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鍛鍊計劃,往往比鍛鍊什麼重要的多!對於追求進步的跑者來說,如下幾種狀況最常見:
1、跑步多年,始終都是維持狀態,速度一直上不去;
2、跑步新手,自己摸索,不得其門,進步緩慢;
3、三天兩頭遭遇跑步傷病,訓練總被打斷。
希望下面這個計劃可以幫到你…
制定本計劃的指導思想是以變化為主:強弱更替、長短交叉…保證身體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從而保證鍛鍊的高質高效。訓練時間不一定嚴格計劃安排,但是訓練內容順序最好不要變,比如:慢跑之後第二天可以強度跑,強度跑之後第二天休息,隔天再進行間歇跑。
夠5小時級別的跑者想要進階,完全可以參考4小時訓練計劃,430就不單列了。
九凌跑團大課堂——訓練計劃
一、初級跑者訓練計劃
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力量
5K慢跑
5K慢跑
1. 每周兩練,具體時間可根據個人情況靈活安排。
2. 日常鍛鍊適當加入一兩次靜蹲、深蹲、弓箭步、單腿平衡等下肢力量鍛鍊。本計劃以及下面所有力量訓練安排,參見本號『跑者力量訓練安排』。
3. 慢跑控制在6~7分,入門7分左右,培養肌肉、關節、心肺具備初級耐力。
4. 月跑量50公裡左右,初級跑者堅持如此1個月左右,就可以進階為中級跑者。
二、中級跑者訓練計劃
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5K慢
5K慢跑+力量
10K慢+短間歇
1. 每周三次練習,具體時間可根據個人情況靈活安排。
2. 慢跑控制在6分(上下浮動30秒),培養肌肉、關節、心肺具備一定耐力。
3. 10K慢跑後加3-5組200/300米的間歇跑。每組快速跑300米,原地或者慢跑休息1分半左右繼續下一組。
4. 月跑量80公裡左右,中級跑者堅持2個月左右,就可以為參加全馬做準備了。
三、馬拉松5小時完賽訓練計劃(兩周一循環)
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第一周
5K慢
5K慢跑+力量
10K慢+短間歇
第二周
5K慢
5K慢跑+力量
15+慢跑
1. 5小時全馬平均每公裡用時7分7秒,該級別跑者後半程多採取走跑結合。
2. 日常慢跑控制在6分(上下浮動30秒)每公裡。
3. 10K慢跑後加3-5組200/300米的間歇跑。每組快速跑300米,原地或者慢跑休息1分半左右繼續下一組。
4. 月跑量100公裡左右,堅持上述計劃兩個月,全馬5小時完賽無壓力!
四、馬拉松4小時完賽訓練計劃(兩周一循環)
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第一周
5K慢+
力量
8-12K
節奏跑
15K+馬拉松配速
第二周
5K慢+
力量
間歇跑
26K+lsd
1. 4小時完賽馬拉松全程勻速5分40秒,該級別跑者一般具有全程跑下來的能力。
2. 慢跑速度控制在5分半-6分,節奏跑配速約為5分左右,lsd速度同慢跑。
3. 間歇跑以800間歇為主,5組逐漸提到10組,組均時間為3分50左右,休4分。
4. 節奏跑和間歇跑前應有2公裡以上的慢跑熱身,節奏間歇之後必須拉伸!
5. 月跑量150左右,堅持上述計劃三個月,全馬破4無壓力。長久不破四的資深跑者一旦接觸間歇跑、節奏跑和lsd的強弱結合形式,一兩個月就可實現破四。
五、馬拉松3小時30分完賽訓練計劃(兩周一循環)
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第一周
5K慢+
力量
8-12K
節奏跑
間歇跑
20K+馬拉松配速
第二周
5K慢+
力量
8-12K
節奏跑
間歇跑
30K+lsd
1. 330全馬勻速為4分59秒,這是公認業餘跑者向精英邁進的一道門檻。
2. 日常慢跑速度控制在5分半左右,節奏跑配速4分40左右,lsd速度同慢跑。
3. 800間歇為主,6組提到10組,組均時間為3分20左右,休3分30。
4. 節奏跑和間歇跑前應有2公裡以上的慢跑熱身,節奏間歇之後必須拉伸!
5. 月跑量200左右,330是業餘跑者一道門檻,除了身體能力,還需心理過硬!堅持上述計劃訓練半年左右,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六、馬拉松3小時完賽訓練計劃(兩周一循環)
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第一周
12-16K
節奏跑
6-8K
節奏跑
間歇跑
20K+馬拉松配速
第二周
12-16K
節奏跑
6-8K
節奏跑
間歇跑
30K+lsd
1. 3小時全馬配速為4分15秒,這是業餘精英向業餘大神邁進的一道坎。
2. 慢跑速度控制在4分40-5分,節奏跑配速控制在4分左右,lsd速度同慢跑。周二、周五可安排不計速度放鬆跑和力量訓練,放鬆跑5公裡足夠,力量參見跑者力量計劃。對於此類別選手,力量訓練可視身體是否疲勞隨意安排。
3. 間歇跑以800/1000/2000等為主,或者5321倒金字塔及4000/5000的重複跑。其中,800間組均2分50左右休2分30-3分、1000間組均3分40秒左右休3分-3分30、2000組均7分30秒左右休3-4分。
4.節奏跑、間歇跑強度課之前有2公裡以上的慢跑熱身,之後必須拉伸!
5. 能進入此級別的跑者一般自主訓練意識較強,訓練內容變化也很大,lsd穿插變速混氧、節奏和變速結合、跑坡跑山等等各種訓練內容都有,上述300計劃僅供參考。
6. 月跑量300打底,且都以高效跑量為主。破三除了身體、心理原因外,和比賽的天氣、賽道、溫度溼度、觀眾氛圍各種原因均有關係,堅持上述計劃何時破三不好講啊~~~
7. 馬拉松250以內選手訓練計劃自主性更強,可參考本300計劃,不再單列!
——本計劃為『九凌跑團-磨刀霍霍』積累原創。
跑步計劃中的lsd、間歇跑和節奏跑深度解讀請點擊:知道怎麼跑才能跑的又快又安全。對所有跑者來說,沒有一份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訓練計劃,這需要我們每個追求進步的跑者在日常訓練中一邊摸索一邊總結,這也是本計劃的目的之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