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了解清朝的大患,準噶爾汗國。
可能,有人會說準噶爾汗國很弱,也有人會說,準噶爾很早就被康熙滅掉了,有什麼好說的。但是,我們要了解一點,實際上準噶爾汗國的覆滅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皇帝,用了68年才平定的,而且清朝對準噶爾實行的是從上而下的、徹底的毀滅。這也是人類歷史迄今為止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毀滅。
準噶爾與清朝的鬥爭,從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開始,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平定。
清朝的史書中準噶爾只是一個小部落,可準噶爾汗國的巔峰疆域大約在450萬平方公裡,是一個可以和沙皇俄國在中亞掰腕子的大汗國。
1646年,順治三年,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表貢,清廷賜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清廷開始羈縻西域,因此,準噶爾汗國和清朝的交戰在法理上講,是屬於叛亂。
熟悉明朝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和明朝對峙的蒙古瓦剌部。準噶爾就是蒙古瓦剌部,明朝中後期瓦剌在韃靼的打擊下向西遷移並發生分裂,即是衛拉特部,又稱漠西蒙古,下分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以及杜爾伯特部四部。北到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上遊地區,南至天山,東到阿爾泰山和杭愛山分界線,西包巴爾喀什湖。
十七世紀,準噶爾部開始強大起來,將土爾扈特部向西壓迫,導致其與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的一部一度被迫遷徙到伏爾加河下遊地區。向東壓迫杜爾伯特部,奪其領地,逼其內附清朝。並企圖兼併和碩特部,入侵青海。準噶爾部又擊敗哈薩克人,翻過天山徵服回部諸察合臺汗及伊斯蘭教派白山派和黑山派,飛兵拉薩,凌攝西藏,建立其強大的準噶爾汗國。其,實控疆域北接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上遊,南到西藏阿里地區西包巴爾喀什湖,東至蒙古薩彥嶺及色楞格河流域,疆域達四百萬平方公裡。準噶爾邊疆距離北京,只有400裡。
1634年,準噶爾首領哈喇忽剌去世,其子巴圖爾即位,稱巴圖爾琿臺吉(地位略低於汗),對外擴張疆土,並在1638年在博克賽裡建成自己的城,1640年參加制定《喀爾喀—衛拉特法典》。
巴圖爾連續兩次擊退沙皇俄國的侵略,迫使沙皇俄國承認準噶爾汗國,兩國互通商旅。此前後金已於1636年改國號為清。1648年巴圖爾琿臺吉授命喇嘛咱雅班第達將過去的蒙古文字改造成託沁文字,作為準噶爾的官方統一文字。
1653年,巴圖爾琿臺吉去世其第五子僧格繼承臺吉,但其眾兄弟不服,起兵反叛,準部分裂,直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僧格才平定叛亂,但在1671年,他就被自己的兩個哥哥--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暗殺,他的三個兒子尚且年幼,難以繼承臺吉大位,他正在西藏學習佛學的弟弟噶爾丹在爭得老師五世達賴喇嘛的同意後還俗,快速回國,在和碩特首領兼衛拉特盟主鄂齊爾圖車臣汗的援助下,擒殺車臣,並將卓特巴巴圖爾趕往青海。噶爾丹自立為準噶爾汗。
噶爾丹首先於1675-1676年擊敗盟主鄂齊爾圖汗統一了西蒙古諸部。但打敗鄂齊爾圖汗,並不就是建立了汗國,此後噶爾丹一步步改變聯盟的性質、建立壟斷權力,形成了以他為首的綽羅斯家族政權。噶爾丹還在頒布一些法令的同時,取消了各自為政,互不統屬的傳統的衛拉特聯盟形式,還取消了各部族長的權力和各部的大小臺吉、克什、濟農等稱謂。在完善和加強鄂託克編制的基礎上,將部族長的權力分散到各部族的宰桑手裡。噶爾丹的一切命令和指示,直接傳達到各鄂託克宰桑,由宰桑具體執行,並向噶爾丹負責。噶爾丹將各部宰桑的支配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從而完成了聯盟向國家政權的過渡。
1678年,噶爾丹獲得五世達賴喇嘛所贈噶爾丹博碩克圖汗之號,噶爾丹為此舉行了隆重的大典,喀爾喀札薩圖汗成袞也前來參加。準噶爾汗國就此形成。
噶爾丹深受喇嘛教的影響,一直想要建立一個以喇嘛教為國教的準噶爾帝國。
1678年,噶爾丹率兵攻滅葉爾羌的黑山派和白山派,徵服了這個察合臺汗國,又於1681年徵服了土魯番汗國的察合臺汗.
此時的噶爾丹野心勃勃,企圖恢復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國。
1688年,準噶爾大軍攻入漠北,喀爾喀蒙古諸部迎戰失敗,向清朝投降。噶爾丹企圖像成吉思汗擊敗金朝一樣擊敗清朝。
1690年,攻入喀爾喀,長驅東進,直取烏珠穆沁,然後調轉兵馬,在赤峰附近的烏蘭布通南下。清帝康熙親率大軍迎敵,雙方會戰於烏蘭布通,噶爾丹大敗而退,清帝國趁機將漠北廣大地區併入版圖。
與此同時,策妄阿拉布坦進攻噶爾丹後方,控制北到額爾齊斯河上遊、東到烏布蘇湖的整個地區,包括吐魯番、庫車等地,形成了對噶爾丹的根據地科布多的包圍。
1695年,噶爾丹再次進軍喀爾喀,康熙再次親徵,噶爾丹抱著必勝的信念,但是他的力量已經遠不如前,而康熙卻調集了更多的軍隊想要將他徹底消滅,雙方經過激烈的戰爭噶爾丹的三萬騎兵在二十萬清軍的攻擊下慘敗,與此同時策妄阿布坦又奪其控制的哈密,切斷了後路,一年後即1697年3月13日,噶爾丹在阿爾泰的阿察阿穆塔臺服毒自殺。
翌年9月,策妄阿拉布坦遣使清廷,獻上噶爾丹屍首,向清投降。次年策妄阿布拉坦登上首領寶座。
1698年到1745年,這段時間是策妄阿拉布坦與其子噶爾丹策零統治時期也是準噶爾汗國的鼎盛時期,轄制包括今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西伯利亞南部以及中亞地區的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廣大地區,人口達五百萬,擁軍三十萬,數次擊敗清朝。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其子噶爾丹策零即位,雍正進攻準噶爾,結果大敗,清軍退出科布多。
1735年,清準籤訂合約,以漠北杭愛山為界,以東屬清,以西屬準。
1745年,噶爾丹策零去世,其子策妄多濟那穆扎勒即位,稱阿佔汗,因為囚禁了掌管國家大權的姐姐鄂蘭巴雅爾,致使姐夫薩英博洛克秘密擁立阿佔汗的異母兄喇嘛達爾扎,殺死阿佔汗,汗國內亂.
1753年猛將策零頓多布之孫達瓦齊即位。
準噶爾內戰,不僅使準噶爾各部蒙受巨大損失,經濟、軍事、政治力量大減,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政權還要向自己的屬國哈薩克汗國借兵,達瓦齊登位後,暴虐混淫,倒行逆施,幫助達瓦齊登位的阿睦爾撒納與達瓦齊大戰戰敗,投降清朝。
1755年清軍分南北兩路進攻達瓦齊大勝,達瓦齊被霍集斯伯克擒獲交送清朝。後1757年平定阿睦爾撒納,準噶爾汗國徹底滅亡。
1759年,兆惠率清軍滅大小和卓,清朝徹底統治天山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