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由於心臟激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變,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表現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任何不適,偶於查體時被發現,嚴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心律代表著心臟的節律,通俗講就是心跳。心律失常說明心臟的節律出現異常現象。心臟內的激動起源或者激動傳導不正常,引起整個或部分心臟的活動變得過快、過慢或不規則,或者各部分的激動順序發生紊亂,引起心臟跳動的速率或節律發生改變,就叫做心律失常。
(1)激動起源異常
竇性心律失常
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症候群。
異位心律
A、主動性異位心律:過早搏動(房性、交界性、室性);心動過速(房性、交界性、室性);撲動或顫動(房性、室性)。
B、被動性異位心律:逸搏(房性、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房性、交界性、室性)。
(2)激動傳導異常
傳導阻滯
竇房傳導阻滯;房內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束支或分支傳導阻滯)。
傳導途徑異常
預激症候群。
2、(1)生理性因素
如運動、情緒激動、進食、體位變化、睡眠、吸菸、飲酒或咖啡、冷熱刺激等。
(2)病理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
包括各種功能性或器質性心血管疾病。
內分泌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減退症、垂體功能減退症、嗜鉻細胞瘤等。
代謝異常
如發熱、低血糖、惡病質等。
藥物影響
如洋地黃類、擬交感或副交感神經藥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經阻滯劑、抗心律失常藥物、擴張血管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
毒物或藥物中毒
如重金屬(鉛、汞)中毒、食物中毒,阿黴素中毒等。
電解質紊亂
如低血鉀、高血鉀、低血鎂等。
麻醉、手術或心導管檢查。
物理因素
如電擊、淹溺、冷凍、中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