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主打「穩健」的產品雷特別多,大家本來是衝著安心去的,結果一不小心把本金都虧完了,關鍵連虧在哪裡都不太清楚。
比如某些銀行理財,比如一些網際網路理財產品,再比如某些債券、信託。
其實,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在過去很多年裡,有不少產品都是「剛兌」,不管怎樣都不會虧錢,但是「剛兌」是不利於市場發展的,是不健康的。
因為它不可持續,而且也會讓「剛兌」的金融機構積聚風險。
所以,這些年國家都在慢慢去「剛兌」,讓投資者意識到風險,大家的直觀感覺就是安穩的產品越來越難找。
另一方面,市面上不少「非常安全」的產品收益在不斷下降。
比如餘額寶這類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從高的時候4、5個點,跌到了1、2個點,還不如放在銀行存定期。
比如銀行的一些創新性存款,靠檔計息的產品,監管出於安全的考慮,也都在收緊,前兩天六大行都叫停了靠檔計息的產品。
再比如銀行的一些理財產品,在低利率的背景下,收益也不是那麼誘人,流動性也很差。
在這種背景下,基金的優勢就出來了。
因為公募基金的錢是銀行託管的,不存在錢被無良機構卷跑揮霍的風險,再加上基金可以配置多種資產,今後取代傳統的「穩健」產品是一個必然趨勢。
想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獲得更高收益,資產配置必須多元化,這些都可以通過基金實現。
前段時間看騰訊理財通,在上面看到廣發基金出的一個策略就挺有意思。
這個「廣發安心回報91天」組合其實算是一個FOF產品,對標的是銀行三個月理財。
它下面買了很多基金,大部分是債券類基金和風險偏低的混合型基金,只有少部分是買的風險較高的混合型基金。
可以看到這個策略持倉的基金,幾乎都是市面上非常優質的基金,而且基金不僅僅局限於廣發基金自己的產品,還有華寶的、嘉實的、富國的、招商的等等。
這相當於是在全市場選基,這些基金既有純債的,也有混合的,還有量化對衝策略的。
不過,從資產性質的佔比上來看,固收類資產的佔比不低於90%,權益類資產的佔比不超過10%。
組合背後單一基金配置比例不超過20%,降低了單基金的影響,力求穩健運行。
這決定了,這個產品是以穩健為主,力求中長期可以獲得超過銀行理財的收益。
從組合策略的歷史業績上來看,它確實實現了這個目標,持有91天有100%的概率會賺錢,其中年化收益在6%以上的可能性最大。
近一年組合的收益率高達9.72%,近半年以來的收益率高達5.34%。(數據截止至2020年12月16日,組合業績為廣發基金對歷史真實業績的測算)。
廣發基金老鐵們應該很熟悉了。
自2003年成立以來,17年間獲得三大權威獎項(金牛基金獎、明星基金獎、金基金獎)共計40個公司獎項和60+產品獎項。
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傅友新、譚昌傑、孫迪、王明旭等等,實在太多了。
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們家的基金配置團隊是全市場第一家把中低風險資產配置作為唯一戰略定位的團隊。
而且上面這個組合的主理人之前是泰康養老險養老金投資部高級經理,任期內年金組合在計劃內排名第一,養老險的產品以穩健著稱,主理人實力值得信賴。
總的來說,不管是從產品策略還是從歷史業績,甚至是配置團隊來看,這個穩健型的產品都是相當不錯的。
前段時間也有很多朋友讓我幫忙推薦幾個可以替代銀行理財和創新型存款的產品,「廣發安心回報91天」組合是可以考慮的。
這個產品可以在騰訊理財通上購買,組合是有開售時間的,每周一15點發車,錯過了就只能等下周。
想要退出的話,可以隨時贖回,一般情況下T+3就可以到帳。
這個組合比較適合有三個月以上閒置資金,不太想承受太大波動的老鐵。
另外組合內所有成分基金在申購的時候是打1折的,跟投組合時管理人也不收取額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