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場延續千年的音樂盛宴 本期「愛上紀錄片」展映《敦煌樂器...

2021-01-09 每日甘肅

共赴一場延續千年的音樂盛宴

本期「愛上紀錄片」展映《敦煌樂器·樂從畫中來》

掃碼報名

每日甘肅網8月14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在敦煌壁畫中有個極為壯觀的音樂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數千件的樂器見證著古代音樂的繁盛,記錄著10個朝代絲竹繞梁的音樂盛景。本期「愛上紀錄片」公益展映活動聚焦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樂器,帶觀眾跨越千年,追尋壁畫中的音樂世界。

莫高窟第220窟,是敦煌樂舞的經典代表,在這座洞窟的壁畫上,藥師佛站在蓮臺之上,流光溢彩,最為驚豔的是下方的28身樂伎,手持各種管弦樂器,奏響天籟之音。不僅是第220窟,走進莫高窟的每一個洞窟,都會發現一些與敦煌樂舞有關的圖像,各種各樣的樂器加起來超過5000件。然而隨著朝代的更迭,這些樂器早已消失於市井宮苑之中,只有壁畫中的影像,記錄著它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如何讓沉睡千年的樂器從壁畫中甦醒?1986年,敦煌研究院樂舞工作室成立,鄭汝中等專家萌生了一個想法,試驗著把這些壁畫裡的樂器變成實物。這個嘗試一做就是30多年。如今,敦煌樂器的仿製工程還在繼續中,可喜的是,在甘肅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投資四百餘萬元,遍尋全國各地樂器製造師,讓九十七種二百四十五件敦煌樂器從壁畫中復活,延續了這場跨越千年的音樂盛宴。

《敦煌樂器·樂從畫中來》用敘事性和故事性相結合的手法講述了敦煌壁畫樂器由圖形成為設計圖紙,再成為實物用於演奏的全過程,呈現了琵琶、花邊阮、箜篌、雷公鼓等敦煌壁畫樂器的前世今生,彰顯了敦煌文化藝術魅力,反映了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

如果你想觀看這部紀錄片,請掃描文章下方的二維碼或者撥打影院電話,報名參加「愛上紀錄片」公益展映活動,報名免費,活動當天現場領票,憑票進場。

活動時間:8月15日早上10:30

活動地點:百安概念影城(南關十字百安購物中心6樓)

報名熱線:0931—8106181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婧

相關焦點

  • 古老「敦煌樂器」穿越千年蘭州「發聲」
    距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式還有124天 從13日至15日,由中央民族樂團創排的大型民族樂劇《又見國樂》,在甘肅大劇院震撼上演,眾多由敦煌壁畫復原的古樂器及千年古譜再次以音樂的形式回到家鄉。同時,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被甘肅大劇院聘請為榮譽藝術顧問,助力甘肅音樂事業發展,今年9月,這批「復活」的古樂器將亮相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
  • 央視紀錄片《敦煌樂器•樂從畫中來》,展現了龍鳳文物樂器複製實踐
    紀錄片《敦煌樂器•樂從畫中來》,用敘事性和故事性相結合的手法講述了敦煌壁畫樂器由圖形成為設計圖紙
  • 從圖像到樂器,敦煌壁畫「復活」啦!
    2019年,在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上,琵琶、箜篌、篳篥、胡琴、鼓、琴、瑟等來自敦煌的聲音迴響在市政大廳禮堂。身著彩裳、手持古樂器的演奏者們仿佛穿越時空,將敦煌壁畫中描繪的音樂盛宴帶到了絲綢之路的另一端。這些樂器正是莫高窟壁畫中所描繪的樂器。
  • 從敦煌壁畫上「走」下來的樂器是怎樣的
    敦煌莫高窟你進到每一個洞窟裡基本上都能發現一些與敦煌樂舞相關的圖像,各種各樣的樂器,大概在5000件上下。其實在全世界現存的這些遺蹟裡面,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敦煌這麼多。 在研發團隊不懈的探索之下,一件又一件的樂器從壁畫上走了下來......
  • 看「六老漢」三代人造綠洲鎖黃沙 本期「愛上紀錄片」展映《八步沙...
    本期「愛上紀錄片」公益展映活動放映《八步沙的風》,我們一起通過影像,走近這群普通的武威農民,走近這群不凡的當代愚公。如果你想觀看這部紀錄片,請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或撥打影院電話報名參加本期的「愛上紀錄片」公益展映活動。報名免費,活動當天現場領票,憑票進場。
  • ...蘭州「愛上紀錄片」系列展映活動 本周六展映《月邀天宮》
    本周六,蘭州百安概念影城「愛上紀錄片」公益展映活動也帶來一部航天題材的紀錄片《月邀天宮》,帶您感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懈求索、追夢不止的偉大徵途。《月邀天宮》以天宮二號發射任務時間進程為主線,鏡頭聚焦發射場,瞄準發射一線陣地上的任務故事,全程記錄任務歷程,講述一線精彩故事,真實反映了發射一線科研人員為了確保成功作出的努力。
  • 塵封千年,古樂器從敦煌壁畫中「躍然而出」
    敦煌壁畫中的樂器品種、數量、表演形式、以及時間跨度和延續性方面,都是在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敦煌壁畫中的樂器都是民間工匠製作的,一直延續到現在。但在樂器製作傳承中,有好多樂器製作技藝都已失傳了。有些樂器製作技藝雖然在敦煌失傳了,但在中原其他地方傳承著。如琵琶、古箏,排簫等樂器。敦煌現在能製作的樂器有陶壎、二胡、三弦、大鼓、腰鼓。
  • 《登場了敦煌》汪涵領銜探索壁畫樂器,錢正昊野孩子合作敦煌彌音
    ,共同完成創作屬於敦煌的音樂。因為跟音樂有關所以從節目一開始嘉賓們就兵分兩路,汪涵帶領這常駐嘉賓來到了敦煌壁畫,在這裡老師們給大家講述了敦煌壁畫中相關的各種樂器,在這其中有著橫笛,雷公鼓,古代打擊樂器,更多的則是琵琶。隨後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敦煌壁畫樂器複製的地方,在這裡嘉賓們不僅了解到了很多古代樂器的知識,尤其是其中的打擊樂和琵琶觀眾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也了解到了很多古代音樂中的歷史。
  • 民族樂器|讓世界愛上中國民族音樂
    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在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為她做了一件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古代稱之為「秦琵琶」。阮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彈撥樂器,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由於阮音色圓潤,渾厚,音域寬廣,因此古代就已成為獨奏,合奏、重奏的主要樂器。
  • 第二發 | 一張圖看懂《敦煌樂器》
    2018年,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與敦煌研究院合作開啟項目——仿製敦煌壁畫樂器,並進行延伸開發。數十年專注於敦煌壁畫樂器仿製與開發研究的專家鄭汝中老先生貢獻出了自己的全部研究成果。從春末到初秋,從上海、揚州、北京、蘭州到敦煌,200餘件樂器在鄭汝中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和樂器製作師傅們的共同努力下,一點點製作成型。
  • 陳應時 | 他用四十年光陰,找回了千年前的敦煌仙樂
    他用四十年光陰找回了千年前的敦煌仙樂▲敦煌樂譜P.3808(局部)古譜素有「千年天書,百年解譯」之謂,因為記譜使用的符號形似日文的假名,極其晦澀,解譯困難。千年以前的譜樂,百年間學者們皓首窮經,孜孜不倦。
  • 敦煌壁畫中的樂器
    這裡有絲綢之路留給我們一系列特殊的異域音樂文化:五弦琵琶、葫蘆琴、蓮花阮、篳篥、龍鳳笛、排簫、雷公鼓、箜篌、揚琴、胡琴、嗩吶等上千年的古樂器,它們與中原漢民族固有的:琴、箏、瑟、鍾、磬、鼓、板、壎、簫、笙、箎等樂器形成鮮明的對比。
  • 天籟敦煌——敦煌壁畫古樂器復原展掠影
    該展是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文化展覽展會活動之一,展期將持續至10月16日。  敦煌壁畫樂器圖像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敦煌文化藝術的精華,是敦煌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中國和世界音樂舞蹈史的研究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目前,我國非常重視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紀錄片《敦煌》合集
    該片共10集,分為《探險者來了》《千年的營造》《藏經洞之謎》《無名的大師》《敦煌彩塑》《家住敦煌》《天涯商旅》《舞夢敦煌》《敦煌的召喚》《守望敦煌》,通過描述十個人物的命運故事,對敦煌一千多年的歷史和生活進行展示。劇情簡介:敦煌作為亞洲的心臟地帶,曾是古代中西方交通的要道,中國、古印度、古希臘、中亞文明四種古老的旋律,在這裡匯成千古絕唱。
  • 一場特殊的音樂盛宴
    音樂夢想  在26日晚香港共融樂團舉辦的首場慈善音樂會上,小提琴手岑幸富格外引人注目。他持弓的左手竟然是一隻義肢。  2003年,岑幸富在一場交通意外中失去左臂,曾因生活不便和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而自我放棄,每天沉迷於打遊戲。直到有一天偶然接觸到小提琴,美妙的琴聲將他深深吸引,岑幸富便決定開始學琴。
  • 敦煌古樂器「飛」出壁畫亮相蘭州
    原標題:敦煌古樂器「飛」出壁畫亮相蘭州   日前,「千年敦煌·匠心演繹」俄羅斯畫家畫敦煌系列油畫與敦煌壁畫古樂器復原展在蘭州開展,箜篌、鳳首阮、葫蘆琴、蓮花琴、瑟、雷公鼓這些敦煌壁畫中的古樂器走出壁畫,吸引了大批參觀者。
  • 這些消失的敦煌古樂器,樣樣都美到哭!
    據統計,壁畫中有音樂題材的洞窟236個,共繪有各種類型樂隊約500組,有各種類型樂伎約4000身,共出現各類樂器44種,4500多件。在世界壁畫史上,就以反映音樂事物而言,無論在樂器品種、數量、表演形式以及時間跨度和延續性方面,敦煌壁畫都是無與倫比的。在彈撥類樂器中屬於代表性樂器,琵琶二字早在漢代就有文獻記載,最早寫作枇杷或批把,後在字形上與琴瑟連類,故書為琵琶。
  • 敦煌壁畫中的那些稀奇樂器究竟是什麼?
    文 | 吳潔  編輯 | Agnes 近千年來,莫高窟始終給世人以無限探索的可能性。迴蕩在佛窟壁畫內的時光音律被封印在飛天或菩薩手中的各型樂器中,不禁讓人們好奇,音樂與莫高窟又產生過怎樣的美妙共振? 經歷北涼至元十個朝代的莫高窟,在近千年的歷史軌跡中所留存下的洞窟共有492個。
  • 將敦煌復刻進大話!《緣起敦煌》紀錄片講述資料片副本起源_遊俠網...
    有一種美,叫做敦煌,濃墨溢彩傳承千年。2020開年之際,大話攜手敦煌,再續「守望敦煌計劃」。今日,由敦煌市博物館石明秀館長親自命名的紀錄片《緣起敦煌》正式上線,為你講述敦煌石窟的千年之美以及大話開發敦煌玩法內容的匠心細節。
  • 聊聊已經消失的敦煌古樂器,樣樣都美到哭!
    據統計,壁畫中有音樂題材的洞窟236個,共繪有各種類型樂隊約500組,有各種類型樂伎約4000身,共出現各類樂器44種,4500多件。這些數字表明:在世界壁畫史上,就以反映音樂事物而言,無論在樂器品種、數量、表演形式以及時間跨度和延續性方面,敦煌壁畫都是無與倫比的。今天就先簡單介紹幾件樂器,如果大家覺得感興趣,我們將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