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日本高中生黑丸(Kuromaru),曾在念初中時有過無數次的自殺念頭。讓他感到壓迫的不是學習或家庭的壓力,而是學校規定所有學生必須穿校服。
黑丸在東京都江戶川區上學,作為一名跨性別者,雖然戶籍性別登記為女性,但黑丸卻從小學起就認識到自己是一名男性。後來,黑丸升入初中,他就讀的這所初中規定男女學生必須穿規定的校服上學,男生要穿褲裝,女生則穿裙裝。黑丸不得不穿了三年的裙裝校服,而自己的內心卻被一點點拉進絕望的泥潭。
「初中三年,我都沒法穿本就屬於我的男士校服。穿著不屬於我性別衣服的這些日子,我已經把自己的心都殺死了。」 黑丸說。
在日本,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幾乎所有的中學都會要求學生穿上校服,這樣的規定,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對校方而言,獨一無二的校服既可以提高學校的吸引力,又能讓學生從著裝出發遵守規章制度。穿著同樣校服的學生們就是學校的代表,是一個集團。而校服,則是賦予學生們與眾不同的自豪感,培養學生對學校的忠誠感的最佳工具。
不過,隨著日本社會對跨性別群體的逐漸重視,這個約定俗成的規定在全國已經被很多學校取消了。目前,全日本的600所公立中學已經引入了可選擇性校服制度:一些學校允許女生自行選擇是穿裙裝還是褲裝,另一些學校則直接取消了對男女校服的劃分,把穿各類校服的選擇權交給了學生。
日本舉行學生制服選美比賽 頒獎儀式 圖片:CFP
校服的百年發展
日本學校穿校服的傳統,起源於明治時期的一所私立貴族學校——學習院。
1879年,學習院為了凸顯本校學生的尊貴身份,第一次規定了男學生的著裝要求:西式立領上裝、長褲以及學生帽。
其中,西式立領的靈感來源於明治早期從西方引入日本的西式軍服。因為,學習院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為日本政府培養軍官。這樣一套衣服價格昂貴,也只有上流階層能夠負擔。學習院的衣服,也成為了一種高貴身份的象徵。
而女式校服的起步,則略晚於男式,大約開始於1900年。那時候,學校規定女生必須要穿「袴」上學,「袴」是一種日本傳統的男式長褲,最初是武士們的常見打扮。那時候,學校正在大力推進體育課教學,女生穿袴可以很好地避免衣衫不整的情況。
進入20世紀20年代,受日本社會的西化影響,女生校服也逐漸開始西服化,其中最受女學生歡迎的,就是水手服。
昭和時代以後,校服逐漸發展成一種社會符號,是各大高校的身份標誌。戰後日本,入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原來只在貴族階層發展的西式制服開始在老百姓之間普及,逐漸走向大眾化。在同一所學校裡,校服更多了些平等的用意:用同樣的著裝掩蓋貧富差距。
日本最常見的女生校服—— 水手服 圖片:維基百科
而到了上世紀60到70年代,激烈的學生運動開始衝擊學校的教育體制,校服由於被認為是這種管理體制的代表而備受抨擊。東京的部分學校甚至還掀起了廢除校服運動。不過,這樣的反對聲並沒有持續太久,也沒有擴散開來。
到了1980年代,很多學校都開始了校服改革,將立領上衣與水手服改為布雷澤款。隨著校服設計風格的多樣化,人們對校服的評價也從低轉高。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對自己中學的校服情有獨鍾,因為這既是一種身份象徵,又和自己學生時代的美好記憶聯繫起來。
統一的校服,矛盾的內心
然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對穿校服這件事擁有美好體驗。對於跨性別者來說,帶有明顯性別區分的校服是他們學生時代的噩夢。
2020年,日本性別認知障礙學會理事長、岡山大學教授中塚幹也對日本各地學校展開了有關跨性別學生穿校服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跨性別的小學生中,只有不到50%的人表示願意穿學校的統一校服;而在中學裡,這一比例不到30%。此外,絕大多數學校老師依然認為,學生應該根據學校要求進行統一著裝。
穿著校服的日本學生們 圖片:CFP
中塚幹也教授表示,在岡山大學跨性別診所接待的一千多名患者中,有約30%的患者表示自己在意識到性別問題後就不願去上學,更有超過60%的患者表示曾經有過自殺傾向。
「他們不想上學的意願從小學就表現出來了,而這種傾向在中學的時候會變得更強烈。在這一階段,他們的第二性徵開始發育,還必須要穿上和自己心理性別完全不符的校服。」 中塚幹也說。
根據中塚教授的調查,有大約25%的跨性別人士將「校服」視作他們自殺的第一原因,這一點在跨性別的男性身上顯得尤為痛苦,因為他們必須穿著裙子上學,這是他們拒絕去學校的主要原因。
中塚幹也教授 圖片:每日新聞
「我為自己感到羞恥,我不想去上學。」當上文提到的黑丸,回憶起自己初中三年被迫穿裙子的日子,他依舊感到無比煎熬,「有時候我會穿著襯衫和褲子去學校,可是學校不讓我這樣穿著上課,把我趕回了家。」
雖然被學校遣送回家,但那時候的黑丸還沒有放棄,他找到了自己的班主任,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企圖尋求幫助。可班主任表示自己無法理解黑丸的心理感受,大家都這麼穿,所以他也必須忍耐。
這些冷冰冰的話語,徹底磨滅了一個初中生的希望。黑丸想到了死:「老師和周圍的成年人都不理解我的痛苦。我曾想過不要成為大人,想在20歲成年之前就去死,我只希望活到19歲。」
推動改革
初中畢業後,黑丸選擇了一所不要求著裝的高中就讀,這樣的高中極為少見,但卻解放了黑丸壓抑的內心,他決定用行動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跨性別學生。
2020年6月,黑丸在網上發起「東京都江戶川區校服選擇制度的導入請求」署名活動,很快,支持他的人數超過了1.1萬人,黑丸將所有的籤名收集起來,親自交給了江戶川區的區長。
在和區長的交談中,黑丸傳達出了自己的願望:「我希望江戶川區所有上中學的孩子們,面對校服都不會有任何讓他們後悔的事情發生。我希望這個社會能夠尊重他們每一個人的選擇,讓他們可以穿著自己想穿的衣服去上學。」
江戶川區的區長收下了他的籤名,並表示將成立一個研究委員會,儘快討論出統一的標準和制度,引入各個學校。
江戶川區區長齊藤猛接過黑丸收集的署名 圖片:Buzzfeed News
黑丸的遭遇並不是一個孤例。根據日本電通公司特別組織Diversity Lab 2018年的調查,日本的跨性別人數大約佔總人口的8.9%,也就是大約1125萬。這一龐大的數字背後,是近年來對該群體越來越高的關注。
其實,早在2015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就發表過有關「跨性別兒童的就讀學校案例」的通知,承認了「有性別區分的校服、衣物和體操會對跨性別兒童造成影響」,並督促學校儘快進行改善。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各地學校已經逐步行動了起來。
根據日本共同通訊社12月6日消息,截止到2020年12月,在全國已經有19個都道府縣、超過600所公立中學引入了可選擇性校服制度。其中,大部分的學校都為女學生提供了兩種校服:裙裝和褲裝,並允許她們自由選擇,這一方面是出於對跨性別者的照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冬天防寒的需求。另外,更有部分學校直接取消了校服的男女款區別,提供了多種組合,所有的學生都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想穿的校服,這也就是說,男生也可以穿裙子了。
12月20日,日本時報表示,剩下28個縣雖然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根據各縣教委的回應,到2021年春季,這項改革會擴大到所有的公立高中。
日本的LGBT群體在進行遊行 圖片:The Jakarta Post
除了學校,制服生產商也加入了改革隊伍。菅公學生校服股份公司(菅公學生服株式會社,簡稱KANKO)從1929年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學生校服製作。這些年,KANKO也開始創作更多樣式的制服:女式休閒褲、針對殘疾人的無紐扣式校服等等。KANKO在公司的網頁上寫到:我們支持每一個孩子的夢想和學習。
中塚教授對可選擇性校服制度表示了認可,但他同時指出,這項制度不應該只針對跨性別兒童,而是應該面向全體學生。
「有些人怕冷,有些人喜歡褲子的設計,有些人不喜歡露腳踝。對於這些孩子,我們就應該讓他們擁有穿褲子的權利。這不是針對跨性別兒童的特殊選擇,這是我們面向所有孩子的考慮。」 中塚幹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