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進補】史上最全的冬季養生全攻略!

2021-02-08 江門廣播電視臺


不知不覺立冬了!立冬是進補的好時節,天氣漸漸變冷,怎樣進補增強人體在低溫下的抗病能力。冬季如何進補更健康?小編特別給出《立冬養生指南》,快來看看吧!

對「立冬」的理解,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 「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天子迎冬: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北方餃子: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南方熱補: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立冬遊泳: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民間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紅薯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祖國醫學認為,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可見蘿蔔對調理脾胃作用非小,所以有「冬季蘿蔔賽人參」之說,對冬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捲心菜的維生素C和鈣含量非常豐富,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製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並含乳聚糖,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立冬以後,天氣轉寒,如何增強對寒冷的抗禦能力?不外乎使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其方法與衣食住行無不相關。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環境,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立冬後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於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小麥粥有養心除煩的作用、蘿蔔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胃、大棗粥可益氣養陰等等。

天冷的時候,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入,對抵禦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慄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薑、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於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慾。

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適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

黑芝麻當中富含芝麻素,具有抗高血壓及心血管肥大、保肝、抗氧化、降低膽固醇、延緩衰老等功效。尤其在冬季裡,人體精微的津液損耗較多,容易皮膚乾燥,多吃具有滋潤作用的黑芝麻對身體大有裨益。研究發現,如果人們把飲食中的肉換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21%。花生會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如果早上吃點花生,那麼你一天的血糖都不會過高。


本微信號發表的原創文章及視頻,版權屬江門廣播電視臺所有,歡迎大家分享交流,但謝絕未經授權的商業轉載行為。江門廣播電視臺萌妹子小編的微信號要公告天下了jmtvxb(長按可複製) ,不僅可以來調戲小編,還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各種猛料資訊!火速來加小編私人微信吧,mua!



相關焦點

  • 今日立冬 2016立冬養生全攻略,值得收藏~
    1、【立冬養生全攻略:多"點"水】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 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立冬養生全攻略:出"點"汗】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 立冬進補正當時,立冬養生全攻略送給你!
    在北京立冬後每天儘量早上6:40左右起床,晚上10點左右睡覺,這樣對養護陽氣最有益。2、室外走走,提高抵抗力陽氣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因此,冬季養生不能因為天氣寒冷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也要適當的感受天氣間的寒涼之氣,走出室外,激發身體潛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 明日立冬 立冬養生全攻略
    不知不覺立冬就要到啦!立冬是進補的好時節,天氣漸漸變冷,怎樣進補增強人體在低溫下的抗病能力。冬季如何進補更健康?掌上青島特別推出《立冬養生指南》,快來看看吧!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 [萬年養生】今日立冬丨道家立冬養生全攻略
    通過冬眠以養精蓄銳,為來年春「生」做準備。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無擾乎陽」。使情志安寧、運動以舒緩柔和為主、「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達到「斂陽攝精」目的,在這萬物收藏、趨避寒冷的時節,養生重在一個「藏」字。潛藏陽氣。立冬後養生需順應自然界閉藏的規律,以收斂陽氣為基礎。
  • 【玄武道觀】---立冬會進補,來春能打虎,道長教你如何養生
    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喝碗護肝補腎、益氣補血的鴿子肉湯,可使人精力旺盛、容光煥發。冬季雖然是進補的好季節,但並是每個人都適宜吃太燥的肉類,而營養豐富,脂肪含量極低的魚肉就非常適合立冬之後進補食用。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兩倍,且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其次,魚肉具有益智、健腦等作用。
  • 道家談立冬養生
    ▌1、立冬養生全攻略:多「點」水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 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 2000~3000 毫升。▌2、立冬養生全攻略:出「點」汗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3、立冬養生全攻略:早「點」睡「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 【今日立冬】立冬養生全攻略,一定要收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丨羊肉爐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 【養生抄報】今日立冬,立冬養生全攻略,明年身體好不好就看當下了!
    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之意。《素問·四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即冬季養生,貴在養「藏」。立冬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呂氏春秋·孟冬》載:「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
  • 立冬:養生習俗全攻略
    2016年立冬時間11月7日07:47:38農曆十月初八星期一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意味著開始進入冬季。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凍傷,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冬泳在我國多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立冬,才是每年養護身體的開始。因為冬天是收藏的季節,要養陽、藏陽,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來年的身體健康埋下根基。
  • 今日立冬,道家立冬養生全攻略,明年身體好不好就看當下了
    冬天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立冬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
  • 今日立冬|不可不知的立冬養生攻略,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今日立冬|不可不知的立冬養生攻略,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立冬乃24節氣之一,為冬季之始,萬物收藏,意味著即將進入寒冷的季節。在我國的傳統中,節氣變化算得上是一件「大事情」,因為在古代,天氣、季節、氣候都關乎著農事生產和老百姓的生活,那麼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肯定少不了各種習俗。我國傳統習俗有迎冬、賀冬、補冬、祭祖祭天、吃餃子、吃羊肉等風俗,俗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區家家包餃子,有「交子」之意;南方地區多以進補美味食物為主。
  • 立冬養生藥膳 6種食療進補食譜做法大全
    」相關資詢       按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立冬之後差不多也就進入了冬季。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立冬節氣陰盛陽衰,慣吃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藥膳「補冬」。民間常說立冬期間的三九天補一補,來年春季無病疼。那麼立冬養生進補常用哪些藥膳呢?下邊給大家介紹 6種食療進補食譜做法大全 。
  • 今日立冬 冬季進補吃5種食物 4類人群宜膏方進補
    11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氣。立冬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它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從養生的角度來講,立冬後也進入了進補的最佳時期。 冬節是進補的好時節,這段時間人體精氣藏而不洩,膏方中的營養物質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和儲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思想。中醫認為,天地四時之氣,春夏主疏洩,陽氣發越而人氣浮外;秋冬主收攝,則陽氣固密而人氣伏內,膏方施治,多於補益,服用膏方,最宜於秋冬,冬天進補得當,可受益一年。
  • 立冬養生藥膳,6種食療進補食譜做法大全
    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立冬節氣陰盛陽衰,慣吃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藥膳「補冬」。民間常說立冬期間的三九天補一補,來年春季無病疼。那麼立冬養生進補常用哪些藥膳呢?下邊給大家介紹6種食療進補食譜做法大全。
  • 立冬 | 道家立冬養生全攻略,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意思是說,立冬是冬季開始,萬物收藏,以避寒之意。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逸周書·時訓解第五十二》曰:「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水不冰,是為陰負;地不始凍,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節。
  • 立冬,進補好時機
  • 這份立冬養生攻略趕緊收藏起來!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者,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 再談立冬的養生
    四、立冬後可適當進補立冬後天地陽氣閉藏,人的陽氣亦向內閉藏,這個過程即是藏精,是陽氣的歸根。且冬季由腎當令,故立冬開始,當重視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當陽氣閉藏時,應該像女子初懷孕一樣,小心呵護,精心調養。立冬後適當進補,即是保護陽氣的閉藏。
  • 立冬養生全攻略!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為家人收好!
    釀黃酒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溫補為主,不盲補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 立冬傳統習俗,立冬吃什麼能養生?
    隨著氣候的日日益寒冷,轉眼就到了立冬節氣了,立冬節氣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19個節氣,預示著冬季的開始,而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很多地區都有一些習俗來慶祝立冬,那麼大家知道立冬傳統習俗都有哪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