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進行力量訓練和跑步 該如何安排?

2021-01-18 網易新聞

網易體育1月15日報導:

有的跑者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就把力量訓練和跑步訓練安排在同一天進行。毫無疑問,這對體能的考驗非常大。那麼,這麼安排合理嗎?力量訓練和跑步該怎麼進行合理的安排呢?

力量訓練帶給身體的壓力,會傷害到肌肉的收縮功能,再加上跑步帶來的壓力,最終會讓跑者的表現下降。不管是跑前進行力量訓練,還是跑後進行力量訓練,都要給身體留出足夠的恢復時間。

力量訓練和跑步訓練該如何安排?不妨參考以下三種情況。

1、如果跑步和力量訓練安排在同一天,第二天準備休息:

通常情況下,先進行力量訓練,再進行跑步訓練。

如果力量訓練包括快速同心收縮(也就是肌肉縮短,比如深蹲時站起的過程)和慢速離心收縮(也就是肌肉延長,比如深蹲時下蹲的過程),最好在力量訓練結束後等6個小時再進行跑步訓練,跑步的強度選擇中低強度。

如果力量訓練包含正常速度的同心收縮和離心收縮,最好間隔9個小時後再跑步,強度依然是中低強度。

跑步和力量訓練在同一天的情況下,避免進行高強度跑步。

2、如果同一天安排了跑步和力量訓練,第二天接著跑步:

如果第二天安排中低強度的跑步,那麼在前一天應該先進行跑步,至少恢復9個小時後再進行力量訓練。

不管第一天跑步和力量訓練的順序如何安排,第二天都要儘量避免高強度跑步訓練。

3、如果在力量訓練之後的幾天安排高強度跑步:

即使是進行低強度力量訓練,第二天也要避免安排高強度跑步,應該以中低強度跑步為宜。

力量訓練結束後至少恢復48小時,再進行高強度跑步或者速度訓練。

中高強度的力量訓練結束之後,至少要恢復72個小時再安排高強度跑步訓練。

作者:換寶

相關焦點

  • 如何最佳地結合力量訓練和跑步?
    有氧運動會妨礙力量訓練得到的肌肉,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是關鍵。下力量訓練可以使你更快更強,如果你用跑步的方法鍛鍊你的腿部肌肉,那你要在第三天才能恢復,與高強度跑步相比,從力量訓練中恢復要整整多出一兩天。
  • 對跑者來說,如何平衡跑步和力量訓練?學會後讓你運動收益最大化
    導語:對於跑步者來說,訓練就是跑步訓練和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幫助跑步者降低受傷風險,增強肌肉能力,提高成績。但是如何安排力量訓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在做完力量訓練後,身體會有很強的酸痛感,在這種情況下繼續訓練,會影響最終目標的達成。
  • 為什麼跑步的你,一定要進行足踝穩定性和力量訓練?
    不過,大部分跑者的力量訓練主要集中在核心、臀部、大腿和小腿等部位,很少會訓練小肌肉群,比如足踝附近的小肌肉群,導致足踝力量不足,從而引起一些跑步傷病。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被很多跑友忽視的:足踝穩定性和力量訓練。提高足踝穩定性和力量,對跑者來說有多重要?
  • 力量訓練不會安排?簡單,這樣做讓你的訓練更高效!
    很多朋友進入健身房都會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其實這很正常,看到一臺臺跑步機,健身器材,我們很容易慌了神,不明白健身該從什麼器材開始。其實我們首先需要明白如何安排自己的無氧抗阻力訓練,我們儘量將有氧運動安排在力量訓練之後,也就是在進行力量訓練後,我建議您去跑步。
  • 跑步訓練計劃安排
    訓練時間不一定嚴格計劃安排,但是訓練內容順序最好不要變,比如:慢跑之後第二天可以強度跑,強度跑之後第二天休息,隔天再進行間歇跑。夠5小時級別的跑者想要進階,完全可以參考4小時訓練計劃,430就不單列了。
  • 作為跑者,如何進行核心力量訓練?
    如果你想跑得更快、更遠、更健康,就需要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態度來強化自己的肌肉。 力量訓練包括軀幹核心力量訓練、腿部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等。其中核心力量訓練非常重要,因為任何運動都需要足夠的核心力量保證運動身體的穩定性。任何運動的技術動作都不是靠單個肌肉來完成,必須有多個肌肉群協調完成。
  • 每天如何安排健身?每次運動熱身拉伸和正式訓練內容,都如何安排
    這個問題涉及三個方面,先整理一下問題的要點:1、健身計劃至少也應該以月來計,因此可以問:如何安排健身計劃?2、有些人工作比較忙,所以總感覺每天時間都不夠用,怎麼才能在一天中安排出健身的時間?3、每一次健身準備活動、主要訓練內容和結束後的拉抻,怎麼安排?
  • 玩鐵三有必要進行力量訓練嗎?
    如何在遊泳、騎車、跑步之外再騰出時間給力量與柔韌性訓練?這無疑給你本就滿滿當當的時間表提出了更高要求。你該如何解決這一困境?在日常生活中加入拉伸訓練並不困難。最理想的拉伸時間是遊泳、自行車、跑步訓練剛結束的時候。不過,你也可以利用辦公空檔,排隊等待或是看電視的時間,做一些拉伸運動。擠出時間去舉重顯然更加困難。
  • 長期不運動的人,該選擇力量訓練增肌,還是先通過跑步提高體能?
    比如什麼情況下身體最容易受傷,自己能否勝任這種運動等,如果盲目的進行運動,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沒有控制好,很容易造成身體受傷。就拿跑步來說,最容易受傷的時候就是新手剛開始跑步的階段,由於長期缺乏運動,而跑步的強度又超出了身體承受預期,就導致身體受傷了。如果我們缺少運動經驗,又不去請教練指導的話,那麼建議你要「慢慢來」。也就是:新手運動不要盲目採用大重量、高強度,累了就立刻停止休息。
  • 增肌每周該完成多少組訓練?有氧和力量如何安排才不會相互幹擾?
    03、幹擾效應:有氧和無氧的不合理安排 「幹擾效應」具體指的是額外進行有氧訓練,這確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力量訓練的適應性。也就是說如果你進行了長時間的有氧訓練(跑步),那麼你的身體會在耐力訓練上更高效
  • 在跑步訓練當中,也需要進行阻力訓練,跑步者應如何正確選擇?
    所以說跑步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阻力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能夠讓我們的跑步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說一下,在跑步當中需要如何去搭配阻力訓練?也可以通過該訓練方法獲得想要的好處。
  • 為什麼要先做力量訓練再跑步?合理安排訓練順序,健身收益更高
    跑步屬於有氧運動,而力量訓練屬於無氧運動,根據人體供能系統的不同,無論怎樣安排訓練計劃,力量訓練都應該放在跑步之前。力量訓練使用ATP-CP和糖酵解供能為主當我們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最先使用的就是ATP-CP供能系統,通過體內儲存的ATP和CP(膦酸)來為身體供能,因此也被稱為膦酸原供能系統。
  • 女生不想練大肌肉,該怎麼進行力量訓練?
    讓我來預計的話,達到這種身材可能需要從左側的身體開始,每周訓練3-5進行辛苦的力量訓練,進行90-95%詳細程度的飲食管理,並且持續2-5年。所以對於大多數還沒開始或剛剛開始健身訓練的女生們,衡量一下自己所付出的汗水和以上做一下參考,以此來評估一下自己的身體變化程度。
  • 如何進行力量與爆發力動作聯合訓練
    譯者菊千代註:本文所說的聯合體訓練不是我前面幾篇譯文中介紹過的槓鈴或啞鈴聯合體訓練,它指的是把一個力量訓練動作和一個爆發力動作組合在一起的訓練方法。看起來,大多數力量與爆發力訓練計劃在某個階段都安排了聯合體/對照組訓練。但這種訓練的目標是什麼?它能夠提高輸出功率嗎?它製造的是哪一種爆發力?頂峰爆發力?爆發力耐力?
  • 健身新手如何安排自己的力量訓練計劃?
    很多人來健身房鍛鍊,但大多數人來這裡就是跑跑步做做有氧,真正去到力量區訓練的卻很少。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如何計劃力量訓練。自己亂練呢又容易造成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狀,所有就乾脆不練了,做做有氧就覺得很好了!健身新手如何安排自己的力量訓練計劃?
  • 如何安排力量訓練,一周訓練幾次,才能提高健身效率?
    健身訓練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進行有氧運動,更不能忽略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鍛鍊自身肌肉,提高身材線條,提升自身的曲線魅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學的安排力量訓練,才能提高健身效果。今天筆者就來告訴你如何科學的安排力量訓練,提高增肌減脂效率
  • 打拳擊如何進行力量訓練
    拳擊手的打擊之所以有很大的破壞力,不是因為拳頭硬,而是因為它有很大的力量。那麼打拳擊如何進行力量訓練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您介紹,看看吧。  打拳擊如何進行力量訓練?  1、深蹲  提高核心力量的最佳動作。由於練習時整個上身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也能練習力量從腿部到上肢的傳遞能力,這對於拳擊手也是極為重要的。
  • 你的跑步訓練應當持續規律進行而不隨意中斷
    如果你希望不斷提升自己的跑步能力,在馬拉松比賽中實現PB,那麼你的跑步訓練就應當更加系統、科學和全面。系統:你的跑步訓練應當持續規律進行而不隨意中斷;科學:應當按照周期訓練理論合理安排訓練計劃;全面:應當在訓練中按照合理的配速進行訓練,既不是每次都跑得很慢,也完全不需要每次都跑得氣喘如牛。
  • 跑者進行力量訓練的基本原則
    跑步還需要力量訓練?跑步不是心肺耐力訓練嗎?只要我心肺耐力夠好,我就能跑很遠很久,聽起來沒錯,但是你忘了一個事實:你跑步是靠你的臀部、下肢(大腿和小腿以及腳掌)運動進行的,再深入一些,人體所有的運動都是肌肉收縮帶動關節來產生運動的(心肌的收縮是例外)。
  • 如何安排一次詳盡的周期化力量訓練
    一、確定非賽季的時間表足球運動的職業聯賽從每年的4月份開始,一直到11月份,如何利用好非賽季時間的訓練,合理、有序的安排訓練計劃,體能教練要知道在什麼時間、什麼季節來加強運動員的體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此,我在這例子中將向大家介紹我是如何在18周內將運動員的體能帶入比賽所需要的最高峰。相比之下,對田徑、遊泳等項目而言,最重要的比賽是錦標賽。因此,前期的比賽可以用來進行體能訓練來改善體能的不足方面和薄弱環節,在這種情況下"非季節"的時間就能被擴展到錦標賽之前的一些比賽,也就是所謂的"以賽代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