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多收了三五鬥」,種田農民的日子怎麼過?

2020-12-16 人文風俗
沉甸甸的稻穗很喜人。

今年風調雨順,又迎來了豐收之年。再加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東南亞國家減少糧食的出口,國內豬肉價格又反彈到60元一公斤。農民心想今年的稻穀價格肯定會漲一些。沒想到一打聽,溼稻穀價每市斤0.68到0.75元。看到這個價格農民朋友心裡發涼。

農民收割,賣糧。

國家收購保護價早稻是每市斤1.2元,照這個價格,溼稻穀至少每市斤在0.8到0.9之間。為什麼會導致收購價比國家規定的最低保護價低這麼多?原因是層層盤剝,導致實際收購價這麼低。

豐收的糧食在裝袋。

就按每市斤0.75元計算,每畝高產也只有在1200到1500市斤之間,也就是一畝地賣糧的收入在1000至1120之間。要知道,一畝地的種子、化肥、農藥、除草劑、薄膜、機械收割等等費用超過1000元啊。插秧、打農藥、除草整理秧田和稻田的這些非常辛苦的工錢不算,一畝地也賺不到100元,甚至虧本。

商場的大米。

市場上的大米最低也在每市斤3元以上。進口的大米超過5元一斤。而農民每斤的溼稻穀只有幾毛錢。農民吃一斤豬肉,要多少斤糧食換?種一百畝地,賺不到一萬元,一百畝啊,是個什麼概念?要累死你。一萬元對於三餐白米飯,拿幾千上萬月工資,還有降溫費,烤火費,福利獎金的城市工人,行政事業單位的人來說不值得一提。就連在城裡撿垃圾,端盤子的農民工來說也是輕而易舉呀。

大量拋荒的良田。

朋友們、先生們、女士們,地還有人種嗎?你還在和賣蔬菜賣糧食的老農民在斤斤計較嗎?還在為貴一兩毛錢農產品討價還價嗎?種田農民的日子真的好難好難啊。

相關焦點

  •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我也具體不清楚這新型農民和老型農民是怎麼個概念,直白的說吧,現在的農民屬實不算很苦,過去真苦。解放前咱沒經過,只能聽老人講,和從書本上看到的,農民真的是太苦了,吃的最不好,幹活最苦最累。
  • 田裡糧食大豐收,為什麼農民哭了?心底的苦有誰知道
    糧食收成好是件大好事,一家老小長年累月的在田裡勞作,三百多天沒有休息日,盼的就是糧食增產大豐收,賣了糧食換些錢改變家裡的困境!可糧食豐收也抵不過糧價太低,除去種田的成本幾乎不剩什麼了,樸實的老農能不心酸落淚嗎?農民心底的痛,心底的苦,也只有他們心裡清楚!
  • 「AI」種田讓農民「洗腳上田」
    數千年來,農業都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產業,遇上AI之後,一切都改變了,農民也可以「洗腳上田」、在空調房裡「種田」了。老一輩農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化為現實。  智能農業,浙江瑞安市曹村鎮東岙村並非是第一個「吃螃蟹者」。去年,荷蘭瓦格靈根大學舉行了國際人工智慧種菜大賽,國內某企業就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人工智慧種黃瓜大獎——在64平方米的溫室內,種出了6992斤大黃瓜。
  • 農民種田不掙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1、最大的受益者是農資生產部門或農資商店,農民種田從農資部門兒購買的各種籽種、化肥、農藥、農膜等等這些物資價格不斷上漲,比如種子翻好幾倍的價格賣給種地的農民,而且糧食價格卻很低。2、糧食收購商也是最大的獲利者,農民種的糧食利潤大約每斤0.4元~0.5元的利潤;而糧食收購商收購每斤糧食轉一手後賣給加工商的時候,糧食利潤最少是0.5元至0.6元之間這種利潤與農民種田的利潤相比是相當大的,因此他們的互利比農民種糧要高的多的多。3、糧食深加工企業從糧食收購商或者農民手裡買到的糧食,通過深加工生產的大米,麵粉等糧食成品流向市場的利潤一般的利潤是比較大。
  • 五本古言種田文:《農女俏掌家》種田養花,小日子和和美美!
    五本古言種田文:《農女俏掌家》種田養花,小日子和和美美!1、《霸寵皇妻:農女奮鬥記》作者:咩咩的小瘋子【簡介】正文已完結,絕對寵文,種田文,歡迎入坑!一朝穿越,她成了家徒四壁的農家女?面對一家子小蘿蔔頭兒,葉寧表示我不怕!
  • 女主種田發家致富,從此日子賽過活神仙!4本穿越種田文推薦
    女主種田發家致富,從此日子賽過活神仙!4本穿越種田文推薦這篇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愛的你喜不喜歡這篇文章呢?有了小編給你推薦的小說,再也不用鬧書荒了吧!如果喜歡小編寫的這篇文章,可要多多轉發喲女主種田發家致富,從此日子賽過活神仙!
  • 又到麥收時,讀白居易《觀刈麥》農民辛苦有感,憶我童年收麥苦!
    所以農民當時都抱怨說:糧食還不如不漲呢!糧食雖然豐收,但是大頭還在後面,那時有個農業提留款,就是村、鄉鎮的財政、縣財政都要交錢,修路農民要按勞動力人頭攤錢。年底收提留款,那時誰家有那麼多錢交啊?那就用糧食抵。當時我記得很清楚,年年種地有幾家有多餘的錢啊?那時打工經濟也不如現代這麼發達,就只能用糧食抵。
  • 《多收了三五鬥》萬盛米行,原型是甪直鎮南市的萬成恆米行
    許多朋友都是讀了葉聖陶先生的小說名篇《多收了三五鬥》,來到了甪直古鎮旅遊。但是,由於不熟悉當地旅遊環境。沒有找到真正《多收了三五鬥》的地方!蘇州東部甪直古鎮的萬盛米行,其原型是甪直鎮南市的萬成恆米行,位於甪直鎮南市河的西岸。它地處甪直古鎮南大門,從南塘港北行進南大橋,或從鎮域西側的田肚江東行過衙門浜橋就來到萬成恆米行的河埠頭。
  • 推書風雲榜第四期【悠閒種田文】
    嬌嬌:問題是你的修煉大道√不該是種田。  秦魚:過度而已,何況種田哪裡不好了。  嬌嬌:你聽說過誰種田成仙的嗎?  秦魚:沒有?  嬌嬌:有,土地公跟土地婆。  秦魚:.直播獎勵多,上山打獵配良弓,下水捉魚好網兜。山間野趣歡樂多,賣萌寵物不能少。開山路,下地河,採摘野果,直播樂事多。玩玩樂,賺賺錢,逗逗狗,攆野豬。鄉下小直播,有吃又有喝,點滴煩心事,不算多。四八大肉,紅燈大棗,鄉村主播見識多。評價:這本書看起來很舒服,鄉村流精品緊緊圍繞悠閒二字,後期轉戰娛樂圈,裝逼打臉。喜歡鄉村的別錯過
  • 糞肥化作稻麥香,江蘇田娘農場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帶動農民種田
    「今年稻穀一畝收1200斤絕對沒問題。公司給我規定的任務數是1000斤,超出部分提成40%,500畝至少能掙5萬塊錢。」沈建國告訴記者,「服務地塊沒限制,管理地塊實行包幹制,人員固定不變,從種到收一直跟到底。」  目前田娘農場牽頭組建了農機、植保、勞務和米業四個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 溫馨恬淡種田文《二人森林》,踏踏實實種田,將日子過成詩
    你們今天又看了什麼好看的小說啊,可以跟鯨分享一下嘛,今天鯨來給大家推薦一本有意思的種田文。《二人森林》何田&易弦【片段節選】何田和易弦趕快行動起來。    易弦把爐火重新點燃,何田把菜窖上的雪掃開,菜窖的蓋子要是凍上了才糟糕呢。還好,沒凍上。
  • 農民劇團專為紅白喜事演出,分文不收,為了什麼
    但是,無論是請管樂隊也好,還是請傳統的嗩吶吹鼓手也好,都要很多錢的,因為這些專門走事的樂隊越來越龐大,提供的服務項目也越來越多。但是農民辦喜事請樂隊也成為一件頭痛的事情,因為價格動輒幾千元,一萬元。但是,在山西省萬榮縣有一個農民自發組成的樂隊,專門為農民辦喜事演出,但是他們的演出卻分文不收,到底是怎麼回事啊,跟著小編看一看吧。
  • 推薦5本自帶空間種田文,女主擅長醫術有空間,日子賽過活神仙!
    推薦5本自帶空間種田文,女主擅長醫術有空間,日子賽過活神仙!大家好,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曲的這篇文章,小曲真的是榮幸之至。小曲每天都會來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
  • 漢代漢景帝以後只收3.33%的田稅,農民是不是很幸福?
    農民勞作在封建時代農民除了交稅,還要服徭役。漢朝是輕稅重賦重徭役。漢墓出土的木牘明確記載文帝景帝時期收過芻稿稅,實際這項稅從秦朝就有,東漢也有。土地都在豪強手裡,所以再多的田稅優惠政策也只是優惠到了地主豪強手裡,佃農該交多少田租給地主還是交多少,人頭稅該怎麼交還怎麼交,至於農奴完全是地主豪強的奴隸,和牲口無異。到魏晉時期大地主逐漸演變發展成了門閥士族。
  • 「牛馬年,好種田;度過龍蛇年,賽過活神仙」,為啥說龍蛇不好?
    明年是農曆的辛丑牛年,許多涉及「牛馬年,好種田」的農諺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了起來。這其中就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是「牛馬年,好種田;度過龍蛇年,賽如活神仙」,明顯是在說龍年和蛇年的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 俗語:「種田不離田地頭,開店不離店門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有關於歷史典故的;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關於人生感悟的;還有關於生活建議的,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種田不離田地頭,開店不離店門口」。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9月22號,第3個農民豐收節,農民這樣過,果園實拍
    今年是第三個農民豐收節,我沒有實地參加過豐收節的慶祝活動,算是個遺憾。但能在第三個豐收節,去地頭看看農民,也算是為豐收節助威了。孤獨的老人,抽著小蘭花,希望我能多跟他說說話一起進園子,跟在他身後問知道今天是啥日子不?疑惑了一下,掉回頭來說知道,農民豐收節,昨天在視頻上看到了,秋分就是農民豐收節,然後就是哈哈大笑,這點兒問題還能問住我?
  • 有人問月收入5000元的農民,在農村是什麼樣的生活水平?
    導讀摘要:一個本職農民靠種田月收入達到5000元是不可能的,只有那些務工經商的農民工群體是能夠達到的事。農民月收入5000元,在農村應該是什麼生活水平?這個問題先不慌說「什麼樣的生活水平」,先來說說「農民月收入5000元」。依據鄂東三農長期從事農村工作經驗,認為實實在在的本職農民,靠種田來維持生活的農民,月收入5000元,是根本達不到的事情,是不靠譜的數據。
  • 明年牛年,農俗「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那兩年」,啥意思?
    距離2021年春節也就一個多月了,鼠年多災多難,而2021年是辛丑年,也就是牛年,牛是以前農村耕地幹活的壯勞力,任勞任怨,能吃苦,所以人們常說『牛馬年,好種田』,就是說牛馬年都能有個好收成,所以有句農村俗語『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那兩年』,這句話有道理嗎?
  • 4本後宮小說,小農民命犯桃花,本想低調種田,卻被眾多美女環繞
    4本YY後宮小說,小農民命犯桃花,本想低調種田,卻被眾多美女環繞!哈嘍,大家好。雖說現在的小說千千萬萬,但是不少人卻為找到一本鍾愛的小說發了愁,小編是小說迷,每天都會為喜歡小說的人分享好看的小說,喜歡小說的朋友請關注小編吧,今天要和大家推薦的是:4本後宮小說,特別是其中的第四本《混世小農民》,小農民命犯桃花,本想低調種田,卻被眾多美女環繞,無奈統統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