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業: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推出黃金24小時新品打造新鮮生態圈

2020-12-26 金基研

《金基研》風吟/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近日,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乳業」)發布公告,除了公布發行718萬張價值為7.18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完成對西北乳業巨頭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寰美乳業」)及其品牌夏進的收購,還公布了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其核心團隊41人,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等以及新乳業認為應當激勵的對其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其他員工。激勵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每股9.35元。

值得一提的是,股票激勵計劃,是新乳業上市以來首次激勵,而其解除限售的要求是以2020年為基準,2021-2023年新乳業合併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長率均不低於25%、56%和95%。

觀其身後,新乳業「底氣十足」。2020年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收超20億元,同比增長39%;淨利潤同比增長45.46%。且新乳業通過收購、整合,不斷推動企業業務突破性成長,還與多所高等院校成立聯合實驗室進行聯合開發。此外,新乳業擁有12個規模化與標準化牧場的基礎上,還將在年內新增兩個萬頭牧場,且在三季度末推出護眼新品「養眼牛奶」,12月份上市新升級72°C,15秒殺菌溫度的黃金24小時。與此同時,新乳業線上業務迎來逆勢增長,旗下品牌「鮮活go」已上線數十家自營奶站,線上訂奶業務單日銷售破百萬。未來,新乳業將持續推進鮮戰略打造「新鮮生態圈」。

一、併購整合挖掘產業潛力,拓寬區域市場新布局

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新乳業,控股股東為Universal Dairy Limited,實際控制人為劉永好和Liu Chang。

作為通過併購整合發展起來的乳業「聯合艦隊」,新乳業持續鞏固、提升併購整合的能力,並擇機而動,通過收購、整合,新乳業不斷推動企業業務突破性成長。

2020年5月6日,新乳業發布公告以17.11億元收購寰美乳業100%股權項目,並在7月完成了第一步收購60%股權的重大資產購買項目;同日,新乳業公告了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7.18億人民幣用於收購寰美乳業40%的股權。此外,新乳業於2019年實施的收購「澳牛乳業」55%股權項目於6月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工作。

據公告顯示,2020年7月30日,新乳業已合法持有寰美乳業60%股權;隨後至10月26日,新乳業收到證監會下發的《關於核准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批覆》,核准新乳業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7.18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根據此前披露的公開發行可轉債方案,新乳業此次募集的7.18億可轉換公司債券,為收購寰美乳業剩餘40%股權。兩者構成新乳業對寰美乳業100%股權收購的方案。

通過這兩項併購,新乳業上遊優質奶源的供應更加穩定,同時藉助西北和東南原有的乳製品龍頭企業的品牌優勢和銷售渠道,有利於更好地整合供應鏈體系,迅速切入當地市場。

創立10多年來,新乳業發揮併購整合優勢,始終圍繞「鮮戰略」展開有序布局,構建了覆蓋西南、華東、華中、華北、西北等區域的牧場、工廠、市場組合模式。

從銷售區域方面來看,新乳業是一家面向全國的乳製品企業。2020年上半年,新乳業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西南地區及其他地區佔營業收入的比值分別為13.11%、25.29%、53.71%、7.89%。

而寰美乳業是寧夏地區單體規模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地區性乳製品企業,覆蓋了包括寧夏地區在內的西北市場,主打常溫純牛奶、常溫乳飲料、常溫調製乳等產品。寰美乳業旗下「夏進」品牌在西北地區擁有穩定的品牌形象以及忠實的品牌追隨者,是西北區域市場的領導品牌。

隨著7.18億元可轉債的落地,新乳業對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寰美乳業的收購將全部完成。藉由這一收購,以及與國內優質原奶供應商現代牧業的戰略合作,加之對東南地區龍頭品牌福州澳牛乳業的收購和重組,新乳業對於上遊優質奶源的掌控力進一步加強,並藉助原有龍頭企業本地化的品牌優勢和渠道資源,通過日益完善的併購模式,更好地整合產業鏈體系,迅速為新乳業品牌打開本地市場,複製在各地的成功經驗。

從區域型乳企發展為布局全國的乳企聯合艦隊,新乳業採取了併購整合的獨特發展路徑,實行「1+N」的品牌戰略,在「基礎設施」與「價值體現」兩個維度上通過戰略統一、管理協同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對新併購企業進行賦能。

近年的一系列表現來看,新乳業的併購整合模式具有很好的產業挖掘潛力,有助於企業實現更穩健的發展,未來前景可期。

二、上市後首激勵目標三年倍增,單季度營收淨利同比增長均超30%

12月15日,新乳業發布公告,除公布發行718萬張價值為7.18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完成對西北乳業巨頭寰美乳業及其品牌夏進的收購之外,還公布了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其核心團隊41人,以每股9.35元的價格,授予1378萬股限制性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股票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以2020年度為基準年,2023年合併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長率均不低於95%。

作為國內的低溫鮮乳代表品牌,新乳業在今年的業績變化也可見一斑。

2020年第三季度,新乳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1.01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的淨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增長45.46%,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39億元,同比增長144.02%。

此外,2020年1-9月,對比同行業上市公司,新乳業的營收、淨利規模在同行業上市公司排名靠前。

而新乳業的同行業上市公司分別為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股份」)、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乳業」)、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乳業」)、河南科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迪乳業」)、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塘乳業」)、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氏集團」)、蘭州莊園牧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莊園牧場」)。

2020年1-9月,新乳業實現的營業收入46.57億元,同比增長10.32%;新乳業的淨利潤為1.85億元,同比增長3.7%。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0年三季度,伊利股份、光明乳業、皇氏集團、天潤乳業、燕塘乳業、莊園牧場、科迪乳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37.7億元、187.25億元、54.21億元、34.04億元、17.09億元、13.19億元、11.94億元、5.26億元、4.67億元。

2020年三季度,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天潤乳業、燕塘乳業、皇氏集團、莊園牧場、科迪乳業、三元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60.24億元、4.26億元、1.2億元、0.96億元、0.33億元、0.06億元、0.01億元、-0.46億元。

2017-2019年及2020年1-9月,新乳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一直保持充足,分別為4.59億元、4.37億元、6.35億元、4.17億元。

在業績處於行業前端的同時銷售毛利率也位列同行業「前三甲」。

2020年三季度,新乳業的銷售毛利率為32.59%;同期,伊利股份、燕塘乳業、三元股份、光明乳業、天潤乳業、莊園牧場、皇氏集團、科迪乳業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6.94%、35.53%、30.45%、29.23%、29.69%、28.33%、26.11%、31.99%。

根據以上8家同行業公司的數據可知,2020年上半年,新乳業同行業公司銷售毛利率的平均值為31.03%。

未來三年,新乳業要實現倍增,成為低溫市場的領導者和併購整合的領先者。新乳業將會從五個方面入手,包括:堅守顧客價值創造,加速品牌煥新、產品創新;堅定鮮戰略為核心,構建全域營銷的服務場景;打造新興業務增長極;堅持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提升全產業鏈的質量和效率;堅信願景驅動增長,建設高績效組織和文化等。

三、持續推進鮮戰略打造「新鮮生態圈」

消費升級為乳製品行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市場對乳製品的消費需求進入穩步上升通道,品質高、有特色的乳製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同時,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不同品牌屬性的認同有了更多的分化,流

行時尚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據公開信息,通過分析100多個品牌發現,取得良好增長的企業,大都抓住了新中產和Z世代這兩大增長型客群。而對於低溫鮮乳的青睞,是這兩大主力客群的共同偏好。

受疫情和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當下的市場形態和年輕人消費心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面受到生活壓力,主動和被動地過著不健康的生活,另一方面早早抱持養生和健康的觀念,給予自己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補償。有數據顯示,2019年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增速17.6%,市場需求噸數較2年前增加33%,低溫乳品因其營養豐富、有利於免疫力等產品特性越來越被市場認知,品類增長明顯。

而新乳業主張為用戶提供優質營養的乳品、個性而多樣化的消費體驗,主張鮮活的生活態度,致力於成為「新鮮一代的選擇」。通過多年摸索、總結、積累出的經驗,「鮮戰略」差異化經營模式的提出,既發揮了多品牌協同發展的優勢,又建立了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

2020年,新乳業繼續推行以「新鮮」、「新潮」、「新科技」為內容的「三新」戰略,持續推進「鮮戰略」,打造從牧場到餐桌的「新鮮生態圈」,不僅要做鮮活營養的提供者,還要成為新鮮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早在2019年第七屆「中國好鮮奶」新鮮盛典上,新乳業就啟動了中國乳業首個面向「新鮮」的數位化戰略。新乳業與行業代表共同發出行業共建、產業互聯的倡導,呼籲民族乳企共同建設「國民鮮奶」,提升中國乳業的新鮮競爭力。

在數位化轉型戰略和「三新」戰略的指引下,新乳業銳意革新,好產品層出不窮。

2020年,匹配疫情之下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需求激增,新乳業行業內首個推出活潤益生菌晶球酸奶。採用3D包埋技術,保證活菌直達腸道,上市之後反響熱烈;新升級旗艦產品「24小時巴氏鮮奶」全線升級為「75°C,15秒」殺菌溫度,保留10倍免疫球蛋白,5倍乳鐵蛋白。契合「新鮮一代」定製化的需求,新乳業以兒童視力為突破點與成都中醫大銀海眼科醫院聯合研發創新,面向最佳預防近視的年齡段3-12歲青少年群體,推出了護眼新產品「養眼牛奶」,選用新乳業自有現代化牧場生產的優質奶源,配合葉黃素酯、枸杞、牡丹籽油等多種養眼元素,形成專業養護配方。為滿足消費者減少糖分攝入的需求,新乳業的初心酸奶摒棄了傳統地以添加糖分來解決活性菌種發酵產生酸澀口感的方式,而是從嬰幼兒奶粉的生產中受到啟發,在酸奶中首家創新地融入了提取自天然新鮮乳清的DEMI-90(脫鹽乳清粉)。DEMI-90可以為人體提供優質蛋白和優質乳糖的營養,輔以專利水解工藝的發酵菌種,從而獲得細膩口感與0蔗糖的平衡與優化,減少人體的代謝負擔。

2020年前三季度,新乳業的鮮奶第一品牌24小時巴氏鮮牛乳銷售持續高雙位數增長,5月份推出的新品0蔗糖素顏酸奶,在隨後的三個月環比增幅均達到三位數。2020年12月,在保持72℃,15S的殺菌溫度基礎上,新乳業藉助瑞典膜RO反滲透過濾工藝,「黃金24小時」鮮牛乳完成了自我營養升級,達到了15倍免疫球蛋白、3.6g\100ml優質乳蛋白的營養新高度。

四、與多所高校聯合開發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

作為國內較早發布數位化戰略的乳企,新乳業全面推進生物科技與數位化轉型,以期打造「硬核心+軟身段」的科技優勢,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近年來,新乳業綜合原有的「四洲四國」的國際科研布局和產業研平臺資源,在菌種研發、細分營養需求的產品研發、殺菌工藝等方向深入研究,內容涵蓋生命早期營養、老年營養、疾病及公眾營養等領域,確保為產品創新提供自有生物技術IP輸出。新乳業與高校合作完成的「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旨在進一步開發中國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功能性乳酸菌菌種資源,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9年初,新乳業在A股上市成功。面對全新的市場環境,新乳業發布了全新的數位化轉型戰略,該戰略可以概括為「1654戰略」,即以1個新希望乳業數字生態圈為目標,聚焦6大業務環節,重塑「人-貨-場」的有機互動,夯實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本管理等在內的5種管理支撐,建設敏前臺、大中臺、穩後臺、雲平臺4大技術平臺,共同實現新乳業的數位化轉型。

在新乳業的數位化戰略藍圖中,通過人工智慧、物聯網、車聯網等在牧場端、生產端、物流端和營銷端的全面應用,全面掌握細節數據,迅速匹配小批量柔性生產,實現更精確的數位化營銷、貨物匹配和全程保鮮。通過數位化指引下的財務、人力、管控、共享、大數據決策分析五大管理支撐體系,將進一步提升內部決策率;敏前臺+大中臺+穩後臺+雲平臺的新一代IT系統架構,將賦予新乳業兼具穩定和敏捷的能力,從容把握數位化時代的新機遇;通過海量數據的匯聚與分析,打通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個性化場景和圈層,勾勒出更為精準的需求畫像。

加快以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數位化轉型步伐。財務共享、供應商關係管理、人力資源共享、營銷私域會員價值管理平臺、智慧冷鏈、智慧工廠等項目的應用持續深化;渠道電商ERP集成系統助力新零售業務快速成長;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全面上線,全業務鏈條質量監管體系建設躍上新臺階。

此外,新乳業一方面通過建設自有研發中心進行相關產品的獨立開發,另一方面通過與紐西蘭皇家農科院、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荷蘭勞倫斯坦應用科技大學、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江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成立聯合實驗室進行聯合開發,並在波士頓建立了科研創新中心。

五、線上訂奶業務單日銷售破100萬,「鮮活go」已上線數十家自營奶站

成立於2006年7月5日,新乳業是一家專門從事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從產品質量優勢方面來看,新乳業擁有穩定安全可控的奶源基地。

2020年上半年,新乳業的食品安全體系通過打造和提升團隊專業化能力、LIMS系統正式上線推廣,強化實施最嚴格監管的能力和手段,切實保障產品品質,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養殖、育種技術的改進,在奶牛平均單產、商品奶比例、原料奶品質、成母牛繁殖等指標上均有提升。

且截止2020年6月30日,新乳業在全國範圍內總共擁有12個規模化與標準化牧場,其中,7家取得良好農業規範認證(GAP),8家取得學生飲用奶奶源基地認證,2家取得有機牧場認證,6家取得優質乳工程示範牧場認證,奶牛總存欄數25,475頭。

另外,寧夏海原、甘肅永昌已經建成投產,目前兩個牧場牛隻存欄約9000頭。

從產品來看,新乳業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液體乳。

2017-2019年,新乳業液體乳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值分別為97%、96.25%、95.34%,奶粉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值分別為1%、1.06%、1.13%,其他產品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值分別為2%、2.69%、3.53%。

到了2020年上半年,新乳業的液體乳、奶粉及其他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3.69億元、0.32億元、1.55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69%、1.27%、6.04%。

此外,新乳業受疫情影響,線下業務受阻,但其線上業務逆勢增長。

2020年上半年,新乳業深耕電商平臺,公域電商、私域電商齊發力,電商業務實現了同比300%以上的增長;試水直播帶貨、私域社群分銷等全新銷售模式;與本地新零售平臺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礎上,不斷推進與本地生活的進一步合作,通過短期訂戶、聯合品牌、戰略合作等方式,與本地生活的新零售業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以更全、更廣的觸點與本地消費者建立連接。

數據顯示,新乳業在「餓了麼」平臺上線的線上訂奶業務,單日銷售突破100萬;同時,新乳業著力打造的本地生活品牌「鮮活go」項目也已上線數十家自營奶站,覆蓋12萬戶家庭,訂奶入戶渠道銷售收入同比增長雙位數,成績亮眼。

此外,2019年,線上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達到72%,其中,中國品牌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前三的是醫藥健康、美妝個護、食品行業,分別為38.5%、36.7%和31.5%。而在乳製品、數碼產品等品類中,近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在高端產品上會選擇中國品牌。

這也為以新乳業為代表的國產低溫乳品品牌轉型升級取得競爭優勢,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窗口。

相關焦點

  • 新乳業: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推出黃金24小時新品打造「新鮮生態...
    且新乳業通過收購、整合,不斷推動企業業務突破性成長,還與多所高等院校成立聯合實驗室進行聯合開發。此外,新乳業擁有12個規模化與標準化牧場的基礎上,還將在年內新增兩個萬頭牧場,且在三季度末推出護眼新品「養眼牛奶」,12月份上市新升級72°C,15秒殺菌溫度的黃金24小時。與此同時,新乳業線上業務迎來逆勢增長,旗下品牌「鮮活go」已上線數十家自營奶站,線上訂奶業務單日銷售破百萬。
  • 併購成癮債臺高築新乳業拿什麼支撐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根據這份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也就是說,新希望乳業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翻一番。作為西南地區奶業翹楚,新希望乳業這些年發展迅猛,業務範圍從區域拓展至全國。然而,漂亮的成績單背後卻是併購成癮、債臺高築下的尷尬現狀。三年「翻番」目標能如願實現嗎?併購起來的巨頭辛苦十幾年才取得今年的成績,新希望乳業卻揚言要三年內翻番,哪裡來的底氣?
  • 新乳業上市後首激勵 目標三年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這份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也就是說,新乳業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翻一番。新乳業的底氣從哪裡來?
  • 新乳業「東南西北中」布局「鮮」發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這份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也就是說,新乳業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翻一番。新乳業的底氣從哪裡來?作為一家迅速崛起的低溫鮮奶為主的新型乳業企業,新乳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四輪驅動」戰略,這四輪分別為鮮戰略,數位化,激勵機制,併購整合。
  • 「黃金24小時」鮮奶營養升級,新希望乳業打的是一張什麼牌
    2020年12月1日,新希望乳業 「黃金24小時」鮮牛乳在成都升級發布。升級版「黃金24小時」 實現了15倍免疫球蛋白的最大化保留,優質乳蛋白提升至3.6g\100ml, 同時相較普通鮮奶,刷新了目前中國市售鮮奶的營養新高度,也讓後疫情時代下的鮮奶消費市場為之一振。
  • 光明乳業2019年收入225億,經營現金流增長66%,加速推出鮮奶新品!
    數據顯示,2019年,光明乳業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25.63億元,與去年209.86億元相比,增長7.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4.98億元,相較於2018年3.42億元,增幅在46%左右;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為24.1億元,同比增幅在66%左右。
  • 光明乳業2019年淨賺4.98億,現金流增長66%,加速推出鮮奶新品!
    對此,光明乳業方面表示,2019年,公司堅持聚焦低溫戰略,通過加強品牌影響力、強化產業聯動、推動數位化轉型,多措並舉效果顯著,實現公司業績穩步增長。因此,在產品創新升級方面,光明乳業陸續推出優倍減脂肪50%鮮牛奶、優倍濃醇鮮牛奶、致優娟姍鮮牛奶等新品。2019年度消費者指數發布了一組調研數據顯示,以全國內地4萬戶家庭為樣本調研得出結論,全國新鮮牛奶市場中,光明乳業份額穩居第一,並引領新鮮牛奶市場的高端化進程。
  • D20峰會啟動「三年行動計劃 」新希望乳業全面賦能品牌發展
    人工智慧、物聯網、車聯網等先進技術連結牧場端、生產端、物流端及消費端,全面掌握細節數據,迅速匹配小批量柔性生產,實現更精確的貨物匹配、全程保鮮和全場景的科技賦能,以此改造和提升「新鮮生態圈」的每個鏈條,讓產品變得更具有競爭力,把乳業的科技「芯」片牢牢抓在手裡,推動建設面向未來的智慧「芯」乳業。
  • 健康中國新勢力,新希望乳業鮮奶節背後的"領鮮"密碼
    今年9月19 日,新希望乳業舉辦了一場以旗下"24小時鮮奶"產品為核心的鮮奶節,將健康科普,飲食知識,"領鮮"產品等內容以直播、趣味實驗、現場品嘗等方式傳遞給了城市消費者,開創了"鮮奶節"的健康倡導新鮮模式。
  • 光明乳業年末又出驚喜,國潮新品全面上新
    2020年12月18日,在有著四百餘年歷史的豫園,一場老字號與新國潮碰撞的新品發布會火熱上演,引來各路潮人來襲。光明乳業攜手冠生園合作推出光明大白兔奶糖風味牛奶新品,同時旗下光明冷飲帶著熊小白雀神MAHJONG冰淇淋,兩大新品再次將光明品質與國潮元素相融合,創新「光明國潮」,全力打造多元化、有創新、高品質的產品,在2020年歲末再次交出一份國潮創新的精彩答卷。
  • 寧夏中衛黃金奶源三小時空運直達 光明乳業顛覆傳統鮮奶運送模式
    文/景明  3小時空運直達,一場跨越時間和距離的新鮮之旅,再次印證了光明乳業(600597)的領鮮初心。來自寧夏中衛黃金奶源帶的高品質生牛乳,3小時空運直達上海,製作成特別的中衛奶源版「優倍鮮奶」免費回饋消費者。
  • 寧夏中衛黃金奶源三小時空運直達上海,光明乳業顛覆傳統鮮奶運送模式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 趙小玲)三小時空運直達,一場跨越時間和距離的新鮮之旅,再次印證了光明乳業的領鮮初心。來自寧夏中衛黃金奶源帶的高品質生牛乳,三小時空運直達上海,製作成特別的中衛奶源版「優倍鮮奶」免費回饋消費者。光明乳業顛覆行業原奶運送模式,成為中國首個空運國內奶源的乳製品企業,與消費者共同見證了國內鮮奶製造新業態。
  • 伊利攜手合作夥伴斬獲非凡業績 凝聚全球力量開啟後千億時代
    2020年12月8日至12日,以「聚星成宇,耀勢未來」為主題的伊利集團2021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海南三亞盛大舉行,各大事業部紛紛交出了亮眼成績單,領先亞洲乳業;連推出百餘款重磅新品,鎖定來年穩健增長。
  • 攜手丁香醫生調研 新乳業推出活潤晶球酸奶
    近日,以「新鮮」謀局布局的新希望乳業又出新動作。面對特殊時期激發的免疫力和健康新需求,新希望乳業先人一步,以厚積薄發的益生菌與硬核生物技術為核心動力,從產品口味、包裝、益生菌種等方面,對活潤系列產品進行全方位煥新升級,科學呵護人體腸道健康,加碼發力功能型酸奶市場,率先在酸奶行業開啟新一輪的創新升級。
  • 光明乳業「新鮮業務」受挑戰 巴氏奶面臨白熱化競爭
    原標題:光明乳業「新鮮業務」受挑戰,巴氏奶面臨白熱化競爭物流中斷、小區封閉、零售下滑……以「新鮮」為最大賣點的巴氏奶遭遇難題。搜狐財經搜狐外賣平臺發現,儘管目前物流已部分恢復,但因購買需求的變化和外賣起送費等限制,線上平臺巴氏奶的銷量並不起眼。
  • 中裝建設推出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 目標業績三年增長近一倍
    12月23日晚間,中裝建設(002822.SZ)發布了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數量總計為728.84萬股,激勵對象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務人員等在內的131人,授予價格為3.64元/股。
  • 光明乳業搶「鮮」直達 黃金奶源帶優倍鮮奶免費品嘗
    3小時空運直達,一場跨越時間和距離的新鮮之旅,再次印證了光明乳業的領鮮初心。來自寧夏中衛黃金奶源帶的高品質生牛乳,3小時空運直達上海,製作成特別的中衛奶源版「優倍鮮奶」免費回饋消費者。光明乳業顛覆行業原奶運送模式,成為中國首個空運國內奶源的乳製品企業,與消費者共同見證了國內鮮奶製造新業態。
  • 光明乳業——【城市節拍】第一次,寧夏牛奶「打飛的」到上海
    2020年11月22日,滿載中衛高品質生牛乳的貨運包機在寧夏中衛順利起飛,光明乳業開創性的將國內黃金奶源帶寧夏中衛鮮奶3小時空運至上海,上海製造加上黃金奶源帶優質原奶,造就了高品質中衛奶源版「優倍鮮奶」。光明乳業引領行業創新突破,首創國內生牛乳空運模式的消息一經發布,隨即引發熱議,主流媒體爭相報導,社會公眾反響積極良好。
  • 新乳業賣得太火了!還挖來80後原寶潔高管,董事長用了9個字!
    其中,新乳業鮮奶第一品牌24小時巴氏鮮牛乳銷售持續高雙位數增長,初心蔗糖素顏酸奶自今年5月份上市以來,連續三個月實現銷售翻番的環比增長,增幅均達到三位數;訂奶入戶渠道規模同比雙位數增長,「餓了麼」線上訂奶業務單日突破100萬,成績亮眼。
  • 海能實業推激勵計劃三年業績目標增237.50% 電源適配器成業績增長...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李順上市一年後,海能實業(300787.SZ)推出激勵計劃,設定未來業績高增長目標。激勵考核目標設定三年後營業收入或淨利潤較2020年增長率最高達237.50%。上市之前,海能實業幾乎未引入機構投資者,公司股份全部是由實控人周洪亮、高管及核心人員持有。雖然沒有通過資本擴張,公司依然取得三年營收翻番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