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時,為何說聽不懂的「鶴音」,不說日語?

2020-12-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現在的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天皇是沒有立法權和行政權的,更多是作為日本國家的象徵而出現在國際外交場合和國內公共視野。

就像二戰時期,雖然日本侵略者打的旗號是為天皇而戰,實際上調兵遣將發號施令的都是日本軍部的人。所以,在戰爭結束後,審判戰犯時,日本天皇逃過了軍事法庭的制裁。

不過,形式上面的東西還是得由天皇出面的。譬如,1945年日本投降時,投降詔書還是天皇宣講的。可能我們國人當時聽了沒有啥感覺,畢竟語言隔閡擺在這裡。但事實上,日本本國老百姓也聽不懂,因為當時天皇宣講投降詔書時,說的根本就不是日語。

相信很多人會納悶,日本天皇不說日語,那說什麼?他們說的其實是一種叫鶴音的語言。因為日本天皇被看作是日本神話裡的高天原在人間的代言人,他們是神的化身,自然在語言上也要和普通百姓有所區分。

而鶴音在日語裡的概念,就相當於文言文在漢語裡的概念。我國的文言文從大眾化走向小眾化,是在近代民國時期。1915年,以陳獨秀和魯迅為首的一大批民國知識分子發動了新文化運動,打出來「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口號,倡議用白話文替代文言文,以便讓更多底層的中國百姓更容易接受教育。沒幾年,生澀難懂的文言文便在主流文化圈裡完全消失,白話文佔據了高地。

因此,放眼我國文言文沒落的時間,也僅僅才100年左右。再加上這些年,中小學教材裡也有專門的文言文課文了。我國百姓不管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都掌握的遊刃有餘。

但日本就不一樣了,其鶴音一直沒有對下流傳過,只有皇室內部的才有資格學習使用。自古以來,日本百姓除了在祭祀儀式或是戰敗投降這種國家性的儀式面前能聽到天皇的鶴音,平時,他們是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學習的。而且,天皇在說鶴音時,邊上必定有一個翻譯,將天皇的話翻譯成普通日語,好方便日本百姓理解。

那既然鶴音日本百姓每一個能聽懂,天皇說它的意義何在呢?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彰顯「神的化身」的身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鶴音所包含的意義。

在日本神道教裡,鶴音被認為有將一切重新還原清零的作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國內一片壓抑,日本「大東亞共榮」的計劃全面落空。天皇用鶴音旨在表明日本迄今為止所有的苦難和罪孽也同時歸了零,代表其與過去的歷史徹底告別。日本著名學者佐藤卓己在其著作《八月十五的神話》裡將這天比喻為「斷絕史觀」,便很形象地闡述了這一點。

此外,用晦澀難懂的鶴音宣讀投降詔書,能將情感官方化。投降前夕,日本國內的氛圍已是相當壓抑,民眾心中都緊繃了一根弦。要是用通俗的日語來宣讀,勢必能激起日本民眾的情感共鳴,很容易引發民心動蕩。而用鶴音來讀時,能有效隔離這種情感共通,百姓們聽完後,在不知所云中投降儀式便宣告結束。

這就是日本天皇宣講時不說日語的原因,看來,日本皇室的講究還真不少。如今,日本天皇拋頭露面的次數也越來越少,能用到鶴音的場合也更加難以看見了。不過,只要日本天皇制度還存在,這種古老的語言必將世代傳承下去。相信在不久後的某一天,我國百姓或許也有機會聽到當年日本天皇投降說的語言。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為何說的不是日語?日本民眾根本聽不懂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為何說的不是日語?日本民眾根本聽不懂1945年日本終於宣布戰敗無條件投降,這場由日本發動對東亞各國的侵略戰爭,是所有東亞人民共同經歷的一場浩劫。二戰期間,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盛行,因此日本士兵在戰場上毫無人性,犯下暴行無數,但是日本宣布投降卻毫無誠意,因為日本裕仁天皇宣讀投降書的時候,日本民眾根本就聽不懂。
  • 為何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百姓聽不懂?說的不是日語嗎
    不過,在日本投降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時候,出現了民眾聽不懂的尷尬局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日本是法西斯中最晚投降的國家,雖然在德國宣布投降之後,日本也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但是它仍然堅持了3個月之後才投降,日本為何如此頑強呢?
  • 抗日戰爭大獲全勝,日本天皇廣播宣布投降,卻故弄玄虛不使用日語
    我們終於把該死的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祖國大地之上,我們終於可以宣布我們這這次戰爭中勝利了。雖然傷害對我們很大,但是我們最終還是贏了。而這次之後我們終於可以對以後想要侵略我們的國家說一聲你要掂量著點。這一次勝利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頑強和團結。而這次中國勝利了之後,日本籤訂了無條件投降的合約。而日本天皇也在日本國內用廣播廣播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但是為什麼當時的日本人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呢?
  •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時為何不講日語?老百姓聽不懂,還得用翻譯
    除此之外,日本天皇在宣讀投降書時,為什麼還要讓工作人員再翻譯一遍告訴日本群眾呢?難道日本天皇與日本群眾語言不通嗎?下面咱就來聊一聊。為了迷惑日本,蘇聯並沒有直接答應日本,在言語上也是含糊不清,其實在私下裡,蘇聯一直在為攻打日軍做著準備。 沒過多長時間,蘇聯就宣布對日開戰,後來美國又向日本再投了顆原子彈,這下日軍可嚇得不輕,慌慌忙忙的宣布投降。
  • 文史揭秘| 日本無條件投降標誌並非天皇詔書,當為」四國公告」
    多年來,中國史書和媒體在提及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歷史時,都說「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有必要再次審視這一提法。這背後涉及的實際上是以什麼作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標誌的問題。在當時的情況下,日本和同盟國間的聯絡是藉助了中立國的渠道。日本向同盟國表態投降,是以通過中立國向同盟國遞交乞降照會的形式進行的。而從程序上看,日本的乞降當然須被戰勝國接受方能生效,否則戰爭是不會因為日本單方面「宣布投降」就自行結束的。就歷史事實而言,當年日本政府的乞降照會一共有兩份。
  • 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此地日軍仍頑抗到底,粟裕大將:全部消滅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軍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經過中國軍民14年的奮勇抗戰,日本天皇終於在1945年八月十五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天,中國軍民歡欣鼓舞,男女老少湧到街頭,喜笑顏開,14年的艱苦付出,終於迎來了勝利的凱歌,這是中國近代第1次擊敗外國侵略者,一血百年恥辱。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此地日軍仍頑抗到底,粟裕大將:全部消滅。
  • 「無條件投降」的條件,假如盟國不答應,日本仍將負隅頑抗
    眾所周知,二戰時,在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沒多久後,日本就在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可其實,日本並不是真正的無條件投降。日本在投降時提出了必須要答應一個條件,才接受無條件投降。什麼是無條件投降呢?無條件投降,這個主張最早是由美國總統羅福斯在1943年提出的。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日本天皇宣講時為何不說日語?百姓根本聽不懂,原因讓人意外
    日本雖然被稱彈丸之國,但是在上個世紀它對於亞洲其他國家和人民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好在經過各國人民的努力抗爭,日本最終走上了末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這個時間卻比德國晚了三個多月,可當時德國傾覆的時候,日本已經沒有資本再戰,為什麼它還要殘喘,而不是儘快宣布呢?這其中就要提到蘇聯了。
  • 親耳聽到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什麼表情?照片不說謊
    裕仁天皇說話的男人就是44歲的日本裕仁天皇。這一天,他宣讀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玉音放送的詔書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到二戰的前半程,日本野心勃勃的軍國主義擴張史維持了半個世紀,宣布無條件投降,對於日本是杯難以下咽的苦藥。
  • 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我們都錯了,所有一切不過是為了保住天皇
    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投放到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才是導致日本投降的關鍵原因。但你是否有想過,這或許是當時日本當權者藉機找藉口投降的政治手段,一種為了保住「天皇制度」的手段。不然他們在投降時,也不會提出保住「天皇制度」的要求。 為啥我會這麼說?
  • 日本二戰真是無條件投降?他們曾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就死戰不降
    如果大家翻看任何歷史書籍,在定義日本二戰投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時,都會出現三個字「無條件」投降。有心人會疑問,投降就投降,為何是無條件投降呢?其實大家都被這個提法蒙蔽了,日本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有條件」投降,提出的最大的條件就是盟軍尤其是美國,要答應日本保留天皇制,或者說不懲罰裕仁天皇。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派出代表團(11人)登上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當天9時籤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咋一看,日本這一提法沒有問題,其實我們都忽略的一個問題。日本為何投降?
  • 日本無條件投降始末,投降前,日本首相一直在打太極,就連岡村寧次也...
    ,而是來自日本民間,在日本民眾食不裹腹,但在軍部洗腦下仍然狂熱地支持戰爭,推著這個快要散架的小破車向前奔跑,雖然很艱難,但卻沒有來自內部的抵抗,如果這時突然宣布投降,結束戰爭,民眾會不會適應,會不會引起社會動蕩?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他的回答令人不恥
    在日本,天皇擁有很高的地位,日本民眾將天皇奉若神明,無論他說什麼民眾都深信不疑,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日本天皇利用軍國主義思想對日本民眾洗腦,導致無論男女老少狂戰情緒都非常高漲,最終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侵略東亞很多國家,給受害國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難,但是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卻逃脫了審判和懲罰。
  • 抗戰勝利紀念日|戰敗後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
    8月15日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日。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如果美國按照一般性的解釋對日本執行無條件投降原則,必然會指向廢除天皇制,但這樣將難以保障日本投降的有序進行,他說「我很清楚地知道,到了日本應該投降的時候,只有天皇能促成其實現;也只有他頒布詔書,即日本人所認為神聖的文件才能使投降生效」。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日本皇宮死傷無數,只因日本天皇要演一齣戲
    然而,在軍國主義色彩洗腦下的日本國民,對於日本天皇決定投降的決定,一方面自我催眠,一方面不願意面對現實,想要改變這個既定事實,甚至發動叛亂想要讓日本天皇改變投降的決定。8月14日,是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前夜。然而在長期以來在軍國主義思想籠罩之下的日本國民,早已經變得十分偏執,甚至國內開始衍生出了不少的極端分子,他們對於戰爭的狂熱和對軍國主義的推崇,使得他們全然沒有辦法接受日本天皇的投降。
  •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在做什麼?照片不會說謊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從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當時日本7000萬百姓的表情大概都是什麼樣。裕仁天皇下達無條件投降詔書的時間點是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整。主要是通過一些廣播的方式,來讓日本國內的一些民眾和士兵們接受到了不再繼續徵戰和侵略的消息。 8月14日美國記者在日本國內拍到了一則大眾痛哭流涕的照片。這是在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前幾個小時,雖然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消息,可是大多數日本百姓已經了解了事情的走向。
  • 二戰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日本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死戰決不降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以廣播錄音的方式,向日本全體國民宣布投降。長久以來,關於日本投降前面總有「無條件投降」五個字,這可不是隨意加上的,是有講究的,甚至可以說是大有學問的。
  • 為什麼日本天皇不說日語?人們根本無法理解,原因令人驚訝
    幸運的是,經過各國人民的努力,抗爭,日本終於走到了盡頭。日本宣布投降。然而這一次比德國晚了三個多月,但當德國倒臺時,日本再也沒有資金去戰鬥了,為什麼他必須存活下來而不是儘快宣布呢?這就要提到蘇聯。  當時,蘇聯和日本的態度曖昧、日本希望把東北割讓給蘇聯,換取日本以尊嚴結束這一切,換句話說,就是和平談判,雖然最終的結果是休戰,但和平談判和投降是兩個概念。當時蘇聯有自己的戰略考慮,因此無法對日本給出明確的答案。
  •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銘記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文旅中國特推出特別策劃,回眸「八一五」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重要時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01珍貴歷史圖片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詔書的情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