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秦嶺深處的「國寶」衛士

2020-12-23 新華社

秦嶺大熊貓因為其臉部更圓、顏值更高,樣貌憨態可掬,被譽為「國寶中的美人」。上世紀80年代,秦嶺地區的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09隻。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這一數字已增加至345隻。

據了解,秦嶺大熊貓的野外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其棲息地面積也明顯擴大,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37平方公裡擴大到3600平方公裡。在這些成績的背後,是許許多多基層動物保護人員的艱辛與汗水。

薛彥星,是陝西省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秦嶺保護站站長,今年49歲。2005年,當地開始建設秦嶺大熊貓走廊帶,通過栽種竹林、恢復植被,使不同種群的大熊貓「走訪交流」。作為基層巡護員,薛彥星和同伴們開始承擔起秦嶺大熊貓走廊帶的樣線監測工作。

受益於保護人員多年來的辛勤付出,秦嶺大熊貓的種群數量連年擴增,棲息地「島嶼化」現象也逐漸消解。野外遇見率、數量增幅和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

向定乾,今年50歲,是大熊貓國家公園華陽管護站的巡護員。1989年,向定乾剛剛參加工作時,他和同伴通過監聽發現,大熊貓下到了秦嶺低海拔地區。

發現,記錄,更新。巡山護林工作日復一日,艱辛而單調,但向定乾卻依舊熱情滿滿。在他和同伴三十多年的努力下,長青保護區的獸類和鳥類的數量也不斷增加。

趙鵬鵬,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高級獸醫師,長期致力於大熊貓繁育技術攻關。與研究中心的其他動物保護人員一樣,趙鵬鵬在2002年剛剛參加工作時,也是從最苦最累的飼養員開始幹起。

通過保護生物學、遺傳學、生理學等多個方向的長期研究,趙鵬鵬帶領的技術團隊,逐漸在秦嶺大熊貓繁育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大熊貓發情期的行為觀察、人工育幼等技術層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製片人:李傑

編導:劉瀟 李宗胤

記者:孫正好

配音:任健(實習)

統籌:王健

監製:張平鋒

出品人:孫志平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

相關焦點

  • (新華視點·年終報導)「新華視點」今年曝光的這些新聞後來怎麼樣了?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題:「新華視點」今年曝光的這些新聞後來怎麼樣了?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長江偷捕現象未絕,「江鮮」仍在高價交易;多地違規設置限高杆,對貨車通行一「限」了之;企業寬帶被物業、代理商「卡脖子」,一年寬帶費要1萬多元;重慶部分重點中學收取二三十萬元的擇校費……2020年,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曝光的一些熱點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 秦嶺小衛士十強風採集錦 | 袁晨曦:秦嶺的山脈擁有綠色 三秦的大地...
    秦嶺小衛士十強風採集錦 | 袁晨曦:秦嶺的山脈擁有綠色 三秦的大地才有脈搏 2020-11-10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提起「最中國」的動物,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國寶大熊貓:黑白相間、圓圓滾滾、憨態可掬、招人喜愛。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曾與劍刺虎、恐龍等物種同時生存在地球上。在大自然的嚴苛選擇下,恐龍、劍刺虎早已消失,「活化石」大熊貓卻以悠然的姿態謎一般地生存到了現在。陝西秦嶺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
  • 秦嶺深處守望者
    秦嶺深處佛坪縣大坪峪,攝影師將鏡頭對準金絲猴,猴兒將手搭在了相機上。  趙建強攝再往深處走,數不清的珍禽奇鳥不斷出現在眼前。碧嶂插遙天的大別山,是一座罕見的鳥類基因庫,無數瀕臨滅絕的鳥類將這裡視為庇護地。這個鳥類樂園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更是許多人前僕後繼,精心呵護的結果。羅青松便是其中一員。作為陝西省羅山縣鷺鷥保護公益協會的會長,羅青松在保護大別山鳥類的路上已走過了十幾年。
  • 「新華視點」今年曝光的這些新聞後來怎麼樣了?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題:「新華視點」今年曝光的這些新聞後來怎麼樣了?
  • 雲霧山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
    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
  • 「新華視點」今年曝光了這些新聞,「然後」呢?
    原標題:「新華視點」今年曝光的這些新聞後來怎麼樣了?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長江偷捕現象未絕,「江鮮」仍在高價交易;多地違規設置限高杆,對貨車通行一「限」了之;企業寬帶被物業、代理商「卡脖子」,一年寬帶費要1萬多元;重慶部分重點中學收取二三十萬元的擇校費……2020年,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曝光的一些熱點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 「新華視點」今年曝光的這些新聞後來咋樣了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長江偷捕現象未絕,「江鮮」仍在高價交易;多地違規設置限高杆,對貨車通行一「限」了之;企業寬帶被物業、代理商「卡脖子」,一年寬帶費要1萬多元;重慶部分重點中學收取二三十萬元的擇校費……  2020年,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曝光的一些熱點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年底回望,這些問題解決得怎麼樣?「新華視點」記者就此進行了追蹤。
  • 新華視點:一圖讀懂如何分辨虹鱒魚和三文魚
    新華視點:一圖讀懂如何分辨虹鱒魚和三文魚 8月24日,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視點」發布博文《一圖讀懂|如何分辨三文魚和虹鱒魚》,從價格、肉色、厚度、光澤、口感等方面教讀者如何分辨三文魚與虹鱒魚。
  • ​做好生態衛士 守護祖脈秦嶺 專家談|王放:「獨一無二」秦嶺...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韓瑩 記者 李佳)5月16日,國內著名生態領域專家學者齊聚西安,在「做好生態衛士,守護祖脈秦嶺」秦嶺生態保護專題研討會分享秦嶺生態保護經驗,共商秦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持續向好之策。
  • 文化不苦旅—秦嶺深處藏六寶,一次讀懂三國
    一次最好的歷史學習之旅 秦嶺為中國歷史帶來了什麼? 從四川走來的大熊貓在這裡安了家 金絲猴大家族定下了自己的「家規」 朱䴉 羚牛 紅腹錦雞成了最早的「秦嶺原住民」 國寶紅豆杉找到了最後的避難所 ......
  • 秦嶺發現稀有「神獸」,全球僅此一隻,網友:國寶中的國寶
    秦嶺發現稀有「神獸」,全球僅此一隻,網友:國寶中的國寶。熊貓本身其實數量就非常的少,在我國已經是國寶一樣的存在了,而在我們的認知裡,大熊貓都是黑白色的,也是因為如此,才有了關於大熊貓的那個經典願望,拍一張彩色照片。
  • (圖表·漫畫)「新華視點」「吞噬」
    「新華視點」記者近來走訪發現,除了酒店、外賣等,一次性筷子源源不斷地流向高校,部分高校食堂常年大量免費提供一次性筷子,有的高校甚至半年就花費6萬多元,購買超過百萬雙筷子。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 假如「秦嶺四寶」要開直播
    我的夢想是當金剛:哥,香蕉我拿了哈這裡是強生:已私秦嶺你牛哥:你和熊貓在幹嘛呢,這麼神秘追風少年小金 回復 秦嶺牛哥:哥私信說秦嶺你牛哥3小時前白虎商業合作,時尚豹姐,我是小熊啊,河馬不是盒馬,噼裡啪啦猩,小西幾白虎商業合作:可愛!時尚豹姐:可愛!
  • 秦嶺深處有仙境,陝西黃柏塬
    黃柏塬一瞥我們便從重慶出發,去這躲在秦嶺腹地的山水勝景打量一番。一個讓人不由自主就要產生懷疑的事實是:重慶到那裡的距離比西安到那裡的距離更近。我印象中的秦嶺秦嶺是中國南北的分水嶺,這樣的印象在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地盤踞;但它山高林密,與人疏離,自古以來,如遠山雲霧一般莫測神秘。在很長時間裡,秦嶺很固執地與李白浪漫激情的《蜀道難》掛鈎。
  • XSO走進秦嶺深處,用音樂風光大片盡覽秦嶺之美
    華山之巔的《我的祖國》還如臨耳畔盡顯音樂與自然的融洽之美這一次的音樂風光大片將帶你開啟一場全新的音樂冒險之旅中華民族的祖脈——秦嶺猶如萬流之源,綿延不竭不僅古老悠久的華夏文明誕生於此這裡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最為深厚的歷史記憶XSO西安交響樂團將帶著音樂深入秦嶺腹地
  • 2019秦嶺大熊貓文化宣傳活動啟動「和美 謙厚 博愛」是秦嶺大熊貓文化的核心價值
    大使對話現場黨雙忍在致辭中講到,大熊貓是中華國寶,秦嶺大熊貓是「國寶中的國寶」。秦嶺大熊貓是秦嶺蘊孕的生態精華,具有獨特的中華文化價值。這是從人類心靈深處而來的兼愛、博愛。他明確提出,秦嶺和大熊貓是陝西的兩大生態名片,也是兩大生態名篇,秦嶺大熊貓是兩大生態名篇的合著。我們保護秦嶺大熊貓,講述秦嶺大熊貓故事,傳播秦嶺大熊貓文化,就是向世界傳播秦嶺大熊貓承載的和美、謙厚、博愛的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
  • 密織氣象站網 加強預報科研 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
    氣象科技能為秦嶺生態文明建設帶來哪些支撐?生息與共每年的四五月,是秦嶺復甦的時候。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氣流乘勢北上,讓群山蔥蘢,生機無限。然而,這股暖流能滋潤秦嶺南坡萬物,到了秦嶺以北的關中地區影響則直線下落。
  • 秦嶺深處自由行,天然氧吧的青岔火車站
    周未去西康線青岔火車站,在長安區南五臺街道辦秦嶺深處的一個村子裡,從西安城到青岔約50多公裡。今天放棄自駕,來一次更自然的自由行。按百度導航推薦路線,乘坐2號地鐵到韋曲南終點站下車,然後倒乘729路公交到太乙宮鎮西安翻譯學院,再找個汽車進山。汽車走到南五臺鎮西堯村,也就到了秦嶺山腳下了。
  • 被困在秦嶺深處的女人
    3年前,她們是被困在秦嶺深處的普通母親;3年後,她們侃侃而談的,都跟「未來」有關。寧陝縣地處秦嶺深處,長期貧困,卻一直保有濃厚的重教傳統。11年前,全縣上下擠出400多萬元經費,用於免除高中生學費,高中入學率由44.6%一舉躍升至84.6%。9年前,寧陝縣開始實行「15年免費教育」,「從幼兒園到高中,寧陝的娃娃只要肯學,我們都盡全力保證」。2年多以前,阿里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推動的「養育未來」項目首個養育中心在寧陝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