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餘糧」都快挖絕了!以前用來充飢,而今60元一斤直接能換錢

2020-12-18 農情萬家

文|農情萬家

導讀:「仙人餘糧」快挖絕了,以前用來充飢,而今60元一斤直接能換錢

2020年是我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的一年,以前吃不上飯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局面和我們小時候簡直天壤之別,那時候同村的人常有吃不上飯而外出乞討的村民,困難可以客服,但人要是挨餓還真抗不了幾天。

小時候的農業談不上科技、現代化,基本上是靠天吃飯,種植技術落後,產量低,很多地方種的地都不夠自己吃一年的。為了生存,野外的野菜、野果等也成了重要的「糧食」,如果這些都沒有,乞討是唯一的辦法……

相對來說,北方乞討的人遠比南方要多,因為北方的冬季食物就更少了。南方的氣候四季如春,崇山峻岭多,山上的植物成了最好的食物來源,如馬齒莧、土人參、茭筍等。其實在大山裡還有一「寶貝」,被人們稱為「仙人餘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黃精為服食要藥,故《別錄》列於草部之首,仙家以為芝草之類,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謂之黃精。」它就是黃精的根莖,被稱為「老虎姜」。

老虎姜的科普

如今的老虎姜,可絕非普通的植物根莖,野生的輕鬆就能賣到60元一斤,並且已十分的稀少,幾近挖絕。曾經的「仙人餘糧」並不稀奇,只是山中一種尋常可見的野生植物,主要生長在林下、草叢、坡地等處。老虎姜的別名很多,比如黃雞菜、雞爪參、兔竹等,樣子多為不規則的圓柱狀,結節很大,有點像我們常吃的「生薑」,可能這就是「老虎姜」名字的由來吧。

老虎姜的價值

根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種的描述,老虎姜具有潤肺、補脾、生津的功效。人們之所以稱老虎姜為「神仙餘糧」,這和它的藥用價值分不開,由於它含有非常高的澱粉,因此食用後很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同時鑑於它的高營養性,很多古人尤其是那些「尋仙問道」的人們都非常看好老虎姜,認為它有助於人的「長生」,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把它看作了「神仙的餘糧」。

當然,古人對科學的認知還停留在一個很淺顯的位置,但人們對個人身體的保養重視程度絕不比現代人差,將一些功效顯著又無從解釋的植物,賦予人們心理的一種追求,就全當作是種自我的安慰和麻痺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很多人,曾將老虎姜作為充飢的食物之一,它不僅能煮著吃,還能煲粥、熬飯、燉肉等等,吃法五花八門,尤其是煲湯,家喻戶曉的有雞湯、鴨湯、排骨湯等,都是滋補的大菜!

到了如今,老虎姜不僅發揮著以往的作用,還是身體虛弱的老人、兒童的滋補佳品之一。除了其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之外,老虎姜還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尤其是那些具有老樁性質的全株,格外受到大款的偏愛,是他們後花園的珍品綠植之一,其花美,果實亦更美,果期長達半年之久,觀賞價值「爆棚」。

如今的大山中,野生的老虎姜已不多見,如果你有幸見到,不要採挖,默默的欣賞吧,它屬於整個大自然,那裡才是它最好的家,你覺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曾是充飢的糧食,農民稱為「仙人餘糧」,如今賣五十元一斤
    回憶童年,常常有乞丐家家戶戶來乞討,他們都說是因為家裡鬧饑荒,吃不飽飯都不能出來乞討。以前由於糧食產量不高,種植技術落後,完全靠天吃飯,經常遇到糧食歉收,吃不飽的情況,這是常事。碰到這樣的事,就得經常到山裡挖野草,摘野果,充飢。而且有的地方山裡連野草和果子都沒有,實在不行,就只好去乞討了。
  • 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
    導讀: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以前的農村生活不好,很多農村娃沒有錢去買零食吃,所幸那個年代農村環境十分的好,在野外有十分多的好吃的可以用來解饞,所以兒時那會,嘴巴饞了,就去野外找好吃的
  • 一斤能賣45元,俗稱「多兒母」,野生的幾乎挖絕了,釀酒有特效
    長在農村裡的孩子大概都有過提著籃子到山上去挖野菜的經歷,那時候知識不普及,我們挖的野菜大多數都是在市場上很容易見到的,價值相對來說也不是那麼珍貴的
  • 農村這種野草,如今能賣60一斤,很多農民卻不當回事
    農村是個資源的大寶庫,有各種和樣的野果,野菜,記得小時候,缺衣少糧的年代,人們經常去野外採摘些野果,野菜回來充飢,不過說來也怪,以前人們吃野果,野菜是因為沒糧食吃不得已而為之。現在早已豐衣足食了,人們卻更偏愛野果,野菜,大部分都覺得野生條件生長下的野生植物會更健康。
  • 農村樹上的「綠毛毛蟲」,一斤賣15元,是抗癌防癌的「長壽菜」
    我小時候喜歡上山挖野菜找果子吃,也喜歡挨家挨戶去蹭飯,哪家做的飯菜好吃我就去哪家,所以我最擅長找原生態的東西,比如說農村土特產和美食。農村樹上的「綠毛毛蟲」,一斤賣15元,是抗癌防癌的「長壽菜」!每當農曆的三四月,農村的樹上掛滿了肥大的「綠毛毛蟲」,讓人一看就頭皮發麻。大多數人看了絕對會繞道而行,生怕它掉在自己身上。
  • 以前常被認為是「害樹」,花被當成寶果實沒人要,如今10元一斤
    以前常被認為是「害樹」,花被當成寶果實沒人要,賣10元一斤供不應求過了春節,現在全國各地的天氣也已經漸漸開始由冷轉暖,也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季節。土地中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也已經吐出了嫩芽,象徵著生機的到來。
  • 以前7元一斤家家都養豬,現在25元一斤反而沒人養豬了,咋回事?
    現在之所以出現「以前7元一斤家家都養豬,現在25元一斤反而沒人養豬了」這種特殊而反常的情況。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養豬門檻大大提高了和養豬成本大大提高了造成的:一.以前老弱病殘婦都可以養豬,甚至一個上小學的小學生就可以「打理」家裡面的養豬「業務」;以前有錢沒錢都也可以養豬,以前養豬花不了多少成本,很多農戶甚至用潲水、紅薯葉、割草餵豬,連飼料錢都省了;以前懂不懂養豬技術也都可以養豬,東養豬技術豬自然養得很好,不懂養豬技術也不要緊,隨便瞎養也不會輕易養死得了;以前環境汙不汙染都可以養豬,以前養豬大多數是豬屎尿亂排放、臭氣燻天,但是也不會有人隨便來管你。
  • 去年160元一斤熱銷,今年60元都沒人要,咋回事?
    過去,收集野生食品充飢成為數千年來不變的法寶,除了野菜、野果外,一些菌類還比較受歡迎。特別是雞全菌營養價值很高,在市場上很稀有,所以賣了天價。雞樅菌味道新鮮,數量極有限,大部分是野生的,一個地方只長一朵,所以幾乎不可能大量採摘,所以價格比市場上其他菌類高得多。目前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廣東、福建等地,各省名稱不同。
  • 農村的「水晶蘿蔔」,用來燉肉或是泡酒,城裡一斤15元,能入藥
    農村的「水晶蘿蔔」,用來燉肉或是泡酒,城裡一斤15元,能入藥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對路邊的野草和野花都不會陌生,這些植物長相普通,大部分都是成片的生長,雜亂不像農作物一般的齊整。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植物,它被稱為是農村的「水晶蘿蔔」,根部用來燉肉或是泡酒,在城裡一斤15元,植株有不少的用途,還可以用來止血。這種野生植物就是「酢漿草」,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這種野草在農村很常見,大部分都是成片的生長在陰涼潮溼的環境中。它不能夠耐寒,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南方地區,在夏季會有短暫的休眠期,它長得和三葉草相似,但並不是同一種植物,酢漿草的葉片更大一些。
  • 這樹滿身是刺,卻稱作「黃金木」,古代用來做龍袍,如今快挖絕了
    ,如今快挖絕了說到名貴木材,相信大部分朋友最先想到的就是紫檀、黃花梨、金絲楠木等知名木材,畢竟它們自古以來就是備受追捧的名貴木材,尤其是紫檀,成材十分不易,從而導致價格十分昂貴,一般人別說買了,見都難得見到一次。
  • 農村常見的狗尾巴草,泡水喝是一絕,一斤可賣10元,有啥作用?
    在農村中到處都能看到野草,不管是道路旁還是山林中,這些野草總是隨處可見,它們看似很普通,卻有著不同的價值,比如說菟絲子是一種危害大豆等作物的雜草,往往能讓大豆絕產,卻有著非常重要的藥用功效,如今也成了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 3年才長2兩,以前當小雜魚,如今60元一斤,價值珍貴少人識
    像以前,農村裡的池塘水質比較好,裡面都會生長一些小雜魚,像麥穗魚、白條魚就比較常見,這些魚長得不是很大,捉到以後,也不受人們待見。還有另外一種小雜魚,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它在農村地區叫鰟鮍魚,城裡人基本很少見,以前在農村比較常見,不過現在這種魚也比較少了。
  • 哈爾濱這家餃子館太任性,一天只開3個小時,60元一斤要提前預定
    北方人常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這個東西真的是太神奇了,能包萬物不止,還是新春佳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地位非常高。據說餃子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最開始是做藥用,如今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在中國美食文化裡佔據了重要地位。
  • 石頭上的野草,開花似繡球,老農民才認識,是11元一斤的治病良藥
    在以前的農村裡,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特別是在山區裡更如此,那時候經常是吃不飽飯,穿不暖,生病了也去不起醫院,於是只能去大山裡挖野菜、野生菌等野味來充飢,挖野草等來治病,想必經歷過的朋友應該都深有體會。
  • 以前20元一斤,現在漲到500,農民:可遇而不可求
    生活在山區的農民都知道,平常不忙的時候可以到山裡去搞一些野貨,也能賣點錢,像如今冬天可以去山上挖點冬筍來賣,如果遇到行情好的時候,一斤能賣7塊左右,一天下來少說能掙200塊。不過大家也要注意,動物不可以去碰,樹木也不可以亂砍,今天我們要聊聊這種山貨是野生靈芝。
  • 長在樹上的野菜,過去不受重視,今80元1斤,人稱「天下第一珍」
    農村的60後、70後,小時候應該都有挖野菜的經歷。當時經常看到父母,帶著鐮刀,提著菜籃子去野外挖野菜,食用的方法也多樣,既能用來做菜吃,也能做湯、熬粥等。在以前,山裡面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菜,都是不值錢的「野貨」,誰想要就可以去挖。如今生活水平明顯挺高了,不用再像過去那樣挖野菜來充飢了。
  • 民間俗稱「不死草」,用它泡水非常滋補,新鮮的都賣10元一斤
    在以前的時候,這些野草在山裡的數量很多,農民也沒有非常重視。而到了這些年,隨著野生資源的大規模發掘,山裡珍貴的藥草已經越來越少了。就拿我們當地來說,以前何首烏、黃精、土茯苓都非常多,但現在野生的已經快要絕種了。
  • 有養殖場鱷魚一斤60元 中秋節期間就賣了30多條
    有養殖場的鱷魚一斤60元 中秋節期間就賣了30多條  河南商報記者楊益瑩  之前,網絡熱議的40萬元天價菜單讓大家感受到了土豪的「壕氣」沖天。而其中一道菜——鱷魚尾燉湯讓不少人感到疑惑,鱷魚可以吃嗎?  其實,早在2003年國家就放開了鱷魚養殖和經營。而在開封市,就有一家專門飼養鱷魚的公司,目前擁有暹羅鱷100多條。
  • 這種堅果被稱為「阿月渾子」,一斤能賣80元,它的樹卻少有人見過
    這種堅果被稱為「阿月渾子」,一斤能賣80元,它的樹卻少有人見過堅果營養豐富,口感好,是現代人的首選零食,特別是對於上班族來說,堅果就是最好的東西了,不僅可以滿足口腹之慾,還能充飢,現在有很多用堅果做成的副食,有的還能直接衝泡了喝。
  • 曾是害蟲,如今60元一斤,南方人追捧,北方人:啥都吃呢
    豆蟲在有的地方,也叫豆青蟲,專門啃食作物的葉片,一天的時間,都要啃食掉好幾株大豆苗,農民為了降低損失,只能採取一些捕捉的措施。如今豆蟲的營養價值被開發出來,在市場上受到了大眾歡迎。它的營養價值高,體內含的蛋白質,甚至超過了一些昂貴的海鮮,吃了以後,更容易被人吸收,是很難得的營養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