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史上炮塔最多的無畏艦,輾轉三國也難逃被拆毀的命運

2021-01-19 古今沙場

1905年,英國無畏號戰列艦的服役為戰列艦的發展樹立起了新的標杆,歐美各海軍強國紛紛開始按照無畏號的標準設計建造戰列艦。而這一輪海軍建設和軍備競賽的狂潮絕不僅限於傳統海軍強國,一些當時世界上比較邊緣化的二三流國家也不甘示弱。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競相向歐洲造船強國訂購主力艦,在本地區掀起了一波海軍競賽的狂潮。

1910年,阿根廷從美國訂購兩艘裝有12門305毫米主炮的戰列艦,這一消息大大刺激了巴西的神經。阿根廷的這兩艘戰艦一旦服役,巴西海軍現有的裝備根本無法對抗。為了重新建立對阿根廷的優勢,巴西決定從英國訂購裝有12門356毫米主炮的戰列艦。英國政府認為賣給巴西如此強大的戰艦並不符合英國的利益,於是以技術條件無法滿足為由婉拒。無奈,巴西只好接受305毫米主炮口徑的方案,但要求主炮數量必須比阿根廷戰艦多。

於是,14門305毫米主炮的裡約熱內盧級戰列艦設計方案便出爐了。由於當時只有雙聯炮塔,因此裡約熱內盧號有7個主炮塔,艦首兩座主炮塔,中部兩座主炮塔,尾部三座主炮塔,這種布置方式空前絕後。該級艦滿載排水量僅有30250噸,為保證安裝下7座炮塔,艦體被拉長至205米,主裝甲帶最大厚度僅有229毫米,顯得單薄無比。英國海軍相關人士看了該艦的設計後,評論道:「這種戰列艦的7門主炮一次齊射就會把船震散架!」

裡約熱內盧號開工沒多久,巴西因為過度的軍備競賽導致財政出現了困難,無奈之下,巴西只好把該艦出售給了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購買該艦一方面是為了給海軍添置主力艦,另一方面還想把該艦作為蘇丹的皇家遊艇使用。為此,該艦又對艦體內部進行了皇家遊艇的適應性改裝,這導致該艦的艦體結構和裝甲進一步弱化。土耳其將該艦命名為奧斯曼蘇丹一世號。

該艦尚未交付,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英國一方面需要更多戰列艦參戰,另一方面又對土耳其與同盟國的接近很不放心。最終,英國海軍選擇將該艦沒收,並命名為阿金考特號。該艦在一戰期間參加過日德蘭海戰。一戰結束後,對該艦不太滿意的英國海軍試圖將該艦出售,但是無人問津。無奈之下,英國人只好選擇將該艦拆毀。

相關焦點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量產無畏艦「柏勒羅豐」級戰列艦
    柏勒羅豐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繼無畏號戰列艦之後建造的後續改進量產型。無畏號戰列艦下水後,英國海軍部要求繼續建造該型艦以增強皇家海軍的實力。柏勒羅豐級基本布局與無畏號戰列艦很相似,可以看作為無畏號的後續改進量產型。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戰列艦的分水嶺「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戰列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是近代海軍史上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艦,可以稱之為是戰列艦發展史上的裡程碑。無畏號戰列艦採用統一彈道性能的主炮,不僅使得戰艦的火力提升,而且艦上的指揮人員能夠能夠統一指揮所有主炮瞄準相同目標進行齊射,用覆蓋式的火力投射範圍來提高主炮命中率,對戰列艦的作戰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無畏號戰列艦1905年10月2日在英國普茨茅斯海軍船廠開工建造,1906年2月10日下水,1906年12月2日服役,1921年出售拆毀。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戰列艦發展期:前無畏艦、無畏艦1889年,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首艦「君權」號開始建造,前無畏艦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種設計排水量為1萬4150噸,雙聯主炮塔的布局為前後各一座,擁有4門343毫米主炮,10門6英寸(152.4毫米)副炮,舷側主裝甲帶最厚處達457毫米的戰艦,成為了前無畏艦的模板,整體設計思想成為後來各國效仿
  • 前無畏艦有哪些技術突破?為何能欺負一眾鐵甲艦
    皇家君主號前無畏艦 以美國第一艘前無畏艦印第安納級的俄勒岡號為例,它的標準排水量已經達到10288噸,相應的能用於裝甲防護的噸位就增加了,該艦的防禦裝甲為鎳鋼,主裝甲帶最厚處
  • 日爾曼無畏艦的先行者——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1906年2月10日,英國樸斯茅斯海軍造船廠,一個巨大的船體下水,它就是英國在吸取了對馬海戰與美國提出的「全裝重型火炮」的經驗後,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此「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King George V-class battleship)建造於1911年,不是後來三十年代建造的條約型「喬五」戰列艦。喬治五世級是獵戶座級戰列艦的改進型,1911年1月開工,在防護設計方面做了一些修改,加強了艦體強度。
  • 一個時代的來臨,英國「無畏」級戰列艦
    對馬海戰之中的「三笠」號前無畏艦,它是日本海軍的旗艦 當1905年5月27日對馬海戰爆發之時,英國海軍軍方正在認真研討以往各場海戰中的利弊得失,而一艘匯集了英國皇家海軍全部智慧和心血的新式戰列艦已經在設計圖紙上呼之欲出了
  • 史上最醜的戰列艦:火炮奇粗無比 炮塔「緊急集合」
    由於在戰爭中,列強們都服役了一批艦齡較短的新型戰列艦,所以誰也不願意把自家這幾艘寶貝拆掉,反而想著逼迫對方拆毀,經過長達三個星期的激烈爭吵,五大主要海軍強國達成了妥協,籤署了歷史上有名的《華盛頓海軍條約》。
  • 億萬的炮塔億萬的榮光,戰列艦多炮塔神教的發源地,但實際上卻毫無...
    前言:本期是介紹英系戰列艦的第九期,本來說完無畏號戰列艦基本就已經走完英系戰列艦了,但發現英系科技線上還有一艘戰列艦,而且還是金幣船,這就是海軍史上著名的多炮塔神教——阿金庫特號戰列艦。它將作為英系戰列艦的收官之作。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
    最終的法案設想一支由大約41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其中25艘將被分配給公海艦隊,其餘的艦隻則作為後備。繼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之後是維特爾斯巴赫級戰列艦、不倫瑞克級戰列艦和德國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建造的最後一批前無畏艦。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英國海軍決定同時建造費舍爾提出的新艦,這就是具有跨時代革命性意義的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並且建造的稍晚,下水卻早於納爾遜勳爵級的兩艘艦,這一下就使得納爾遜勳爵級還沒有服役就變得過時了。
  • 戰列艦發展史二:前無畏艦時代!
    「定遠」艦的305毫米艦炮發射時需要先通過人力將炮彈從彈倉吊到炮塔,然後根據目標距離選取合適的發射藥包,最後進行發射,這一整套流程下來最少需要5分鐘左右。為了彌補主炮射速太慢的缺點多國海軍在19世紀90年代起開始為艦艇大量配備口徑較小的速射炮,大口徑主炮+小口徑速射炮成為了前無畏艦的重要特徵。
  • 超無畏戰艦的標杆,劃時代的產物:"俄裡翁"級戰列艦四姐妹
    "俄裡翁"級戰列艦直接採用了343毫米口徑主炮,全長177米,寬26.8米,吃水7.3米,標準排水量22000噸。滿載排水量25870噸。俄裡翁級擁有10門343毫米的Mark V艦炮,安裝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之中,同時也是皇家海軍中,第一級將全部炮塔安在中軸線上的戰列艦,俄裡翁級還擁有16門103毫米的副炮,其中12門被安裝在艦體建築上,另4門安裝在甲板上,這幾門炮還可以進行對空射擊。
  • 勇者屠巨龍:義大利魚雷快艇擊沉奧匈帝國無畏艦
    1911年6月24日,聯合力量級無畏艦的首艦「聯合力量」號(艦名來自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個人格言)在的裡雅斯特下水,斐迪南大公主持了儀式。同級艦共有四艘,另三艘為「特格特霍夫」號(利薩海戰中奧匈帝國海軍的指揮官)、「歐根親王」號(紀念奧地利古代名將)、「聖伊斯特萬」號(紀念匈牙利王國第一任國王)於1912~1914年相繼下水。
  • 女王陛下的軍艦: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風靡世界的大艦巨炮時代
    「無畏」號擁有先進的火控系統:當時火控系統還是一種新技術,是一種機械式控制裝置,它通過FQ-2測距儀觀測到的目標距離、方位,結合溫度、火炮初速、相對速度、搖擺周期、風向風速等,通過德梅裡克機械計算機計算射擊諸元,指揮和控制炮塔轉動;還可以通過一門火炮的試射效果給出所有火炮的修正值。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到了無畏艦時代,英國外部的壓力更加明顯,對手的追趕腳步更加逼近,德國就是最接近的一個。德國人在歐洲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他們冷靜、專注又非常有紀律,打仗勇敢,一直以來以英法為主的歐洲國家都希望德國作為一個名詞存在,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到現在還是這樣。
  • 千億炮塔!千億星辰!「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日後,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雷伊泰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以「日德蘭海戰」之名,成為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標誌性的戰鬥與頂峰。此舉曾被有心人解讀為他要恢復美海軍戰列艦遠洋巡航,雖然消息最後被證明為不真,但傳統上人們將戰列艦視為體現國家實力的代表神器,這種「大炮巨艦」感情也由此可見一斑 多鉚蒸鋼:「多炮塔神教」亞文化 20世紀末,隨著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在海灣戰爭後的陸續退役、封存、除名,大艦巨炮時代正式走入了歷史。
  • 裝甲厚457毫米:開始戰列艦的前無畏艦時代,北洋水師可惜錯過
    【話說軍世】在無畏號戰列艦出現,戰列艦正式開始進入無畏艦時代之前,世界各國的戰艦發展相當「異彩紛呈」,試圖設計建造站在時代大潮之上的海軍戰艦,但是處於晚清時代的我們,也成立了北洋水師,不過實際上真正引領當時戰艦技術發展的還是當時海上強國:英國,直到海軍假日以前,世界各國造艦大多以英國為參照
  • 二戰日本大和號戰列艦多變態?主炮炮塔重量相當於驅逐艦排水量
    這一世界海戰史上空前絕後的特攻作戰,是「菊水1號」特攻作戰中的重要一環。整個特攻艦隊的每艘軍艦隻有剛夠單程航行的燃料,所以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次自殺攻擊,此去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