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達推京味兒新作:話說、畫說北京城裡的「人五人六」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劉一達推京味兒新作:話說、畫說北京城裡的「人五人六」
2019-07-01 17:55: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白嘉懿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高凱)「這裡面的京味兒語言不是說完全北京的土話,是經過提煉的。我認為,這是文學中純粹的京味兒語言。」著名作家劉一達近日推出新作《人五人六》,作為一位人們印象中典型的京味兒作家,他這樣形容「文學中的京味兒語言」。

劉一達推京味兒新作《人五人六》 小新 攝

  劉一達,北京讀書形象大使,京味兒作家的代表人物。從1978年文章見報,至今已經創作出版詩歌、散文隨筆、紀實文學、報告文學、長篇小說、影視和話劇劇本80多部,達1800多萬字,作品已形成典型的京味兒語言風格,深受讀者喜愛。其京味兒小說語言已被列為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首批百年百部北京主題作品推薦書目裡,有劉一達的3部作品。

  繼老舍為開創者的第一代,到鄧友梅、陳建功等人為代表的第二代之後,劉一達逐漸躋身為第三代京味文學代表人物,成為這一文學陣營的中堅力量。

  劉一達新作《人五人六》近日出版,該書收錄三十四篇散文,勾勒出老北京的市井細民、胡同裡的凡俗小事。這些打頭碰臉的街坊鄰居,有拾金不昧的、有地道仗義的、有江湖俠義的;也有失了初心的、虛榮逞能的。他們有情有趣,展現了北京人的做派和德行。那些被大歷史牽動一生而仍然衝淡怨懟、笑對夕陽的老人,如今多以作古。

劉一達推京味兒新作《人五人六》 羅曉光 攝

  劉一達回憶起他們,用情至深,濃烈真切。埋藏著新舊交替時代變遷下的感悟與反思,也為讀者留下珍貴的歷史存照。著名畫家馬海方貼合內容作畫。《人五人六》由此完成了對北京城裡的眾多人物的「話說」和「畫說」。

  在日前進行的《人五人六》新書分享會上,劉一達談及文學中的「京味兒語言」,他表示,「老舍先生說北京話是活的,它活在哪兒?就是它要不斷的推陳出新。很多老北京話用到現在就已經不用了。」

  在《人五人六》中,一些老北京話得到了記錄和保存,「京味兒語言不是說完全北京的土話,是經過提煉的。我認為,這是文學中純粹的京味兒語言。」劉一達說。

  著名演播藝術家艾寶良坦言非常喜歡劉一達的小說,「好多人把語言當成語文,把語文當成語言,其實語言不是語文。語文是看的,語言是聽的,作家寫的書是給人看的,所以它是語文。但是,又是語言又是語文的非劉一達莫數,也就是說他的東西你又能看又能聽。」

  「劉一達的文字有味道,什麼味道?北京講吃的、喝的形容為北京味兒,豆汁兒澆圈麻豆腐,這個味兒,一句話叫地道。」談及配圖的藝術,馬海方認為看一遍小說是不夠的,看一遍只有個大概印象,必須看兩三遍才能畫。「大家看我給他配的圖的時候,可能和看書還有距離,因為文字寫人和用畫筆畫人,這個塑造形象的手段是不一樣的。希望大家讀這個小說的時候要注意人物的性格刻畫。」

  迄今為止,劉一達共寫就了1800萬字的作品,寫了這麼多書後,他的感受是越短越難寫。「民間文學就是純講故事,娓娓道來講故事,但是文學不是這樣,文學有深刻的內涵。」

  劉一達認為,「能咂摸出滋味兒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對於《人五人六》而言,其中在人生苦澀中的寬容與樂觀或許正是京味兒文學的滋味兒。(完)

相關焦點

  • 沒錯,這就是北京城裡的「人五人六」
    「人五人六」  做記者,可能還得懂一點各地方言。看到書名《人五人六》,特地查了辭典,這個詞的意思是「裝模作樣、假正經」。但作者劉一達表示,這不是真正的北京話,北京土話要表達這個意思,應該說「裝大個兒的」。  作為京味文學的代表人物,劉一達近日出版了新書《人五人六》,寫了30多個人物,展現了北京人的做派和德行。  遊客來北京,往往看到的是故宮和長城,或者旅遊路線裡的胡同一日遊。
  • 劉一達《人五人六》:京味語言的範本
    劉一達與演播藝術家艾寶良,畫家馬海方以及現場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新書《人五人六》,並就「話說、畫說北京城裡的『人五人六』」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劉一達「人五人六」與北京土話作為生在胡同、長在胡同的北京人,劉一達對於北京有著與生俱來的感情。從小生活在胡同,跟老北京人生活在一起,老北京的故事和語言都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劉一達寫作的素材來源。
  • 劉一達再出新作,《人五人六》道出京城人生百態
    北京人的性格就蘊含在語言裡,直爽中又透著謙虛,貌似輕鬆但又不輕鬆,貌似隨便但又不隨便。作者:王子蔚圖為畫家馬海方為《靳爺的「地道」》所作近日,「京味兒作家」劉一達的新作《人五人六》出版,書中三十四篇散文,勾勒出了老北京的市井細民、胡同裡的凡俗小事。
  • 讀劉一達新書《人五人六》
    「京味」生活的濃鬱畫卷——讀劉一達新書《人五人六》□ 劉昌宇被稱為「京味文學」第四代傳承者的劉一達,在其新作《人五人六》(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裡,以其濃濃的京腔京韻,在有情有趣中,充分展現出北京人的做派和德行
  • 「京味兒」劇到底是個啥味兒?丨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
    因此,在歷史長河的積累中, 北京的文化呈現出一種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融合性。這種融合性一是說不同地區的人群匯聚於此,古時有人來自邊塞,今朝有人來自海外。《什剎海》的「中國通」大衛即是後者,他看上了莊老爺子的閨女莊靜,立誓做個北京的「洋女婿」。
  • ...京味兒文化戲劇節開幕:戲劇是京味兒文化的重要載體 - 新京報...
    京味兒文化凝聚了北京文化的獨特屬性,以及北京人心理和人文素質的塑造,最能彰顯北京歷史時代特色。而作為京味兒文化的重要載體——京味兒戲劇,以其生動的表現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一直深深地根植於北京文化精神之中,也以這個城市的物象載體和隱喻符號的形式建構著對北京城的文化想像。
  • 中國人的《春節組曲》與北京人的《京味兒》!
    遼闊的祖國大地,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年味,今年過年很多人留在原地,比如說我也要留在北京過年,所以我就伴著喜慶的音樂為大家分享一下北京的年味兒吧。我選擇的是崔岱遠先生2018年出版的《京味兒》這本書中關於過年的經典美食描寫,崔老師筆下的老北京不僅吃的豐富而且特別講究,也從另一個側面向我們呈現了歷史文化的另一重傳承意義,讓我們隨著冬季北京的年味兒氣氛,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春節。
  • 不三不四與人五人六
    說一個人「不三不四」,那麼這個人大概就是不著調、不靠譜、不務正業、不正經了。說一個人「人五人六」,那麼這個人大概就是有地位、有金錢、有朋友圈、有實力的。關於「不三不四」和「人五人六」的出處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最正宗的應該還是從《易經》中演變來的,這點可能出乎意料,《易經》比較高冷,如此俗語好像不搭啊。其實,《易經》的「八卦」也是很正經的,但在現代社會卻變成了無釐頭的小道消息、說三道四的閒言碎語什麼的,也是始料未及。可見,《易經》混搭俗語、順應俗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 從《新世界》裡品出,成功的「京味兒」電視劇有3個標準
    星羅棋布的胡同、青磚碧瓦的四合院、悠長響亮鴿子哨、走街串巷的叫賣聲——《新世界》用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元素將觀眾帶到一個充滿「北京味兒」的場景裡。這類京味兒電視劇通常有非常強烈的年代感,同時也有著溫暖和激勵觀眾積極向上的功能。
  • 宿融網資訊:有個民宿小院,感受著在北京城裡的那份悠閒時光
    可要說,怎樣才地道?土生土長的老宋也頗有一番了解。90後的老宋,看過冰山、追過極光、橫穿撒哈拉,在瑞士天主之眼跳傘……喜愛應戰的他都嘗試了個遍。走過國際今後,真真兒難忘的仍是兒時那份胡憐惜。這也是他決然拋棄德國車企的高薪作業,全身心打造小院——胡同派的原因。老宋的小院在北京二環裡的後肖家胡同,緊挨著京城最具人氣的五道營胡同和國子監胡同。
  • 地地道道的京味兒作家王朔和老舍,同樣是寫北京,卻沒有共同語言
    老舍把北京語言寫到家了,王朔的北京語言也獨創一格,兩個人的錘字鍊句,又仿佛南轅北轍,其實都是「北京人、北京事、北京話」——北京味兒的一種解釋。偏偏二位沒有「共同語言」,這兩位都是地道的京味兒作家,需要卻很不相同。林斤瀾把老舍與王朔放在一起作對比,看出了不同時期北京語言的變化,實際上是人物和事物發生了變化。文學就是人學,人物變了,語言當然要變。
  • 《尼爾》系列推新作,《機械紀元》可免費遊玩!
    尼爾:機械紀元銷量《尼爾:機械紀元》自2017年2月發售以來,至今剛剛迎來發售3周年,SE今日在官推上宣布該作全球實體版與數字版累計銷量突破450萬。從劇情上來說,《尼爾:機械紀元》是《尼爾:偽裝者》的續作,但是在這次,它是個新作,因為後面有「ver.1.22474487139」....但是官方解釋,這次推出的《尼爾:偽裝者 ver.1.22474487139》並非是重製版,而是一個升級版。
  • 大話降龍:呆頭抓住小烏龜來畫「圓圈圈」,劉老師只想遠離易爆品!
    這裡是《爆笑校園》漫畫專線,故事敘述的是呆頭來到城裡上學後,與旺財成為鐵哥們,看看農村小子怎麼逆襲翻身吧!記得點讚點關注哦!大話降龍:呆頭抓住小烏龜來畫「圓圈圈」,劉老師只想遠離易爆品!
  • 中國漫畫家發新作《致莫裡森》後,網友把圖貼到莫裡森推文評論區
    「烏合麒麟」發布新作《致莫裡森》   莫裡森最新的推文發布於北京時間12月1日下午4時許。莫裡森推特截圖   雖然莫裡森這條推文和此前的漫畫事件無關,但在評論區多次出現《致莫裡森》這幅畫。 專門給你的」   當然在莫裡森的這條推文下,也有網友回復與其推文內容有關的評論。有網友回憶起去年12月澳大利亞發生山林大火時,莫裡森卻前往美國夏威夷度假一事。
  • 京味兒高幹文,口碑炸裂《陸先生的情之所至》,《你就是我的命》
    「我說了不要。」林麗皺了皺眉頭,語氣有些賭氣的堅持,直接將手中的杯子放到一旁的床頭柜上。「給我理由。」周翰咄咄的看著她,那眼神太過銳利,看的人有種莫名的恐懼。3.陸先生的情之所至作者:沐水兮小說簡介:京味兒高幹文,男主遭遇意外,被女主相救。後來朝夕相處後,發現離不開彼此。腹黑、傲嬌男主走上寵妻之路。
  • 《幸福裡的故事》裡的京味兒,還是欠點火候
    應該說,這三部近年老北京味兒的電視劇,從演員到製作,都堪稱精品,雖然故事的脈絡有些雷同,但各有各的起承轉合,觀眾看起來並不覺得乏味。 兩部電視劇雖然老人家不是主角,但亮點還是在這幾位老演員身上,更直接地說是用老演員來託起京味兒劇,年輕演員的表現不算出色。不論是《什剎海》中的關曉彤和吳磊,還是《幸福裡的故事》中的李晨和王曉晨,從形象到故事線索,都沒有多少京味兒特色。沒有老演員的襯託,他們的故事隨便放在南京、上海都能成立。
  • 北京城裡的八大蒙古王爺府
    簷雕與廊畫有蒙古人喜愛的牡丹、蝴蝶、飛馬等圖案。阿拉善王府於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撥銀賜建。現在這座王府裡除了假山之外,古建築房屋只剩下東邊的六座,其中四座住宅,兩座屬於原來的家廟。   這座王府在北京是最難得的,羅府後代在北京應當被評為「最佳王族子孫」,北京皇室、王公後代幾乎都是敗家子,又逢中國百餘這麼個多災難,羅親王府以後直至解放竟然沒有被其後裔變賣拆毀,在北京據說只有唯一阿拉善這家,真是好樣的阿拉善。這座蒙古王府東側保護完好,院制、房舍、遊廊依舊。
  • R1SE-劉也翻唱《城裡的月光》,薄荷音搭配經典歌曲你愛了嗎
    糖果製造:R1SE-劉也 誕生時間:2020年12月3日 糖果口味:薄荷糖 誕生工廠:騰訊音樂娛樂特別企劃【返場】之翻糖之味 製作原料:許美靜 | 遺憾 | 1995 營養成分
  • 微博大V張發財攜新作《人五人六》與廣州讀者侃歷史
    12月3日下午,微博歷史段子大V、著名設計師張發財攜新作《人五人六》做客廣州1200bookshop正佳Hi百貨店,與中國知名媒體人,《新周刊》創辦人、前執行主編封新城進行對談,一起「人五人六」侃歷史。
  • 北京城裡各大蒙古王府
    北京阿拉善王府曾經被稱為羅王府、塔王府、達王府,,北京市西城區原三座橋府夾道1號,現氈子胡同7號,在什剎海後海南岸、恭王府東側,王府由精緻四合院和後花園組成,有房屋200多間較低矮,廊柱用的全是不粗的木方柱;冬天用炭火取暖修築火牆,橫的屋脊上除了獸頭在屋脊兩端各有一個二三十釐米高四方立體的煙囪排煙。簷雕與廊畫有蒙古人喜愛的牡丹、蝴蝶、飛馬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