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用大段性描寫來表達痛快,以隱秘的手法批判了時代宿命

2020-12-22 林白八點半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知道王小波,一種不知道王小波。不知道王小波的人,我們無從評述,而知道王小波的人,一定會對《黃金時代》記憶深刻。

《黃金時代》通篇僅僅三萬多字,卻足足耗費了王小波20年時間去打磨。

關於這本書,99%的人讀過之後都會認為這是一本徹頭徹尾的黃顏色小說,除了大篇幅的性描寫以外,沒什麼內涵可言。

可偏偏就是這部直白的小說,卻成為了當代文學中沉甸甸的經典名著,並被王小波本人自詡為「寵兒」。

王小波的作品影響了當代很多人,很多人讀過《黃金時代》體會到了酣暢淋漓的性痛快,也有些人有幸發現了一些王小波藏於性描寫下的有趣信息。

一、王小波與王二

1952年,王小波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脾氣暴躁,因為見識了老舍跳湖、胡風入獄、王實味被斃,父親強烈反對他學文科。

王小波從小到大,身體不算強壯,甚至因為天生隱疾,總是略帶病泱泱的面貌,可恰恰因為這種狀況塑造了王小波憂鬱、文人的氣質,與父親的期許恰恰相反。

年輕時代的王小波喜歡寫詩,喜歡看書,閱讀速度也極快,後來16歲那年被派到雲南插隊,農活時候,腰裡也總是別著本書。

那個時代看書沒現在這麼簡單,王小波另闢蹊徑,不管看什麼書,都給包個「魯迅著」的書皮,可沒過多久,這唯一的樂趣,就被隊長發現喊停了,「魯迅著」也不再讓他看。

王小波感覺這個世界非常無趣,自己敏感而又幽默的天性根本沒有辦法釋放,於是他嘗試在生活中尋找有趣,開始學著和植物、動物談心,到最後農場裡的豬都成了他的「摯友」。

抱著封閉的態度來生活,活著真的沒什麼意思。——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而這一段經歷也為他後來創作《黃金時代》鋪墊了時代和故事背景,只不過王小波從豬身上找樂趣,而《黃金時代》中的男主人公王二是從「性」上找樂趣。

王二和王小波有太多共同之處,就連名字都是王小波的一部分,高曉松曾說:「王二這名字起的毫無意義,估計王小波也是一個希望自己沒有意義的人」。

《黃金時代》中,王二自帶痞氣,兼具文學天賦,寫檢討材料都是文採飛揚,王二也不快樂,全書中,關於王二的笑一個字沒有,所有關於王二的描述都是客觀而又冰冷的。

王二也在雲南插隊,同樣也是無欲無求,直到遇到女醫生陳清揚以後,才逐漸找到了存在的意義,那就是——放縱的「性、愛」。

王二和陳清揚靠一次又一次的男女活動來詮釋對生活和宿命的不滿,陳清揚說:「飽受摧殘,但又快樂異常」,兩個人在自然中暴露,在暴露中展現真實,在真實中實現對自由的追求。

從這一點來看,王小波顯然不如王二過的快樂,畢竟王二找到了靈魂伴侶,而王小波只有一頭豬作伴。

二、王二的時代,同樣也是王小波的時代

《黃金時代》以王小波16歲在雲南下山時的知青經歷為創作來源,而那個時期恰好是「運動」初期。

小說中,王二第一次見到陳清揚,是陳清揚和自己求證是不是破鞋的問題,而從那以後,兩人以「交換偉大的友誼」實現了肉體的第一次碰撞。

王二一股腦的吐露自己的想法,陳清揚沒有反對,而是「著了王二的道兒」,至此,兩人拉開了曠日持久的友誼交換。

如果以現在的思維來看的話,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事再正常不過,可在那個時代,這就是絕對的禁忌。

為了求證是否為「破鞋」,陳清揚把自己搞成了「破鞋」,而隊長和軍代表為了體現自己的權威,讓背負「偉大友誼」的兩人成為了群眾批評教育的對象。

這一點,王小波在寫小說的時候,有一些耐人尋味的設置,比如,王二寫交代材料時,常常用到:「關於……的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點到即止的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面對問題的腐朽與固化。

王二因為與陳清揚發生關係而遭到批鬥,王小波也因為寫性受到了社會的不認可。

《黃金時代》的時間維度指向歷史的反思,與常規的知青文學不同,這本書充斥著大量的情、愛描寫,雖然是以喜劇和幽默的口吻來訴說故事,卻也難以逃脫時代的法眼。

那時我對此事充滿了敬業精神,對每次親吻和愛撫都貫注了極大的熱情。無論是經典的傳教士式,後進式,側進式,女上位,我都能一絲不苟地完成。陳清揚對此極為滿意。我也極為滿意。

類似以上的直白露骨描寫,在《黃金時代》中有很多,老一輩學者吳小如更是率先批評《黃金時代》「實際上是在起著『教唆』作用」。

接踵而來的批評,導致《黃金時代》根本沒有機會在國內出版,受傳統理念和閱讀習慣的影響,強行把《黃金時代》列為了「異類」。

三、《黃金時代》的寫作手法及意義

桑塔格曾經說過,她是給那些比她聰明的人寫作。

《黃金時代》不同於反思「運動」與詠嘆青春的「知青小說」,它並不歌頌人性的美好和對自由的追求。

全書開篇就以「破鞋」的爭論,引出了關於「存在」的哲學反思,「存在」是一個人生大命題,如果單純的去解釋,恐怕永遠也解釋不完。

王小波卻簡簡單單的通過對陳清揚是否為「破鞋」的討論,辯證的論述了這一論點。

這種看起來毫無營養,卻長篇累牘的對一件小事進行討論的段落,在《黃金時代》中還有很多,如果我們站到小說之外來看的話,這些段落恰好體現了王小波強大的思辨能力。

而就文本特色而言,王小波深受西方「怪誕現實主義」題材的影響,在《黃金時代》中加入了大量的誇張、想像、反諷、隱喻與雙關。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陳清揚與王二之間無數次的男女運動,也就理解了王小波的寫作意圖,他是在以「性」為武 器,來反抗現實的不公。

人類的情感與性是無法被左右和設置的,它源自生命的衝動,可以無視它的存在,但任何人不能否定它的必然。

「誰也沒權力把我們五馬分屍,所以只好把我們放了。」

四、屬於《黃金時代》的時代

1994年7月,在華夏出版社趙潔平的支持下,《黃金時代》得以正式出版,從此王小波荒誕、幽默而又略帶顏色的小說成為了人們爭相傳閱的偉大讀物。

王小波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獨特的寫作手法,為當代文學注入了新鮮的元素,也得到了絕大多數讀者和作家的普遍認可。

1997年,王小波意外離世,可20多年來各路名家對其作品的大加推崇,卻經久不衰:

一向以傲慢自居的王朔說:「他比我更牛!」

李銀河說:「小波的文字像一股清風,為人帶來歡樂帶來純粹,帶來哲思」。除此以外,麥家、馮唐、高曉松、劉心武等各路人士也紛紛為王小波「打CALL」。

王小波以其放蕩不羈而又灑脫自由的人設,連同他的一系列作品,成就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如果68歲的王小波還活著,他「文化界名人」的身份或許還會被他自嘲一番,成就下一部偉大的作品。

最後為大家推薦一下有「中國喬伊斯和卡夫卡」之稱的王小波所著的《時代三部曲》20周年紀念版系列書籍,李銀河做序,內含大量珍貴手稿,非常值得收藏。

一共三本,原價143元,現價88元,收錄了多篇王小波經典作品,折合一本不到30元,點擊連結一睹為快吧!

讀完王小波,保證你會對王小波愛不釋手!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的「性」描寫,被批格調低!白樺:「槍斃」文學小說
    1992年,40歲的王小波從中國第一代程式設計師改行成為作家,從此就開創了屬於他的「黃金時代」。最終,他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描寫了大量的「性」!可以說在讀過他的小說後都會有種瞠目結舌的感受。
  •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瞞著父母偷看的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瞞著父母偷看的當我第一次翻開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時,我羞得面紅耳赤——裡面關於性的描寫太直白了!但是許多年後的現在,我才明白,王小波的書其實值得反覆閱讀,在90年代寫下這些作品,想必定是頂著很大的壓力,他是完完全全的「另類」,生錯了時代,生錯了地點。
  • 黃金時代:對性愛的大膽描寫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時代三部曲」之一。王小波以特立獨行著稱,而這本書也同樣別具一格。關於知青小說有很多,但王小波在書中加入性愛的正面描寫,這就使得這本書看起來似乎很荒誕。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精彩直白的性描寫,是情慾下的精神勝利!
    而這些性格和思想的精華,全被濃縮在他最偏愛的《黃金時代》中。我想,即便沒有看過《黃金時代》的人,也會對其中大量的「性描寫」略有耳聞:直白裸露的文字描寫,有時還會讓毫無心理準備的讀者羞紅了臉。很顯然,身為已婚婦女的陳清揚是無法證明自己存在貞潔的,但又不甘心無辜背負名聲的誹謗;於是選擇與王二展開真正的肉體歡愉,通過成為真正「破鞋」的方式,來擺脫周圍的污衊。把厭惡的謠言變成存在的事實,用個人的荒謬對抗群體的荒謬,這是陳清揚捍衛人格尊嚴的特殊方式。
  • 讀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之後
    不幸的是,王小波的生命只有但是他的卻卻給人們留下了他自己的《黃金時代》,雖然他已經走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影響著我們。醞釀用張揚的文字表達《黃金時代》的生命王小波年僅42歲,他在公寓裡尖叫,氣死了。然而他在中國文壇的名氣並不高,因為他的小說「太露骨」沒有被許多出版社出版。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尺度性描寫,不是對抗荒誕現實的唯一據點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當大多數人第一次讀到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時,都會覺得這只是一部有顏色的小說,裡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性描寫,但為什麼這麼少兒不宜的作品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甚至被評為「20世紀中國小說一百強」呢?
  • 王小波:為什麼就從黃金時代到了黑鐵時代?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黃金時代》投稿內地出版社遭拒,原因是低俗《黃金時代》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全書僅僅3萬字,但是對於性的描寫,佔據了很長的篇幅。在大部分的人眼裡,雖然語言非常赤裸,卻讀不出什麼色情的味道。後來費了很大的勁兒,前前後後用了兩年時間,《黃金時代》才最終得以出版,而這個要歸功於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是她力排眾議把書出版出來的。為此,趙潔平在單位還被排擠,穿了很多小鞋,但是幸虧有她的堅持,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部偉大的作品。為什麼是從黃金時代到黑鐵時代?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的《黃金時代》,為何會被說成是「黃色小說」?
    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再也不更新了,所以我也只能一次次重讀他的作品,尤其他那本《黃金時代》,更是讓我愛不釋手。但讀過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一向「黃」得厲害,特別是《黃金時代》一書中,關於「兩性關係」的描寫更是非常之多。以至於有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後,都將其定義為「黃色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幸運的是這三本書最後都順利出版並且成為了當今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出名的小說。為什麼那個年代,對性的描寫頗豐?
  • 王小波《黃金時代》最高明之處:直白的''性''卻被描寫得有趣乾淨
    用王小波的話來講,他認為中國描寫''性''的小說都不大對味,所以按自己的想法寫出了性,他描寫的性,就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乾淨,而且生動有趣。《黃金時代》--直白赤裸的''性描寫'',被王小波描寫得有趣《黃金時代》故事背景在動蕩的年代,發生的是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知青故事。
  • 《黃金時代》:王二陳清揚「屁股上的愛情」,是對人性的批判
    王小波擅於用江洋恣肆的筆觸描繪男歡女愛,言說愛情的動人美麗場景及勢不可擋的威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樺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槍斃了!」很多人將這本小說,看作是黃色小說,但是很多年之後才明白,這裡面藏著對人性的批判,對生活的反思,還有對骯髒的心理的批判!王小波的文字,永遠是生活的甘露90年代文學,是從80年代的理想主義高潮跌落下來的一個年代。王小波在他的知青文學《黃金時代》中,寫下這樣一段著名的話: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 《黃金時代》:用一個荒誕的情愛故事,講述了一個關於孤獨的內核
    《黃金時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黃金時代》講述下鄉知青王二與陳清揚之間圍繞「破鞋」展開的故事。小說一反以往傷感文學中的「傷感」和「反思」的意味,而是用了一種帶有調侃的幽默語言,用一個頗具荒誕性的故事展示了在那個特殊年代,男女主人公產生了特殊的愛情,心靈上的一種人性釋放,展示了一場孤獨的「個人狂歡」。
  • 王小波《黃金時代》被眾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男女之事描寫過於露骨
    03.因為愛所以愛,愛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王小波很擅長用文字表達情感,他們戀愛後,他將給李銀河的情書寫在五線譜上。他說: 做夢也想不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五線譜裡,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對荒誕時代的世界的一種反擊
    1997年,王小波獨自一人在家中猝死,面前還擺著《黑鐵時代》的稿子。生得寂寞,也死得寂寞。  一部傳奇的「黃色小說」  王小波死後,他一生最看重的作品——《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被集結為「時代三部曲」出版。  《黃金時代》在2001年銷量達到了幾十萬冊,被重印了好幾次。
  • 《黃金時代》被「嚼耳根」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這本書襯託出的是生活中的壓抑和反壓抑,通過描寫這倆人對這個時代的抗爭,讓身體得到了釋放,也體現出了青春時期的「黃金時代」。王小波在這部作品中用詼諧的手法進行了描寫,雖然說有些地方荒誕感,但是卻也是人生歷程的一部分。
  • 魯迅《故鄉》:淺析其藝術表現手法及蘊含的深刻批判和博大情懷
    魯迅這次回鄉,大概在老家呆了二十來天,魯迅以此段真實生活經歷為藍本,創作了小說《故鄉》。在《故鄉》中,以「我」回故鄉為線索,描述了「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感所思,蘊意深遠。小說運用白描手法,生動刻畫故鄉的景與人在文學創作中,「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運用敘述進行描寫的一種方法,即抓住描寫對象的的特徵,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樸素簡練的文字,不加烘託,乾淨利落地勾勒出事物的形態,表達出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反映作者的感情。
  • 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部怎樣的作品?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從二十多歲一直創作到中年,是以他年輕時在雲南的經歷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裡面對王二和陳清楊大量直白細微的性描寫一度被編輯認為是「小黃書」、「色情文學」而拒絕出版。
  • 王二和陳清揚的黃金時代是荒誕對抗時代的短暫勝利
    食色,性也:王二和陳清揚的黃金時代「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王二21歲生日的時候,他請陳清揚來吃魚,做傾心之談。後來當王二把細節描寫得堪比「黃色小說」時,領導開始津津樂道,並相互傳閱。被壓抑的性愛自由和戀愛自由無處不在。與王二在一起的歲月,也是陳清揚的黃金時代。她不但引導了王二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他還引導王二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 《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其實是對性禁錮的控訴
    上世紀90年代,出了三本性描寫非常多的小說,分別是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三本小說因為過度的性描寫,都遭遇過出版難的問題,幸運的是這三部優秀的小說都能得以面世,並引起讀者的熱評與追捧。為什麼90年代會誕生這麼多涉及大量性描寫的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的性描寫背後,為何撇開雙腿無罪?
    前前後後,用了20年的時間才寫成。在許倬雲的力薦之下,獲得臺灣最重要的文學獎:臺灣聯合報系中篇小說大獎。獲得一筆25萬的巨額獎金,這讓他決定辭去講師的工作,成了一名作家。可是這本書並沒有因為獲獎,而大放異彩。反而在港臺出版後,被貼上了黃色小說的標籤,甚至還被改名為《王二風流史》,而在內地,連出版都成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