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建引領發展,因地制宜改善環境
鶴城鎮吉村鄉村振興有「秘訣」
吉村新建了一個黨建公園。
「鄉村振興,環境整治,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了,咱們村民是真的高興,因為我們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是鶴山市鶴城鎮小官田村委會吉村村民最大的「同感」。67歲的吉村村民李英生是一位老黨員,也是該村的黨員中心戶,平時喜歡在村裡新建的黨建公園的石凳上乘涼,這裡已然成為吉村村民休憩的首選之地。堅持黨建引領、修舊如舊,是吉村鄉村振興「秘訣」。今年以來,吉村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新建了黨建公園、黨員活動室、圖書室,並打造了一批主題牆繪景觀,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極大提升。
日前,鶴山市委書記林賢進充分肯定了吉村的鄉村振興工作成效,他指出,吉村要繼續挖掘弘揚村史文化內涵,充分發揮鄉賢的智慧和力量,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
黨建引領
黨員帶頭支持村居環境整治
在325國道與270省道交界處,便能到達吉村。穿過古韻十足的「吉村」牌坊,沿著一條綠樹成蔭的村道前行,便來到了吉村的「核心地帶」。
近年來,隨著鶴山經濟社會的發展,吉村也慢慢發生著變化。進入吉村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池塘,水中滿是荷葉、荷花,池塘邊是一個籃球場,是吉村村民的主要運動場所。沿著小巷走進村內,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建文化、鄉村振興等內容的牆繪,為村莊增添了色彩。
去年,李耀成擔任小官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在黨的號召下,他一心為村民多做好事、實事。「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好,鄉村振興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我也想為家鄉做點事情。」李耀成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在李耀成的帶領下,吉村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得以快速推進。李耀成告訴記者,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首先就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吉村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讓這項工作快速推進。
「吉村有11名黨員,其中3名骨幹黨員是黨員中心戶。我們充分發揮黨員中心戶的示範帶頭作用,挨家挨戶宣傳政策,講清楚當中的利弊得失,疏導少數村民的牴觸情緒,爭取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黨員中心戶還帶頭拆除掉自家的破舊危房建築,帶頭清理垃圾死角,真正展現了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李耀成說。
「以前,村裡的巷道泥濘難行,舊房危房破敗不堪,如今經過集中整治,村子的整體環境得到極大提升。」在小官田村「兩委」工作的吉村村民李藝忠說。
據了解,吉村新建的小公園融入了各類黨建文化元素,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黨建公園。公園旁的一處舊房也被改造成了黨員活動室,為黨員活動建起「根據地」。
「早上或者下午,村裡的老人都在這裡下棋、聊家常……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看風景,心情舒暢。」李英生說。
因地制宜
「老物件」裝點村子留住鄉愁
李耀成告訴記者,在環境整治上,吉村並沒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堅持修舊如舊、拆舊用舊、綜合整治的思路。
在李耀成看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並不一定要大拆大建,而是要堅持修舊如舊、節約資金資源的思路,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現有資源等,彰顯村莊的特色。
吉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充分體現了這一思路:村道小巷鋪上的不是水泥,而是村裡原有的青石板;黨建公園內的桌椅不是新購置的,而是用村裡的舊石板堆砌而成……一缸、一瓦、一磚、一木,均有所用,在吉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拆舊用舊」的省錢「秘訣」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拆掉了許多破舊危房,產生了不少廢棄的材料,其中,磚可以用來砌一些景觀裝飾,木料可以用於製作籬笆木樁,要物盡其用,不能白白扔掉。村子裡花錢的地方多,一分一毫都應該精打細算。」李耀成說。
在李耀成看來,堅持「廢物利用」並不光是為了省錢,更重要的是留住鄉愁。「我是吉村人,村子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先輩們留下的印記,都是村民們生活的記憶。在鄉村振興中,應該把這些『記憶』留下來。」李耀成說。
如今,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熱愛美好家園,創造美好生活,建設美麗鄉村」已成為吉村人的共同心願。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諶磊 通訊員/凌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