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彩又稱逗彩,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成化鬥彩瓷,在景德鎮御窯燒制的雪白的瓷器胎體上,用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輪廓線,再以豔麗的紅、綠、黃、紫等諸色填在釉上,入窯經低溫二次燒成,奼紫嫣紅、交相輝映。
高14cm 、口徑7.5cm 、底徑10cm、蓋直徑8.5cm
編輯
嬰戲紋在瓷器裝飾中得以廣泛流行,首先是對傳宗接代思想的一種表達,其次是對趨吉避兇願望的一種寄託,最後是對重男輕女封建觀念的一種延續。這些倫理思想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影響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為了祈禱國家太平興盛和生活安泰美滿的美好願望。
鬥彩係指先在成型後的胎體上以青花料勾描圖案輪廓(有的還在此基礎上畫出圖案局部),經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施以各種釉上彩料並經二次低溫燒成的一種瓷器裝飾工藝。因圖案紋飾系由釉下青花與釉上諸彩拼湊而成,各種色彩爭奇鬥豔,故名曰「鬥彩」。鬥彩技法萌發於明代宣德時期,發展於正統時期,成熟於成化時期,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各朝均有燒造,其中以成化鬥彩最負盛名。成化鬥彩瓷器釉質溫潤,色彩嬌麗,畫工精細,造型均為小巧的瓶、罐、盒、盤、碗、杯、碟等,給人以娟秀典雅之美感。
1949年,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千元港幣購得一隻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傳為香港收藏界的識寶美談。但這並不是成化鬥彩雞缸杯的真實價值,而是仇焱之的獨具慧眼。1980年11月在香港蘇富比舉辦的拍賣會上,這件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拍出了528萬元港幣。1999年4月在香港的蘇富比舉辦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拍出了2917萬元港幣的天價,成為當時中國古代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最高紀錄。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腹部繪嬰戲紋。肩與近底分別繪下覆、上仰蕉葉紋。蓋上繪嬰戲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天」字款。此罐胎體輕薄,透光度強,有奼紫肉紅胎的,從內壁可窺見外壁的紋飾。裝飾以紅彩和青花為主色,黃彩和綠彩為輔,明麗悅目。此罐因外底書「天」字,俗稱「天字罐」,是成化鬥彩瓷中的名品。
在央央大中華瓷器史上,大明成化天字罐為皇宮御用之物,價值連城。天字罐為成化首創,在各器型屬頂尖之器,有"天子罐"之稱。此罐胎質為肉紅胎,直囗,短頸、圓肩、鼓腹、下部內斂,內挖圈足,附蓋。罐底書"天"字款。此器十分規整,胎質細膩、透明亮麗、釉色溫潤、畫工流暢、工藝精湛,為成化年間的代表作之一,極具收藏價值!
此件藏品現在收藏於香港葉先生手中,據了解持寶人葉先生一個資深的收藏家,擁有著無數優質的藏品。據葉先生本人介紹說,這件明成化鬥彩奼紫紅胎嬰戲紋天字罐是祖上傳下來的。曾讓專家老師鑑定過,絕世精品。在本公司得知其有這件罕見珍品,特邀其能持這件明成化鬥彩奼紫紅胎嬰戲紋天字罐參加線上平臺,使這件明成化鬥彩奼紫紅胎嬰戲紋天字罐能再現展示發出其獨有的魅力與價值,葉先生忍痛割愛同意了本公司的邀請,將此件明成化鬥彩奼紫紅胎嬰戲紋天字罐委託本公司代其參加大型線上平臺展示,使此件明成化鬥彩奼紫紅胎嬰戲紋天字罐釋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市場價值,最終誰能成為它下一個主人,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