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的「三葉花」——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即將「綻放」!

2020-12-23 環球建築
鳥瞰圖

春意盎然的長江經濟帶上,波光粼粼的嘉興秀湖畔,一處充滿未來感的「三葉花」建築即將完美「綻放」,這就是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

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是嘉興市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總投資達9.75億元,按一類高層建築標準設計,由一棟五層34米高的地標性建築和附屬配套建築組成。項目由嘉興市秀湖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上海合城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承建。

現場施工圖
現場施工圖

項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工業區新塍塘路北側、秀洲大道西側,總用地面積約74.65畝,總建築面積約11.07萬㎡,其中,地上建築面積7.78萬㎡、地下建築面積3.29萬㎡,主要建設美術館、圖書館、劇場、展廳、地下停車庫、設備房等建築。

效果圖

設計以「三省三共」為原則,即三省:省用地、省空間、省能源,三共:共建設、共管理、共受益。建築方案的空間造型,則圍繞秀湖空間形態,通過比照其與嘉興名勝——南湖的文化意象與空間性格差異,作為設計立意出發點,分析出秀湖的柔美曲線形態之於項目所在地——秀洲高新區的獨特文化標誌 性,進而提煉出「禾城雲秀」的設計理念。

區位圖
項目區位圖

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整體以三角形的形式呈現,由美術館、群團服務中心及圖書館,嘉興影城三部分組成。設計將分散的功能統一於一個整體之中。

三片集中式的「三葉花」布局,從空中鳥瞰,既像湖畔恬靜的睡蓮,又似嘉興傳統 名吃「粽子」,與天相接,與綠相融,雅俗共賞,意蘊悠長。

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預計於2021年4月交付使用,它的建成,將為嘉興增添一座地標性建築!

項目信息

總用地面積:約98畝

建築佔地面積:16497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約8.97平方米

地上5層建築面積:約5.76萬平米

地下1層建築面積:約3.21萬平米

總投資:約9.75億元

相關焦點

  • 市文化藝術中心滑動屋蓋成功卸載 工程進入最後衝刺
    我市「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的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迎來重要節點。創下多項國內技術標杆的開合式屋蓋啟動卸載施工,這也標誌著工程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在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美術館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切割開合式屋蓋的臨時支撐,經過實時監測,桁架卸載順利完成,重80噸的單元體精準落位在內嵌軌道上,這也標誌著開合式屋蓋的首個單元體成功卸載。據了解,該項目在國內首次採用三等分圓形開啟屋蓋的方式和全隱藏式活動屋蓋收納設計,以及國際上首次採用水平懸臂式開合屋蓋設計,創下國內外三個首次。
  • 解密「三葉花」的五大看點
    > 6月16日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承建的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順利舉辦媒體開放日嘉興市秀洲區智慧工地管理暨
  • ...涵養千年文明紐帶——長江經濟帶沿岸各省市積極傳承弘揚長江文化
    五年來,長江經濟帶沿岸各省市深入研究長江文化內涵,推動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護相互融合,實現沿江地區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以經濟主動脈涵養千年文明紐帶。  五年來,通過機制創新、技術創新以及區域合作等範式,長江經濟帶沿岸城市在長江文化的探索、整理、研究、保護方面取得可喜成就。2020年年底,《水歷史和水文明研究》集刊在湖北首發,我國第一本聚焦水歷史和水文明研究的集刊自此問世。
  • ...長江」,如何滾滾而來?紫金文化產業論壇聚焦長江經濟帶與長江文化
    如何認識長江文化內涵?如何推進長江文旅融合戰略,建設長江文化產業帶?兩者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近日,在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主辦的第三屆紫金文化產業論壇「長江經濟帶與長江文化」分論壇上,來自長江上、中、下遊重要城市和重點大學的學者們匯聚南京,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 戰略|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雲中分析稱,長江經濟帶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一是範圍廣,覆蓋沿江11省市,貫穿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橫亙我國的空間腹地;二是規模大,包括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大,佔據全國的「半壁江山」;三是實力強,無論是創新實力還是產業競爭力,長江經濟帶都是我國重要的地區;四是聯繫廣,國際國內的聯繫廣泛,既有面向海洋的國際聯繫,又有內陸開放的優勢
  • 給長江經濟帶全方位立體化保護
    本文轉自【檢察日報】;本報湖州12月11日電(全媒體記者閆晶晶 李春薇)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今天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智庫視點|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對於長江經濟帶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探索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長江經濟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建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是南京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創新名城建設的重大舉措。從2019年1月掛牌至今,中心以打造「綠色技術創新制高點、生態環保產業培育主陣地、長江高質量發展智囊團、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為戰略定位,構建「政、產、學、研、用、金、介」深度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助力解決重化圍江、長江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等關鍵問題,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可複製、可推廣的「南京樣板」,助力「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不盡「長江」,如何滾滾而來?紫金文化產業論壇聚焦長江經濟帶與...
    近日,在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主辦的第三屆紫金文化產業論壇「長江經濟帶與長江文化」分論壇上,來自長江上、中、下遊重要城市和重點大學的學者們匯聚南京,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四是精緻內斂,家國天下,屈原、範仲淹、顧炎武、龔自珍等愛國名人均為『長江先賢』。五是詩情畫意,浪漫自由。吳文化、道家文化、楚辭、李白、蘇東坡、徐霞客、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均為綻放於長江兩岸的文藝之葩。」無獨有偶,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教授向勇也將長江文化的核心價值概括為「活力、開放、包容、生態」。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排行:上中下遊區域中心城市表現突出
    山川網:2020年12月12日,華東師範大學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據悉,該指數自2015年起每年對外發布,今年是第6次對外發布。在過去的推文中我們也曾多次提及長江經濟帶相關概念,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相對成形的經濟帶。
  • 橋橋橋……長江經濟帶這五年
    請將手機橫屏(手繪:李丹丹 俞驥白 李佳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個省市分別在長江上、中、下遊的重慶、武漢、南京三座城市主持召開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長江經濟帶三次座談會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8年
  • 2020年嘉興市農村文化禮堂「最美」在這裡綻放
    12月15日,2020年度嘉興市農村文化禮堂「最美」系列推薦評審會在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銀杏天鵝湖舉行。施順觀:秀洲區退休幹部(坐堂王江涇鎮古塘村灶畫文創中心)4. 鄔水龍:秀洲區新塍鎮小金港村退職村幹部5. 聞 雯:嘉善縣車站社區宣傳文化員6. 吳佳英:嘉善縣陶莊鎮翔勝村傳文化員7. 許 強:平湖市新埭鎮星光村黨委書記8. 張玉觀:平湖市文化館退休幹部9.
  • 銘記武漢精神,助力中國烘焙丨南僑長江經濟帶大武漢營運中心重磅揭幕!
    12月15日,南僑「長江經濟帶大武漢營運中心」揭牌儀式暨美食嘉年華活動正式啟動,標誌著南僑以大武漢為核心,進一步輻射長江中遊經濟帶城市群,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南僑全國布局逐步建構成形。南僑大武漢營運中心的命名,就是為了銘刻和湖北夥伴們的深厚情誼,為了記憶這個歷史時刻,矢志不忘武漢的大無畏精神。武漢享有歷史名城的文化地位、九省通衢的交通地位、長江中遊經濟帶中心城市的經濟地位,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 東湖評論:共舞長江經濟帶,看湖北高質量發展綻新顏
    20餘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以及荊楚網等10餘家湖北省內主流媒體組成的採訪團奔赴荊州市石首市、江陵縣、武漢市蔡甸區、江岸區等地,深入自然保護區、企業、轉運港、產業園、金融中心等基層一線,運用圖文、短視頻等全媒體形式,宣傳報導湖北近年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新變化、新成效,以及湖北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用刷屏之作唱響「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長江之歌。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排行及優化策略
    區域高級中心城市、區域一般中心城市、區域重要城市、地方重要城市、地方一般城市等 6 個等級(圖 2)。區域高級中心城市(得分:17—49 分)。包括排名 2—13 位的南京、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蘇州、長沙、無錫、寧波、合肥、昆明、常州 12 等個城市。它們分別位居長江上、中、下遊,是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區域節點城市。區域一般中心城市(得分:6—17 分)。
  • 河海大學多措並舉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聯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蘇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單位,成立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設立水生態與環境、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工程技術、岸線保護與綠色航道、智慧水利、綠色發展戰略等六個研究中心,致力完善綠色產業體系、綠色運輸體系、綠色城鎮體系,為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 過去這五年,長江經濟帶「舊貌換新顏」
    中國網郭天虎三大轉折性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在發布會上表示:「5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羅國三表示,轉折性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幹部群眾的思想意識發生了根本變化;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
  •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
    5年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個省市漁民退捕上岸,制度法規紛紛出臺,破舊船舶與廠房不見蹤影,母親河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為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生態環境質量是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改善和加強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坐標,深切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 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為何沒有長江這種城市經濟帶?
    但這個密蘇裡河-密西西比河水系,沒有像長江經濟帶一樣,孕育密西西比河經濟帶,這是為何?密西西比河全長3730公裡,源頭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北部海拔446米的艾塔斯卡湖(Lake Itasca),由北向南流經中央大平原,注入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最長支流是密蘇裡河,長約4千公裡,發源於蒙大拿州黃石公園附近的落基山脈東坡,流經半乾旱的大平原,至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匯入密西西比河。
  • 堅決全面徹底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努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開江西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省委書記劉奇出席並講話。他強調,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擔當,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決全面徹底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努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省長易煉紅主持會議,省領導殷美根、趙力平、吳忠瓊、陳小平、吳浩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