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版圖中,以色列一直享有「啟動國」的美譽。這個人口只有900萬人的袖珍超級大國,更是被媒體譽為創新國度,高科技是以色列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之一。整個2010-2019的十年間,與以色列高科技有關的項目完成了1,210筆巨額交易,總額達3,850億謝克爾(1110億美元),相關交易的總價值猛增800%,而與上一個十年相比實現的總交易數量則增長了50%。
以色列前副總理曾公開宣稱,我們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科技,而這也正是以色列經濟成功的秘訣。然而,近期事情卻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是以色列的經濟前景黯淡;另一方面則是以色列的支柱柱產業-高科技領域似乎進入了一個瓶頸期。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以色列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拉·格林伯格(Shira Greenberg)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以色列的經濟前景變得黯沉,由於大流行,以色列今年經濟可能收縮5.9%-7.2%。財政部預測預算赤字佔GDP的13%-14.2%。與此同時,以色列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2019年為61.2%,而以色列財政部預測,在較為黯淡的情況下,今年以色列預計債務與GDP的比率可能飆升至77.9%,並在2023年達到98%。而債務與GDP之比的預期已經遠高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認的65%的警戒值。
雪上加霜的是,以色列銀行表示,今年該國經濟將萎縮6%。經合組織估計,2020年以色列經濟收縮率為6.2%,如果第二波大流行爆發,則為8.3%。 專家擔心,高失業率可能成為以色列復甦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在失業率方面,根據以色列就業服務局的數據,以色列的失業率已攀升至21.1%。在第一波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包括被解僱的工人在內的失業人數已超過100萬人。而在以色列人的破產率方面,Calcalist援引司法部的數據報導,第二輪冠狀病毒大流行也引發了申請破產的個人激增。六月,有2038人申請破產,比一年前增長了75%。
上述跡象表明,以色列「啟動國」的經濟神話似乎正在全球風險加劇的情況下破滅,換言之,儘管擁有令世人稱道的許多高科技產業,但以色列經濟依然難以抵禦全球風險。那麼,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事情的另一個進展是,以色列媒體Israelhay日前分析報導稱,似乎我們在小事情上失敗了,而我們的技術國家再次受到限制,因為我們無法進行流行病學研究。與此同時,為了推動以色列的新興國家地位向前發展,以色列創新局(以前稱為經濟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由公共資助的機構,其使命是「提供各種實用工具」。旨在有效滿足本地和國際創新生態系統動態需求的融資平臺。
換言之,在一些以色列人看來,以色列在醫療技術等領域或存在落伍的情況,進而使該國可能失去應對大流行過程中的一些商機。也正是在以色列經濟的關鍵時刻,我們注意到,以色列經濟想到了中國市場。
以色列媒體JNS在上周報導中稱,以色列公司繼續把中國作為主要市場的增長和發展,多家公司的高管最近幾周告訴JNS他們將在中國持續運營。一家網絡安全公司的高管示:以色列人在中國的創新方面享有良好聲譽,以色列公司向中國市場提供了一系列先進產品,從智能工廠到在線廣告監測系統,並表示,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市場的中心,進入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是以色列企業的主要目標。
同樣,中國企業也渴望得到以色列的專業知識和創新,以色列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係將繼續以目前140億美元的貿易水平呈指數級增長。據以色列對外貿易管理局的報告顯示,2019全年以色列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再創又一個紀錄,比上一年增長4.5%。這就意味著,以色列相關領域通過加強與中國市場的合作,或可以實現更多創收,並與中國企業實現雙贏。那麼,以色列都有哪些科技項目值得我們去關注呢?
據悉,以色列在農業科技、網絡安全、人工智慧、大數據、水處理與安全及生命科學等領域在研發創新上具有領先的核心競爭力。比如,以色列的AI和網絡安全創業公司數量佔全球總數的近20%,僅次於美國,同時,還擁有430多個世界知名企業的頂級研發中心,他們佔以色列直接納稅總收入的18%,而在納斯達克掛牌企業數目也僅次於美國,在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以色列在創新度上位居世界第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色列人眼中,世界科技創新的方向卻正向中國企業和市場靠近。例如,近幾年以來,中國企業在以色列的投資活動也逐漸頻繁,正在成以色列企業的樂園。此時,包括德國、以色列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在這個時候才從陌生感中真正冷靜下來,發現世界經濟力量的天平已經慢慢的向中國市場傾斜,然而在20年前,中國的科技創新還不是世界的中心。
以色列時報稍早前稱,現在的中國是風險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要來源地,以色列的科技業正在爆發準備迎接「中國2.0」和中國資本。該外媒同時分析稱,中國資本也不再易被以色列近似神話般的技術所迷惑。以色列公司也已經注意到,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上世紀90年代那個以低成本製造業聞名的新興市場了。
相反,現在,中國經濟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盛產高科技企業和產品的創新大國,聰明的以色列人越來越發現,現在中國企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購買技術,而跟其它國家投資者相比,更加看重相關創新技術在中國市場的落地潛力,而對於那些將目標群體定為中國中產階級的以色列公司來說,他們必須作出調整。這就進一步佐證了,以色列「啟動國」的經濟神話似乎正在破滅,關鍵時刻,想到中國市場,「袖珍超級大國」準備爆發迎接中國2.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