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Y1是一種SMAD雙重抑制因子

2020-12-23 科學網

LEFTY1是一種SMAD雙重抑制因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2 23:00:42

美國史丹福大學Michael F. Clarke小組的一項最新工作發現,LEFTY1是SMAD雙重抑制因子,可促進乳祖細胞生長和腫瘤發生。相關論文於2020年7月20日在線發表在《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研究人員證明LEFTY1是NODAL/SMAD2信號的分泌抑制因子。BMP7是一種具有環境相關功能的NODAL拮抗劑,由基底細胞產生並抑制祖細胞增殖,它可以抑制SMAD2和SMAD5信號傳導從而促進正常和惡性乳腺上皮細胞的長期增殖。

 

在正常小鼠的上皮中,LEFTY1在腔細胞和稀有基底細胞中與BMP7對立表達,從而促進導管分支;LEFTY1與BMPR2結合,來抑制BMP7誘導的SMAD5激活,而這種LEFTY1-BMPR2相互作用在三陰性乳腺癌異種移植物中對腫瘤起始細胞是特異的,因為其依賴於LEFTY1來生長。這些結果表明,LEFTY1是內源性SMAD雙重抑制因子,而抑制其功能可能是乳腺癌治療的靶點。

 

據介紹,SMAD途徑控制上皮細胞的增殖,而通過SMAD成員傳遞TGF-β和BMP信號對乳腺發育和體內穩態具有明顯的影響。

 

附:英文原文

Title: LEFTY1 Is a Dual-SMAD Inhibitor that Promotes Mammary Progenitor Growth and Tumorigenesis

Author: Maider Zabala, Neethan A. Lobo, Jane Antony, Luuk S. Heitink, Gunsagar S. Gulati, Jessica Lam, Natesh Parashurama, Kassandra Sanchez, Maddalena Adorno, Shaheen S. Sikandar, Angera H. Kuo, Dalong Qian, Tomer Kalisky, Sopheak Sim, Linus Li, Frederick M. Dirbas, George Somlo, Aaron Newman, Stephen R. Quake, Michael F. Clarke

Issue&Volume: 2020-07-20

Abstract: SMAD pathways govern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and BMP signaling through SMAD members has distinct effects on mammary developmentand homeostasis. Here, we show that LEFTY1, a secreted inhibitor of NODAL/SMAD2 signaling,is produced by mammary progenitor cells and, concomitantly, suppresses SMAD2 and SMAD5signaling to promote long-term proliferation of normal and malignant mammary epithelialcells. In contrast, BMP7, a NODAL antagonist with context-dependent functions, isproduced by basal cells and restrains progenitor cell proliferation. In normal mouseepithelium, LEFTY1 expression in a subset of luminal cells and rare basal cells opposesBMP7 to promote ductal branching. LEFTY1 binds BMPR2 to suppress BMP7-induced activationof SMAD5, and this LEFTY1-BMPR2 interaction is specific to tumor-initiating cells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xenografts that rely on LEFTY1 for growth. Theseresults suggest that LEFTY1 is an endogenous dual-SMAD inhibitor and that suppressingits function may represent a therapeutic vulnerability in breast cancer.

DOI: 10.1016/j.stem.2020.06.017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20)30284-8

相關焦點

  • NVR益生菌牙膏:雙重亮白因子,越刷越白,每一天口氣持久清新
    NVR益生菌牙膏:雙重亮白因子,越刷越白,每一天口氣持久清新。現在很多人受口氣問題困擾,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NVR益生菌牙膏,刷完牙五個小時後還依舊有一股清香味!刷完牙一整天都有好的心情。長期使用這款益生菌牙膏,能從源頭直接抑制有害細菌的傳播,而且益生菌能直接進入體內,抑制體內的有害細菌。輕鬆刷一刷就能有效抑菌,解決口臭、牙齦炎、牙齒敏感等問題。當然,這款牙膏在美白的功效上也是強大的,裡面添加了天然水合矽石。具有除垢因子和亮白因子,能滲透頑固汙漬內層分離汙漬,崩解牙齒表面附著的牙垢牙石牙菌,讓牙齒恢復原有的亮白。
  • 進口奶粉新選擇,諾優能PRO富含乳源雙重活性因子gsMO2
    這款奶粉富含源於天然的乳源雙重活性因子gsMO²,守護寶寶的腸道健康,幫助寶寶激發內在活力,讓寶寶少上火、少生病,堪稱養出「活力寶寶」的不二之選。諾優能PRO深諳寶寶腸道的奧秘,凝聚了多年對於寶寶腸道健康的研究成果,配方中富含乳源雙重活性因子gsMO²,專注守護寶寶的腸道健康。
  • ...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而...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regulate autophagy activity 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 基於NK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
    因此,人們開發了多種策略來恢復NK細胞的功能,包括過繼細胞轉移、細胞因子治療、靶向激活、抑制性受體和腫瘤微環境的單克隆抗體。腫瘤利用NK細胞抑制性受體進行免疫逃避就是這樣一種機制,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並已被證明是最有效和最受歡迎的治療靶點。
  • 肌醇多磷酸激酶通過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調控自噬活性
    Developmental Cell》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regulate autophagy activity"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通過調節轉錄因子
  • 只需抑制一種蛋白1個月!斯坦福團隊就能讓衰老肌肉恢復年輕態!
    北京時間12月1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衰老小鼠體內一種蛋白質的活性一個月,可以恢復動物萎縮肌肉的質量和力量,並幫助它們在跑步機上跑得更長。相反,在年輕小鼠體內增加這種蛋白的表達會導致它們的肌肉萎縮和衰弱。
  • 只需抑制一種蛋白1個月!Science:斯坦福團隊就讓衰老肌肉恢復年輕態!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肌肉延緩衰老呢? 北京時間12月1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衰老小鼠體內一種蛋白質的活性一個月,可以恢復動物萎縮肌肉的質量和力量,並幫助它們在跑步機上跑得更長。
  • Smad三箭定江山,wink狀態遭受質疑,沒有cryin就成三流戰隊了?
    而就在大家都覺得這場V5大勢已去的時候,V5下路smad站了出來。他的艾希連續三箭幫助V5徹底扭轉了局勢。第一箭射向了在中路收線的wink,在EZ有E有閃的情況下,wink不慎中箭,被smad拿下終結。第二波射向了臉探草叢的打野wei,這波直接導致ES團滅高地被破,V5成功扳平局勢。
  •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一種全新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李家洋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獲悉,該所李家洋院士團隊通過系統鑑定擬南芥中獨腳金內酯的早期響應基因,最新闡明獨腳金內酯調控分枝發育、葉片形狀以及花青素積累的分子機制,發現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中的雙功能抑制蛋白,從而揭示出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 《科學》子刊:鑑定出SMOC1是一種葡萄糖反應性肝臟因子,有望作為...
    但是,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臨床科學家Victoria Salem(未參與這項研究)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臨床醫生意識到對這種疾病而言,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不是一種非常準確的分類」。肝臟因子(hepatokine)是肝臟分泌的調節全身代謝的蛋白。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和弗林德斯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sparc相關模塊化鈣結合蛋白1(sparc-related modular calcium-binding protein 1, SMOC1)是一種葡萄糖反應性肝臟因子和葡萄糖穩態調節蛋白。
  • 細胞因子風暴和COVID-19致死——2020年細胞因子市場分析
    Ilaris是一種抗全人源化IL-1β單抗,可靶向結合併中和IL-1β,阻斷其作用。對於COVID-19,中科院周琪院士曾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身體內會出現「炎症風暴」的現象,該現象是新冠肺炎感染者從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關鍵點。「炎症風暴」學術名稱為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
  • 【突破】抑制一種與痴呆相關的酶,或可逆轉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損傷
    是在外周神經細胞中形成髓鞘的一種重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一種包含兩個活性位點的跨膜蛋白,可以在細胞外形成二聚體。 研究發現,BACE1不止生成β-澱粉樣蛋白,還能破壞細胞生成PKA(蛋白激酶A)功能所需的因子,而PKA在記憶生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此看來澱粉蛋白前β-分解酶1是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重要因素。
  • ...出SMOC1是一種葡萄糖反應性肝臟因子,有望作為控制血糖的藥物靶標
    2020年9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傳統上,作為一種影響超過1億美國人的疾病,糖尿病僅分為兩種類型。但是,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臨床科學家Victoria Salem(未參與這項研究)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臨床醫生意識到對這種疾病而言,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不是一種非常準確的分類」。
  • 抑制失控的免疫反應能治療COVID-19嗎?
    與此同時,醫生和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尋找治療方法來阻止細胞因子的攻擊。一種可能是託西珠單抗,一種與IL-6受體結合的抗體,抑制細胞因子的作用。法國最近的一份病例報告發現,兩劑託西珠單抗可以顯著改善一名COVID-19患者的症狀。目前,多個國家都在對託西珠單抗進行臨床試驗。
  • 【中和品牌匯】加盟商 · 美國福萊傳輸因子
    .什麼是傳輸因子?傳輸因子是高效能的免疫訊息分子。母親將她對各種疾病的記憶,藉由初乳或蛋黃中的傳輸因子傳遞給她的新生兒。傳輸因子被認為由蛋白質、RNA 組成,但不含 DNA。 它們的超小分子 (分子量小於 10,000) 讓它們不至於引起過敏,並能使口服時的功效不減。事實上,所有哺乳類動物的初乳都富含傳輸因子,它對新生哺乳類動物透過母體哺乳或吸吮乳汁獲得被動免疫力至關重要。
  • 【學術前沿】汪超/顧臻團隊:新遞藥策略緩解細胞因子風暴 | Cell...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肺炎是一種影響肺部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細菌、病毒等感染所致的嚴重的肺部炎症,是全世界因感染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作為一種免疫反應,是機體的一種防禦機制,是機體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的基礎。一般來說,急性炎症反應可以幫助機體修復傷口或抵抗病原體的感染。
  • 通過Ostwald熟化抑制缺陷和晶界的高性能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華僑大學吳季懷教授課題組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發表了題為「Suppressing Vacancy Defects and Grain Boundaries via Ostwald Ripening for High-Performance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通過Ostwald熟化抑制空缺缺陷和晶界的高性能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白凡課題組與合作者發現鼻咽癌「上皮-免疫」雙重特徵腫瘤細胞並...
    ,NMF)方法解析其潛在的差異基因程序,鑑定出一種特殊的腫瘤細胞特異的「上皮-免疫」雙重特徵,腫瘤細胞既表達經典的上皮細胞標誌物(如EpCAM),又表達一些免疫標誌物(如MHC-II類分子、補體基因等)。
  • 氫氣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和巨噬細胞相關
    結果:氫氣聯合巨噬細胞使乳腺癌細胞活力降低,凋亡增加;機制方面,氫氣聯合巨噬細胞增加了細胞因子TNF-α,IFN-γ的分泌,上調了凋亡通路中FADD、caspase3的表達,並且促進巨噬細胞向M1極化,抑制其向M2極化。結論:氫氣聯合巨噬細胞能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
  • 破解世紀難題|針對愛滋病並髮結核病的雙重疫苗策略研究進展
    愛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是一個互相促進病變進展、惡化,迅速導致死亡的過程。據統計,愛滋病毒感染者(PLWH)患結核病的風險是未感染愛滋病毒者的15-22倍。在這種情況下,開發一種可以抗擊兩種疾病的單一疫苗成為了人們雄心勃勃但曠日持久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