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諱皇帝的朱姓,明朝不準把豬叫「豬」,那後來改叫了什麼?

2021-01-19 騰訊網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無盡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詞語之最初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古代嚴厲的封建制度制約之下,很多詞語都改掉了,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也便叫習慣了。如果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原來的樣子,反而不習慣了,在古時候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比如說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嫦娥仙子,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早已經耳熟能詳了吧?但其實嫦娥在一開始並不是叫嫦娥,原名是姮娥。可是在漢朝時期,因為避諱漢文帝劉恆的名字,所以姮娥改成了嫦娥。

在如今看來嫦娥的名字自然是要比姮娥更好聽一些,但很多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你已經聽習慣了,但是在一開始古人的想法和你是一樣的,因為古人更加的習慣於「姮娥」一些,可以說因「避諱」而改名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下生活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避諱皇帝的名號只是其中之一,《公羊傳·閔公元年》記載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可以說是一條準則了,「為尊者諱」既避諱君主的名諱,為親者諱就是長輩和先祖的名諱,為賢者諱,既是聖人的名諱。

不得不令人感嘆:活在古代真是太難了。雖然規矩很多,但是主要還是避諱君主的名諱。因為衝了長輩的名諱或許會被說無禮,衝了聖人的名諱比如說在古代讀書人便不能直言孔子的名諱孔丘,以表示尊敬。其中尤其是君主的名諱是萬萬補不能相衝的。

就拿離我們最近的明清兩代來說吧,康熙帝的名為愛新覺羅玄燁,為了避諱康熙的名號便將玄武門改為神武門,順治帝名為福臨,為了避諱順治的名字百姓們甚至不能張貼「五福臨門」的門聯,一旦發現了輕則入獄,重則滿門抄斬。

要說明朝時期的避諱更有意思了,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於草莽,父母兄弟都是餓死的,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苦難才當上了皇帝。所以總感覺朱元璋的有些暴虐的傾向,在他手下被殺的貪官達到了三十萬。

朱元璋極為的看重規矩,認為無有規矩不成方圓,往往還會使用極為暴虐的手段來強迫人執行規矩。在避諱方面也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我們經常吃的豬肉,在明朝時期是不準養的,動不動就是大規模的殺豬然後就地掩埋。

為什麼呢?因為「豬」這個詞和明朝皇室的姓氏「朱」重音了。而且我們知道豬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十分蠢笨的動物,所以為了避諱皇帝的姓氏,百姓們連「豬」都不敢叫,而是用豕(shǐ)字代替了「豬」的名稱。

不過這規矩不立還好,一立大家看到豬立刻便聯想到「朱」姓氏了,朱元璋這樣做實際上反而起到了反面效果,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相關焦點

  • 為避諱皇帝的朱姓,明朝不準把豬叫「豬」,結果改成了這個名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無盡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詞語之最初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古代嚴厲的封建制度制約之下,很多詞語都改掉了,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也便叫習慣了。如果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原來的樣子,反而不習慣了,在古時候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 明朝皇帝姓朱,那百姓叫豬什麼?
    但是在明朝時期,大家會發現有一個尷尬的點,那就是豬肉在明朝也一樣受熱愛,可是明朝的當權執政者家族都姓朱。古代人又比較忌諱這些細節,畢竟讀音相同,怎麼都覺得不舒服。那麼明朝時期的人們又該如何稱呼豬這種家禽呢?明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是指1368年之後,朱元璋所建立的漢人政權。這期間一共有276年的統治時間,之後到了公元1644年明朝歷史退出歷史舞臺。
  • 「豬」與「朱」同音,那明朝人管豬叫什麼?答案出乎意料
    古代有一種很常見的制度,叫做「避諱」,是為了維護封建等級而形成的。《公羊傳》中總結了避諱的大綱:「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人叫豬什麼?皇帝改了個名字,很多人都答錯了
    在漫長的冬天裡面,他們會殺掉家裡養了一年的豬,那一天還會叫上親朋好友來吃飯,隨後又將豬肉做成各種美食,煙燻肉就是其中能存放時間最長的一種。 而在十二生肖裡面,豬也有一席之地,豬雖然是大家都愛吃的一種肉類,不過在百姓心中,對豬沒有一點歧視的色彩,還認為豬年出生的寶寶很有福氣,會親切的稱他們為金豬寶寶。 在明朝以前,歷史上面鮮有姓朱的皇帝,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擊潰了各路人馬,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在古代對於皇帝的名號都是十分尊敬的,一般人不可和皇帝同名,就連同音也可能受到牽連(不過同姓沒關係)。
  • 朱元璋姓朱,明朝人叫豬什麼?有個特別的名字,很多人張口就讀錯
    在我國古代,一直很注重「避諱」。「避諱」,一般是讓君王或者尊長的人,他們想要彰顯自己的威嚴,就在相關規定中指出,平常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以用他們名字中的字,即便是皇帝的年號、外號等,也不能有半點和皇帝相同。所以,很多不符合規定的,除了姓氏之外,只能改字或者直接把那個字去除。
  • 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管豬叫啥?皇帝給豬改了名,很多人都讀不出
    加上這老朱本就是剛登記不久 ,這大明的江山尚且不穩固,身為皇帝,不想這些是不可能的,皇帝那個位置,可不是那麼好坐的。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疑心病重,這稍微不留神,說不定就會觸動了他心中的那根弦,掉腦袋的事情,大家也怕啊!那究竟該如何是好?這「豬」大家祖祖輩輩的一直都是這麼叫的,這忽的要改,也不知道要怎麼改才好。
  • 朱是明朝國姓,那麼明朝的人管豬叫什麼?逗趣的名字讓你猜不到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比較避諱自己的姓氏,普通老百姓通常也不敢直呼皇帝姓氏,甚至一切與皇帝姓氏有關的名字都要格外注意。更有甚者,皇帝還會下令,除了皇族之外,任何和他同姓的人全部更改自己的姓氏,這更能凸顯古時統治者對自己姓氏的看重。
  • 明朝國姓是「朱」,為了避諱,朱厚照改掉一字,多數人張口就讀錯
    通常來說,古代皇帝一般不忌諱同姓,而是忌諱同名。百姓可以跟皇帝一個姓,甚至還能因這個姓得到不少好處,但要是名字也跟皇帝一樣,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當年趙匡胤弟弟趙光義,本名其實叫趙匡義,而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弟弟為了避諱,特意改成的趙匡義。連皇帝親弟弟都是如此,平頭百姓就更不用想了。 而對於明朝皇帝的國姓「朱」而言,其忌諱便不止同名同姓這麼簡單了。
  • 為了避諱,道家莊子也得改名字,哪個皇帝名字叫「莊」
    莊子本來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叫莊子也叫了有幾百年了。而且莊子姓莊名周,莊是姓。但是到了東漢的第二位皇帝名叫劉莊,其實要是劉莊不當皇帝也沒莊子什麼事,畢竟差了幾百年,可是偏偏劉莊當了皇帝,這莊子的名字就犯了忌諱了,於是本著莊嚴是一家的意思,莊子便改作了嚴子。
  • 只是因為發音相同,明朝人不敢稱呼「豬」
    從古至今,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個習俗,就是在過年的時候要殺豬宰羊來慶祝,用這種方式來犒勞自己一年的艱辛勞動,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雖然現在人們幾乎都生活在大城市,而在一些小城市中依然還會有這樣的習俗出現,他們會將自己養了一年的豬給宰殺,然後喊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來自己家做客。
  • 大明的國姓是「朱」,那民眾要吃豬肉怎麼辦?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
    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們在說話的時候,連皇帝的名字都是不能直叫的,即便是在要寫到皇帝的名字的時候,就要換個字來表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遇到了這麼一件尷尬的事情,當時,朱元璋的「朱」姓和「豬」字是諧音的,而且,這「豬」在老百姓的口中是經常要出現的,像「殺豬」、「吃豬肉」等等,都會有所涉及,當時的朱元璋還是有些在乎的,畢竟,這聽起來,就像是要殺他們老朱家,吃他們老朱家的肉一樣。作為一個皇帝,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怎麼能忍?
  • 明朝皇帝為何不準泰山封禪,只派大臣前往祭祀?
    明朝皇帝為什麼不準泰山封禪,只派大臣前往祭祀?我認為明朝開皇帝國朱元璋有以下想法:一、朱元璋是草根出身,知道過日子。泰山封禪需要花很多錢,北宋真宗封禪泰山之時,幾乎把前代的積蓄揮霍殆盡,明朝初建,百廢待興,哪裡都缺錢花,朱元璋才不去花這個瞎錢,用這些錢建設家園多好。
  • 「彘」是豬的意思,漢景帝為什麼給漢武帝取名劉彘,又改為劉徹?
    「彘」是豬的意思,漢景帝為什麼給漢武帝取名劉彘,後來又改為劉徹?
  • 那一年,我家養了一頭特立獨行的豬,它的綽號叫「二流子」
    我家那頭豬長著一雙與眾不同的丹鳳眼,平時東張西望時,那一對圓眼珠子總是不住地滾動,再加上長著兩個小耳朵和一個尖得象酒瓶子的嘴,更凸顯這頭豬眼睛的特別。從它上下不停閃動的眼睫毛,就能看出這頭豬的頑劣和刁狡,從而顛覆了人們對豬眼的固有概念;它身子修長,肚子沒有一點下垂感,給人一種這頭豬好像練過交誼舞的感覺。
  • 什麼!這頭豬是佛的化身?
    永明延壽大師就說:「就是耳朵大大的,坐在上座的那一位。」皇帝就想請燃燈佛到宮中來供養,立刻派人去請。一路上就去問哪裡有個大耳朵、穿得破破爛爛的和尚,他們找了很遠,終於在一個山洞裡,看到了大耳朵的和尚,馬上禮拜,請和尚回宮,還說:"我們有眼不識泰山,我們皇帝懺悔了請您跟我們回宮。"此時,大耳朵和尚說了一句:彌陀饒舌。什麼意思?
  • 對聯故事百家姓篇-朱姓
    他的後代就以朱為姓。-3 出自子姓,紂王的哥哥微子啟被周武王封在了宋,他有個裔孫叫朱暉,後來國滅了以後,逃了出去就改了朱姓。4 少數民族改性。歷史典故東晉時期,有個叫朱偉的從河南遷到了江西,這一支出了一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朱姓一直是南方四大姓之一,當然到了明朝,朱元璋分封諸子,朱姓開始散布全國。
  • 古代的避諱是什麼?兩個皇帝為了避諱,鬧出了千古笑談
    假若蝗字要避諱,那勢必因其災難性的連鎖反應,輝煌、惶恐、遑遽……這些字豈不是都要避諱了,最倒黴的是「皇甫」這個姓。古代有皇帝就做過這種事兒,結果……哈哈哈哈哈,除了留下笑柄,毫無可取之處。——《春秋公羊傳·閔公元年》為尊者諱尊者分為本朝歷代帝王和長官,比如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為了避諱,將秀才改為茂才;康熙皇帝玄燁,寫的時候玄字要少一點;也有例外,清朝初入關,為了穩定民心,順治皇帝福臨就決定不要避諱「福」字,理由是不能為了朕一人,而使天下百姓無福
  • 朱元璋改一字,很多人讀不出
    朱元璋成為皇帝後,「朱」成為了國姓,若是朱氏祖先地下有知,大概也深感欣慰。 當「朱」字意義非凡後,天下當應避開其忌諱,可民間百姓吃豬肉怎麼辦?「豬」與「朱」諧音,難道下令不讓百姓吃肉?這不就是在說朱氏是豬,朱元璋肯定不樂意,也沒有這樣做,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
  • 林為洲嗆蔡英文:叫「萊豬總統」剛好而已
    臺「立法院」本周即將針對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九道行政命令做討論並表決,藍營動員群眾於23日晚間開始一起守夜,並將在24日表決日當天在場外一一唱名哪些「立委」挺萊豬,藉此施壓「綠委」。中國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呼籲,那些過去曾經反過萊豬萊牛的「綠委」,應該要秉持良心,一起來護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