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諱,道家莊子也得改名字,哪個皇帝名字叫「莊」

2020-12-27 視史如歸

要知道中國是有著上千年封建文化的國家,很多封建傳統在我們現在看來是十分迂腐沒有道理的,但是在過去封建制度盛行的年代,卻是不得不遵守甚至明文寫在法律中。一旦觸犯,不但要掉腦袋,可能整個家族都會受到牽連。而今天我們要講的便是封建社會的所特有的避諱。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現象。封建君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嚴,並不允許人們說話的時候帶有帝王名字中的字,所以這個字要用別的字來代替。來表示對帝王的尊重。

歷史上為了避諱名字而改名的事件並不在少數,而其中很著名的一件事就是莊子。莊子本來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叫莊子也叫了有幾百年了。而且莊子姓莊名周,莊是姓。但是到了東漢的第二位皇帝名叫劉莊,其實要是劉莊不當皇帝也沒莊子什麼事,畢竟差了幾百年,可是偏偏劉莊當了皇帝,這莊子的名字就犯了忌諱了,於是本著莊嚴是一家的意思,莊子便改作了嚴子。

避諱的起源

要說起避諱的起源有學者認為起源於夏朝,因為在山海經中把夏後啟寫作夏後開。但是這種說法遭到了很多的學者的否認,認為證據並不充分。

有的學者認為避諱起源於西周,還有的學者認為避諱起源於春秋,對於避諱到底是何時興起的,不一而足,每個學者都能拿出一定的證據,但是每個證據都不足以讓所有人確信,所以即便到了現在,關於避諱的起源仍有爭論。

但是有一件事便是確定的,那便是避諱的盛行在於唐達到了高峰,宋朝和清朝更是風靡一時,到了清朝甚至發動了文字獄,足可見之影響之深。

需要避諱的對象

但是歷史上並不是只有皇帝的名字的是需要避諱的,還有很多其他的名稱也需要避諱。

皇帝名。古代帝王的名字是必須要避諱的。比如光武帝劉秀時期,因為名字中帶了一個秀字,便將秀才改為茂才。

長官名。有的時候如果是特別嬌縱的官員,他們會命令百姓不許直言自己的名諱。

聖賢名。

在不同的朝代,對聖賢的定義是不同的,所以每個朝代需要避諱的聖賢名也有不同。有的朝代避諱孔子和孟子,有的朝代避諱黃帝,有的朝代避諱老子。

長輩名。

長輩名也就是父母和祖父母的名字不能說,否則就是失禮。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父親名字叫杜閒,雖然杜甫一生寫了很多文章,但是從沒用過閒字。

在這些需要避諱的對象中,只有聖賢名和皇帝名是需要所有人去遵守的,長輩名和長官名是有特有的範圍和對象的。

避諱的方法。

既然有了避諱的說法,而且如果不避諱不但會下獄沒命,甚至株連九族,那麼老百姓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姓名,便想出了種種避諱的方法。

改字法。

改字法是最簡單最方便的。中國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字音相近或者意思相近的漢字有很多,那麼只要改一下就好了。比如我們上文提到莊周,因為和明帝劉莊的莊字相同,所以班固在著《漢書》時,將莊子改成了嚴子,這是改了姓。還可以改名,西漢末年的孔莽為了避諱王莽,直接改名為孔均。

改變稱呼。

如果說地名或者官名亦或是什麼別的名稱和皇帝的名諱相同,那麼就採用改變稱呼的方法。比如南京本來的名稱稱為建業,後來為了避諱晉愍帝改成了建康。而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官職名字叫民部尚書,為了避諱太宗李世民,改名為戶部尚書。

缺筆法。這種方法是不改字的讀音,但是將字的寫法換了。比如說孔子本名孔丘,被封建社會奉為聖人,因此只有寫孔子名時才能用丘,其餘時候用「邱」。

空字法。這種方法就是空而不寫。用某字或者諱字代替。唐太宗時期的王世充為了避諱太宗李世民,寫作「王充」。

避諱起源於周,定於秦漢,盛於唐宋,到了清朝已經發展到了極致。上千年的發展,讓避諱這種封建制度逐步完善。成為了封建統治階級對百姓進行精神統治的一種有利的武器。但是顯然這種制度隨著社會的發展必定會湮滅於歷史之中。

相關焦點

  • 避諱的故事——清朝皇帝名字背後的禁忌
    改字,就是用其他的字代替需要避諱的字。比如漢文帝叫劉恆,「恆山」便改作「常山」,而避音諱,「姮娥」改「嫦娥」;漢景帝叫劉啟,節氣中的「啟蟄」改成現在的「驚蟄」;唐太宗叫李世民,三省六部中的「民部」改成了「戶部」;最鬧心的是趙廷美,他大哥趙匡胤當了皇帝後,他和二哥為了避諱改名為趙光美和趙光義,而他二哥又當了皇帝後,他又改名為趙廷美,一生為了避諱改了兩次名。
  • 在東漢莊子為啥改姓嚴?
    諸子百家中,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誰? 相信對中國文化略有了解的讀者一定知道答案,是老子、莊子,合稱老莊。但要是換成東漢時期的讀書人來回答,他會說是老子、嚴子,合稱老嚴。
  • 為避諱皇帝的朱姓,明朝不準把豬叫「豬」,結果改成了這個名字
    但其實嫦娥在一開始並不是叫嫦娥,原名是姮娥。可是在漢朝時期,因為避諱漢文帝劉恆的名字,所以姮娥改成了嫦娥。在如今看來嫦娥的名字自然是要比姮娥更好聽一些,但很多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你已經聽習慣了,但是在一開始古人的想法和你是一樣的,因為古人更加的習慣於「姮娥」一些,可以說因「避諱」而改名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 古代的避諱是什麼?兩個皇帝為了避諱,鬧出了千古笑談
    避諱所謂避諱,是指封建時期,為了維護嚴格的等級尊卑,在說話或寫文時,若遇到君主或賢人、父母的名字時,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而要用別字替代。就跟你現在上網談論到一些敏感詞時,用***替代一樣,也是一種被迫的避諱。
  • 苟姓人家原姓敬……歷史上姓名的避諱與更改你都了解嗎?
    在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裡,皇帝、聖人、長官及尊者的名字,是不能隨意叫和寫的,平時用到與這類人物名字相同的字,必須避開或改寫,這就是所謂「避諱」。這一法規,在封建社會要求極為嚴格,一旦犯諱,便會大禍臨頭。避諱大體分為兩類,即國諱和家諱。避統治者之名叫國諱,也稱公諱;避自己祖先和尊長之名叫家諱,也稱私諱。
  • 為避諱皇帝的朱姓,明朝不準把豬叫「豬」,那後來改叫了什麼?
    但其實嫦娥在一開始並不是叫嫦娥,原名是姮娥。可是在漢朝時期,因為避諱漢文帝劉恆的名字,所以姮娥改成了嫦娥。 在如今看來嫦娥的名字自然是要比姮娥更好聽一些,但很多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你已經聽習慣了,但是在一開始古人的想法和你是一樣的,因為古人更加的習慣於「姮娥」一些,可以說因「避諱」而改名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 為啥皇室都要避諱自己的名字?太平天國要是成了,連你的家鄉都要改名
    然而太平天國並不是抱著解放農民的思想去的,而是自己上位當了皇帝,甚至比皇帝還過分。人家皇帝避諱好歹是避諱的名字,他們到好,連地名也要避諱了,而且還不止一個! 什麼全字啦,貴字啦,山字啦……等等他們幾個王的名字都要避諱。別人家的皇帝登基最多也就是改改族譜嘛……這下好了,天下還沒打下來呢,地圖都得改了。
  • 清代皇帝的名字為何這麼奇怪?
    直到讀到避諱這事,才明白了一點道理。避諱,按照《詞源》的定義,是「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避免君父尊親的名字。對孔子及帝王之名,眾所共諱,稱公諱;人子避祖父之名,稱家諱。避諱之法,一般或取同義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筆劃。」皇帝的名字當然是要避諱的了。那麼,清代皇帝的名字生僻些,其實對於臣民避諱是件好事,起碼因跟皇帝重名而需要避諱的涉及面窄些。
  • 清朝皇帝的名字胤禛、旻寧、顒琰,為啥都愛用生僻字?百姓:好皇帝
    那麼清朝皇帝為啥不用簡單的字取名,非要用這些奇奇怪怪的字取名呢?這就跟中國古代避諱有關了。《公羊傳》中記載:「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古人對尊者、親者、賢者要避諱,人們使用東西的名字中的字不能和這些人的名字有一樣的地方。
  • 「避諱」清平樂中懷吉入宮差點被處死,都是名字惹的禍
    梁懷吉梁元亨的名字來源於易經六十四卦裡面的乾卦「元亨利貞」,而當時的皇帝宋仁宗的名字就叫趙禎。按照規矩,為尊者諱。宋仁宗避諱一般有三種情況: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為死者諱。但強制性地貫徹只有為尊者諱這一條,賤者避諱貴者。紅樓夢裡面有一個丫環叫林紅玉,是賈府內管家林之孝的女兒。她的名字重了寶玉和林黛玉,於是她的名字被改成了林小紅。其實玉這個字很常用,但因為賈府的主子有人使用了以後,所有的下人都需要改名字。它體現了封建社會的權利與等級。
  • 古代人起個名字真不容易,可能用了幾十年的名字突然說改就得改
    所以你就會發現現在很多孩子還沒出生,家裡人就開始琢磨了,我得給我們家孩子起一個什麼名字,這其中步伐就有很多奇葩的爸媽給自個孩子坑了,以至於讀書之後哭著喊著不行我得換個名字。之前就有這麼一個段子,介紹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怪名,什麼杜齊豔、焦厚根、秦壽生。據說還有一個叫王者榮耀的。現如今很多的爹媽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這個名字太俗,或者重名的太多,就會選一些生僻的字。
  • 劉宋一共九位皇帝,三個人名字讀音相同,是沒文化的原因麼?
    從武帝劉裕開始到順帝劉準結束,這祖孫四代裡,竟然出了三個皇帝名字讀音相同的情況,這在歷朝歷代中也是絕無僅有了。我們先來看下劉宋王朝九位皇帝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劉宋九位帝王關係圖第一代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二代皇帝:宋少帝劉義符、宋文帝劉義隆;第三代皇帝:劉邵、宋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彧;第四代皇帝:前廢帝劉子業、後廢帝劉昱、宋順帝劉準。
  • 改名字上癮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後來有人按她頻繁改地名是的避諱以及她兄弟的排輩曾推測她的本名應為「武元華」,但並無史料為證,還有人稱她的本名為武珝。此外武則天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武曌,這個是她為了登上皇位自己為自己取得一個名字,就連「曌」字都是她自己造的,取「日月當空,光被大地」之意,這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改名了。
  • 乾隆的兒子們名字上都會有一個永字,為什麼唯獨十五阿哥沒有呢?
    這位皇子就是最後登上皇帝寶座的的十五阿哥,也就是歷史上的嘉慶帝,其實剛開始乾隆給這位阿哥起名字的時候,也是從永帶玉的,但是因十五皇子繼承了皇位,所以要跟其他皇子的名字不一樣,需要避諱的,但是一想到永字是皇子們用的,避諱起來非常的不方便,所以最後就把永字改成了永的同音字顒字了,所以在十五阿哥繼位之後,我們都知道他是叫顒琰了。
  • 古人有名有字,現代人如何起個好名字?
    首先不要用生僻字,為什麼呢,因為在學校裡邊老師同學都叫不出來,我曾經拿著點名冊要看上面哪個字我認識,現在的家長特別有文化,起得名字比如劉韡(wěi) 、黃愔(yīn)茹,王峮(qún),孫楀(yǔ)曦,有些很多人不認識同學們就亂叫了,如吳萇堃(kūn)有人叫吳萇方方土,有人說我媽太有文化了,我的名字在字典裡都找不到。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道家哲學 | 中國哲學史筆記 導言 提到莊子,時下火爆的手遊《王者榮耀》中也有一位遊戲人物——莊周,是一個騎在魚鯤上的男子。 其實今天要說的「莊子」,並不是遊戲中的莊子,而是王者榮耀手遊「莊周」的原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思想家、哲學家:莊子。總之一句話:榮耀玩莊周,猥瑣發育,別浪!在玩遊戲的同時,還要懂點莊子哲學。
  • 古代的避諱制度
    為什麼把雉叫野雞呢?這起源於漢朝,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原來,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后,名雉。她是惠帝的母親。惠帝死後,呂后臨朝稱制,主持政權八年。為了表示她的尊嚴,不準人們直呼其名,而且就連與她的姓名同音的字也不準說,這就是古代的避諱制度。避者,避忌也;諱,也是避忌,隱瞞之意,在這裡,也指所避的名字。所以人們不得不說「雉」的時候,就只好改叫野雞了。隨著封建統治的嚴酷,避諱逐漸形成制度。
  • 改名字改運?成年人通過改名字的轉運方法秘訣大全!
    改名字就是為了把以前不吉祥的名字,改成吉祥的,名字已經不是以前所說的代號,現在易經變成了我們在社會上交往的重要工具。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事業、婚姻、家庭、性格、交際和健康多個方面。姓名吉祥的話,越叫這個人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會越來越吉利;姓名不吉祥的,越叫這個人的運氣就會越低谷。也可以說名字的作用是無形的,是潛移默化的,但是卻在影響我們的一生。  還有很多人有質疑,因為成年了身份證或者是別的所有證件都不能改了。改新名字怎麼辦?自從名字被重視以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已經成年了,身份證,或者其它證件都變動不了了,名字再怎麼不好,也沒有辦法改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 嶽雲鵬在線求粉絲幫自己改名字,網友:「嶽雲膨」這個名字改得怎樣?
    嶽雲鵬在線求粉絲幫自己改名字,網友:"嶽雲膨"這個名字改得怎樣?隨著郭德綱將德雲社拉到一個高度,他的好多徒弟也因此知名度越來越高,而且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歡。#嶽雲鵬為紅髮文要改名#原本都是投身相聲藝術表演,現在越來越娛樂化,甚至都成為了當紅「頂流偶像」。他們又是拍電影,又是參加綜藝節目,可謂是忙得不亦樂乎。
  • 朱元璋姓朱,明朝人叫豬什麼?有個特別的名字,很多人張口就讀錯
    在我國古代,一直很注重「避諱」。「避諱」,一般是讓君王或者尊長的人,他們想要彰顯自己的威嚴,就在相關規定中指出,平常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以用他們名字中的字,即便是皇帝的年號、外號等,也不能有半點和皇帝相同。所以,很多不符合規定的,除了姓氏之外,只能改字或者直接把那個字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