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35萬商鋪被改成廁所,業主啞口無言

2020-12-16 都市現場

來源丨都市現場綜合湖北經視頻道

未經允許請勿轉帳 如刪除來源必究

去年11月,湖北武漢市民李先生在蔡甸區人民汽車城二期購買了一間商鋪。原本打算用來增值的商鋪卻被委託的出租方改建成了廁所,您說這事荒唐不荒唐。

李先生的這間商鋪不大,只有20.44平方米,售價為35萬。當初購買商鋪時,在開發商的安排下,他自願與湖北人民車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籤訂了5年的委託經營合同,由後者代為出租。在抵扣了一部分房租後,這間商鋪實際付款27萬。

前不久李先生準備出售商鋪變現時,發現了這裡被改造成了公共衛生間。李先生還以為弄錯了,趕緊把合同拿出來,看了一下規劃圖,確認是自己買的商鋪,當時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經過幾次交涉,委託方不僅沒有停工,還將李先生的商鋪大門砌上了磚,並將蹲便器安裝完畢。

為什麼好好的商鋪會被委託方改成廁所呢?湖北人民車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朱經理說,人民汽車城二期的所有商鋪都與他們公司籤訂了委託租賃合同。他們通過招商,將所有商鋪整體租給了一家央企,由於這家央企的人員比較多,李先生的商鋪正好緊鄰衛生間,於是他們在沒有和李先生溝通的前提下,就做主將商鋪進行了改造。

針對李先生的退房訴求,朱經理表示他已經進行了上報,由於他們公司和開發商只是關聯公司,並且開發商在這件事上沒有過錯,因此退房存在一定的難度。目前他們給出了兩條解決方案,一是恢復商鋪的原貌,二是在賠償金額分歧不大的情況下繼續租賃這間商鋪。

李先生提出20萬的賠償金額,湖北人民車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無法接受,李先生表示這是無奈之舉,他主要的訴求還是退房。

對此,律師表示改廁所的並不是開發商,因為退房的訴求開發商無法滿足。但李先生有權利要求委託方恢復商鋪的原樣,或者要求一定的賠償。

相關焦點

  • 價值35萬商鋪被改成公廁,五年租金蹊蹺為0 業主:從來沒道過歉
    近日,一則「35萬買商鋪,卻被委託方改造成廁所」的消息引發關注。據當事人李先生向時間財經講述,去年6月,他在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汽車城二期購買了一間商鋪。不過,今年7月,他卻發現商鋪被委託的出租方——湖北人民車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車城公司」)改造成了公共廁所。
  • 男子35萬買商鋪被改成公廁,網友熱議:其實李先生說錯了,北上廣的...
    虎撲8月10日訊 8月8日,湖北武漢的李先生將35萬購買的新商鋪出租給一家商業管理公司,近日他帶中介到現場準備賣掉商鋪,發現商鋪正被改造成公共廁所。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8月8日,湖北武漢。李先生將35萬購買的新商鋪出租給一家商業管理公司。
  • 業主買了商鋪拿不到、承諾退錢又失信,涉事公司:需要領導點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文 張琮 攝影截至11月11日,周女士去年花35萬餘元,購買的鄭州大上海城商業廣場商鋪錢還沒退完。她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爆料,和她相同遭遇的還有其他幾名業主,均花幾十萬元不等價格購買的商鋪。如今,感覺上當被忽悠了,商鋪拿不到退錢難,河南華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誠房地產)負責人電話不接,人又找不到,多次上門維權未果。
  • 花600多萬元買的商鋪核心區域卻成業主「共有」會所 咋回事?
    瑞安新江南人家小區入口大廳二樓房產使用糾紛(紅圈處)新江南人家小區入口大廳二樓爭議區域處於閒置狀態溫州網訊 「我們花600多萬元買的商鋪,小區其他業主卻說是公共會所,還在其中辦起了活動室。」日前,瑞安市民白先生反映在瑞安城區新江南人家小區的購房遭遇,為此他已接連打了5場官司,在法院認定他的商鋪產權合法有效後,部分業主卻拆毀了商鋪的鐵門和監控。面對白先生的說法,業主委員會相關人士提出自己的理由,還表示要再度發起訴訟,為全體業主爭取權益。事實真相究竟如何?記者日前赴瑞安進行現場走訪。
  • 購買商鋪「返租五年」?淡水200多戶業主卻遭中途變卦……
    俗話說「一鋪養三代」,買一間商鋪,月月收租,這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狀態。而「投資返租」這種投資模式也在國內興起,業主只要購買商鋪或者酒店式公寓等物業,再委託開發商轉租出去,就可以在家輕鬆地收租了。但是近日,就有惠陽區誠傑國際商業中心的商鋪業主們,因為返租問題,跟開發商鬧了起來。
  • 臨沂百麗美食廣場商鋪業主愁
    在百麗美食廣場角落裡一間被巨大斜坡樓梯佔據了一半的毛坯商鋪前,業主告訴記者該處就是其2018年花費50萬購買的「商鋪」。「當時,業務員告知我購買的是隔壁另一家店面,付款後又告訴我根據公司設計規劃圖紙,需要再交近20萬,且這家角落裡的店鋪才是我的。我提出異議,他們經理又說隔壁那間是我的,但到現在也沒個準信。
  • 上千萬買了商鋪馬上減租,痛苦的業主如何解脫?
    在我們身邊,總有人說買商鋪不好,不必說減租了,甚至說不定會租不出。「往寬處走,往高處立」是左宗棠的名言,地產大亨李嘉誠的辦公室就是把他那幾句名言刻於室內的立柱上!因此對地段的選擇是最為關鍵,但我們要注意區分:當今步行街的租金比起90年代都已經比不起了,就拿深圳的東門步行街和廣州的北京路、上下九來說,它們曾經兩平方都租出6000至20000元,即使在今天,東門步行街依然存在上百萬一平方米的商鋪,但已經鳳毛麟角了,雖然廣州也還存在有50平方收租7萬8萬的商鋪,同樣的,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 商鋪返租暴雷?昆明500業主到置信銀河廣場討說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置信銀河廣場位於呈貢新區彩雲南路與春融街交匯處,7月28日媒體爆料稱有業主反映,自2016年起,陸續有2000餘名業主在位於呈貢區的置信銀河廣場購買了商鋪網友實拍「因為買商鋪時是預售,合同上只標註了在哪層哪間,但等商場建成開業後我們拿著房產分戶圖去找,卻沒有找到。
  • 承諾退錢又失信 鄭州大上海城購買商鋪被忽悠?
    一名業主在給記者展示購買商鋪的買賣協議和交錢收據。 截至11月11日,周女士去年花35萬餘元,購買的鄭州大上海城商業廣場商鋪錢還沒退完。
  • 讓商鋪業主何去何從!
    就在昨天,大批中茂城商鋪業主去政府部門現場表達訴求。儘管長沙天空飄落了幾朵零星雪花,也阻擋不了業主維護自己權益的決心。事件拖延太久,加上一個不負責任的開發商,讓業主一次次寒心。於是,不得不跪求相關部門職能儘快落實解決。
  • 商鋪5年多沒開業 濟南市民購買泉城旺角商鋪遇麻煩
    據陸飛介紹,當時他購買泉城旺角的商鋪,也是想利用手頭的閒錢給兒子謀一個出路,可以在泉城旺角做點小生意。享優惠就得託管三年在與家人商議以後,陸飛下定決心購買泉城旺角的商鋪,交納了25萬元定金。「商鋪建築面積是35平方米,算上公攤的話就不到20平方米,總房款在95萬以上。」
  • 18萬起買南航總部商鋪,5年躺賺37萬?
    他們都在積極推進白雲新城最核心的商鋪,「總價18萬起」。 在廣州最具規模的商圈——白雲新城,買下一席之地,一句「收益賺到笑」,足以讓樓市君浮想聯翻。 大名鼎鼎的南航大廈竟然有這麼便宜的商鋪,到底啥來頭? 樓市君今天一探究竟。
  • 廣州多人花20萬買北京路地下商鋪 卻等不來開業!法院判了
    原標題:廣州多人花20萬買北京路地下商鋪,卻等不來開業!然而鋪面遲遲未能開張,業主心急如焚。   此前報導:業主花20萬購買商鋪卻遲遲等不來開張   去年7月底,梁先生夫婦去到招商現場跟京和(廣州)商業諮詢有限
  • 惠州大亞灣新華聯廣場商鋪好不好?新華聯商鋪地段怎麼樣?
    >  建築面積:約81萬㎡  商業面積:約2.3萬㎡風情商業街  總戶數:5903戶  車位數量:4248個  交鋪時間:  一標為現鋪(40/41/17/18)  期鋪37/38/39(2021年6月底)  期鋪11/14/15/35
  • 高新尚居小區商鋪裝修致多名業主家牆面裂縫?物業:首次供暖所致,需...
    一樓商鋪裝修時,業主聽見了震耳的砸牆聲,隨後沒幾天,就有多戶業主發現自家牆面出現裂縫,懷疑是商鋪裝修所致。物業解釋說是供暖導致,需業主自行維修。戚先生居住在西安市科技八路高新尚居小區,2019年底交房後,今年年初他們搬入小區。
  • 最貴35萬!剛剛常州豪宅曝出天價車位,業主吐槽貴也得買
    但最近,有粉絲找上了我,她告訴我,位於鐘樓區的京城豪苑推出了一批車位,但最貴竟然要35萬/個! 作為常州的老牌豪宅,京城豪苑由於具備雙學區的優勢,目前二手房均價已經超過5萬/㎡,但是車位又不講學區,為什麼也要這麼貴呢?今天我便前往小區實探。
  • 花幾十萬買的商鋪,寫的卻是別人的名字?怎麼回事……
    購買商鋪往往需要花費大筆資金,不過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法人奧萊國際,有的業主花錢買了商鋪,但最終備案的名字卻不是自己。商鋪業主 胡朝林:從 2016 年在奧萊國際公司買了商鋪,我交了 22 萬多,維修基金交了 2000 多。
  • 近千戶業主被聯投廣場坑慘了
    日前,浩哥對江夏聯投廣場慘澹經營現狀的報導引發了網友熱議,尤其是曾經投資了聯投商鋪的業主們。據業主代表統計,投資購買聯投廣場商鋪的業主有近千戶。 聯投廣場業主的商鋪多是採取包租5年的模式,到今年2020年5月31日,有近600戶業主的商鋪委託期已滿5年,接下來商鋪將交還小業主,由業主們自己招商經營了。但如今人氣寥寥、大面積商戶撤離,招商談何容易?這些曾經花了上百萬購買的商鋪業主,已然束手無策,幾百萬的心血錢就跟打了水漂一樣,沒有商戶進來,甚至有業主都不知道自己的商鋪在哪裡!
  • 買「商鋪」買到辦公用房虧了16萬?法院判決賠償八成差價!
    蘇州的一對小夫妻花82萬元購買了某商場的一樓「商鋪」,但購買後才得知自己買到的是「行政辦公用房」。銷售時大肆宣傳「旺鋪」,合同中卻是另外寫法……近日,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對這起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案作出判決,被告承擔80%的責任,賠償房屋差價損失13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