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成癮債臺高築新乳業拿什麼支撐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2021-01-17 和訊網

作者丨吳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低溫鮮乳代表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002946)發布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公司核心團隊41人,以每股9.35元的價格,授予1378萬股限制性股票。

根據這份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也就是說,新希望乳業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翻一番。

作為西南地區奶業翹楚,新希望乳業這些年發展迅猛,業務範圍從區域拓展至全國。然而,漂亮的成績單背後卻是併購成癮、債臺高築下的尷尬現狀。三年「翻番」目標能如願實現嗎?

併購起來的巨頭

辛苦十幾年才取得今年的成績,新希望乳業卻揚言要三年內翻番,哪裡來的底氣?

從其發展軌跡來看,新希望乳業並沒有乳業基因,而是靠併購發展起來的。

新希望乳業早期曾是劉永好家族控股的農牧上市公司新希望的子公司,因業績不理想被上市公司剝離後,看好乳業發展前景,於2001年在眉山市洪川鎮成立四川新陽坪乳業公司。

過去十幾年,劉永好家族通過戰略收購,先後將青島琴牌、昆明雪蘭、蘇州雙喜、湖南南山等十幾家幾家地方性乳企收入囊中,實現跨區域擴張。

不可否認,收購可以擴大企業規模和整體實力,利於企業的綜合發展。

瘋狂併購後,新希望乳業從一個區域品牌,走出來西南市場,並在華東、華中、華北、西北深度布局,逐步深化全國,構建了以「鮮戰略」為核心價值的城市型乳企聯合艦隊。

現旗下有 47家控股子公司、 15個主要乳品品牌、 16家乳製品加工廠, 13個自有牧場。

通過併購整合發展,這一獨特而高效的「1+N」模式不僅打破低溫鮮奶的區域屬性,更以強大的可複製性延伸成每個地方乳企的變革實力,在成長動力的積蓄中,逐步構建以「鮮戰略」為核心的全國性布局,成為乳業領域強有力競爭者。

2019年1月25日,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上市不足一個月,市值就趕超老牌乳企光明乳業。

上市後的新希望乳業也沒有停下擴張步伐,今年5月,新希望乳業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

從規模看,這是新希望乳業自成立起最大的一筆併購,也是中國乳業2020年以來少有的大動作,它實現了新希望乳業西部市場的貫通。

近日,跟股票激勵計劃一起公布的,還有另一起收購的最新進展,新希望乳業將發行718萬張價值為7.18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完成對西北乳業巨頭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品牌夏進的收購。

後遺症或成隱患

瘋狂併購是把雙刃劍,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也留下了後遺症。

新希望乳業食品安全問題多次被曝光,折射出併購後的管理能力存疑。今年315,青島新希望琴牌乳業有限公司的一款唯品風味發酵乳因酵母不合格登榜。

除此之外,新希望乳業也多次被檢查通報。比較受關注的包括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10家復原乳標註標籤不合格企業,其中西昌新希望三牧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老酸奶」添加2%全脂乳粉,未按規定標註「含xx%復原乳」或「含xx%復原奶」。

專家指出,「復原乳」是指並非用新鮮牛乳製作,而是用奶粉勾兌還原而成的乳製品。

還有在之前的201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全國範圍內乳製品抽檢不合格的樣品,新希望乳業旗下子公司蝶泉乳業和雪蘭牛奶生產的5款產品被檢出酸度不合格。

據悉,這些不合格產品均生產於2013年10月到12月間,主要為純牛奶(學生奶滅菌乳)和高原純牛奶。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希望併購的地方乳企大多生產規模與產能都較小,只能滿足當地的需求,因此在產品整合和市場整合上難度極大,才造成管理漏洞。

並且,瘋狂收購後,新希望乳業負債率已經逼近70%警戒線,位列行業第一。

根據新乳業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新乳業流動負債達41.31億元,其中僅短期借款就高達12.38億元。

然而,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新乳業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卻僅為5.42億元,但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72.3%。

更令人憂慮的是,新乳業的負債中另包含大量的帶息負債。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乳業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5.77億元和1.67億元,共計17.44億元,需在一年內償還。新乳業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債務問題。

就連今年8月,剛剛收購的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的51%股權,也都質押給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合計申請人民幣6億元的貸款。

從業績發展情況來看,新希望乳業尚未進入乳業第一梯隊,和蒙牛伊利等相差甚遠。

2020年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收超20億元,同比增長39%;同期伊利股份、光明乳業、皇氏集團、天潤乳業、燕塘乳業、莊園牧場、科迪乳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37.7億元、187.25億元、54.21億元、34.04億元、17.09億元、13.19億元、11.94億元、5.26億元、4.67億元。

從利潤情況來看,今年三季度新希望乳業淨利潤同比增長45.46%達1.08 億,但放在乳業大部隊來看,也僅屬於中遊偏上。

同期,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天潤乳業、燕塘乳業、皇氏集團、莊園牧場、科迪乳業、三元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60.24億元、4.26億元、1.2億元、0.96億元、0.33億元、0.06億元、0.01億元、-0.46億元。

在乳業越來越趨於集中化的背景下,新希望乳業未來實現三年業績翻番,幾乎就是劍指光明。但是要在頭部企業手裡搶市場太難,和中遊企業之間競爭又太激烈,能否實現目標,其實還有不小壓力。

相關焦點

  • 新乳業: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推出黃金24小時新品打造「新鮮生態...
    作為通過併購整合發展起來的乳業「聯合艦隊」,新乳業持續鞏固、提升併購整合的能力,並擇機而動,通過收購、整合,新乳業不斷推動企業業務突破性成長。從區域型乳企發展為布局全國的乳企聯合艦隊,新乳業採取了併購整合的獨特發展路徑,實行「1+N」的品牌戰略,在「基礎設施」與「價值體現」兩個維度上通過戰略統一、管理協同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對新併購企業進行賦能。近年的一系列表現來看,新乳業的併購整合模式具有很好的產業挖掘潛力,有助於企業實現更穩健的發展,未來前景可期。
  • 新乳業: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推出黃金24小時新品打造新鮮生態圈
    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等以及新乳業認為應當激勵的對其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其他員工。作為通過併購整合發展起來的乳業「聯合艦隊」,新乳業持續鞏固、提升併購整合的能力,並擇機而動,通過收購、整合,新乳業不斷推動企業業務突破性成長。
  • 新乳業上市後首激勵 目標三年倍增
    原標題:新乳業上市後首激勵,目標三年倍增   12月15日,低溫鮮乳代表品牌新乳業發布公告,除意料中的公布發行718萬張、價值為7.18
  • 新乳業併購棋盤再下一城 開掛式擴張「後遺症」凸顯,前路如何?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夏進乳業作為區域乳企,偏居一隅,沒有太多的市場運營能力,隨著新乳業的併購之後,無論對其的整個產能的釋放,以及未來的發展都將帶來很好的支撐。將夏進乳業收入囊中之後,新乳業的全國化版圖應該來說是進入了一個相對完善的階段,對於整個公司未來全國化運營起著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不過,西北市場的獨有特色決定了新乳業「掘金」之路重重困難。
  • 新乳業17億元併購夏進乳業 競爭推動區域乳企整合
    公告顯示,新乳業計劃收購的寰美乳業主要業務覆蓋西北地區,旗下子公司夏進乳業是當地的區域龍頭乳企,在寧夏的市場佔率有超過50%。寰美乳業2017年到2019年前11月收入為13.7億、14.8億和13.8億元,收購也將進一步壯大新乳業的業績規模,預計完成併購後,將幫助新乳業2019年1-11月同期營收和營業利潤增長26.7%和45.3%。
  • 新乳業「東南西北中」布局「鮮」發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這份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也就是說,新乳業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翻一番。新乳業的底氣從哪裡來?作為一家迅速崛起的低溫鮮奶為主的新型乳業企業,新乳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四輪驅動」戰略,這四輪分別為鮮戰略,數位化,激勵機制,併購整合。
  • 商標糾紛持續數年被監管關注 新乳業併購"一隻酸奶牛"步履維艱
    然而,新乳業的這單併購卻在幾日後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其核實並補充披露商標涉訴情況,以及收購標的公司未來經營的影響。新乳業最終能否把"一隻酸奶牛"納入帳下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商標涉訴的"一隻酸奶牛"也是被山寨的對象,在其核心經營區域的成都、重慶,"一隻酸牛奶"、"一口酸牛奶"等各種山寨店面隨處可見。拿下"一隻酸奶牛"後,新乳業是否會採取有效措施,維護其品牌形象尚未可知。
  • 上市、併購將加速乳業重整洗牌
    大型乳企收購不斷在乳企競相奔赴資本市場之時,行業內併購腳步也並未停歇,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首先表現在奶源上,2020年1月8日,伊利控股的優然牧業完成了對賽科星的收購。5月5日,新乳業擬以17.11億元收購寰美乳業100%股權。7月28日,蒙牛認購中國聖牧11.97億股股權並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 海能實業推激勵計劃三年業績目標增237.50% 電源適配器成業績增長...
    激勵考核目標設定三年後營業收入或淨利潤較2020年增長率最高達237.50%。上市之前,海能實業幾乎未引入機構投資者,公司股份全部是由實控人周洪亮、高管及核心人員持有。雖然沒有通過資本擴張,公司依然取得三年營收翻番的成績。
  • 新乳業賣得太火了!還挖來80後原寶潔高管,董事長用了9個字!
    其中,新乳業鮮奶第一品牌24小時巴氏鮮牛乳銷售持續高雙位數增長,初心蔗糖素顏酸奶自今年5月份上市以來,連續三個月實現銷售翻番的環比增長,增幅均達到三位數;訂奶入戶渠道規模同比雙位數增長,「餓了麼」線上訂奶業務單日突破100萬,成績亮眼。
  • 中證路演回放 | 城市型乳企領跑者新乳業(002946)可轉債發行網上路演
    新乳業從西南地區的區域型乳企,發展為西南、西北、華東、華中、華北地區深度布局的區域型乳企龍頭,再轉型為全國型乳企,其核心能力便是「併購整合」能力,即通過併購整合的獨特發展路徑,實行「1+N」的品牌戰略,實現區域擴張。12月17日,新乳業可轉債發行網上路演在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成功舉行。接下來,請跟隨中證君一起走進路演現場、走近企業。
  • D20峰會啟動「三年行動計劃 」新希望乳業全面賦能品牌發展
    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參與計劃開啟儀式,並發布新希望乳業的三年行動計劃:「到2023年,   強化科技基因創新不止步   在新希望乳業的「三年行動計劃」中,科技和數位化被作為企業升級發展的關鍵抓手,是進一步增強奶業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為新希望乳業
  • 易主新希望乳業,失去商超巨頭加持的夏進牛奶前路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低溫乳品在寰美乳業產量中的佔比不足7%,巴氏奶佔比更是不足0.3%,這與新希望乳業主打的低溫戰略相衝突。而易主後,寰美乳業將在股權上與物美集團、新華百貨兩大商超脫離,未來能否保持業績快速發展或存在不確定性。
  • 中裝建設推出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 目標業績三年增長近一倍
    12月23日晚間,中裝建設(002822.SZ)發布了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數量總計為728.84萬股,激勵對象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務人員等在內的131人,授予價格為3.64元/股。
  • 禹洲集團業績三年翻番,市值卻縮水過半,跨入「千億俱樂部」後何去...
    在此前的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表示,2020年禹洲將向著千億目標邁進。按此計算,禹洲集團完成了全年目標。為了地產江湖,禹洲集團可謂「不惜一切」。如今站在千億銷售額之上,禹洲面臨著眾高管離職、債務陡增、利潤率下滑等一系列挑戰。未來,禹洲將向何處去?
  • 新乳業西北豪氣投資近20億 突破淨利潤瓶頸一直靠買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在經歷了一季度財務數據對股價的影響之後,新乳業在月交易日前拿出了自己的重大資產併購方案,此後的三個交易日裡上漲了22.40%。新乳業在新一輪資產併購的路上再度狂奔,此次目標西北。新乳業將以17.11億元收購寧夏地域品牌夏進乳業的母公司寰美乳業的全部股份,這也是新乳業第三輪併購擴張布局中最大的一筆投資。
  • 新乳業可轉債發行網上路演12月17日在全景網成功舉辦
    新乳業董事長席剛在本次活動上致辭時表示,新乳業以「鮮戰略」為品牌綱領,圍繞新鮮、新潮、新科技的「三新」維度,提出「新鮮一代的選擇」的品牌戰略,著重發展低溫乳製品,通過重點布局、輻射周邊的發展方式,集中在優勢區域布局開拓市場業務。
  • 普利特連續跨行業併購,業績對賭「雙刃劍」值得警惕
    ,自2015年普利特收購 WPR公司及其下屬的威爾曼塑料和DC Foam未能實現預測利潤後,逐漸失去往日光環;而金髮科技除主營業務持續穩健經營,於2019年完成了對寧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併購,並擬投資超過100個億,進入丙烯等上遊原材料行業,打通了聚丙烯生產全鏈條,增強其對原材料的把控和影響能力,大大提升了在改性聚丙烯領域的行業地位,這必將對普利特的生存空間都將帶來一定的擠壓。
  • 「併購王」融創中國踩剎車:半年完成不到4成目標 拿地收斂
    來源:斑馬消費原標題:融創中國也被踩了一腳剎車 今年1月以來的疫情,讓國內房地產企業多大在劫難逃,「併購王」融創中國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額同比下降8.82%,1952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不及全年目標的4成。
  • 酒high深度|習酒圓夢百億 下一個5年靠什麼完成業績翻番?
    醬酒熱下,貴州的醬酒品牌被吹上風口,在習酒圓夢百億之外,更多的後排玩家提出了宏遠目標,有的要再造一個茅臺,有的要衝擊百億……在醬酒爆發的風口上,包括習酒5年實現業績翻番的目標被一同拿到檯面上接受大眾審視,以及它們靠什麼完成這些宏圖大志也成為眾人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