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河學校校長嚴雪霞的教育故事

2021-01-09 北侖發布

她從教近30年

從「小白」教師成長為

頗有情懷的寧波市名校長

甬派教育管理名家

她從數年前的社團課程構建

到如今的勞動課程實踐

多次在全國平臺

唱響寧波教育「好聲音」

她始終懷有敬畏之心

相信教育讓生命更美好

「一切為了學生!」

她就是北侖區泰河學校校長嚴雪霞。今天,讓我們聆聽這位70後女校長的教育故事。

多彩課程

以勞動為載體實現育人

走進泰河學校,有學生在長廊上嬉笑玩耍,也有些學生坐在教室前的長椅討論習題,有學生在休閒角靜靜閱讀,還有學生正在清掃包幹的花圃……迎面感受到的是校園內的勃勃生機。

有意思的是,有個班級的學生正在學校景觀池中收割水稻。只見一部分同學捲起褲腿,用鐮刀割著稻稈,還有一部分孩子在岸上用手小心地捋出一粒粒稻穀,口中還同時念念有詞:「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嚴雪霞看著這番場景不禁微微笑了,她介紹:「這是學校的田園體驗課程,已經堅持了兩個學期,看得出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更在勞動的過程中學到一些人生道理。在多彩勞動課程中實現育人,正是學校組織這些活動的初衷。」

她進一步解釋,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修課,是五育融合的載體和基礎。近年來,學校秉持「多彩泰河、精彩童年」的辦學理念,通過打造多彩勞動空間轉變學習方式,構建「責任到人」的校園責任課程、「包幹到班」的田園體驗課程和「延伸到家」的職園啟蒙課程等系統課程。這些多彩勞動課程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落實多彩爭章評價激發學生勞動興趣,讓學生在以真實情境為支撐的勞動實踐中,提升勞動態度、能力、習慣等素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而就在前不久,在教育部試驗區勞動教育課程研討會上,泰河學校就以此為主題,作了題為《在「多彩勞動課程」中實現育人》的精彩報告,和來自全國的專家分享了學校勞動教育的經驗,並獲得各方點讚。

嚴雪霞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現場推進會上分享學校勞動教育經驗

事實上,從如今的勞動課程實踐,到數年前的社團課程構建,嚴校長因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頗有成效的教育實踐,已數次站在全國平臺上唱響寧波教育「好聲音」。

適性教育

讓每個生命變得更美好

從稚嫩的「小白」教師到寧波市名校長,近三十年中,嚴雪霞在教育事業上努力耕耘著,「我相信教育讓每個生命變得更美好,對教育自始至終保持著敬畏之心。」

時光回溯到1991年,17歲的嚴雪霞從寧波師範畢業,回到了她的母校——北侖區小港楓林小學。四年後,因為出色的工作表現,她被調到蔚鬥小學。期間,她在教學上不斷學習精進,關注教改、撰寫論文、遍尋名師……而大隊輔導員的工作經歷更是鍛鍊了她的活動策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008年,嚴雪霞擔任了蔚鬥小學的校長。蔚鬥小學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蘊的學校。當時由於寧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搬遷,學校生源發生了很大變化,50%以上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許多學生顯得不夠自信和陽光。如何讓他們找到自信,找到屬於他們的美好是嚴雪霞一直思考的問題。

經過調研論證,學校結合體藝2+1項目,開展了基於兒童適性成長的社團課程,孩子們每天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這項活動開展後,學生因有特長而變得自信,因自信而喜歡學習,學校獲獎的人數越來越多,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好,學校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小學管理》等媒體雜誌相繼報導了蔚鬥小學的社團課程管理經驗。「適性教育」在蔚鬥小學的成功實踐,讓嚴雪霞更加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幸福方式,教育能讓每個生命更加美好」。

付出就有回報,憑藉這樣的教育理念,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陽光自信地走出校門,蔚鬥小學也逐漸成為了一所有著一定影響力的學校。與學校的成長一道,2016年9月,嚴雪霞也成了寧波市名校長,2016年12月,又入選了第二批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養對象。

找對支點

小改變起到大效果

2018年8月,嚴雪霞再次被委以重任,擔任北侖區泰河學校校長。

「我們理想中的學校校園美麗,文化溫暖,課程豐富,師生快樂友善,我們理想中的孩子有中國擔當的精神氣質,有紮實的文化底蘊,有五育融合的品質美感,他們積極陽光,他們善良誠信,他們樂學創新……」這位頗有教育情懷的校長用詩意的語言描繪著教育願景,也和她的同事們用心一步步實踐著。

在這過程中,嚴雪霞有個獨到的心得,她說:「與其說管理學校,我覺得經營二字更為貼切。而想要引發一個巨大變化或者解決一個巨大的問題,其實不一定非得要一個同樣巨大的解決方案,找對支點,一些小的改變也能起到大效果。」

嚴雪霞舉了個例子,在學校校舍改造時,她強調要讓學生有最為順暢的行動路線,讓孩子們能夠更加快速地前往運動場地。通過改造,現在學生在3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指定活動區域,戶外活動時間得到了增加。而在大課間活動時,學校精心安排了精準到秒的音樂提示,這個小小改變卻使學生的運動效率大為提高。在剛剛結束的北侖區第三十五屆中小學生運動會上,學校完成了成績上的「逆襲」——從全區的八名以後,一躍榮獲了團體第一名。全校師生都欣喜地看到了這些「小支點」帶來的大變化。

泰河學校的同學們在屋頂的「空中運動場」快樂運動

採訪中,記者發現這樣的「小支點」在學校中比比皆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教室一頭總是放著大大的講臺,老師們站在講臺前傳道授業。而在泰河學校,教室前方的講臺被撤走了,教室對門的角落裡放了張批卷臺。正是這樣小小的改變,卻拉近了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因為上課時老師們不再高高在上,會不知不覺走進學生中間;課後,老師們會有更多時間停留在教室批卷,為學生答疑解惑。

作為一名校長,年輕教師的成長也是她極為關注的。泰河學校現有的114位教師中,45周歲以上的老師佔8%,35周歲以下的佔70%,其中「90後」教師就有58位,佔比超過50%。面對全面提升教育質量這樣一個宏觀的命題,學校需要找到一個支點,去撬動教育發展的力量。

嚴雪霞認為,支點是90後教師的專業發展,她的破解之道是「量身定製,為90後教師『生命成長』助力」。學校通過改建「青年教師公寓」、組織創建「青禾學社」、實施「1+3」培養模式等措施,積極滿足基本需求,緩解了「90後」教師的成長焦慮。同時,學校開展特色教研,讓「90後」教師站好講臺,搭建科研支撐平臺,提升「90後」教師研究能力,精準打出教研組合拳,推動了「90後」教師成長提速。

「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我希望我們能培養有擔當、有底蘊、有美感的孩子,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最好的發展。」嚴雪霞再次發出了自己的教育聲音!

(北侖發布綜合編輯,資料來源:北侖教育)

相關焦點

  • 寧波北侖區一學校舉行「千裡眼」比賽 引導學生保護視力
    寧波北侖區泰河學校205班的陳繼同學眼睛雖然不大,卻有個外號——同學們都羨慕地管他叫「千裡眼」!原來,陳繼在學校近日舉行的千裡眼比賽中雙眼均以5.3的視力成績,從全校2242名同學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1名,成為了他們班唯一的「千裡眼」!
  • 北侖這所學校有25名「千裡眼」!學校還給每人頒發了證書
    寧波市北侖區泰河學校205班學生陳繼的眼睛雖然不大,卻有個外號——「千裡眼」。原來,陳繼最近在學校舉行的「千裡眼」比賽中以雙眼均5.3的視力成績,從全校2242名同學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1名,成為了他們班唯一的「千裡眼」。這是泰河學校第二屆「千裡眼」比賽。在領獎臺上,陳繼和其他24名同樣擁有一雙「慧眼」的同學們,領過校長嚴雪霞頒發的「千裡眼」證書。
  • 從教34年,寧波東海實驗學校校長的教育故事
    他就是寧波東海實驗學校校長王建垂,在多年教育教學實踐中,和師生們一起走,一起努力,「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近日,記者走進寧波東海實驗學校,聆聽王校長講述教育的故事。一片菜園引發他對教育的思考寧波東海實驗學校位於北侖中心城區,校園內現代感十足。
  • 北侖一學校開啟「雲廚房」小廚師通過微課 教同學做早餐
    (學校供圖)本報訊(記者蔣煒寧 通訊員沈斌 楊陽)疫情下的線上教育開啟後,北侖泰河學校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每周學做一道早餐,會的同學傳授。家長對這樣的做法非常滿意,嘗到孩子做的早餐後心裡樂開了花。至今,這項活動已堅持了5周。
  • 北侖一所學校評出25名「千裡眼」 每人還有專門證書
    北侖區泰河學校205班的陳繼同學眼睛雖然不大,卻有個外號——同學們都羨慕地管他叫「千裡眼」。原來,陳繼在學校舉行的「千裡眼」比賽中以雙眼均5.3的視力,從全校2242名同學中脫穎而出,獲得第1名,成為他們班唯一的「千裡眼」。
  • 【一群被遺忘在泰北的中國人——系列報道】「把世界拉到泰北教育面前來」——張明光和他的大同中學
    「我們努力在改變泰北華文教育的現狀,我們也想讓全世界知道我們的努力。」在泰北十一月的蔚藍天空下,身著印有「龍的傳人」紅色唐裝的張明光,正襟危坐,不經意間透露著鷹隼一般的敏銳。據清萊中華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柯保合先生介紹,「張校長以前是軍人出身,部隊的嚴苛磨練,讓他做任何事情都力爭第一。
  • 遊美營地教育攜百位國際學校校長共話教育升級 2020中國國際學校...
    百位校長共話教育升級 2020中國國際學校校長俱樂部年會正式啟幕  中黃國際教育集團總校長崔建社  找到發展的突破點、切入點、發力點,民辦國際化教育將有無限希望!  北京致知學校創始校長張曄  國際化教育雖然只是中國與世界接軌漫長過程中的一段,但是我們需要有信心繼續探索。
  • 泰中教育聯盟和河北省國際交流協會一行訪問河北北方學院
    11月24日,泰中教育聯盟名譽主席吳志毅先生,河北省國際教育交流協會會長豆松林先生,泰中教育聯盟副秘書長FeiFei女士、泰中教育聯盟秘書處副秘書長Kevin先生等一行5人到河北北方學院訪問。河北北方學院校長宋鴻儒和副校長孫洪生會見訪問團,並與泰中教育聯盟輪值主席、暹羅大學校長蓬猜蒙空瓦尼博士和亞洲國際貿易投資商會主席、泰中教育聯盟執行主席蒙得利蓬潘現場視頻連線商討與泰國暹羅大學合作交流事宜。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曉院長、藥學系沈麗霞主任、經濟管理學院王新鋼副院長、國際教育學院等部門領導和老師在弘正樓715會議室參加了線上視頻交流會。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王海萍主持此次視頻會。
  • 泰河、紹成、華山、長江等學校樓頂運動場亮了!
    在北侖區泰河學校,204班的同學們在班主任崔毅軒的帶領下有序排隊上樓,走進位於學校一號樓4樓樓頂的「空中運動場」開展體育運動。本學期以來,在屋頂上體育課,成了泰河學校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們最期待的事。過去,一二年級的同學們想要進行大課間的出操或是上體育課時,總是需要「跋山涉水」,走下教學樓,走到老校區的操場。從列隊、行進到開始體育運動,耗時有時候超過10分鐘。
  • 《校長,你好!》傾聽河科大附中的聲音(下)
    想看前兩期完整版視頻戳:《校長,你好!》——河科大附中(上)《校長,你好!》——河科大附中(中)河馬侃升學一改往年文字介紹學校的方式,今年為中考家長和考生們精心策劃了新欄目——《校長,你好!》。我們會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下,用鏡頭去記錄高中校長們最真實的一面,以訪談的形式,帶領大家深入了解高中學校的另一面,便於家長們多維度的幫助孩子選擇就讀學校。
  • 在寧波這些學校,光碟不僅是口號,還是細緻的「技術活」
    看到了學校的德育副校長沈斌,302班生活委員小李同學興衝衝地跑上來,向他匯報本周的成績。 其實,早在三年前,北侖區泰河學校就發現了學生午餐浪費嚴重的問題——泔漬桶中每天都是同學們剩下的大量飯菜,有時候,準備好的泔水桶甚至裝不下,廚餘垃圾常常滿出桶外,灑落在外。針對學校實際情況,學校科學規劃後推出了「1+N」光碟稱重勞動主題教育活動。
  • 「大校」校長的教育情懷——記永順縣高平金海實驗學校校長羅安民
    紅網時刻通訊員 餘光龍 高建中 李波 湘西永順報導「我們的校長是一位大校軍銜,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尊崇,他把高等學府教的教學理念帶到這裡,使學校教育質量得到大的提升。」這是永順縣高平金海實驗學校初中數學教師陳文言對該校校長羅安民的評價。
  • 259名教師、教育工作者、校長獲政府表彰,有你認識的嗎?
    9月9日,長沙市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259名教師、教育工作者、校長獲政府表彰!一起來看看,有你認識的人嗎?開福區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熊澤良開福區清水塘第二小學皮文榮開福區沙坪中學朱小蘭開福區第一中學黃燦軍開福區瀏陽河小學王楨開福區鳳羽小學陳文進長沙市長雅中學曾俊開福區第一小學朱芳潔長沙市周南秀峰學校王亮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陳瓊娟開福區金沙小學李香
  • 校長專訪 | 黃升昊:辦學校、做教育,需要「一身正氣」
    新意:行走在採三校園,身著黑色西裝的黃升昊校長總是一身正氣。不論年輕時初當老師,還是擔任多年校長主張辦學方向,他都始終堅持從小事著手,成就孩子的教育,老師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如今,黃校長即將步入「天命」之年,他更加看重一所學校發展中的正能量,以及老師和孩子身上的正氣。因為在他看來,校園裡有了「正能量」,也就有了發展的基石。
  • 「疫情背景下的教育變革——2020中國台州•國際中學校長在線交流會」在台州一中順利舉行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5日上午9點,由台州一中承辦的「疫情背景下的教育變革——2020中國台州•國際中學校長在線交流會」在學校學科教室順利舉行,來自紐西蘭榮高泰中學、紐西蘭普克初中、美國普渡大學韋恩堡分校、美國韋恩堡北方高中和台州中學、椒江二中、仙居二中、台州市第一中學等學校的校長及相關負責人通過網際網路zoom視頻會議平臺開展了深入交流,探討疫情背景下如何開展教育改革等相關議題。
  • 臨淄區金山鎮邊河中學:家長代表進校園 感受教育新變化
    為貫徹落實全區「市民代表看教育變化提意見建議」活動,由金山鎮中心校組織部分家長代表進學校視導。12月3日,冬日的上午,寒風凜凜,陽光燦爛,家長們帶著期待進入臨淄區金山鎮邊河中學的校園。校長對各位家長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並給家長們介紹了邊河中學的發展變化及近幾年中考取得的顯著進步,就學校管理工作、教師發展工作、學生安全教育、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詳細說明和解釋,家長們認真聆聽。
  • 市直中小學和縣市區高中中職學校校長職級評審認定工作實施方案
    (試行)>的通知》(泰辦發〔2016〕30號)和《泰安市編辦泰安市教育局關於做好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泰教發〔2017〕26號),結合實際,制定市直中小學和縣市區高中中職學校校長職級評審認定工作實施方案。
  • 全國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齊聚婁葑 蘇州融合教育獲點讚
    本報訊(記者 陶贇婷)近日,18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齊聚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參觀融合教育資源教室,並就普通學校中融合教育工作的推進進行深入交流。婁葑學校專業的康教設備、充實的課程體系,給校長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紛紛為蘇州的融合教育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