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小學的樓頂運動場)
「從前,孩子們上體育課時總是喊『下樓運動去咯』,現在反了一下,變成了喊『上樓運動去咯』!」在北侖區泰河學校,204班的同學們在班主任崔毅軒的帶領下有序排隊上樓,走進位於學校一號樓4樓樓頂的「空中運動場」開展體育運動。本學期以來,在屋頂上體育課,成了泰河學校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們最期待的事。
過去,一二年級的同學們想要進行大課間的出操或是上體育課時,總是需要「跋山涉水」,走下教學樓,走到老校區的操場。從列隊、行進到開始體育運動,耗時有時候超過10分鐘。而現在,低段的小朋友進行體育活動不再需要下樓,只需要走上正處於樓頂的「空中運動場」,即可進行體育運動,路上時間省了一大半。
(泰河學校的樓頂運動場)
該校副校長沈斌說,作為城區學校,學校面積和規模有限,為了保障體育教學及課外活動的開展,讓每個孩子,每個班級都有充足的活動場地,學校利用暑期將一二號樓的樓頂改造成空中體育場,總佔地面積達到825平方米左右,用於日常體育教學,學生課外活動和專業生課餘訓練及興趣小組活動使用。
記者了解到,學校的屋頂運動場地均採用人工草皮,草皮非常柔軟,手摸腳踩的舒適度都非常高,即使在奔跑中摔倒在草皮上,也不易受傷。此外,學校為了確保安全,專門安排了專人負責各種固定器材以及場地的安全檢查。
在新建校舍的同時,北侖更是積極開拓各種資源,助力原有的老學校「長高長大」。比如,城區內老學校運動場地面積受限這個問題,北侖以一種巧妙的方式——「向天空要面積」進行了化解。
(長江小學的樓頂足球場)
「我們最喜歡在空中運動場上課了,太酷了!」在北侖區紹成小學,501班的同學們正在新建成的空中運動場上足球課,綠茵、藍天,還有開闊的視野,學生們在歡笑中奔跑運動著。
紹成小學副校長錢世偉說,學校位於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建成於1993年,四周都是居民區,學校佔地面積有限,孩子們的運動場地更是有限。「之前因為運動場地有限,我們的大課間活動只能分年級分批次舉行,而體育課甚至早上第一節就要排起來,這樣才能滿足這麼多班級的需求。」
(紹成小學的多個樓頂運動場)
如何積極開發資源,讓孩子們有更多的場地進行運動?學校一直在尋求出路,這個暑假學校就利用兩幢教學樓的頂樓分別修建了空中運動場,總面積達1400餘平方米,有效解決了原本學生運動場地不足的窘境。「同時,我們還和鄰近的北侖區體藝中心籤訂了合作協議,學生可以到這些專業訓練場館學習。」
除了面積增加,路程變少,「空中運動場」的好處還有不少。過去,體育課在地面運動場進行的班級,在上課時總會對附近教學樓的上文化課的班級產生影響。而空中運動場的草皮厚,高樓的空間阻隔少,聲音向四周延伸,無論樓頂的孩子們再怎麼運動,都很少對樓內上課的班級產生影響。以前樓裡在上課,樓外「籃球生」「腳步聲」「嬉戲聲」聲聲入耳的現象得到了有效地緩解。
除了泰河學校和紹成小學,華山小學、長江小學等學校也先後利用校舍頂樓改建出空中運動場地,向天空要面積,助力老校園「長大」不少。
華山小學是北侖城區一所有20年歷史的小學,學校運動場地不夠,就把主樓頂200多平方米的空間改建成了運動場。鋪上草皮、裝上球門,四周圍起5米高的鐵柵網,天氣好時,每天有四五個班級開展活動,孩子們來這裡上課特別開心。
長江小學正積極培養校園足球隊,考慮學校沒有足夠的足球訓練場地,在教學樓南面四樓樓頂專門開闢了一個「籠式足球場」。這項工程落實並建成後,學校選拔了愛好足球或有足球特長的學生,積極組建優良的足球梯隊,專門訓練培養優秀的足球小將。
今年1月6日,《解放日報》在發布了題為《城市煥發生機,別忘了屋頂》的文章,提及一幢樓房的屋頂面積相當於這幢樓的佔地面積,如果能夠加以利用,那許多城區老校、老樓能拓展的可利用面積將會非常可觀。北侖通過「向天空要面積」,挖潛擴容,讓更多學生享受更優質充足的教育資源,走出了值得學習借鑑的路徑。
(北侖發布綜合編輯,資料來源:中國寧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