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俄羅斯地圖,能看到在西伯利亞南部靠近蒙古人民和共國和哈薩克斯坦附近有一連串散布的城市,有新西伯利亞、塔拉、鄂木斯克、託木斯克、克麥羅沃、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這片地區南接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原中國唐努烏梁海地區)、蒙古人民共和國、中國新疆地區和哈薩克斯坦,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又是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這三條流向北冰洋的世界大河源頭,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接布裡亞特共和國(即《尼布楚條約》中讓給沙俄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樞紐。這一片地區有茂密的森林、縱橫交錯的湖泊沼澤、奔騰的大江大河、廣闊的草原、巨量的煤炭和大片的農業區,是東西南北亞的中心地帶,號稱「北亞鎖鑰」。是俄羅斯背靠亞洲部分的樞紐地區,為俄羅斯的復興提供了廣闊的戰略縱深與無盡的資源。俄羅斯能迅速從蘇聯解體的十年經濟崩潰中站起來,靠的就是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出口換匯,這片地區可說是今日俄羅斯的生命線。
就是這樣一片地區,僅僅在252年前,還是準噶爾汗國的一部分。而準噶爾汗國,我們都知道,後來被清朝統一,其主體就是現在的新疆地區。那麼,準噶爾汗國曾經擁有的這片故地是如何失去的呢?
準噶爾汗國的前身是和明朝對峙的蒙古瓦剌部,曾在「土木堡事變」中幾乎攻陷了北京城。後來瓦剌部在崛起的蒙古韃靼部打擊下向西遷移並發生分裂,在歷史上又被稱為衛拉特部,下面又分為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和杜爾伯特部等四部,也稱為漠西蒙古。所轄地區北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上遊地區,南至天山,東到阿爾泰山和蒙古杭愛山分界線,西包巴爾喀什湖地區。
到了十七世紀,準噶爾部強大起來,將土爾扈特部向西壓迫,致其與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的一部被迫遷到了伏爾加河下遊地區。向東壓迫杜爾伯特部,奪其領地,逼其內附清朝。並企圖兼併和碩特部,入侵青海。準噶爾部又擊敗哈薩克人,翻過天山徵服回部諸察合臺汗及伊斯蘭教派白山派與黑山派,飛兵拉薩,凌攝西藏,終於建立起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其疆域北接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上遊,南到西藏阿里地區,西包巴爾喀什湖,東至蒙古薩彥嶺及色愣格河流域,有四百餘萬平方公裡之大,成為與清帝國並立的亞洲兩大帝國。
同樣是在十七世紀,沙俄東擴的鐵蹄踏上了西伯利亞地區。沙俄的推進手法是:派出少量哥薩克騎兵與武裝商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設置前進據點,建築城堡或木寨。然後各據點溝通聯絡形成堡壘線,再向新的地區推進。就這樣,從中西伯利亞南下侵入了準噶爾汗國的領地。蒙古人的習俗是遊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沒有現代的國界概念。等到準噶爾人發覺領地被佔時,沙俄已建立了一些前進據點。如塔拉(1594年)、託木斯克(1604年)等。當時的準噶爾汗巴圖魯琿臺吉遣使與沙俄理論,俄國人非常蠻橫,不但不退出侵佔的地方,反而要準噶爾人臣服沙俄,準噶爾人當然拒絕。沙俄因為在西伯利亞的力量還不夠強,也做出了一些緩和的表示。經過談判,雙方劃定國界,以鄂木河和鄂畢河上的黑角沿線為界,即基本以鄂木斯克與託木斯克連成直線,以北屬俄國,以南屬準噶爾。
然而,墨跡未乾,沙俄就繼續越界滲透並建立堡壘線,陸續又佔領了庫茲涅茨克(1618年)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1628年)等地。終於,1634年,準噶爾騎兵與俄軍在達布遜淖爾鹽湖(今俄羅斯庫倫達草原上的亞梅什湖)發生激戰,俄軍被逐走。1635年,巴圖魯琿臺吉出兵2000擊敗滲透的俄軍,繼續追擊圍困被俄軍佔據的塔拉,同時進攻了俄軍在西伯利亞的最大的堡壘秋明(今俄羅斯秋明),一度遏止了沙俄的前進。可是,當準噶爾軍撤退後,俄軍便如附骨之蛆,繼續蠶食準噶爾的領地。1649年,巴圖魯琿臺吉又派騎兵攻擊託木斯克,全殲俄將雅科夫列夫所率之軍,獲得大勝。但是,一系列的勝利並不能阻止沙俄南進的腳步。從國家意志上說,俄羅斯強烈的擴張意識令其千方百計,軟硬兼施的前進蠶食,而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使其無法形成有效的領土線,僅靠抗議交涉和偶爾出兵是不能擋住俄羅斯人的。
巴圖魯琿臺吉死後,俄國人推進得更肆無忌憚。準噶爾新汗僧格連續與俄方交涉無效,於1667年親自率軍進攻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託木斯克,並在當地徵稅以宣示主權。不久,僧格死於準噶爾的一場內亂,其弟噶爾丹繼位。他雄心萬丈,統一了西蒙古諸部,使準噶爾汗國達於極盛,又想效仿成吉思汗統一建立大蒙古國。遂改變外交政策,遠交近攻,北結好沙俄,揮兵向東進攻喀爾喀蒙古和清朝,遂演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康熙兩次親徵,大戰烏蘭布通與昭莫多,令噶爾丹兵敗身死,一腔雄心歸於塵土。
就在噶爾丹執政期間,沙俄推進的腳步加快,準噶爾汗國北部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託木斯克、鄂木斯克一線已全部失陷,當地遊牧的準噶爾屬民吉爾吉斯人迫於俄國勢力的威脅,已逐步西遷到巴爾喀什湖南部的伊塞克湖畔遊牧。而額爾齊斯河以西地區,也逐漸落入了俄羅斯及大帳哈薩克之手。邊疆危機更加深重。
噶爾丹死後由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繼位。他寫信給俄國西伯利亞總督加加林,要求把建在準噶爾牧地上的託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庫茲涅茨克等城堡拆除,否則將用武力攻佔這些城市。沙俄當然置之不理,甚至派軍隊沿額爾齊斯河谷欲深入天山南路葉爾羌地區。這裡已是準噶爾腹地了。策妄阿拉布坦不得不針鋒相對,派將軍大策凌敦多布率軍前往徵討。1716年,雙方在亞梅什湖畔發生激戰。俄軍大敗,損兵3000餘人,殘部被迫炸毀要塞,乘船順額爾齊斯河北逃。後策妄阿拉布坦欲收復額爾齊斯河以西地區,與哈薩克軍隊發生戰鬥。俄軍乘機捲土重來,再次進入亞梅什湖地區建立軍事要塞,並溯額爾齊斯河而上,佔領了鄂木斯克(1716年)、塞米巴拉金斯克(1720年)和鏗格爾圖喇(1720年)等地,聯結起來為額爾齊斯堡壘線,對準噶爾汗國構成嚴重的軍事威脅。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其子噶爾丹策零繼位。此時,俄國已佔領了與準噶爾接界的許多領土,將其外圍壓縮了一圈,並繼續向腹地推進。噶爾丹策零多次派使臣向俄國交涉,要求拆除這些要塞。俄國仍無動於衷。此時準噶爾汗國已是國力大衰,難有軍力與俄軍作戰。在進退猶豫了幾年之後,噶爾丹策零去世。準噶爾汗國群龍無首,連續發生奪位內亂。清朝的乾隆皇帝抓住了這個良機,不顧群臣的反對,乾綱獨斷,揮起西師,連續作戰,克北疆下南疆,一舉滅掉了諾大的準噶爾汗國,將其併入清朝版圖,定名為新疆。此時,已到了1758年。
嚮往溫暖南方的沙俄終於遇到清朝這條銳氣正盛的巨龍,不得不停住了腳步。乾隆對於新疆與俄國接界的問題很關注,下旨說:「凡準噶爾所屬之地,回子部落內,伊所知有與漢唐史傳相合,可援據者,並漢唐所未至處,一一詢之土人,細為記載,遇使奏聞,以資採輯」。實際上,由於沙俄的入侵,準噶爾部不斷南移,到1758年,準噶爾西北疆域界線大致是從庫茲涅茨克、比斯克、恰雷什斯克到烏斯季-卡緬諾哥爾斯克,向南沿阿亞古斯河到巴爾喀什湖,然後自巴爾喀什湖之西,穿楚河中遊到塔拉斯。塔拉斯以南,準噶爾的疆界線在大致是自塔拉斯向東,沿塔拉斯山脈,然後向東南,沿中亞費爾幹納山脈,到其東南端與阿賴山脈相接處。
這樣一算,唐努烏梁海和巴爾喀什湖以北,原屬準噶爾的包括塔拉、鄂木斯克、託木斯克、庫茲涅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塞米巴拉金斯克和鏗格爾圖喇等在內的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上中遊的大片土地都已落入俄國人之手。既成事實在此,乾隆皇帝又不想再動刀兵,便默認為俄國佔有,命辦事大臣巡視唐努烏梁海北界,立標確認,與中俄《布連奇斯條約》、《恰克圖條約》規定的中部邊界相連,建立卡倫,正式成為中俄的西北邊界。
這片準噶爾故土就這樣失去了。感慨就不用說了。什麼時候中國能恢復強漢盛唐的「儒雅其外,鐵血筋骨」,再來憑弔故地也不遲。
最後我們來看看今日的這片土地:
新西伯利亞——西伯利亞最大的城市,跨鄂畢河兩岸,因西伯利亞大鐵路而建立,市區面積477平方公裡,為俄羅斯全國第三,人口137萬,為俄羅斯全國第四。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工業以冶金和機械製造為主,現代殲擊轟炸機蘇-34就是這裡生產的。是西伯利亞的交通運輸中心,西伯利亞唯一擁有地鐵的城市,同時還是西伯利亞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和科學城。城市東面是舉世聞名的庫茲巴斯煤礦區,北面是大片的原始針葉林,南面是廣闊的阿爾泰草原和小麥區。因此,新西伯利亞也成為了西伯利亞的經濟中心。
鄂木斯克——位於額爾齊斯河及其支流鄂木河的匯流處,原為沙俄西伯利亞總督府所在地。因西伯利亞大鐵路經過這裡,遂成為西西伯利亞和北哈薩克的農牧產品集散地和工業中心。俄國十月革命後,沙俄海軍上將高爾察克在這裡建立政府,自稱「俄國最高執政」。後在蘇俄紅軍的攻擊下南移伊爾庫茨克,被捷克軍團出賣給布爾什維克遭到處決。前幾年俄羅斯拍了一部電影《無敵上將高爾察克》,比較細緻地表現了這段歷史。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被流放於此。現在鄂木斯克是西伯利亞第二大城市,人口120萬。石油工業和機械工業發達,能製造飛機、火箭、衛星和宇宙飛船。四條鐵路在此匯集,又是西伯利亞重要的交通樞紐。
託木斯克——位於鄂畢河支流託木河東岸,曾是沙俄西伯利亞的行政中心、採金中心和西伯利亞驛道的貨物轉運點及商業中心。後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時,因市政官僚短視,不同意在此通過,遂使城市地位一落千丈,遠遠落在了新西伯利亞後面。也因為城市建設緩慢,反而保留了城市的古老風貌,以大片的木屋區和教堂區聞名全國。現為西伯利亞著名大學城和森林工業中心。
克麥羅沃——克麥羅沃州,轄原沙俄建立的前進堡壘庫茲涅茨克地區,位於庫茲涅茨克山脈及託木河畔。境內有著名的庫茲巴斯大煤田,南北長300公裡,東西寬100公裡,面積2。67萬平方公裡,總儲量6430億噸,足夠開採上千年。州府克麥羅沃,人口50萬,煤化學發達,建有西伯利亞最大的焦化廠。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位於西伯利亞大鐵路與葉尼塞河交匯處,是東西伯利亞最大的城市,人口90萬。工業、製造業及林業科學發達,能研製人造衛星,建有以巨型雷達站為基礎的太空研究中心。市郊有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水電站。著名畫家蘇裡科夫誕生在這裡。1897年列寧在流放西伯利亞途中在此居住過一個多月。市區被葉尼塞河圍繞,森林茂密,大河東去,景色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