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 活態滿族文化下的「野意火鍋」—滿語部落

2021-02-17 尋味吉林


今天尋味君為各位饞友們介紹全國首家活態滿族餐廳——滿語部落。


        火鍋是滿族名饌。滿族人原稱為「野意火鍋」。早在金代,滿周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獵時架火燒陶罐,用雞湯煮食鹿、狍肉片的飲食風俗。陶罐內煮沸的雞湯熱氣騰騰,鹿、狍肉片隨切隨煮隨食。所說菜系屬於清真。銅鍋炭火,雞湯沸騰,湯中雜以酸菜絲、粉絲,用來涮豬肉、羊肉、雞肉、魚肉,不時還有野雞、狍子、鹿肉及飛龍肉。有的也用各種山磨菇調湯,如榛菇、元蘑、草蘑、海拉爾蘑等,其山珍海味龍其不凡。肉味特鮮.還有野雞肉,沙半雞肉等野味。 

       很多人都以為,滿族文化已經消亡了,現代的滿族人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長春,就有一群滿族人,他們說滿語、襲滿俗、著滿裝,射滿弓、唱滿語歌、玩滿族珍珠球……他們,就是在全國滿族文化圈赫赫有名的滿語部落!

        如今,他們讓滿語活起來了,讓滿族文化活起來了!他們把家傳的餐飲習俗整理出來,開辦了全國第一家活態滿族餐廳----滿語部落滿族火鍋美食餐廳!

        在這裡,可以品嘗到正宗的吉林烏拉街火鍋、其塔木滿族烀肉、椴葉餑餑……

       還可以看到滿族文化展覽,聽到滿語歌曲,感受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滿族文化!

飯店很多角落都流露出滿族文化的氣息

        熱情的滿族老闆巴海在為我們介紹滿語部落時,還表演起了滿族的特色樂器卓日根和八角鼓。

滿語部落經理巴海在表演滿族樂器


講究的鍋底配料和滿族福肉


        滿語部落在火鍋底料的選擇方面可謂十分考究,選用紅棗、桂圓、枸杞子、山楂、人參、天麻、玉竹、麥冬、黨參、當歸等。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有滋補養顏的功效,口味醇厚,極具滿族特色。


外圈微碟擺放著滿族福肉

        滿族福肉:滿族是信奉神靈的民族,每當有重大事情時都要在索羅杆上系五花肉,以求神靈幫助,實現美好願望,後來人們把這種求神方法進行改革,使神肉演變成今天的「滿族福肉」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餚,其口味濃香不膩,回味綿長,色呈金紅色,象徵著吉祥如意。

        滿語部落精選優質的鹿肉、肥牛,羊肉等,入口肥而不膩、鮮而不懈,淡而不薄。


巴海的滿族朋友們也前來捧場


飯店關師傅為我們展示自家血腸的製作


滿族特色風味椴樹餑餑


        熱情好客的滿族老闆,獨具特色的民族美食,具有民俗特點的用餐環境,還在等什麼,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滿語部落餐廳地址:翔運街579號(西安大路與翔運街交匯南行100米)

滿語部落訂餐電話:81092433


相關焦點

  • 滿族人名與文化
    至各陵名漢字,如有以景字、泰字、昌字、慕字、定字、惠字之類命名者,其下一字不得用齡、林等兩音相葉之音。」雖然清朝制定了嚴格的避諱制度,但在執行過程中,人名避諱制度伴隨著清朝統治的衰敗和滿族文化的流失而被逐漸廢馳。以一個民族的歷史為積澱的人名一定與歷史的發展是同步的。因此,清代在人名問題上制定的上述制度,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滿族人名的漢化問題。
  • 「不讓滿語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戛然而止」——葉赫那拉氏後人、滿語...
    寧安,原名「寧古塔」,是滿族發祥地,也是譚珊珊生活的地方。幾年前,滿族人譚珊珊在一次家庭祭祀上對滿語產生濃厚興趣,並通過自學熟悉了滿語,如今她正忙著通過線上線下教學讓更多人了解滿語。「我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讓滿語流傳下去,不再『失聲』。」譚珊珊說。
  • 大型組圖滿族民俗生活
    漬菜,滿語稱「布素皆」。其製法是:秋末用白菜去根洗淨裝到缸內,放上清水發酵而成,能儲存七八個月之久。其味微酸帶甜,脆爽清涼,可以做湯、炒菜,或做水餃餡,或下火鍋。其中酸菜白肉粉絲湯是東北地區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 東海女真文化的認知人類學闡釋——以滿族薩滿史詩《烏布西奔媽媽》為例(下)
    《烏布西奔媽媽》是滿族先世東海女真人流傳下來的著名薩滿史詩,原創於黑龍江省烏蘇里江流域東海女真人中間。史詩初為滿語韻文,可誦可唱,講述了滿族先世東海女真烏布遜部落的女罕王兼大薩滿烏布西奔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謳歌了她為烏布遜氏族部落的發展壯大嘔心瀝血,開拓東海海域,最後統一了東海諸部的豐功偉績。
  • 這才是真正的滿族民俗!沒有皇帝,沒有皇城,只有滿族,顛覆你的認識
    聊,真的滿族文化漬菜,滿語稱「布素皆」。其製法是:秋末用白菜去根洗淨裝到缸內,放上清水發酵而成,能儲存七八個月之久。其味微酸帶甜,脆爽清涼,可以做湯、炒菜,或做水餃餡,或下火鍋。其中酸菜白肉粉絲湯是東北地區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 這才是真正的滿族民俗!長文顛覆你的認識
    漬菜,滿語稱「布素皆」。其製法是:秋末用白菜去根洗淨裝到缸內,放上清水發酵而成,能儲存七八個月之久。其味微酸帶甜,脆爽清涼,可以做湯、炒菜,或做水餃餡,或下火鍋。其中酸菜白肉粉絲湯是東北地區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 長文顛覆你的認識——真正的滿族民俗!
    漬菜,滿語稱「布素皆」。其製法是:秋末用白菜去根洗淨裝到缸內,放上清水發酵而成,能儲存七八個月之久。其味微酸帶甜,脆爽清涼,可以做湯、炒菜,或做水餃餡,或下火鍋。其中酸菜白肉粉絲湯是東北地區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 淺析近代滿族文化對東北漢文化的影響
    漢族流民進入東北後,他們帶來的中原文化雖然對東北原有的土著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但中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反受到了滿族文化的影響而發生一些變異。   1 對東北語言文字的影響   在滿漢人民長期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漢語吸收了大量的滿語詞語。至今在漢語中,特別是在東北方言中,還活躍著許多滿語詞彙。
  • 大清王朝滿族起源史
    )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6年滿族,舊稱滿洲族,中國少數民族,世居祖國的東北部,地域遼闊,長白山是滿族神話傳說的發源地,清代被清帝視為聖山,派官管理,供奉,滿族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肅慎,勿吉,女真,靺鞨,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161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王朝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於郝圖阿拉,(後改稱興京
  • 滿族風俗習慣
    滿族歷史悠久,據推測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衝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滿族也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
  • 滿族風情 / Visual Field of China
    圖片來源@周遵環 ▎滿族祖先以氏族、部落為單位,棲息在「白山黑水」之間,過著原始的漁獵生活,歷經漫長的歲月。發展了原始農業和飼養業的生產,並創造了原始文化。▎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族文字創立於16世紀末。
  • 告訴你滿族和蒙古區別在哪裡?
    滿文 滿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在蒙古文字母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的一種豎直書寫的拼音文字。
  • 滿族服飾文化探究
    早在公元前16世紀,其就形成了一個民族共同體;到17世紀,「滿族」這個名稱才被提了出來。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先秦古籍和漢朝史書中就有記載,最遠可追溯到幾千年前肅慎人所處的時代。先秦古籍中所記載的生活在商周時期的肅慎人,就是滿族的先人。清朝入關前,滿族就已經建立過很多部落組織;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制定了服飾制度,為後來的清朝服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滿語曾是大清的國語,為何大清才滅亡一百來年,滿語幾乎消失殆盡
    隨著女真族和其他民族的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滿族,滿語便是在這過程中繁衍出來的。隨著滿族的入關,滿語一度成為清朝的貴族語言,人人都以會說滿語為榮。然而,這種語言的光榮卻並沒有維持多久,隨著大清王朝的落幕,滿語也開始逐漸衰退。如今,清朝不過才滅亡一百多年的時間,全國竟然找不到幾個會說滿語的人了。
  • 滿族薩滿神諭淺析
    毫不誇張地說,滿族神諭是滿族薩滿教文化的百科全書,其內涵廣闊、深遠。滿族神諭形態   神諭,滿語稱渥車庫烏勒奔,意為神龕上的傳說,自有文字記載神諭以來常稱之為特合本予。特合,滿語,書意,本子即漢語,這是一個滿漢語合璧詞彙,意為神本子,也稱神諭、古諭。
  • 滿語、方言與習俗等
    )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6年    大多數滿族人已經不懂滿語了。    六、滿族人尊西,因為西方象徵至貴和首要,所以滿族人將祖先神龕(神板和祖宗板)供奉於西牆之上。而多數漢族人祖先供奉於北牆下供桌上。    七、滿族大多是隨順治入關,滿族人說成是隨龍入關。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滿族服飾!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滿族婦女禮服亦多為馬蹄袖式。民國年間,逐漸不用。窩龍帶,亦稱馬甲,實為無袖的馬褂。有領,衣長及腹,多為兩側開衩,在領、襟等邊緣處飾以各色花紋。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和棉、皮、夾、紗之分。內蒙古的滿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將衣襟縫成弧形,即襟從領口至右肩處貼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轉至肚臍處,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為上下馬方便之故。
  • 【失落的語言】滿語歌者阿克善的前行之路
    滿語歌者的前行之路來源:《環球時報》記者:韋曦滿族,是人口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之一,2010年,據官方人口調查顯示,滿族人口數已達到1041萬人。滿語,是清朝的官方用語,但是目前會說或者能聽懂滿語的滿族人少之又少。「在這1000多萬的滿族人中,能熟練使用滿語的老人已不到100人。」
  • 褚庫爾姓氏(滿族)的來歷
    褚庫爾又稱褚庫爾、褚庫、車勒庫勒、車克裡、楚庫勒,讀音作chǔ kù ěr(ㄔㄨˇ ㄎㄨˋ ㄦˇ),滿語為Cukule Hala,為滿族姓氏。
  • 滿族的姓氏
    1、瓜爾佳氏:古老的滿洲氏族,是滿族第一氏族,排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首位。瓜爾佳氏本系地名,因以為姓。其氏族甚繁,散處於蘇完、葉赫、訥殷、哈達、烏喇、安褚、拉庫、蜚悠城、瓦爾喀、嘉木湖、尼馬察、輝發、長白山及各地方②。即分布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牡丹江流域及長白山區的廣大地區。滿語瓜爾佳漢譯圍繞菜園子的水溝之意。又譯:滿語瓜爾佳漢譯搗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