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一,大年初七晚上,我終於去打籃球了。
我們那傳媒之星籃球隊,初七晚上就年後第一場活動。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籃球館,拎著包跑進去,哎呀,不少人都來了。
大伙兒看見我都挺新鮮:喲!今兒怎麼來了!
我們每周一晚上這球局,我有三個月沒來了。我仨月沒打籃球了我!
評論員是怎麼分析我這種競技狀態的來著?這叫久疏戰陣。
我們都是按背心顏色分撥。一撥穿黑的,另一撥就穿白的。《中國青年報》的楊屾(倆山放一塊兒,這字念「申」)一看我穿的白的,跟他一樣,就跟我說:你你你別穿白的,我不樂意跟你一撥兒!你這好幾個月不打了,跟你一撥贏不了!
我:你懂什麼?好長時間不打,突然一打,肯定特厲害,這叫超量恢復。你跟我一撥兒你就走運吧,一會兒打死他們!
你以為我吹呢嗎?老藝術家對比賽的預判能力就是這麼強!厲害極了!
我第一次接球,是在左側底線,接球就中距離跳投。我感覺我手指撥球的位置有點兒不是地兒,球出手有點兒外旋,又平又急,哎呀媽呀,進了!
接著反擊,這球厲害了,對方兩個人退守,我1打2。我一想,打了吧!第一個人從我右手上來,我起第一步的同時,球從背後轉到左手;第二個人從左邊上來,我又換回右手,然後接一個拋投,籃板都沒找,媽呀!又進了!大伙兒一片驚呼,我都不知道怎麼進的!
再接著又反擊,三線快攻,我墜在後面。剛進三分線,球傳過來了。對方有人退守,我一看我別往裡走了,直接急停跳投吧。我這使勁一急停,就覺得左腿一軟,沒勁兒啊,整個人往前衝。我有心不投吧——沒法傳了!我去你大爺的吧!前衝著就把球扔出去了!
臥槽!唰!又進了!
第一撥開始2分鐘,我一個人3投3中,打出6比0開局。我一邊往回跑一邊跟楊屾說:看見沒有?跟我一撥兒你就走運吧你!
楊屾:你不要膨脹啊!
我:我已經膨脹了!
我們撥兒士氣如虹,15比6迅速擊敗了王猛那撥,哈哈哈哈。
我們周一晚上的球局是15分一局,從7點到9點,倆小時。
那後來呢?後來……我這不超量恢復完了麼……一完,他就比較正常了,他就是比較正常的三個月沒打的樣子了……反正剩下的1小時55分鐘裡,我命中率就超不過30%了吧……
楊屾:我就知道跟你一撥兒我倒了黴了!
我:你佔便宜沒夠吃虧難受?
反正,打球真帶勁;奔跑的感覺真帶勁;看見球進網那一瞬間,聽見唰的一聲真帶勁!我們這群隊友,普遍都40上下了。我們這個隊當初攢起來的時候,大伙兒都30上下。現在一眨眼,都十來年了。還能打球真帶勁!我踏馬好想打球啊!
那位說了,光說不練,好想打球你怎麼三個月不打?你們打球條件那麼好,你三個月不打?你幹嘛去了?
我不是幹活兒去了麼。自從我籤了騰訊每周一晚上的《有球必應》這節目,每周一晚上跟小光頭吵架去,我就沒法來傳媒之星這個球局了。那我們一禮拜只有這一個球局嗎?當然不是了。我們一群朋友周三晚上還有個局,但每周三晚上我是在央視說CBA;過去體壇周報的老同事們每周四下午2點還有個局,但我每周四中午11點半在騰訊解說,說完了就2點多了。北京太大了,再開過去就3點半以後了。那我不能說早點兒的場次嗎?不能啊,我每天早上7點45送蘋果上學。所以這賽季基本只說11點以後的球了。我們還有一個周六晚上的局,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忙活一禮拜了,周末還不帶閨女兒子和媳婦吃個飯嗎?
所以,我三個月沒打球了。
掏心窩子說,我是很想打球。可是對於一個40多的中年人來說,打球能排在幹活掙錢,陪孩子過日子前面嗎?那是肯定不能了。我再想打球,也不能了。上星期天在央視說完球,我問楊健:「明天晚上傳媒之星那局去嗎?你又好幾個月沒打了吧?」楊健:「不去了,我下星期去約旦出差了,別打球再出點事兒。」
我還不光想打球,我還想看電影。春節裡賀歲檔好電影挺多,都說《流浪地球》挺好,還有韓寒的《飛馳人生》也挺好。但我都記不清楚,我有多久沒看過電影了。
我還想靜下來寫點兒東西,寫點兒跟現在工作無關的東西。但出去一堆工作,回家倆孩子,你不可能靜下來。等倆孩子都睡了,世界都靜下來了,你也困了,大腦的轉速也慢了。我能在書房裡把墊子拉出來,做點兒力量動一動就不容易了。
我還想看書。這回去清邁休假之前,我在書架前端詳了很久,拿出一本張愛玲的《半生緣》,我有好多年沒看過這本了,寫什麼我都忘差不多了。結果您猜怎麼著?一直到我們回來,這本書就躺在箱子裡,從來沒翻開過。
這就是一個城市中年人生活的真實狀態。你每天必須完成的規定動作太多了,你太難再留出時間,僅僅給你自己,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了。
別誤會,我一點兒都沒有在抱怨。我沒有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我也沒有資格不喜歡。我的工作很適合我,我做起來得心應手。我陪伴家人也很開心,我幸福感很強。我僅僅是客觀敘述一下這種生活狀態。
今天大年初九了。絕大多數工作單位已經開工了,楊侃上有不少更年輕的學生朋友,也快開學了。在新的一年輪迴要開始的時候,我就算一個大哥吧,就想跟你們說:要珍惜眼下的時光。這話一點兒不新鮮,也沒什麼技術含量,老生常談,誰還不明白這個?但很多人的確做不到。一玩遊戲一拖拉一宅,日子就過去了。因為生活就是這樣,你沒到那個歲數,你就體會不到那個歲數的生活狀態。等你體會到了,已經晚了。
我說的不光是打球的事兒。如果你現在是上大學,你有的是時間打球,還有的是時間交女朋友。我是說,還有學習,系統的學習,每天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是豐富自己,或者是提升自己某個領域的能力。事實就是,當你進入工作,過了幾年又建立家庭之後,在你30歲之後,你整個人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基礎是被基本定型了的。你的閱歷、見識、經歷在增長,但你的基本知識儲備,已經放在那兒了。你是在工作裡使用和消耗它。要想在這個階段還脫產學習,機率太小了,而且你學習的心境也不一樣了。
人這一輩子,18歲成年之後,能夠自己安排和掌控生活,又能把精力專注在學習和提升水平上,就是大學和剛工作那幾年。通常情況下,那幾年裡你形成的能力基礎,就奠定了你未來能走多遠。接著你的生活速度會越來越快,直到進入湍急的河流。你會懷念當初你能隨時停下裡四望,想打球就打球,想讀書就讀書的時光的。
每年開春的時候,我們都覺得春光尚早,時間還多。其實我們都沒有那麼多時間。
趁著年輕,打球,在純粹屬於你的時間裡,也努力多建立一些你整個人生都會受益的能力。寒假結束了,祝你們開學快樂,開工也快樂。祝你們使用了這些時間,從此又變得更好一點。
楊毅侃球史上逼格最高的產品
武財神關二爺「發財」衛衣
目前正在新年熱賣中
沒出十五都是年,您不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