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失聰女孩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

2021-01-20 羅平發布

今年清華大學的博士生錄取名單中

一個名叫江夢南的26歲女生

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


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今年9月,江夢南將正式進入清華大學開始她的博士生學業。





1992年,江夢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父母為她取名的寓意是夢裡江南,歲月靜好。


然而在她半歲時,由於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平靜美好的生活被打破了。當時江夢南左耳損失大於105分貝,右耳聽力完全喪失。失去了聽力,不僅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也會聽不到自己的發音,就會失去說話的能力。


江夢南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為了讓孩子未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和別人交流,他們決定教小夢南學習發聲和唇語。


父母說話時江夢南會把手放在他們的喉嚨處,感受聲帶的震動學習說話,而念拼音的時候,她會認真看他人發音的唇形,從而辨讀記憶每個音節的唇形,逐漸再學習字詞和語句。


笑容燦爛的江夢南

雖然成長的過程中比同齡孩子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江夢南一直很樂觀。她對記者說:「我從小心態就好,主要歸功於我爸媽,因為他們心態好,他們影響了我。我每天都陽光燦爛的,有什麼壓力或者灰心喪氣了就和他們說,說完心情就舒爽多了。」


在她的記憶裡,爸爸媽媽總是陪伴在身邊給予鼓勵和支持。因為聽力喪失的原因,醫生曾告訴江夢南的父母,她的平衡能力會比較差,建議孩子不要學習遊泳和自行車,可是江夢南覺得這是生活的基本技能,應該學會。於是暑假期間,讓父母陪著她一起學騎自行車和遊泳。

對江夢南而言,一個發音重複一千次能學會已經算很快的速度了,可以想見學習的難度。


但熟能生巧,她也逐漸掌握了規律,「每個人的唇形大同小異,慢慢地就學會了。但學習唇語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唇語方式,每當認識一個新的朋友時,我總是需要幾天的時間來熟悉這個朋友的口型,然後才能較快地明白對方要表達的意思。」

聽力受限除了給江夢南平時的生活帶來難題,學業上也會遭遇很大障礙。


課堂上老師講話的語速較快,知識點又多,如果只依靠讀唇語來跟上學習的進度幾乎不可能,效率也大打折扣。


因此從小學到中學,江夢南除了課堂上努力「聽講」以外,還依靠看書本、板書、課堂展示幻燈片和課下的自學來完成。由於遲一年上小學,江夢南為了趕上同齡人的學業,向父母說自己想要從四年級跳級到六年級。於是那年的暑假,江夢南的父親在家輔導她數學,母親則負責語文和英語。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她順利學完了五年級的課程,如願在新學期進入六年級。


學習英語不可避免要接觸聽力和口語考試,江夢南聽不出英語的發音,只能靠看音標練習口語。中學時期老師會在她的面前讀英語的聽力,中考時,郴州市教育局特意為江夢南設置了「獨立考室」,由老師面對面讀語文和英語的聽力題,高考的時候英語則是按筆試部分的分數折算總分。


2010年,江夢南參加高考,雖然分數超過一本分數線,但她覺得沒有發揮好,堅持復讀一年。第二年,她以615分的成績進入吉林大學的本科藥學專業學習。碩士生階段在吉林大學選擇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作為研究方向。


學習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讀研期間,江夢南和同學會定期開組會,對自己的研究內容以及這個領域進行一些探討,但由於討論內容涉及很多專業名詞和複雜性的內容,光看唇語不太能及時明白別人在說什麼,所以很難加入進討論。為此,江夢南只好在別的地方努力做得更好來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儘管江夢南沒說怎麼彌補,但可以想見,她一路上一定付出了比旁人多幾倍的艱辛和努力。


江夢南的畢業照

江夢南在研究生論文答辯會上



也許是深受父母樂觀開朗的性格影響,江夢南在平時生活裡也表現得陽光外向,喜歡結交新的朋友。她開玩笑地對紫牛新聞記者說:「我是持續性樂觀開朗,間歇性灰心喪氣。」


雖然會因為在一些需要即時溝通、靈活性較強的工作中不能表現得很好而心情低落,但江夢南會通過運動、和家人溝通或是和朋友出去玩來化解自己的情緒。


「周圍的朋友說我性格好,愛笑,相處起來沒有什麼壓力。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開朗外向的人,喜歡和朋友們一起玩,每天都還挺開心的。平時放鬆的時候喜歡看看老電影,或者是去健身房健身,練瑜伽。」


江夢南(左)


在採訪中,江夢南總在表達對他人、對生活的感激。她感謝那些曾經耐心地給她答疑解惑、包容指導她、特意手寫專業知識給她的老師,也感謝那些在她成長學習的路上陪伴過她的同學和朋友。而談到父母,她更是說:「爸媽就像我前行路上的燈塔,為我指明方向,也給予我繼續前行的勇氣。」


江夢南和室友們


在大學期間,她曾經回到家鄉的特殊教育學校做義工,探望那些視障、聽障、智障的孩子。目前,江夢南的家鄉有好幾個部門和她聯繫,希望她能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與當地的殘障人士分享,江夢南都一一答應下來。她對記者說:「突然受到這麼多關注這麼高的評價我有點不知所措,很感激,也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不讓大家失望。對和我一樣失聰的人,我想告訴他們,我們完全不必為了自己的缺陷而感到自卑,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只要足夠努力,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一樣能做到,也許還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相關焦點

  • 失聰女孩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生活的挑戰都是命運的饋贈!
    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
  • 聾人女孩逆襲成為清華博士,如何學會唇語對他們很重要
    唇語能讓聾啞人走多遠?口形、唇形對於聾啞人士的溝通學習非常重要,有一種專門解讀聾人的語言叫——唇語。唇語不僅能幫助聾啞人士解讀語言,幫助溝通,甚至還能成為語言康復的突破口。中國青年報曾經報導,瑤族女孩江夢南,讀唇語學說話並考上清華博士 26歲失聰女孩江夢南,幼時就雙耳失聰,靠讀唇語學會了說話。小學四年級直接跳級到六年級,高考615分考入吉林大學,後又通過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面試。正因為有了語言的溝通,讓江夢南在學習上一路過關斬將,取得了常人都無法比擬的成績,令人羨慕!
  • 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的女孩
    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的女孩 原標題: 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會說話、讀唇、辨別音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一位名叫江夢南的女孩卻做到了。  9月新學期開學,這名26歲的女孩正式入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為一名博士研究生,她堅忍求學的故事也打動了清華園內外許多人。
  • 26歲失聰女孩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網友:長得好看是優勢,活得漂亮才是真本事!
    據揚子晚報報導,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導致雙耳失聰,雖然生活給予了她更多的挑戰,但她卻把這些看成是命運的饋贈。這個優秀的女孩說:「上帝雖然給我們關上了門,但是一定會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開一扇窗。」靠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和自學,她不僅高考時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還多次獲得獎學金,之後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並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今年9月,江夢南將正式進入清華大學開始她的博士生學業。
  • 聾啞女孩靠讀老師唇語考上大學 渴望有隻助聽器
    因聽力嚴重障礙,無錢佩戴助聽器,只能靠讀老師的唇語學知識,多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前幾天,手捧大學錄取通知書,19歲的她百感交集!她,就是出生於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揭家村的貧寒女孩張巧玲。  患了先天性聾啞症堅韌女孩堅持上學  張巧玲出生不久,就和姐姐一樣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就連簡單的「爸爸、媽媽」也無法完整喊出來,更無法與小夥伴正常交流。
  • 她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聽不到鬧鐘為何能每天準時醒來?
    ★「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的女孩★早晨被鬧鐘叫醒的聲音、相遇時朋友打招呼的聲音、課堂上老師講課的聲音、寫字時筆尖划過書本的聲音……這些在常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聲響,在失聰者的世界裡,仿佛都被吸進了真空。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會說話、讀唇、辨別音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一位名叫江夢南的女孩卻做到了。
  • 無聲世界的「學霸」:自幼失聰,靠解讀唇語一路考上研究生
    剛剛從吉林大學藥學院畢業的她,兩個月後,將走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讓人羨慕的前景背後,是讓人心疼的經歷。她從小就失去了聽力,從此生活在無聲的世界。26年來,她的生命並沒有在無聲中靜默,她靠觸摸喉嚨學習說話,解讀「唇語」讀懂他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努力,讓自己站在一個又一個新起點上,讓生命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 讀唇語讀到清華當博士,瑤族女孩人生開掛
    她,笑靨如花,純淨、明亮的眼睛裡散發著不沾世故的光芒;她,雙耳失聰,卻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清華大學藥學博士。
  • 寒門貴子:農家兄妹五人全考上大學,四人考入清華北大讀碩士博士
    但是,也有人認為,貧困家庭的子女更懂得勵志和奮鬥,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更強烈,所以更容易出「貴子」。那麼,寒門能不能出貴子呢?如果我們看了陝西延安五兄妹的故事,就不難發現:只要付出努力,寒門出貴子並不難。
  • 影后蕭芳芳:7歲出道,歷經5段感情,今幾乎失聰卻勵志學唇語交流
    我們常說中文博大精深,每個文字的發音都飽含著這個詞語本身的意義,就像是''愛惜'',你讀的時候,就會不自覺散發一種溫柔的語氣。    而當你讀''堅強''這個詞語時,你會感覺有一種莫名的力量會從你的心中破繭而出,從你的口中鏗鏘有力的說出。
  • 「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賺足眼淚,網友被忽悠了?
    近日,幾段「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的視頻火了,網友紛紛點讚,表示被感動得眼淚直流 。但隨後有網友發現,該帳號曾連續發布多條視頻,考上清華的是同一個小姑娘,可她爸爸一會兒是「工地上的工人」,一會兒是「植物人」,大家是被忽悠了嗎?7月24日,@江蘇網警 針對該視頻的發布表示,「希望大家能傳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編造吸引毒流量」。
  • 他通過讀唇語知道你在說什麼
    從記錄講話到分組討論,或者會下和別人聊天拉家常,市聾協主席王軍,一直靠的就是讀唇語。毫不誇張地說,即使相隔30米,你一張嘴,不管聲音多大,王軍都能讀懂你在說啥。王軍和其餘37位聾啞人士都是這次會議的代表。和他一起參加分組討論的,還有3位聾啞人士———鄭光宇、田野和閻惠。多年以來,王軍已經習慣了「無聲」的世界。他不愛發言,喜歡用眼睛去「聽」別人的發言。
  • 浙江失聰少年川美求學 讀唇語的他如何聽懂老師講課……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高科 攝轉過頭,面帶微笑,雙眼注視著你的嘴,這是失聰少年程功正在「聽」你說話,而正是靠這樣的「讀唇語」的方法,來自浙江省衢州市的程功在今年的高考中,以專業分數位居浙江省第二的好成績,被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書法專業錄取。要知道,今年全國共有超過10萬人報考川美,考生數量位於八大美院之首,而川美僅錄取1500人左右,程功報考的書法專業全浙江省也僅錄取兩人。
  • 勵志!90後聾啞女孩自學唇語找工作:要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作為一名聾啞人,90後女孩高敏就在這裡工作。  高敏老家在臨沂,今年24歲。她的聾啞並不是天生的,而是源於小時候的一場病。在高敏2歲半時,有一天 她突然發起高燒,因為家裡沒錢,無法將她送去大醫院,只能在小診所裡就診,病非但沒有治好,反而落下了後 遺症,成為一名聾啞人。  說是聾啞人,其實高敏是可以說話的,只是有點口齒不清,別人與她交流時需要認真聽並理解。
  • 女孩考上清華被捐助20萬,男孩考上本科交不起學費,為什麼這樣?
    老家是豫西南的小縣城,每年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鳳毛麟角。去年縣高中有一個女孩考上了清華大學,那是女狀元啊,很快這個消息傳遍全縣角角落落。女孩家裡就熱鬧了,每天都有新聞單位採訪,還有許多人拿著手機拍小視頻,這都不說,縣裡舉行了表彰大會,會上女孩獲得一個大紅包:5萬元獎學金。
  • 這位惠州男生一路讀到清華博士!由媽媽背著……
    故事的主角是惠州的一對母子 隨後 「媽媽背患病兒子一路讀到清華博士」 受訪者供圖 陳斌今年25歲,是一名被中山大學保送清華的在讀博士生。也是杜氏進行性肌營養不良(DMD)患者,在清華大學讀心理學專業已經三年了,再有兩年就要畢業了。 他自12歲失去行走能力以來就開始以輪椅為伴,目前除了手指可以敲擊鍵盤、觸控螢幕幕外,幾乎失去了一切行動能力,連抬手挪腳一類的動作都需要藉助外力。
  • 最「臭名昭著」的3位神童,高分考上清華北大,行為卻令母校蒙羞
    最「臭名昭著」的3位神童,高分考上清華北大,行為卻令母校蒙羞 在我國數千年歷史中,出現過數不清的天才少年,他們無一不擁有遠超常人的智商與天賦,可以輕鬆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 21年了,半工半讀考上北大,卻博士肄業的湖南小夥,現在怎麼樣了
    曾經清朝名臣曾國藩提出過「耕讀傳家」的口號,其實仔細理解和半工半讀差不多。在古代,為了生活有個保證,大多數參加科考的人都半工半讀,一方面收拾著家裡的土地,另一方面學習參加考試。現如今半工半讀的模式就更流行了。
  • 「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作者回應:缺乏經驗,未標明是段子
    「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作者回應:缺乏經驗,未標明是段子(01:56) 近日,幾段「女孩考上清華後跪謝父親
  • 遭羈押1277天無罪釋放清華博士現狀:重新創業堅持舉報誣告陷害者
    遭羈押1277天無罪釋放清華博士現狀:重新創業 堅持舉報誣告陷害者。2019年,清華海歸博士孫夕慶被羈押1277天後被無罪釋放。12月6日,專訪孫夕慶。這一年來,他成立了新公司,還收購了一家境外的上市企業。他一邊工作,一邊為自己遭受陷害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