顧整個猶太民族既命運多舛又絢爛傳奇的歷史,我們對這一民族信仰之堅貞、信念之強烈、性格之堅韌、生存之睿智,無不充滿驚奇、感慨和敬意。
2020-07-06於北京
木同撰寫《我在以色列》系列連結
該系列已寫7篇,後續還會更新,歡迎閱讀。
初識耶路撒冷(0)
耶路撒冷(1)哭牆
耶路撒冷(2)苦路
耶路撒冷(3)大屠殺紀念館
遇見(1)阿拉伯人四個半
遇見(2)美麗的地中海
遇見(3)雅孔河與春天
《迦勒底人的新巴比倫》部分索引
「新巴比倫」共包含5篇短文,如上是第三篇,全部篇目如下,後續兩篇將在每周四發布。歡迎閱讀。
09-1.攻滅亞述
09-2.卡赫美什戰役
09-3.巴比倫之囚
09-4.巴別塔和空中花園
09-5.新巴比倫的滅亡
《荷泮春秋》美索不達米亞系列
長按,識別
載荷之舟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