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遠教你:如何側下旋發球及改擰拉為擺和下降點反拉

2020-08-28 冰爽92

小編今天為大家拆招解析的是林高遠的一組一三五板銜接。圖中,林高遠在發球輪次先通過靈活的應變化解對方的控制,並對其實施反控制戰術;隨後他又主動尋找機會,面對對方挑打的中路追身,靈活側身搶拉外斜線,使用積極主動的進攻搭配落點變化穿透了對手的防線,充分體現了他快、巧、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圖詳細看下林高遠是如何做到的。

側下旋發球後的調整: 長短兼備,趨向正手搶攻

圖1-4,林高遠發側下旋球到對方的正手短球處,從他的板形可以判斷出側下旋的旋轉。林高遠在發球後的還原銜接中,通過一系列靈活的調整動作展現了他嚴密的戰術意圖,並體現了積極主動的意識和強烈的進攻欲望。

圖片來源於動庫商城 www.dku51.com

圖4中,林高遠把發球的結尾動作調整為正手搶攻的狀態,並站定半拍,根據對方做出的動作判斷對方的接發球方式。如果對方使用劈長處理接發球,林高遠可以保證自己在第一時間完成全臺正手搶攻,這次調整是林高遠的主觀動作。當然,他也可以直接還原,使用正、反手兩面完成搶攻,但因為這個發球的側旋旋轉更適合正手進攻,所以他才在發球的結尾加上這個動作細節。
圖5中,當林高遠判斷趙子豪極有可能採用擺短的手法處理接發球時,便快速調整自己的還原站位,改用兩面銜接的方式應對對方的接發球,以確保自己能護住球檯,使自己在下板球的銜接中能夠跑足位置主動完成搶攻。這個還原動作也體現了他快速的調整能力和對戰術的充分準備。

圖片來源於 動庫商城 www.dku51.com

如何面對對方的臺內控制:跟上節奏,不要強行出手


如圖6,林高遠繼續觀察對手的動向,當他判斷到對方把球擺到自己的正手短球時,他便及時調整成反手的板形,準備使用反手擰拉完成臺內搶攻。但趙子豪擺短的落點非常刁鑽,幾乎把球擺到了林高遠的正手小三角處。
林高遠在移動中判斷到來球的準確落點,再次靈滿調板形,改用正手處理來球,這個動作體現了他靈活的調整能力,但這次再調整是手臂找球,所以林高遠沒有建立好正手挑打的空間,並且再調整的動作使他錯過了擺短的最佳擊球點,他只能選擇主動劈長或輕磕墊短的方式處理來球,趙子豪見勢迅速還原,做好被對方劈長的困難準備。
林高遠順勢利導,在自己無法提速銜接的情況下,主動放慢擊球節奏,利用擊球的時間差觀察對方的跑動方向,與對方鬥智鬥勇。圖9-11中,林高遠看到趙子豪快速還原後撤的動作,決定採用墊短的方式進行再控制,幹擾對方的進攻節奏,為自己創造有利局面。圖11-13中,林高遠虛劈實擺,通過板形的調整和對出手力度大小的控制,抑制回球弧線的高度,同時他繼續觀察趙子豪的站位,利用追身落點擠住積極跑動的趙子豪,成功限制了對方的搶攻質量。這板回擺體現了林高遠及時應變的能力,以及隨時捕捉對方的意識和能力。在高水平運動員的較量中,一個決定往往都是在一瞬間形成的,林高遠的這個決定非常明智,瞬間就把主動權抓回了自己手中。

圖片來源於 動庫商城 www.dku51.com

如何完成近臺轉畫:身體充分讓開空間,回擊下降點

林高遠雖然在第三板擊球中沒能發動(,但他卻通過自己的反控制抑制了對方的進攻質量。如圖14-17,林高遠在墊短後先對自己的反手空當進行保護,他跟著自己的回球節奏還原到球檯的中間偏反手位,並把板形轉換到反手,這點體現了他防範風險的意識。雖然是護住球檯,但從林高遠身體前傾的狀態和手臂的鬆緊程度看,他做好了強強對抗的準備,這點體現了他隨時轉換的進攻意識。

圖片來源於 動庫商城 www.dku51.com

趙子豪在位置不舒服的情況下,沒有急於搏殺,同樣選擇林高遠的中路追身落點進行壓制。如圖17-18,林高遠在趙子豪推挑出手的瞬間,使用左腳向後微撤小半步,他通過這個步法對來球進行讓位,並把自己從平行站位的方式調整到正手進攻站位的方式。圖18-19中,林高遠充分向後轉腰,帶動手臂讓位。圖19-20中,林高遠繼續向右腳移動身體重心,帶動全身進行讓位的再調整。趙子豪推挑的速度並不快,只是球的落點比較刁鑽,林高遠主動通過這三個讓位動作拼搶到了充足的時間,體現了他積極拼搶的意識和身體協調的調節能力,也為最後的搶拉得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圖20-22,林高遠使用身體頂住來球,快速收臂,在下降點完成搶拉。擊球時,他通過前臂和手腕的控制,拉出充足弧線,並利用左手側身外斜線的刁鑽落點,成功與上板回擺進行配合,把球拉到對方的正手空當,在第一時間實施了反擊,並直取對方最薄弱的區域,從而流暢地拿下了這一分。

相關焦點

  • 擰拉的技術要點,以及如何破解擰拉?
    其實反手擰拉還要根據你的對手來定,業餘選手有的怕強烈的下旋,對上旋應對自如,那我們沒有必要冒大的風險去拉,還不如用劈長、搓短去控制對方,伺機用正手上手。對方反手擰拉的球,首先要判斷球,看對方擰的是上旋多一點,還是側旋多一點。
  • 重溫經典:卡達公開賽決賽馬龍vs林高遠,第一局林高遠逆轉馬龍
    2019年卡達公開賽男單決賽,馬龍對陣林高遠,第一局比賽,林高利用遠反手優勢成功逆轉馬龍,取得勝利。第一局首先由馬龍發球,馬龍發了兩個側下旋,林高遠剛一上場,還沒有適應比賽氣氛,第一個側擰就失誤了,第二個側擰後馬龍反拉自己又拉出界,馬龍連得兩分。
  • 桌球教學:如何用一個動作發出側上、側下旋兩種發球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反手迷惑性側上側下旋」發球技術,即用同一個動作發出側上旋和側下旋兩種不同的旋轉。 一、看圖判斷旋轉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動圖,你能看出來左邊和右邊,哪個發的是側上旋?哪個發的是側下旋嗎?自己先思考一下!
  • 一張表讓你明白側上、側下旋發球的區別,分分鐘學會這兩種發球
    同一個動作反手發出側上側旋球技術要領講解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反手迷惑性側上側下旋」發球技術,即用同一個動作發出側上旋和側下旋兩種不同的旋轉。一、看圖判斷旋轉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動圖,你能看出來左邊和右邊,哪個發的是側上旋?哪個發的是側下旋嗎?自己先思考一下!反手迷惑性側上側下旋發球GIF動圖看完上面的動圖後,是否有一點懵?這兩個動作不是一樣的嗎?是不是唬我呢?
  • 學以致用:劉丁碩勾手發球接反手擰拉!
    本文學以致用的主題是發球搶攻,第1組是劉丁碩的技戰術組合——發勾手側上旋到對方的正手短球位置,面對對方擺的中間短球,運用大跨步銜接,使用反手擰拉進行搶攻。勾手發球時加瞬間抖動在相同持拍手運動員的比賽中,勾手發球的外側旋非常適用於鎖住對方的正手位,因為接發球方的正手握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逆著旋轉擊球的動作方式,劉丁碩就是運用了這一點從發球開始給對手施壓。然而,勾手側上旋想要發得短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發線路更短的直線球,所以這項技術的使用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 網球側上旋發球入門6步驟教學!教你一步一步過渡學會
    側上旋發球很難?今天分享入門6步驟教學,讓你大致體會如何發出側上旋發球!最好拋在身後,以右手持拍,側身站位為例,那就是拋在頭部左側位置。2、握拍。建議採用大陸式握拍。3、滾動球練習,先體會側上旋發球向上刷球的動作。4、跪式中場發球練習,為什麼要跪著?三個原因。
  • 勾手發球全解,如何讓你的發球套路更有威脅!~
    看似簡單的勾手發球卻變幻無窮,利用同一動作可以發出下旋和上旋球,也可以用發下旋球的動作發出強烈上旋球,發上旋的動作發出強烈下旋球。勾手發球往往在比賽當中可以頻頻得分,或者對方判斷錯誤直接扣殺,學會的球友們至少可以在比賽中漲2-4分球。
  • 勾手發球全解,如何讓你的發球套路更有威脅!
    掌握勾手側下旋 「掌握勾手發球,發好側下旋至關重要。」  勾手下旋增加旋轉的秘籍是躺平拍面!  相比較側上旋勾手發球,由於人體手腕關節結構的關係,勾手發球的難點在於側下旋,很多朋友側旋都發得不錯,但下旋球的旋轉發的不夠強烈,要想增加勾手側下旋的旋轉強度,要點是在摩擦的瞬間儘可能的躺平拍面,有利於摩擦到球的底部,但要注意在引拍時不能過早的將拍面躺平,這樣會讓對手容易察覺,喪失迷惑。也可以做一些假收尾動作掩飾摩擦方向~
  • 桌球業餘愛好者:如何玩好反手擰拉
    實戰中採用擰拉來接發球直接得分的例子比比皆是,是專業運動員必備的必殺技,是業餘愛好者追逐的寶典秘笈。下面就業餘愛好者學習反手擰拉技術提出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反手擰拉球的技術要領。1,判斷。判斷球的落點、旋轉性質(是什麼旋轉)、旋轉強度(有多轉)、弧線等。2,步法移動。反手擰拉的是近臺短球,所以必須要上步重心前移。3,引拍。
  • 樊振東超強發揮3:1拿下林高遠,林高遠無奈輸球直搖頭
    其後樊振東加強了前三板的控制,在接發球環節率先擰拉搶先上手進攻。連吃兩個發球後林高遠率先拿到局點,而林高遠急於拿下首局的心態也讓其失誤不斷。10:8後林高遠連續壓樊振東半出臺取得效果,從而以11:8拿下首局。
  • 如何才能提高桌球擰拉的威脅性?怎樣用擰拉來接發球?
    而想去擰直線的時候,身體儘量要側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用身體的力量去過來。包括追身的這個球,來的時候身體一定要側一點兒,然後去擰到這個落點。 最後的話就是關於接發球,那麼接發球一般在發球當中,對方發反手位短的特別多,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擰拉。
  • 【桌球秘籍】勾手發球全解,如何讓你的發球套路更有威脅!~
    掌握勾手側下旋 「掌握勾手發球,發好側下旋至關重要。」  勾手下旋增加旋轉的秘籍是躺平拍面!  相比較側上旋勾手發球,由於人體手腕關節結構的關係,勾手發球的難點在於側下旋,很多朋友側旋都發得不錯,但下旋球的旋轉發的不夠強烈,要想增加勾手側下旋的旋轉強度,要點是在摩擦的瞬間儘可能的躺平拍面,有利於摩擦到球的底部,但要注意在引拍時不能過早的將拍面躺平,這樣會讓對手容易察覺,喪失迷惑。也可以做一些假收尾動作掩飾摩擦方向~
  • 桌球發球中的各種旋轉?
    1、發下旋球的好處-很難被對方快速的擰拉,輕挑起來-所有的接發球-結合發不轉球會有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地方-對方接發球可能弧線很低,練習拉低弧線的弧圈球-對方接發球容易擺短,練習臺內的擰拉,擺短-只靠發下旋球難以得分,結合其他旋轉的發球迷惑對方2、發側旋球的好處(側上旋,側下旋)
  • 發球的多樣性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發球中最重要的旋轉大部分人都會有一個比較特長的旋轉技術,比如:發球,弧圈球,擰拉,搓球等。當然,因為姿勢,揮拍方向,角度不同,所以技術完全不同,但是產生的旋轉都比較接近。(下旋)1.
  • 桌球發球常用戰術
    桌球發球常用戰術(轉與不轉)通過近似的發球手法,發出轉與不轉的旋轉差異,導致對方回球失誤,或者為我方創造搶攻機會。戰術二:(不轉)發不轉球或弱下旋至中路近網位反手擰拉反撕或側身反拉發不轉球時首先還是以對抗相持為主要思想,其次為對方旋轉判斷失誤接發球冒高后我方搶攻
  • 網球中的「電梯球」,側上旋發球Kick Serve養成記
    眾所周知發球通常分為四種,除了我們熟知的平擊、上旋和側旋以外,還有一種十分被職業球員常用,但卻很少在中文裡提到的發球類型——Kick Serve。對於這類發球,最直接的翻譯即側上旋發球。顧名思義它的旋轉介於上旋與側旋之間,與其他三種發球時球的落地旋轉不同,Kick Serve落地後的彈跳方向並不是球的延長軌跡,而是會發生一次折變,這也就是它最具殺傷力的地方,常常讓接發球一方猝不及防。
  • 桌球教學:這種方式發球,反手也可以把側上旋球發短
    點我觀看視頻版教學今天我們講一下反手側上旋的第二種發球方式就是通過摩擦的方式來發出側上旋,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需要用到手腕、手臂的力量向上去摩擦球,而不是往前去推拱這個球。拍面就要稍微的側一點,有一定的斜度,要有一定的斜度摩擦球的右側下方,並且球拍從下往上帶起來,摩擦起來,這樣才能帶有強烈的上旋。看一下示範,整個動作也是不做完整動作,大家來看一下手臂的動作,拍面從下往上側一點摩擦球,這種通過摩擦的方式來發側上旋可以發出臺內球,這為同一個動作發出側上側下旋球做了很好的鋪墊。
  • 掌握這幾個要點,反手側下旋發球不僅可長可短,旋轉也可以很強
    點我觀看視頻版教學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反手側下旋發球以及反手側下旋的迷惑性發球。反手側下旋發球和側旋發球的整個動作要領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我們在觸球的瞬間拍面會稍微的平一些,比較平,摩擦球的右側下部,接近底部的位置,這樣摩擦出來的球就帶有下旋。
  • 最讓你頭疼的側上、側下旋球,怎麼去接?簡單說,2點搞定!
    最讓你頭疼的側上、側下旋球,怎麼去接?簡單說,2點搞定! 原標題:最讓你頭疼的側上、側下旋球,怎麼去接?簡單說,2點搞定!業餘球友遇到最多的發球恐怕就是側旋發球了,一般面對的都是反手側身位的右側上旋和右側下旋,或者是正手側身位的左側下旋或左側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