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價下跌一來,太多人問及我關於龜價,龜理財等等相關問題。因為要談及的問題太多,索性就錄一期視頻統一說一說。畢竟是第一次露臉錄視頻,多少都有些緊張和囉嗦,各位請多多諒解。視頻較長,差不多30多分鐘,希望我一次性的囉嗦能解決你心中大部分疑慮。
另外錄視頻前我也 寫了差不多4000多字的視頻腳本,沒想到真錄時並沒按照腳本來說,完全是freestyle的感覺,於是文末也補上我的視頻腳本算是補充信息吧。
話不多說,看視頻。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以下是視頻腳本=====,覺得視頻看過癮的可以不用去看。
視頻沒看明白的可以看看,幫助理解。
養龜的投資和經濟回報
自從龜價下跌以後,養龜如何投資賺錢是大家問及最多的話題,其實也是我最不願意談及的問題,因為第一我是沒見到過幾個玩家或者玩家變商家真正在龜上賺到錢的,這錢是指真金白銀的存款,可不是數量龐大的龜種(手勢)。因為以龜種折算資產其實也算是個小bug,這個我們後續再說。第二,不管如何我都倡導各位玩家把龜當做寵物進行飼養而不是作為一個理財產品。
但說一千道一萬我們逃不開龜價的波動以及關於養龜賺錢的種種話題,索性就錄個視頻說通透我的想法。
第一, 龜圈衝動投資比理性投資多。
不可否認的是買一隻龜的玩家還是買一群龜養殖戶,很多購買條件裡理財都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這種 購買的我都把它成為龜圈的投資理財現象。投資分為有策略有理性的投資,當然也存在於像股市一樣的頭腦一熱的衝動投資。並且龜圈的衝動投資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他們對龜種的產地、養法、品相好壞、繁育難度、銷售途徑等(字符)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能產生購買,並且很多時候購買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牢靠的信息面,舉例來說xxx龜種的投資。反觀理性投資是有策略性有基礎的,最簡單的一點不是盲目跟風,任何購買都是有基礎信息背書,並且對於後市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否則就算第一次跟風購買蒙對一次,但不能保證次次都對,更何況對的可能性極低。
跳脫於龜圈本身,就像我今年疫情階段投資石油一樣(放新聞截圖),基礎交易不懂就純靠百度,其中很多機制也不清楚,但天天被微博和朋友圈賺錢的消息轟炸個不停,頭腦一熱就往裡衝了。結果肯定是虧的一塌糊塗。因為人都是如此,不知道為什麼會賺的錢會因為同樣原因輸個精光。不懂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止損和止盈。
我們反思仔細想想,養龜路上我們買一個龜糧,買一個過濾都要學習很久(插墊片),翻看不同的評測就怕自己吃虧或者買錯。但是在理財投資龜種上卻往往失去理性。又或者是落入到了自己騙自己的怪圈。比方當年火到不行的變異巴西龜種,有很多龜友就因為衝動買了單,當年他們的理由無非是,國外大熱品種,國家不保護不犯法,好飼養成熟快繁育量大,品種多種多樣,如今看來當初的那些理由也變成了下跌的原因。
同樣的如果在龜圈投資有自己的思路就不會只關注熱門品種,當年金融圈有個段子就是當街邊擦鞋的都在討論股票的時候就是股票大跌的前奏。龜圈的品種也是如此,當你在不管是水龜、半水龜、陸龜群裡都能陸陸續續看到一個龜種名字的時候,就知道這玩意是開始走入了上坡路的末端。百試不爽,之前的黑頸、白巴、安南、南石(照片四宮格)等等都是如此。當然並不是說追漲不會賺錢,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完美掌握買入4000塊緣苗的節奏,追漲階段能賺的是快錢,只要你信息敏銳決定了買了賣,那麼在熱潮來臨之時也能賺到第一桶金。怕就怕那種熱潮來了,趕緊買苗養大到種龜做長期投資的各位,人家在拋貨你在接貨,不割你韭菜割誰?
不管什麼時間,建立自己的獨立理性判斷都不算晚,哪怕它是錯的判斷,也能幫助你獨立思維的模式。比方我如何判斷一個龜種值得投資,就是拿當下的苗價做一個不同維度的市場調研,當黃緣苗4000時除了新入龜圈的龜友都去問一圈,有多少人會選擇購買,同樣的檔緣苗價格跌破一千的時候看看市場上的購買熱度和購買能力同樣也會讓你對後市進行一個判斷。龜圈的市場不算是一個秉持基本交易原則的市場,一方面沒有基礎定價,另一方面信息不透明化。所以龜圈的市場不能單純基礎交易量來衡量未來的價格,但龐大的成交能成就交易情緒,這種情緒遠比任何的原則和信息要重要的多。
第二,對於龜圈理財最容易犯的錯誤
除了不理性的投資以外還有以下幾個錯誤是龜圈常犯的問題,
1.用預估來預測市場及預測收入
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故事的真諦,但我們卻無法避免自己在龜圈投資時掉入望梅止渴的情況。最簡單的情況就是用想像來預測收入,又或是以個別人的情況來預測收入。最長遇到的問題是「xx龜種一年產蛋量xx個,一年孵化率xx,一個苗子xxx,一年我的收入就能xxx。」(ppt動效)
但是這其中全是變量啊,孵化率,市價,銷量都是變量,甚至連穩產的龜都會遇到換環境不產蛋的問題,所以在新進龜種的活體養殖上沒有所謂的預估。再舉一個例子,以黃緣為例在最高峰的時候2萬一斤買入2隻種龜,總共花費4萬,當年的苗價是4000,預計10個苗就能回本,一年產蛋孵化5個苗,預估2-3年回本。但事實是,黃緣的苗價一路在走下破路,從4000到2800再到2300再到1800再到1500左右,如果你的養工穩定差不多4年可以賺回種龜的本錢,如果你這時候賣出種龜,那麼恭喜你通過4年的養殖毛利率淨賺2萬左右,如果你還是繼續養殖這條路,那麼後面緣苗的價格我們都知道了。不是不賺錢,只是賺錢還需要等風頭再回來。(ppt)
2.養龜不能太浮躁,也不能太聰明。
養龜絕對不能浮躁,不管市場多浮躁,那隻存在於販子和中介中間。遠不是真正的養殖龜類的人身上,只滿足於賺快錢,要暴力成本的上漲的話那你就會被市場割韭菜(圖片)。在老手的市場裡永遠存在著一個苗和種的換算比例,除非特別品種外種龜永遠與苗價間存在的換算比例,90%的種龜都遠遠大於苗價,這種價潛規則也是幾十年龜市積攢下來防止崩盤的方法。但自從2010年後龜市被資本運作後這杆平衡的秤開始傾斜,市面上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一苗換一種,甚至是一苗換N個種龜的情況,是風險也是機會,風險是對於長線投資的養殖戶,而機會是對於打短線的販子。但最大的問題是養殖戶把這個風險當成了機會。
為什麼養殖戶容易把風險當做機會,這種虧是多吃在了自我欺騙上。騙自己未來的收入會很可觀,就是前文提到了用預估來預測收入。騙自己,這個情況只有自己發現,唯我獨聰。市場是非常敏銳的,當某些龜種的龜苗和龜種拉開差價時就是危險信號的來臨,會有一窩蜂的跟你一樣聰明的人陌陌湧入這個市場,然後等待數年後再默默吃虧,竟世界上不止你一個聰明人。
3缺乏對市場廣度的評估就很難選對理財品種
只要有交易,就有交易數據。龜市也是不例外,任何的交易數據都能幫助你理解市場的交易情緒和下一步動向。龜種的交易數據包含於歷史的交易價格,國內龜種存有量,種龜渠道,銷售途徑和人群,品相的定價和趨勢等等等一系列的數據,數據越多就越容易發現某些龜種的價格是持波段式的推進,比方10年前左右紅面蛋龜因為渠道和交易情緒的的原因能賣到1000一個苗價(截圖或者圖片 ),也因為幾年前的大批進口種龜壓制苗價達到了40-50的批發價格,更因為今年蛋龜風向的原因上漲至200多的情況。歷史雖然不會相似的重複,但歷史總會重演。在歷史重演之時或者歷史冒頭之時,大量數據儲備就能讓你很好的抓到風向,或者提前預估風向。
還是說回紅面蛋龜(圖片)的例子,市場的龜價下跌是一種方法,目的是促進交易。如果了解下跌的理由,並且觀察下跌後的市場情緒則有可能預測未來的走勢。比方南石的下跌是因為產量與政策的不明朗,但是南石經過很長時間的下跌卻並沒拉起市場的交易情緒,說明這種方法就是錯誤的,也說明的後市很難觸底反彈。而有些龜種例如紅面,因為突然間的產能提升造成價格下跌,卻很好的被市場做了接盤,這種龜種就是有被上漲的潛質。
第三, 誰在龜圈裡賺錢
想要真的搞清楚龜圈怎麼賺錢,就先看看前例們都在怎麼賺錢。經過我個人分析下來無非這三種人在賺錢,
第一種:執著於某個和某幾個品種的養殖戶
這一類專業養殖戶這些年浮現出來的越來越多,比方養金錢龜的李藝,比方養金頭的西榮等等,這種都屬於執著於某些龜種的養殖戶。他們一方面賺的是風水輪流轉龜種總會火的錢,另一方面賺的是品牌效應的錢一個人在一個 圈子混久了便成為了一個品牌。
第二種:手裡沒現貨或者倒貨賣的商家
不管是什麼交易市場都卻少不了交易商家的調劑,龜苗很難直接從養殖戶到玩家手中,其中要經歷至少一位的賣貨商家。通過他們華麗的辭藻和神奇的操作,最終玩家才能以雙方都滿意的價格成就交易。除了活體運輸和飼養死亡的風險外,做一個知名的商家應該算是龜圈最賺錢的方式之一。
第三種:龜圈養殖戶和品牌大神(cos)
龜圈大神的定義對於很多新手來說是非常模糊的,有錢的,有心的,有人氣的,有知識的都能在龜圈變成大神。其實對於我來說,願意走下神壇跟你交流的都是大神。而那些往往端著的都是大仙。大神通過販賣知識和經驗建立人脈,再通過認知和人脈銷售龜苗和產品,又或是升級成上一類的商家。國內很多龜類品牌的前身就是如此,賺的都是通過時間積累的慢錢。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堅持的人在賺錢,有人脈的人在賺錢,有想法的人在賺錢,捨得買捨得賣(視頻上打字)的人在賺錢。所有的人不是因為貨源優秀而賺錢,而是因為銷售渠道和人數的優秀而賺錢。尤其在如今銷售渠道越來越單一,越來越匱乏的今天養龜養的好的人,不見得能以最合適的市場價銷售的出去,尤其是像今年的龜價黑天鵝事件,讓很多小的養殖戶寧願低於市場價也很難賣出龜苗,從而形成龜價的惡性循環。通過龜類理財,養龜孵化永遠不是其中最難得一步,難是難在銷售。因為只有賣出去才是價值,賣不出去就是只會吃龜糧的負資產。
90%的事實是,養殖場越大,賺的錢越多。因為品種越豐富 ,抗壓能力越大。風水輪流轉的龜種總會讓你賺上錢。規模越小,單一品種越受限就越容易受到市場價格限制。所以同樣,用陽臺養龜來成就理財財富不是沒可能(圖片),只是非常的難。因為小型養殖戶不僅要面對龜種養殖的風險,還要成為銷售者,因為產量不大,零售是很多小型養殖戶的唯一出路,於是乎鹹魚上貼吧裡常見那種價格戰打的不可開交的局面,就是因為如今在那些地方的大部分消費者最先關注的是價格,而後才是品質。
第四, 為什麼玩家賺不了錢
玩家養殖,成本和利潤不成正比。跟養殖戶比不了成本,跟商家比不了利潤,跟大神比不了人脈。那只能比價格,用價格來吸引陌生消費者。但是低價吸引來的消費者粘性差,並且對於玩家養殖來說品種單一造成的再次消費能力變差,所以後市需要一個很漫長的成長過程。
不捨得買賣,是很多玩家賺不到錢的通病。比方說某某龜種突然暴漲(圖片),他不捨得賣,反而開始進貨囤積種龜。某某龜苗暴漲(圖),他不捨得賣反而養著美其名曰留種。某些種龜已經出現下跌的頹勢(圖),不捨得賣反正來年會有苗出,總也虧不到哪裡。
不難看出玩家理財龜種缺少了決斷,增添了熱愛,就是因為這份不捨得讓漲也不賣,跌也不賣。好不容易賺了錢最後又換成了龜,以至於龜越來越多,人越來越瘦。
養龜就是如此,既然是理財,就理性。
既然是熱愛,就充分去愛。
雙標自己,是一件很傻的事。
綜上所述,就是我關於龜圈投資理財的一些想法,不見得正確,聽個樂
淘寶搜嘿爬,店內多款龜糧和器材等你選購
歡迎捧場☞http://heyreptile.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