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櫟祐
現在離春節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很多「打工族」已經買好了返鄉的車票。然而,面對目前小範圍蔓延的「黑天鵝」事件,返鄉之路再次上了枷鎖。即使是2021年的春節,也可能會在外地獨自度過。面對這種情況,許多「打工人」都希望,一覺醒來,情況會有所改善,回家的路將「不再艱難」。
眾所周知,「黑天鵝」事件的這種變異病毒喜冷怕熱。因此,很多人都期待著等待2021年的春天來臨之際能有所好轉。那麼2021年的春天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2021年的春天是怎麼樣的?和去年相比會如何?
要知道,天氣的變化對農民來說是最重要的。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天氣狀況不僅關係到自己的生活,也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來年的收成。然而,許多鄉村聲稱2021年是「寡婦年」,也有「冷泉」的天氣現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2021年是傳說中的「寡婦年」嗎?
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什麼叫「寡婦年」。首先,讓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寡婦年」,「寡婦年」代表什麼?
起初,古人把這種年份簡單地稱為「無春」或「寡年」,後來又根據「寡婦」的含義把它推演為「寡婦年」。從曆法上看,2020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庚子年)是開春的日子,到現在還沒有到2021年(辛丑年)。而且,下一個農曆新年是2022年(仁陰年)農曆正月初四,不會是農曆2021年(辛丑年),所以農曆2021年(辛丑年)是沒有立春節氣的一年。
也有傳言說,在這個「寡婦年」不能舉行婚禮活動。其實,農村流傳的「寡婦年」只是由日期的不同造成的,並無任何的禁忌。
「冷泉」問題也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
「冷泉」問題一定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冷泉其實就是倒春寒,這是農民朋友最關心的問題。如果出現「倒春寒」,那麼他們種植的糧食將受到很大影響,如果情況嚴重,會導致農民的莊稼收成變為零。
「倒春寒」是指我們的平均氣溫超過十度後,突然受到強冷空氣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氣溫急劇下降,一夜之間又回到冬季,這種現象還會持續一兩周左右。一旦它出現,就會導致農作物受凍,氣溫的突然下降甚至可能使一些人難以適應健康問題,如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關節炎。
如何與倒春寒問題?
首先是農作物。首先,對於有果園的朋友來說,早春期間一定要對果樹進行澆水,以延緩果樹的開花時間,防止冷泉對花果的有害影響,也可以在倒春寒來臨時進行澆水。
此外,還可以噴灑防治,噴灑提高果樹抗逆的藥物,提高果樹抗凍能力,防止凍害的發生。當倒春寒來臨時,你也可以把果樹增白,這也可以提高果樹的抗凍特質。
第二,是對小麥的防病。當倒春寒來臨時,有必要給麥田澆水以防被凍。之後,麥田可以全部覆蓋,可以用麥糠或腐熟的有機肥大面積撒播,可以有效地防止冰凍。
第三,對於身體不太康健的人。古人提倡「春捂秋凍」,要防止「倒春寒」,必須做好「春捂」。比如,如果頭部被風寒吹傷,容易出現頭痛、發燒、頭暈、感冒等。因此,外出時可以戴帽子或圍巾,平時也可以做艾灸,重點在百會穴、風池穴、大椎穴進行艾灸,來溫暖身體。平時也可以用艾葉水泡腳,這樣可以做到降火的作用。
最後
雖然2021年是「寡婦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但是「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換言之,牛年也將是風調雨順、豐收的一年。對於「倒春寒」的現象,大家一定要注意個人防護。除了吃飽穿暖之外,還必須注意防疫。因為過年期間人多,安全隱患也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衛生防護。
在此,也祝願大家都有一個牛氣衝衝,財源滾滾的好年。你們那裡有「寡婦年」這個詞嗎?你認為2021年農業生產會有大豐收嗎?
本文有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