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2020年12月24日上午,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後海小學本年度「常青藤」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匯報項目最後活動——「反思成長會」,在學校三樓會議室完成,這也預示著本學期「青藍工程」驗收工作初步結束。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本次青年教師培養項目活動由教學與課程中心設計推進,計劃為期一個月,以「匯報課」為主環節,以教促長,以研激思,師徒聯動發展,全校各層級教師聯動發展,校長陳海平、副校長王一飛全程參與。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是該校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培養的經典模式,2020-2021學年度本項工程由校長親自督導,教學與課程中心(教科室)細化落實,規劃、指導、執行、驗收,環環相扣,做到有計劃、有目標、分層級、針對性強,以期助推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成就更多的好老師。在經過幾個月的師徒共學共研共教,12月集中匯報——聚焦課堂,圍繞教學考察青年教師在師傅陪伴式指導下教學設計、課堂授課及反思教學等綜合能力所達水平。
面向「常青藤」結對師徒,2020年11月26日,教學與課程中心(教科室)副主任管麗召開了匯報課啟動會,以期思想上重視、行動上實現。啟動會上,校長陳海平、副校長王一飛動員師徒們「戰略上重視,戰術上研究」,完成好本學年師徒結對的首次匯報任務。教學與課程中心詳解了匯報課時間、活動安排、驗收標準及獎勵等相關內容,並特別強調了本次匯報課的目標為「合格」,圍繞此目標確定驗收內容:徒弟為教學設計(在師傅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反思三個方面;師傅的內容包括觀課評課和導師鑑定評語兩個方面。
「打鐵還需自身硬,幹事更要本領強」,課堂教學是教師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師的教學能力決定了教育的質量,青年教師成長的第一要務是把課上好。本次由教學與課程中心推進的青藍工程之匯報課持續一周,從2020年12月7日到11日,涵蓋語文、數學、英語和形體四大學科的9位青年教師在師傅指導下,呈現9節精彩課堂,全校教師參與聽課,校長、副校長、教學與課程中心和師傅團隊觀課評課均給予高度肯定和讚揚,箇中不乏精品課,值得推廣。
「學而不思則罔」,師傅和徒弟從不同角度對本周期師徒結對進行總結和反思,並提交文本。教案為教學實施的藍本和規劃,教學反思為教學實施後的經驗得失小結,皆是一個合格老師要掌握的基本功。為更精準診斷青年教師設計教案和反思能力,教學與課程中心特別組織了學校副高團隊,在2020年12月21日對「常青藤」師徒結對學期匯報評分和點評。匯總副高團隊意見和建議,教學與課程中心在2020年12月24日又面向全體上課徒弟舉辦了「反思成長會」,曾宇芬主任和副校長王一飛特意調課參加並做了簡短發言,中心副主任管麗老師做了《規範文本,從合格到勝任》的主題講座,並要求所有上了匯報課的老師要從「自身專業成長」角度寫教學反思,並以規範文本為標準去修改自己的教案。反思會上,青年教師還細讀自己師傅所撰《導師鑑定評語》,寫出徒弟感言。校長陳海平在反思會結束前肯定了本學期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培訓的效果,並讚揚了青年教師能用心學習,成長喜人,最後期許青年教師更加珍惜這樣平臺,讓自己專業化之路更寬更廣。
本次青藍工程師徒結對驗收不僅讓參與的老師受益,更促動了沒有參與的老師期待加入,讓全校教師為之而動。據悉,本次驗收的結果將在本學期期末總結大會上進行公布,並對優秀者進行表彰。
審讀:孫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