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為何終止「刷臉」?緣於輿論的力量

2020-12-22 馮海寧之聲

市民只需站在取紙機前3秒,通過機器自動「刷臉」功能,便能得到設定好的紙量。這本是東莞莞城街道打造星級公廁的嘗試,最近卻因為隱私問題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近日,當地城管部門就此事給出回應,已協調終止使用前述設備,改用常規的方式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南方都市報》)

上述街道在公廁免費提供紙巾環節安裝「人臉識別」,應該說初衷是好的。之前,多個城市公廁提供免費紙巾後,要麼被嚴重浪費,要麼被拿回家,既影響他人使用,也造成公共資源流失,還形成不良風氣。而安裝「人臉識別」目的正是防止不良現象重現。但初衷好卻不符合法律規定,讓人擔憂信息安全。

雖說上述公廁的人臉識別設備上已經註明,本機沒存儲,但卻不符合《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而且,正如專家所言:在本機沒存儲並不代表在系統內沒存儲,一旦資料庫洩露或被盜用就有風險。所以,市民擔憂個人信息洩露是種正常反應。而有關部門終止公廁「人臉識別」則源於「輿論的力量」。

從杭州「人臉識別第一案」,到多地售樓處曝出「無感抓拍」,再到公廁取紙「刷臉」,這說明「人臉識別」如今無處不在。之前,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刷臉」有什麼問題,但隨著人臉信息在網上公開出售,輿論對「人臉識別」持續關注,專家、公眾積極參與討論,終於讓一些地方部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於是我們看到,幾天前南京有關部門要求售樓處下架「人臉識別」,如今東莞城管部門終止使用「刷臉」,這種回歸理性的現象應歸功於輿論監督,即輿論關注、熱議「人臉識別」,使有關部門意識到隨意使用人臉識別設備並不符合法律規定,也給公民信息安全埋下隱患,及時終止「刷臉」才是正確選擇。

由於人臉識別技術是一種新生事物,法律也未做出十分精準明確的規定,所以,之前不少單位安裝、使用這種設備都很隨意,有關部門也重視程度不夠。而新聞輿論在「識別」、質疑人臉識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既讓有關部門意識到問題不少,也讓公眾意識到「潛在的威脅」。應當為輿論監督記功一次。

不過,到目前為止,向隨意使用人臉識別設備說「不」的地方部門仍然偏少。在「人臉識別」覆蓋越來越廣的情況下,其他地方、其他領域也存在操作不規範的問題,期待終止不規範的「刷臉」成為越來越多地方部門的共識,當這種捍衛法律公信力和公民隱私權的行動成為一種洪流,公民信息安全就有保障。

但下架或終止「刷臉」,仍然是治標之策,除此之外還應該通過精準立法禁止不規範「刷臉」,在這方面天津市正積極探索,近日該市通過的《社會信用條例》明確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採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雖然該條例禁止的對象是指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但對其他單位也是一種提示,同時也對其他地方立法機關是一種啟示。因為該條例中的「生物識別」就包括人臉識別。人臉識別信息一旦洩露,帶來的損害有可能是不可逆的。只有對人臉識別信息進行嚴格限制和規範,才能最大化保障公民信息安全權益。

也就是說,輿論監督、有效整改、完善立法,是治理「刷臉」泛濫的三劑良藥。其中,完善立法還需要《個人信息保護法》早日「亮劍」。

相關焦點

  • 公廁刷臉掃碼取紙涉嫌洩露個人隱私?聽聽律師怎麼說
    為緩解濫用行為,在廣州上一輪「廁所革命」工作中,不少環衛公廁安裝了智能廁紙機,通過人臉識別或手機掃碼的方式,向如廁者免費定量供紙。但在防止個人隱私遭遇洩露的當下,並非每個人都願意被刷臉或者掃碼。記者近日在廣州街頭走訪發現,部分安裝智能廁紙機的公廁,將刷臉和掃碼作為唯一供紙渠道,不願刷臉或掃碼則無法獲得用紙。
  • 「刷臉」技術不能成為脫韁野馬
    本報記者 趙 晶攝 近期,「刷臉」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 ——劉純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 謹防刷臉侵犯隱私 汪昌蓮 前一段時間,南京有多家售樓處接到相關部門電話通知,要求拆除現有人臉識別系統。此舉顯然為個人隱私保護開了個好頭。 大數據應用帶來了機遇與便利,也帶來了用戶對自身隱私安全的擔憂。比如,進小區、在公廁取廁紙都要「刷臉」,就存在過度採集公民個人信息之嫌。
  • 公廁取廁紙也要刷臉?杭州火車東站回應:十分鐘後會自動刪除
    公廁取廁紙也要刷臉?根據設置,在數分鐘內,如果使用者重複刷臉,廁紙是不會吐出的。這也就是這臺人臉識別供紙機的核心訴求點——能有效控制短時間內的反覆取紙,進而起到節約紙張的目的。有一位小姐姐刷臉取紙後,面對記者的提問說:「我也有點疑問的,它把我的臉部信息掃進去會不會亂傳播?」但不同的聲音也有。
  • 上廁所要「刷臉」取紙,市民擔憂信息洩露,城管部門:不存儲信息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張皓)上下班「刷臉」打卡,購物「刷臉」支付,進出小區「刷臉」……可令張先生沒想到的是,連去漢口解放公園上個公廁,取紙也要「刷臉」,擔心人臉信息洩露。對此,武漢市江岸區城管部門表示,刷臉取紙機不存儲人臉信息,不會造成洩露。
  • 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記者: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評論。微博截圖「好害怕哪天去廁所都要人臉識別,通不過不讓上廁所。」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黑產滋生 你的臉或只值幾毛錢
    (原標題:拿個廁紙都要刷臉!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的信息安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
  • 杭州東站公廁刷臉取紙,網友質疑:我的隱私誰來保障?
    近日有網友爆料杭州火車東站公廁可以刷臉取紙了但不少網友似乎不太放心杭州火車東站公廁刷臉取紙19樓網友@牛視頻杭州火車東站的衛生間安裝了對於這個機器,有旅客認為非常方便,但也有旅客顧慮刷臉識別帶來的隱私暴露風險。19樓網友熱評:@大藍海吧:紙巾售賣機有這麼難嗎?@只為在路上:還有電梯裡的視頻廣告,之前也說要準備加入人臉識別看人下菜。
  • 漫·議|刷下臉房子沒了,這樣的「刷臉監管」不靠譜
    廣西南寧多名業主被置業顧問用手機「刷臉查檔」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房產就被過戶給他人或被用於抵押貸款,業主們的損失少則數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儘管詐騙分子被警方抓獲,但刷一下臉房子就沒了,還是讓人細思極恐。
  • 王辰悅:「刷臉取紙」並非必要,信息保護才是首要
    公廁採用「刷臉取紙」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避免同一人在短時間內多次取紙,造成他人不便以及紙張的浪費等現象的發生。但是,僅僅只是為了取廁紙就讓公眾輕易地留下了人臉信息,僅僅為了少數人的不文明行為就讓大多數人冒信息洩露的風險,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們的信息安全?
    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刷臉被賣房?刷臉要方便更要安全 刷臉時代如何保證「臉」的安全
    如今,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比如刷臉解鎖、刷臉取款、刷臉付帳、刷臉支付、刷臉進校園、刷臉進小區、刷臉坐高鐵、入住賓館、上班打卡……我們正在進入刷臉的時代。「刷臉」已經不算新鮮,甚至在商場購物時,衣帽間前刷一刷臉,AI(人工智慧)導購就能根據用戶畫像向你精準推薦個性化的服飾搭配。
  • 智慧公廁系統功能簡介
    通過環境傳感器採集公廁環境數據實時上傳至雲平臺,大屏顯示公廁環境參數(異味、溫度、溼度、人流量、坑位實時佔用情況等),異味超標實時預警,同時接入移動端,用戶可隨時隨地查看附近可用公廁及使用情況,並通過公廁導航系統快速找到附近公廁,避免找不到廁所的尷尬和排隊的麻煩。
  • 刷臉遊園、刷臉回家、刷臉看房……「刷臉」 無處不在 誰來保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人臉識別」技術是否濫用引熱議 近期接連發生的幾個熱點事件,讓「人臉識別」這樣一個有些抽象的技術概念,成為了公眾輿論的焦點話題。 人們關心這項技術是否正在某些場景中被濫用?去年,因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年卡門票由指紋識別被「強制」升級為「刷臉」識別,浙江理工大學的特聘副教授郭兵將動物世界訴至法院。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收集郭兵照片信息不具備正當性,應予以刪除。 今年3月,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發現,她所居住的小區要求業主下載一個App,錄入人臉信息,進行門禁升級。
  • 蘇州試點寵物公廁為何無人問津?
    1月8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蘇州姑蘇區金色裡程小區,實地了解寵物公廁的現狀。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寵物公廁已經乏人問津,寵物公廁的圍欄內垃圾成堆,本是用來存放寵物便紙的盒子更是成為居民的「垃圾桶」,顯然,試點結果並不樂觀。寵物公廁缺乏管理垃圾成堆記者看到,金色裡程小區共有兩處寵物公廁,分別位於小區5幢和8幢。
  • 讓公廁成為城市「轉換心情」的驛站
    一場公廁革命,不僅改善了市民的如廁環境,更彰顯了一座城市的精細化服務,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來,路橋區加速推進「公廁革命」,內外兼修,不少公廁華麗「變身」,讓路橋更有「裡子」。日前,從臨海來路橋遊玩的周香蓮女士,路過河西公廁時,發現該處的公廁發生了巨變。之前,由於河西公廁位於主城區,靠近中盛城市廣場和十裡長街,原有的廁位、設施長期在高使用率之下,難以滿足市民的需求。2019年,路橋公廁集體改頭換面,全年新建6座公廁,改造15座公廁,融合城市發展,打造「一廁一品」「一廁一景」。
  • 快評丨僅刷一下臉房子就被過戶了,該給「刷臉」澆盆冷水了
    當下刷臉技術已成為資本驅動下的「風口上的豬」,不管有沒有必要,什麼場景都要加一個「刷臉」。刷臉成為一種時髦,也成為公民隱私被洩露的「敞口風險」。僅刷一下臉,房子就被過戶了?這實在是細思恐極,我們的臉還安全嗎?↑央視新聞報導畫面近期,「刷臉」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
  • 刷臉取廁紙?僅上海安裝上萬部 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再次刷臉時,設備語音告知,需要再過9分鐘才能取。設備屏幕顯示,這臺廁紙機已吐紙12295次。圖源/IT時報而這個機器的設備商生產商,跟近日上熱搜的東莞公廁人臉識別廁紙機是同一家——天津首聯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天津首聯」)。
  • 從簡陋到融入各具特色的城市符號,公廁變身拍照打卡地
    優化空間布局、增加蹲位數、擴展第三衛生間功能、引入智能設備……近日,北碚區多所城市公廁提檔升級後重新投用,不僅僅實用,顏值也同樣高。
  • 公廁裡看民國:國都南京城,為何不設女廁?
    人們不僅要問,為何找個合適的廁所這麼難?即令民國首都,當今省會,也是尋芳不遇,非輾轉他處,劍出偏鋒才能有稱心如意的獲得感。政府投資建的公廁,通病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以民國的廁所為例,來簡述一二。民國南京二、南京公廁史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同理,世上本是沒有公廁的,在路邊解手的人多了,便有了公廁。南京1927年定都前,也是沒有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