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敲鑼女」談何感恩?我們不過是在盡人的本分、自求心安

2020-12-14 法律學堂的自留地

疫情危險雖然尚未過去,但目前我們的生活正在常態化運行。

這幾天,「武漢敲鑼女」的新聞再次成為熱搜,許多人為其不知道感恩、甚至恩將仇報的行徑很憤慨。我們先從這個故事的開頭說起,儘管只是3個月之前的事,但似乎已經好久遠了。

2020年2月1日,一個叫李麗娜的女子帶已經出現肺炎症狀的母親就醫,其母被列為疑似病例,李麗娜陪母親在家隔離治療,其間,母親病情加重但無法入院。多番求助無果後,2月8日,李麗娜無奈在陽臺「敲鑼」救母,視頻引起全網關注。第二天,李母收到通知得以入院治療,據李麗娜說,醫生告訴他們,再晚兩個小時可能就就不回來了。幾日後,李麗娜也被確診進入方艙醫院治療。目前兩人均已治癒。

李麗娜的好運與「敲鑼」有無關係

我們看同時期的武漢,常凱導演一家四口因感染冠狀病毒肺炎去世。最初感染冠狀病毒的是常凱的父親,老人家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就身體感覺不舒適,經常咳嗽,病症也比較像新型肺炎。但是武漢醫院人滿為患,醫生們也有心無力。無奈之下只能把年邁的父親接回家中。誰料想病毒殺傷力如此大,病來如山倒。大年初一感覺不舒服,年初三就離開人世,中間僅僅隔了一天。禍不單行,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狀肺炎是人傳人。同樣防禦能力低下的老母親也被傳染,加之思念愛人悲傷過度,沒多久也離開人世。死神的手並沒有收走,兩位老人離世之後,常凱和妻子兩個人也感到身體不適,繼而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家四口人從染病到離開人世僅僅17天的時間,唯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他們在國外讀書的兒子躲過一劫。

看到常凱導演的遺書,忍不住想掉淚:除夕之夜,遵從政令,撤單豪華酒店年夜宴,自己勉為其難將就長勺。雙親高堂及內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觸……

這是一個滅門的慘劇,這就是大疫面前的小人物,何況常凱較「敲鑼女」無論人脈還是階層都高一些,他都沒有資源住院,「敲鑼女」為何幸運?

這不能不感謝網絡,特別是最近爭議頗多的大V@方方。我也是因為關注@方方,才順手幫助轉發過這條微博。我當然不敢說我的轉發有什麼作用,因為我就是不到一萬粉絲,但如果不是方方微博轉發,我肯定不會關注這個敲鑼女的事,這是肯定的。

4月10日,解除隔離回家後的李麗娜開通了微博,叫作「@敲鑼的我」。她發表了一篇文章,《武漢敲鑼記》,詳細記錄了自己從絕望到看到希望再到得救的全過程。文章分上下兩篇發出。5月11日,作家方方轉發了李麗娜記錄自己當時孤立無援境地的《武漢敲鑼記》上篇,並配文「這些事都必須記錄在案」。

沒想到,這下子女事主不幹了,覺得方方把她「拖下了水」。她諷刺方方說,「我只是完整地記錄了自己的事,沒有聽這個說,聽那個說」「請不要把我寫進你的作品裡,我不想出國。」

看到這裡,大家是什麼感受,是不是心拔涼拔涼的

許多人後悔當年轉發這條微博,後悔當年為這個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女孩子呼籲,許多人表示下次再也不管這樣的人了,這也是這件事最大的惡果,會影響善良人們的善心行使。

有文章提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的農村進城女小翠。在包工頭胡永州的工地攬工過程中,孫少平無意中發現了胡永州強暴在工地燒火做飯的小女孩小翠,認清了胡永州的真實嘴臉,便毅然決然地要離去,雖然胡永州待他不薄,但少平內心強烈的正義感驅使他一刻也不能停留。

孫少平找到胡永州,讓他給小翠結帳,並把胡永州打了一頓。之後,孫少平為小翠買了一張離開黃原的車票,讓她回家,同時把自己辛辛苦苦賺到一百塊錢,也給了她。可是,令孫少平萬萬沒想到的是,那個小翠,後來又回到了包工頭胡永州的手下,還是為他煮飯,當然還是要陪著睡覺!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有一組鏡頭:孫少平發瘋似地在河邊折磨自己,怒吼著。他一定會後悔自己當年救小翠出火坑,後悔自己的錢送錯了人,一定會發誓遇到這樣的事不再多管閒事。

但孫少平再次遇到這樣的事,真的會不管嗎?不可能,因為他過不了自己的心。

回過來,我們為敲鑼女轉視頻,為她呼籲,是為了什麼?

A人性善。因為在我們眼中,每個生命都值得珍惜,面對災疫,我們儘自己的力量挽救每一個生命,為每一個即將離去的生命而盡力。

B人的本分。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自己的本分,這是我們區別於動物的最主要方面。

C心安。如果面對這樣的消息,你不轉發一下,你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因為即使你轉發了沒有作用,但畢竟對得起自己,我努力了,我沒有辦法,但如果你不努力,你心會不安。

這些年我自認為做了一些好事,當然更多是得到了好報。自然也遇到過感恩的人,當然也少不了恩將仇報的人。無他,人和人是緣分,我們不過是一場人生偶遇而已。

我來總結一下,我們做好事不是為了知恩圖報,正如現在學生畢業的導師贈言:日後萬一闖出禍來,千萬不要把為師名字說出來,這就算為師沒有白教你。還求什麼回報?

我們做好事不過是儘自己為人的本分,求得自己心安而已,因為遇到別人的危難我們不幫助一下都不心安,就更不用說做壞事了。

我不說別人,每晚睡覺前,我總是摸摸自己的心口窩,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心往何處安放?或許我們要經常問一下自己。

相關焦點

  • 批判敲鑼女的汪芳粉,道德嗎?
    這不,敲鑼女的半篇文章前些天被汪芳「徵用」了。一是不願意被強行拉上汪芳的平臺,二是不願意文章被轉發的不完整。在平臺上補全的同時,敲鑼女也表明了態度,質疑了汪主席幾句。於是,像捅了馬蜂窩一樣,遭到了汪迷們連篇累牘的居高臨下的「道德斥責」。
  • 朗誦:問心無愧,心安是福
    ,人活著求的的是心裡踏實,人活著求的是被人信任,人活著求的是心安自在,心安是福,蘇軾《定風波》詞中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多麼豁達通透的詞句啊。人生都是客,我們行走於茫茫人海,不求大富大貴,不求權高位貴,不求名表豪車,不求錦衣玉食,只求得逍遙自在,只求得身心自由,只求得堂堂正正,為人善良,處事厚道,財富身外之物,錢夠用即是幸福,名我們沾不上邊,普通平凡的老百姓,平凡的我們過著平凡人的生活。
  • 隨緣便自在,心安即是家!
    隨緣便自在,心安即是家!昨天越來越多,明天越來越少 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 不經意間發現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 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頭腦的睿智與清醒 時間並不會真的 幫我們去解決什麼問題
  • 《天道》:丁元英為什麼要去五臺山求心安?難到其中有什麼隱情?
    丁元英去五臺山求心安的事,來做一番分析和探討,以饗讀者。一、丁元英去五臺山的緣起——神話丁元英作為一個高人,受芮小丹的請求,答應去管一管王廟村扶貧的事。芮小丹的請求很簡單,丁元英一直說文化屬性決定了人,那麼書寫一個神話改變貧困地區的面貌,又當作何解釋?這就是芮小丹要的禮物。
  • 陳明永談本分:本分價值觀的由來、演進
    而所求不過是灌溉用水,遮陰綠樹。陳明永相信,兇狠詐猛的生活方式之外,「一定有另外一種方式,能夠解決問題。」「我一位同學的父親,是個包工頭。一般人眼中,包工頭都是靠剋扣工資、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賺錢,但我這位老鄉不是這種人。我觀察到,跟他有業務來往的人,他都很尊重,他很能為別人考慮。
  • 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我們任何人都沒理由去要求別人給予你什麼,有時候你得苦惱在於,付出的太多,想要的太多,而得到的又太少。我們給予人幫助都是心甘情願,從不會想得到什麼,而社會也恰恰需要我們這樣的人。而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無人雨中送炭,你也不要對現實感到失望,或許此時的他們比我們更需要幫助,自己都陷於沼澤,又怎麼有力量去幫助他人脫離苦海!
  •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從小到大,我們常常被教育,人要善良,要為別人著想。 也常常聽到這樣的話:「你這麼好,一定要幫我哦。」 可是仔細想想,我就真的一定要幫你嗎?
  • 心安即是歸處
    人生路上,尋尋覓覓,不過是求一處心安,尋一個歸處。人在塵世間遊蕩,為了生存,為了生活,離開故土,尋求遠方;在陌生的城市裡,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只有一間小小的出租屋,每天為了生存,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工作的忙碌讓我們尋到一種虛假的踏實,只是夜深人靜,內心的不安還是會泛濫,如同孤魂無所依靠。小小的出租屋成了自己最祈求心安的地方,只有那小小的幾平方是屬於自己的天地。只是這天地畢竟不夠牢靠,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讓我們不得已搬來搬去,搬家是最痛苦的,那個時候,最能揭露你內心的狼狽。大包小包的東西,形單影隻的人,甚至對未來的迷茫多會一剎那湧上心頭。
  • 「企業心安,我們心歡」
    「企業心安,我們心歡」 2020年03月06日 05:19:29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趙流瑋   浙江在線3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流瑋) 作為黨齡20年的老黨員,同時也作為個民協會黨支部乾潭分會的支部書記,自2月24日開展駐企三服務以來,建德市市場監管局乾潭所所長周道淵始終堅守在建德市芝峰工具有限公司復工復產一線。
  • 【精英教育-教師篇】鄭明元老師——不求聞達,但求心安
    個人簡介精英教育鄭明元:敦篤勵志,果毅力行,不求聞達,但求心安。與孩子們「敦篤勵志,果毅力行,不求聞達,但求心安。」
  • 人性最大的惡就是分不清情分與本分?
    俗話說,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生而為人,並非草木,很多時候我們都很看重情分,覺得能幫的忙就一定要幫,交情大過天,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是委屈自己,成全情分。幫我做一個吧你要去取快遞嗎?幫我取一下唄幫忙從來不順便,別人幫你的忙,絕對不是因為順便,是因為你是她的朋友。如果我們說不幫忙,對方對拉下臉,像是我們欠了他錢一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開始數落我們不講情誼,情分是介於友誼,我給你買了一碗麵,因為我們是朋友,所以我願意幫你付面錢,願意和你一起分享吃麵帶來的喜悅和滿足。
  • 我們要一直往前,不斷尋找「心安」之處,直至死亡!
    其實我之所以惴惴不安,就像上面說的,是目前的處境沒有達到讓自己心安的狀態,所以不安。我們生而為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應該是從懂事哪天起,我們就在與殘酷的生活搏鬥,一直往前走,不斷地尋求心安之處,直至死亡!我們所面臨的的一切,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每分每秒都給我們製造太多的焦慮和問題,我們很難「心安」,也難得「心安」。
  • 天道中丁元英為什麼要去五臺山求個心安呢?
    丁元英回答「討個心安。合了國法還得看看合不合佛法。」 芮小丹問「你做私募基金問過佛法沒有」? 丁元英說「私募基金跟你沒關係就不用問了。」
  • 別人幫你是情分(幫了要感恩),不幫你是本分(不幫也別記恨)!
    這個社會,沒有哪個人必須對那個人好的規定,除了自己的親人,有些人你對他好,是出於禮貌或好意,但他卻總是認為你對他好是理所當然,如果你一次對他不好了,他就懷恨在心,對於這種不知道感恩的人,我們沒必要去理會他,因為這就是典型的白眼狼。
  • 王託弟|情分與本分
    因為我是這樣想的——不這樣想,還能有什麼辦法呢——故而每次孩子面臨無人照看時,我總是怯懦的,多少個夜晚驚醒後在大廳坐到天明,任憑內心如何被絕望撕裂吞噬,也從未敢主動向我的父母提出,讓他們幫我帶帶孩子,畢竟,他們只是孩子的外公外婆。然而,情分與本分,在我父母那裡,卻全然不是那樣的。
  • 身安,不如心安(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 富貴三更夢,平安兩字金有一副古老的對聯:人喜富貴三春景,我愛平安兩字金。我們應該儘可能迴避危險,使自己處於安全的地方。這樣不僅自己獲得平安,掛念你的人也會安心,掛念你的人平安了,你也會覺得安心。因此,平安是相互的。平安,是友人間最深切的祝福,是親人間最熱切的期盼。
  • 認清事實你會明白: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的人!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分場合不分輕重地想要得到幫助,大事小事都養成了伸手的壞習慣,認為別人幫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誰都會有困難的時候,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所以要學會感恩。幫助過你的人,別轉身就忘;扶起你的人,別惡意誹謗。
  •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可卻被有些人看成理所當然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不幫你人家也不欠你什麼。可是這樣有愛心的舉動卻被有些不知足的人看成理所當然。前幾天聽朋友說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簡直是不可理喻。如果是這樣,不幫的話還會覺得過意不去,可她直接把話甩在那裡,我同事都沒來得及想,她就走了。做人到這個份上真的是不知道怎麼說。也許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這只是冰山一角,我聽了也是非常的氣憤。想想誰家沒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有的時候大家都會有急事,你請別人幫忙,人家在沒有事的情況下還是會答應的。只是如果把別人的好心看成理所當然就不對了。
  • 「R先生語摘010」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心安?
    當年二祖慧可大師為了向達摩祖師求法,斷了一條胳膊以表決心,求的就是安心之法。而《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大師聽後當下開悟,這句講得也是安心之法。為求安心之法,二祖可以斷臂求法;而佛陀講安心之法的《金剛經》,也成為大乘佛教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這都說明了安心之法的重要性。然而我們怎麼才能真正做到呢?怎麼才能實際做到應無所住呢?而不是僅僅掛在口頭上。
  • 《安家》寧馨,憑什麼跳單,要知道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房似錦這麼幫她,她花言巧語、不說實話的對待房似錦。03 寧馨是教唆孩子、指示孩子的人寧馨隔天需要外地出差,就在此刻,希希打了一個電話給房似錦,叫房似錦為「小姨」,希望房似錦勸勸媽媽不要出差。不然她得跟學校請假,沒法去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