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要「刷臉」取紙,市民擔憂信息洩露,城管部門:不存儲信息

2021-02-07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張皓)上下班「刷臉」打卡,購物「刷臉」支付,進出小區「刷臉」……可令張先生沒想到的是,連去漢口解放公園上個公廁,取紙也要「刷臉」,擔心人臉信息洩露。對此,武漢市江岸區城管部門表示,刷臉取紙機不存儲人臉信息,不會造成洩露。

如廁需要「刷臉」取紙

黃先生說,前幾天他去漢口解放公園遊玩時上公廁,發現需要「刷臉」才能取紙,雖然十分快捷,但也讓人擔憂個人信息洩露問題,科技有時候是把雙刃劍,他覺得沒有必要啥事都要「刷臉」。

「這樣的『小事』也要『刷臉』?」「人臉畢竟是重要的個人信息,這樣會不會留下什麼安全隱患?」……帶著市民一連串的疑問,楚天都市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黃先生所說這個公廁,位於解放公園2號門附近的地下,有無障礙通道,可從地面乘坐電梯進入,公廁裝有新風系統,免費WiFi覆蓋,還有熱水,手機免費充電,智能感應洗手液,廁所還有霓虹燈設計,配有智能香氛系統,公共區域可以看書,真是高端大氣上檔次。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入口處的「請刷臉取紙」機,注視該機上方的感應窗口進行人臉識別,幾秒鐘後,供紙機下方的出口就會「吐」出一段廁紙。

據現場廁所管理員介紹,這個廁所建成已有一年多了。刷臉取紙,主要是防止人們公紙帶走私用,或者過度使用造成浪費。以前用常規方式抽取廁紙時,常有如廁者或是過路市民隨意取紙,「刷臉」由於取紙量及取紙頻率都是設定好的,杜絕同一人短時多次重複取紙造成的紙張浪費。

記者了解到,類似「刷臉取紙」的公廁,武漢還有多處。記者在江漢區常青一路一座「星級旅遊廁所」看到,遊客站在「人臉識別廁紙機」前「刷臉」,不到1秒鐘衛生紙就出來了。9分鐘後,同一個人可以二次取紙,避免耗損。

不會存儲洩露信息

據江岸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解放公園旁的這個公廁,是按照市裡的「廁所革命」要求,於2019年修建的。武漢三鎮還有多處這樣的刷臉取紙公廁,主要是為了控制用紙量,防止有的人為了一己私利,抽許多紙帶走,甚至將一捲紙拿回家。這個刷臉機,不存儲用戶信息,因此不會造成人臉信息洩露。

公廁「刷臉」取紙方便了市民用紙及節約用紙,但探訪中卻有市民對「刷臉」心存憂慮,擔心個人信息遭到洩露。

記者梳理發現,前不久廣東東莞一公廁內安裝刷臉免費取紙設備涉及可能存在用戶信息洩露風險一事,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東莞城管回應:初衷為防止浪費。「刷臉」設備設有網絡功能模塊,可在規定時間內限制同一人取紙巾的次數。每次拍攝到的用戶照片均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刪除。由於該項功能引發公眾擔憂,本著公廁是為市民提供貼心服務的地方,以及城市管理服務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則,該分局已協調終止使用刷臉設備,改用常規的方式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

黃先生說,人臉、基因、虹膜、指紋步態等個體生物信息高度敏感,因為它們是伴隨終身、不可更改的,一旦洩露幾乎不可挽救。在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人臉識別頗為流行,它在維護公共安全、提高社會效率方面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但「刷臉」技術的濫用也讓許多人產生個人信息安全、財產安全的憂慮。

據了解,剛施行的《民法典》在「人格權編」中提出,處理人臉在內的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人臉信息採集在遵循「最少夠用」原則的基礎上,還應充分徵求被採集人意見。

技術本無善惡,用法卻有好壞,人臉識別使用的邊界到底在哪呢?黃先生建議:相關部門在啟用人臉識別技術提高服務的同時,更應加強相關監管手段,切莫讓人們的「信息洩露」擔憂變成了現實。

相關焦點

  • 王辰悅:「刷臉取紙」並非必要,信息保護才是首要
    公廁採用「刷臉取紙」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避免同一人在短時間內多次取紙,造成他人不便以及紙張的浪費等現象的發生。但是,僅僅只是為了取廁紙就讓公眾輕易地留下了人臉信息,僅僅為了少數人的不文明行為就讓大多數人冒信息洩露的風險,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 公廁刷臉掃碼取紙涉嫌洩露個人隱私?聽聽律師怎麼說
    為緩解濫用行為,在廣州上一輪「廁所革命」工作中,不少環衛公廁安裝了智能廁紙機,通過人臉識別或手機掃碼的方式,向如廁者免費定量供紙。但在防止個人隱私遭遇洩露的當下,並非每個人都願意被刷臉或者掃碼。記者近日在廣州街頭走訪發現,部分安裝智能廁紙機的公廁,將刷臉和掃碼作為唯一供紙渠道,不願刷臉或掃碼則無法獲得用紙。
  • 公廁為何終止「刷臉」?緣於輿論的力量
    市民只需站在取紙機前3秒,通過機器自動「刷臉」功能,便能得到設定好的紙量。這本是東莞莞城街道打造星級公廁的嘗試,最近卻因為隱私問題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近日,當地城管部門就此事給出回應,已協調終止使用前述設備,改用常規的方式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
  • 「刷臉」技術不能成為脫韁野馬
    先是有一名高校老師狀告杭州野生動物園刷臉入園,再有一名教授對自家小區刷臉門禁說不,還有一些售樓處在沒有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用人臉識別系統記錄、分析客戶來源,甚至有的地方上公共廁所取廁紙,也要刷臉…… 截至目前,「刷臉」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支付、交通出行、酒店入住等領域,在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下一步,人臉識別技術應如何規範使用?如何更好地保護個人隱私安全?
  • 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記者: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評論。微博截圖「好害怕哪天去廁所都要人臉識別,通不過不讓上廁所。」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的信息安全?
    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  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微博截圖  「好害怕哪天去廁所都要人臉識別,通不過不讓上廁所。」「如果趕上拉肚子,會不會刷臉的時間就『一瀉千裡』?」「十步一刷臉,如廁也艱難。」不少網友留言。  其實,取廁紙人臉識別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2017年,在北京天壇公園的公廁裡出現了6臺「人臉識別廁紙機」,「刷臉」才能取出60釐米至70釐米的廁紙。
  • 公廁取廁紙也要刷臉?杭州火車東站回應:十分鐘後會自動刪除
    公廁取廁紙也要刷臉?根據設置,在數分鐘內,如果使用者重複刷臉,廁紙是不會吐出的。這也就是這臺人臉識別供紙機的核心訴求點——能有效控制短時間內的反覆取紙,進而起到節約紙張的目的。有一位小姐姐刷臉取紙後,面對記者的提問說:「我也有點疑問的,它把我的臉部信息掃進去會不會亂傳播?」但不同的聲音也有。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黑產滋生 你的臉或只值幾毛錢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們的信息安全?
    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刷臉被賣房?刷臉要方便更要安全 刷臉時代如何保證「臉」的安全
    不過,在刷臉的過程中,除了便捷以外,你的「臉」真的安全嗎?這些新技術應用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信息採集與安全性方面的擔憂。尤其是在「刷臉」過程中,用戶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甚至用戶在不同情境狀態下的情緒等大量信息都被採集並儲存。
  • 快評丨僅刷一下臉房子就被過戶了,該給「刷臉」澆盆冷水了
    當下刷臉技術已成為資本驅動下的「風口上的豬」,不管有沒有必要,什麼場景都要加一個「刷臉」。刷臉成為一種時髦,也成為公民隱私被洩露的「敞口風險」。原來,業務員韋遠鵬以「房屋查檔」為由,要求業主和他見面,用手機給業主刷臉。殊不知,這其實已是「刷臉過戶」,韋遠鵬直接把房子過戶給了下家,並捲走下家的購房款。據不完全統計,受害人有數十人之多,案值達到千萬元級別。原來,「邕e登」App是南寧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推出的線上業務辦理平臺,「刷臉」的目的是讓市民少跑腿,結果被不法分子利用直接辦了過戶,捲走了房款。
  • 人臉信息洩露的焦慮:如何讓用戶不再恐慌?
    本報記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報導近日,一則「戴頭盔去看房」的短視頻在社交網絡火熱傳播,既撕開了當下人臉識別技術濫用亂象的口子,又戲劇性地將當下公眾擔憂人臉信息洩露甚至倒賣的不安全感生動地展現出來。這意味著包括人臉信息在內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更為廣泛。近一周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選擇公眾範疇內落地最為普遍、接觸頻次最高的智慧小區刷臉閘機為切入口,陸續走訪了北京市多個居民社區,採訪了用戶人臉信息「流動」鏈上的多方相關人士。
  • 一問:回家「刷臉」有這個必要?二問:信息安全誰來保障?
    近期小區貼出通知,要把門禁系統更新為「人臉識別」,要求大家輸入人臉信息,居民對於個人信息安全產生了擔憂。 居民:得需要身份證原件錄入進去,它才刷臉開通。它是不是可以改一下設置啊?信息要的太多了。這家睿視系統我們也查了一下,應用商店評價不太好。危險性在哪?後期我的危險向誰去投訴?沒人去公示這些問題。
  • 個人信息洩露防不勝防 大數據公司爬取簡歷現象頻發
    個人信息洩露防不勝防 大數據公司爬取簡歷現象頻發 原標題:   洩露用戶個人信息防不勝防  大數據公司爬取簡歷打小報告推送廣告等侵權現象頻發  一些簡歷大數據公司拼命發掘求職者簡歷上所有的秘密
  • 取用廁紙先人臉識別,方便了自己管理,卻裸露了別人信息
    文|桂依然自己的臉,自己作主,自我珍惜,自我保護。然而,近年來,各類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和服務機構,卻紛紛開始「抓臉行動」,似乎有一種嚴重依賴人臉識別的傾向。這不,12月4日這天,在媒體上就看到一則讓人側目的報導,說的是,最近東莞一些公廁,為了防止一些人蹭走更多的衛生紙,安裝了人臉識別供紙機。此舉確也方便了大家免費取用廁紙,但如此人臉識別卻引起人們的擔憂。
  • 刷臉取廁紙?僅上海安裝上萬部 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多地開始禁用人臉,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等唯一的生物特徵信息作身份認證。不戴頭盔看房我可能損失30萬,為了60公分的廁紙我出賣了自己的臉……是的,我知道我的臉正在被濫用,但是我有什麼辦法?很多人臉識別是強制使用的,如果拒絕刷臉,我可能上不了班、回不了家,因為門禁系統都升級為人臉識別,且沒有門禁卡等替代方案。
  • 上個廁所都要刷臉,灰黑產泛濫,誰在靠你的「臉」吃飯?
    更要命的是,大家渾然不覺,有些小區安裝了人臉識別的門禁,有的公共衛生間要把臉對準顯示屏,才能「吐」出紙巾。大家可能根本沒有想過,這些信息被搜集起來幹什麼?儲存在哪裡?會不會有洩露的風險?不過大多人覺得,反正自己的臉又不值錢,想用就用吧。
  • 漫·議|刷下臉房子沒了,這樣的「刷臉監管」不靠譜
    廣西南寧多名業主被置業顧問用手機「刷臉查檔」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房產就被過戶給他人或被用於抵押貸款,業主們的損失少則數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儘管詐騙分子被警方抓獲,但刷一下臉房子就沒了,還是讓人細思極恐。
  • 刷臉引發的「面子風波」波及面越來越廣
    ,透露出人們對人臉信息洩露的焦慮。走到哪都需要「刷臉」,有必要嗎?人臉信息被「弄丟」的風險高不高?我們又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臉」?    11月11日,晚報報導了市南區貴州路一處小區業主委員會決定逐漸在小區啟用 「刷臉」門禁,引發部分業主擔心,「這個能『刷臉』支付的時代,面部信息怎麼能隨便給他們存儲? 」於是拒絕刷臉,但由此帶來了不便。
  • 又是圓通,40萬個人信息遭洩露!「信息販子」價目表曝光
    日前,市民王先生前往一快遞代收點取快遞時被告知,代收點已推出新規: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回到住處,王先生按照公安部門提醒,撕下寫有自己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的運單並撕碎,但他知道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就算我做好自我保護,但快遞企業有我的信息,信息洩露環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