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

2021-01-08 騰訊網

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

一、心律失常

由於心臟內衝動的發生及傳播不正常而使整個心臟或其中一部分的活動變為過快、過慢或不規則,或者各部分活動的順序發生紊亂時,即出現心律失常。

二、心律失常分類

根據其原理可分為衝動起源異常和衝動傳導異常兩大類,根據心律失常的心率快慢可分為快速型和緩慢型心律失常。

1.衝動起源異常及衝動傳導異常

2.快速型和緩慢型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於心室的心律紊亂,是常見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心室顫動(室顫)等。由於心律失常的症狀不同,其心電圖的顯示也有所不同。

根據醫學統計,常見的心律失常心電圖有以下三種:

一、室性期前收縮

1.病因:

常見於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與二尖瓣脫垂患者。

2.心電圖特徵:

提前發生QRS波群,時限通常超過0.12s、寬大畸形,ST段與T波的方向與QRS主波方向相反。其前無P波。室性期前收縮與其前面的竇性搏動之間期恆定。

完全性代償間期,即包含室性期前收縮在內前後兩個下傳的竇性搏動之間期,等於兩個竇性RR之間有室性並行心律的心電圖表現。

二、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1.病因:

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藥物中毒如抗心律失常藥物、氯喹、洋地黃及銻劑,擬交感神經藥物過量,低血鉀或低血鎂,低溫麻醉、手術及心導管檢查等機械刺激等,少數見於無器質性心臟病。

2.心電圖特徵:

3個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縮連續出現;QRS波群形態畸形,時限超過0.12s,ST-T波方向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為100~250次/min,心律規則,但也可輕度不規則;心房獨立活動與QRS波群無固定關係,形成室房分離。偶爾個別或所有心室激動逆傳奪獲心房;室性融合波、心室奪獲、全部心前區導聯QRS波群主波方向呈同向性等心電圖表現提示室性心動過速。

三、室顫

1.病因:常見於臨終前、急性心梗、嚴重低鉀等

2.心電圖特徵:完全不規則的波,150~500次/分。

心室顫動是由心室許多並行的異位起搏點同時放電引起,導致心室不規則快速抽動,這時的心室就像「一個裝滿蠕蟲的袋子」,快速、無效、毫無規律的抽動。心臟失去了機械泵功能,將無法維持有效的血流動。

症狀:

1.意識喪失、抽搐,即阿-斯症候群。

2.面色蒼白或青紫,脈搏消失,心音聽不到,血壓為零。

3.如不及時搶救,隨之呼吸、心跳停止。

治療:

1.直流電復律和除顫為治療室撲和室顫的首選措施

2.藥物除顫

3.在堅持上述治療的同時要注意保持氣道通暢,堅持人工呼吸,提供充分氧氣。

4.若條件允許亦可插入臨時起搏導管進行右室起搏。

綜上而言,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心電圖波形的異常可以推斷心臟異常的原因和部位,及時發現各種嚴重的心律失常。同時,患者也可利用心電圖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醫生的積極治療。

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內科學-心律失常:竇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竇性心律失常 第三節 房性心律失常 第四節 房室交界區性心律失常 第五節 室性心律失常
  • 房室交界區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區性逸搏的頻率通常為40~60次/分。心電圖表現為在長於正常PP間期的間歇後出現一個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或逆行P波位於QRS波之前或之後,此外,亦可見到未下傳至心室的竇性P波。房室交界區性心律指房室交界區性逸搏連續發生形成的節律。心電圖顯示正常下傳的QRS波群,頻率為40~60次/分。
  • 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處理
    何奔 教授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常見的併發症,按起源可分為室性和室上性,其中室性心動過速是急性心肌梗死時最易發生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 胸悶心慌還煩躁原來是心律失常在搗亂
    當時檢查冠脈造影未見明顯異常,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診斷為室性早搏。在確診後張先生雖然吃了些藥,症狀也有所緩解,但改善並不明顯,張先生仍然是時有心悸、煩躁、氣短、急躁易怒、睡眠差、胸悶等症狀發生,這讓他生活很受影響。時間長了,張先生實在無法再忍受,這才來到河北以嶺醫院,希望通過中醫藥治療來改善自己的不適。  接診後,張先生再次接受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發現室性早搏有一萬多個。
  • 急診心電圖快速解讀|心動過速|心電圖|竇性|導聯|-健康界
    急診心電圖的快速解讀對危重患者的病情判斷和及時處理十分重要,特別是對嚴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冠脈症候群的心電圖解讀。①快速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②緩慢性心律失常: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心室停搏及室性自主心律。
  • 緩慢性心律失常為什麼難選藥
    當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們對「心律失常」這個名詞似乎並不陌生,其實心律失常也有很多分類,其中緩慢性心律失常佔心律失常的15-20%,這類疾病治療藥物的選擇格外困難。這是為什麼呢?
  • 心律失常到底是怎麼回事?分為哪些類型?
    如果心臟激動的起搏異常和(或)傳導異常,稱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按發生部位分為竇 性、房性、交界性、室性心律失常:按發病機制分為激動起源異常,激動傳導異常,激動起源、傳導異常。 心電圖檢查是診斷心律失常唯一的方法,也是診斷心律失常的「金標準」,是目前為止任何其他現代儀器設備不能替代的檢查方法。
  • 健康|如何正確對待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很常見的現象,人的一生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心律失常的經歷,有的人症狀較明顯,表現為心慌、心悸等,有的人偶有症狀甚至沒有症狀未引起注意。那麼,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心律失常?發生心律失常之後應該如何自我保健呢?本期節目,來關注如何正確對待心律失常。
  • 有些心臟病是"吃出來的" 防範心律失常應做到這些
    房顫的診斷並不複雜,多數人房顫發作時會有心慌不適的表現,有症狀時到醫院做一個心電圖就能確診;還可以身上戴一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持續對心跳進行監測;有一些可攜帶穿戴設備也有監測心電圖的功能。也有一些人房顫發作沒有特別的症狀,這些患者很可能出現心衰或者腦梗塞等其他嚴重症狀就診時才發現自己原來有房顫。某種程度上,這些「無症狀性房顫」病人可能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 甘肅醫衛丨「小鹿亂撞」不只是心動的感覺,還可能是心律失常
    白明說,早搏是一種最常見的異位心律,它只是一種症狀,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心臟器質性病變可能會發生早搏,而正常人也會因外在原因引發早搏。可以說,成年人幾乎100%都發生過早搏。  早搏也不等於冠心病。心臟早搏是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類型,通過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發現大部分人都有心臟早搏的現象,通常由於過度疲勞、情緒激動等精神因素導致,一般無需治療。
  • 心律失常是怎麼回事,早搏需要治療嗎,醫生為你答疑解惑
    在心血管內科門診,經常遇到一些患者來向我諮詢,「您說我患了心律失常,那什麼是心律失常?心電圖報告上寫著早搏,這個病危險嗎,需要治療嗎?」這是一個很多人都關注的心臟健康問題。先理解什麼是竇性心律?當心臟信號發出的起源或者傳導線路出現故障,引起心跳過快、過慢或者不規則,就叫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種類有哪些?如果按照發作時部位來劃分,心律失常分為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一般來說室性心律失常來源於心室,室上性的來源心室以上的部位,通常指的是心房。
  • 冬天是一年中心律失常患者最多的時候,浙人醫奏響複雜心律失常治療...
    這個節氣的到來,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也是一年中心律失常患者最多的時候。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童向民心律失常,很多人對這個名詞既熟悉又陌生。簡單來說,年輕人中常見的早搏,中老年人中多見的房顫、室速、室顫都是心律失常。每年單位體檢我們都要做心電圖,就是為了看你有沒有心律失常。
  • 一文匯總,6種QT/QTc間期延長的心電圖
    隨著低鉀血症的惡化… •頻繁的室上性和室性異位;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顫、房撲,房性心動過速; •可發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顫和尖端扭轉型室速。
  • 心律失常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心律失常是指由於心臟激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變,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表現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任何不適,偶於查體時被發現,嚴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 扒一扒 那些常見的抗心律失常藥物
    因此,其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比緩慢性心律失常更有效。能夠減慢缺氧、缺血心肌細胞的傳導,降低興奮性,縮短動作電位時程。靜脈製劑如利多卡因(Lidocaine)常用於心梗後,開胸心臟手術和地高辛中毒引起的室速,但也存在可能誘發癲癇的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由於存在首過效應建議靜脈給藥。
  • 心內科臨床經典案例:緩慢型心律失常
    入院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偶發房性早搏(見圖3-2A)。胸部X線檢查:兩下肺少許慢性炎症,心影大小正常。心超檢查:室間隔基底段稍增厚,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64%。  二、診治經過初步診斷:①緩慢型心律失常(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竇性停搏,偶發房性早搏);②高血壓病2級(中危)。
  • 急性心梗合併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期如何應對?
    內容來源於:心內科急診血運重建及優化的藥物治療大大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併發症及死亡風險,但室性心律失常仍然是
  • 心律失常如何預防
    心律失常是指由於心臟激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變,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表現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任何不適,偶於查體時被發現,嚴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 心電圖查出「早搏」?別慌!未必是心臟病
    竇性心律就是正常心率心電圖是心內科最常見的檢查。心臟的每一次跳動都是在電衝動的控制下完成的,沒有電衝動,心臟就不跳了。臨床上很多疾病都需要心電圖來幫助識別與診斷,例如各種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等。竇性心律過快,頻率超過100次/分,就成為竇性心動過速,健康人吸菸、飲酒、喝咖啡、喝茶、情緒激動等都會引發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過慢,頻率低於60次/分,就成為竇性心動過緩。常見於運動員或睡眠時。很多疾病也會引發竇性心動過速或者竇性心動過緩。
  • 運動與心電圖
    (一)常見的和訓練相關心電圖改變1.竇性心動過緩  根據運動類型和訓練/比賽水平,運動員常常在心率低於60 次/分的情況下定義靜息竇性心動過緩。在長跑等耐力運動中,心率通常較低,與個體運動員的適應水平成反比。竇性心動過緩和竇性心律失常被認為反映迷走神經張力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