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商鋪」買到辦公用房虧了16萬?法院判決賠償八成差價!

2020-12-16 北青網

蘇州的一對小夫妻花82萬元購買了某商場的一樓「商鋪」,但購買後才得知自己買到的是「行政辦公用房」。銷售時大肆宣傳「旺鋪」,合同中卻是另外寫法……近日,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對這起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案作出判決,被告承擔80%的責任,賠償房屋差價損失13萬餘元。

「商鋪」「辦公房」差價達16萬餘元

「我們當初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某商場104房屋,面積25平方米,總價82萬元一次性付清。」吳某夫婦表示,開發商此前一直宣稱整個一樓未來都是商鋪,「到了2019年商場要業態調整,部分業主至檔案中心查詢相關建設檔案,這時才知道自己買到的是行政辦公用房。」

吳某夫婦認為,被告沒有真實披露涉案房屋的性質和用途,給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於是將開發商訴至法院。

訴訟過程中,經原告申請,法院委託鑑定機構得出評估報告,案涉房屋銷售時的評估總價為656700元。原告遂要求被告賠償全部差價163300元。

銷售時屢稱「旺鋪」,開發商:不存在欺詐

庭審中,被告開發商辯稱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商務金融用地」的土地用途,應當包括企業、服務業等辦公用地以及經營性的辦公場所用地,其不存在違約或欺詐的行為。

經查,案涉房屋規劃性質為辦公,土地用途為商務金融用地。而涉案房屋在銷售時,被告向原告等業主發放的宣傳廣告等資料大都以「某商業廣場」的名義宣傳,其中一樓宣傳為「國際臻品——精品街區/世界500強大賣場/特色餐飲/金融/超市卸貨平臺」。

在宣傳資料中,多次使用了「雙軌旺鋪」、「綜合體旺鋪」、「金質旺鋪」等詞語進行宣傳。

法院:宣傳廣告對價格有重大影響構成要約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範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

本案中,根據關聯案件中部分業主提供的被告銷售房屋時的宣傳廣告資料、房屋交付時被告出具的非住宅商品房使用說明書、房屋交付後商場的樓層規劃指引,可以證明被告在銷售案涉房屋時,確實將其中一至四層房屋,包括案涉房屋未加區分、整體定位為「商鋪」進行宣傳銷售,也曾經表述該部分房屋可以用於出租、經營零售、餐飲等業態。

「上述對於房屋用途的說明和允諾,內容具體明確,對房屋價款有重大影響,應當視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組成部分。」承辦法官指出,根據案涉項目的規劃資料及分割後的不動產權證,案涉房屋規劃性質為辦公,土地用途為商務金融用地,上述表述均與被告宣傳時所稱的「商鋪」相差甚遠。

購房人未盡審慎義務,承擔二成責任

法官表示,現原告以案涉房屋在合同籤訂時土地用途為商務金融的非住宅房屋的市場價格與實際成交價的差額作為衡量標準向被告主張違約責任,符合法律規定。

最終,虎丘法院對這起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案作出判決,被告承擔80%的責任,根據評估結果賠償原告房屋差價損失13萬餘元。

承辦法官表示,本案中,開發商在出售涉案房屋之前已經將包括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材料予以公示,根據上述材料,案涉項目規劃用途並非全部是商業,存在辦公用房。

而原告作為購房人,未履行審查義務,也存在過錯,故宜承擔20%的責任。

法官提醒,購房者在籤訂買賣合同前,一定要對銷售現場公示的材料進行關注,詳細詢問,搞清楚案涉房屋的具體性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三萬六千多買的鞋,花35元去洗,洗壞了 法院判決洗鞋店賠償2.19萬
    三萬六千多買的鞋,花35元去洗,被洗壞了,怎麼辦?4月22日,蕭山區人民法院一審終審一起因洗護不當導致的服務合同糾紛案。記者 林琳 通訊員 蕭法三萬六千多買的鞋被洗壞 鞋主人把洗鞋店老闆告上法庭「法官你看,我三萬六千多買到手的鞋穿了不到三個月,被洗成這樣,被告一定要全賠!」原告小偉(化名)情緒激動地說。
  • 花600多萬元買的商鋪核心區域卻成業主「共有」會所 咋回事?
    瑞安新江南人家小區入口大廳二樓房產使用糾紛(紅圈處)新江南人家小區入口大廳二樓爭議區域處於閒置狀態溫州網訊 「我們花600多萬元買的商鋪,小區其他業主卻說是公共會所,還在其中辦起了活動室。」600多萬元買的商鋪,結果成了業主活動室新江南人家小區位於瑞安市安陽街道,由浙江萬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於2005年建成。2005年,白先生等三人一同出資600餘萬元向房開購買了位於小區1幢二樓的一處商業用房,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
  • 南京海峽城百萬「公寓」變辦公用房
    近日,多位南京市民向我蘇特報反映,稱購買了建鄴區世茂海峽城的房子後,發現該樓盤將辦公用房包裝成酒店式公寓出售。2019年,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開發商曾表示可以退房,並賠償一定的費用,但現在又出爾反爾,眾多業主面臨維權難題。
  • 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賠償要求被一審、二審判決駁回法院:意圖...
    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究竟是維權還是唯利?其行為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近日,市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茶葉買賣合同糾紛案時,就表明了鮮明的立場:鑑於原告謝某紅為職業打假人,其維權動機並非為淨化市場,而是意圖通過懲罰性賠償為自身牟利,違反誠信原則,一審判決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
  • 廣州多人花20萬買北京路地下商鋪 卻等不來開業!法院判了
    原標題:廣州多人花20萬買北京路地下商鋪,卻等不來開業!   此前報導:業主花20萬購買商鋪卻遲遲等不來開張   去年7月底,梁先生夫婦去到招商現場跟京和(廣州)商業諮詢有限
  • 2.4萬買到假茅臺酒10倍索賠被駁回 法院:未能證明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買茅臺酒送禮,結果卻被朋友告知所購茅臺酒系假酒。這是去年底發生在甄先生身上的購酒經歷。假涉事酒,系甄先生在四川南充市南部縣城一商家處購買,一共9瓶,事後,甄先生將涉事商家告上法院,要求其退還購貨款並按購貨款10倍作出賠償。
  • 賣假貨被京東處罰、關店 商家起訴 法院:賠償京東100萬
    在網上買東西,最煩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買到假貨,因為這樣的事京東還對售假商家處罰,直接關店。店家不服,對京東提出起訴,要求京東賠償,結果法院判決售假商家賠償京東違約金100萬元。根據北京法院官方微博@京法網事的報導,某商家在京東商城開設店鋪出售某知名品牌化妝品,被京東抽檢及品牌方鑑定發現商品為假冒偽劣品,隨後京東對該店家下發了違約通知書,期限內店家沒有申訴,最終被京東處罰,關店、凍結錢包、扣除100積分並要求支付違約金。店家對京東的處罰不服,隨後提起訴訟,要求京東返還貨款、平臺使用費、店鋪質保金等。
  • 員工16天未在APP上打卡籤到被開除,法院判決:公司要向他賠償4.9萬...
    每經編輯:周宇翔員工因連續16天未在app中進行考勤籤到,被公司以「違反公司考勤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不過,該員工對此不服並訴諸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公司向該員工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賠償金49340.43元。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這起勞動爭議民事判決書。
  • 合同約定層高2.9米,新房卻矮了一大截 法院判了:開發商違約,賠償...
    合約同定,房間建築面積127.37平米,層高2.9米,總房價54萬餘元,2019年6月交房。誰知次年接房後,韓先生總感覺哪裡不對勁,一量層高,只有2.8米不到,原訂的家具擺設也成了問題。他找到開發商和物業公司詢問,對方給出的解決方案卻無法令韓先生滿意。「開發商私降層高,新買的房矮了一大截!」消息在業主中傳開,大家紛紛找到開發商討說法。經查,該樓盤共有8棟樓房用於出售。
  • 餓了麼騎手送餐撞傷人,法院一審判決公司賠償 27 萬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 「京法網事」通報,據朝陽法院消息,過馬路時被騎電動車的 「餓了麼」騎手撞成十級傷殘,於先生將騎手杜某、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拉扎斯公司)、九江翼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九江翼達公司)以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為由訴至北京朝陽法院,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31 萬餘元,法院審理後認定杜某因職務行為造成於先生受傷
  • 物業股東糾紛 丹東元寶區法院判決存疑
    遼寧省丹東市愛廈物業公司(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們,於去年6月份接到丹東市元寶區法院的一審判決後,他們又一次的失望了。在採訪愛廈物業公司股東職工們了解到,公司改制後,上級部門把位於丹東市最繁華商業街中的一個860平方米大樓,撥給他們作為辦公用房。2001年5月份,徐曉芳未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議表決通過,就把這個價值近千萬的大樓以1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私人。其價格之差,不免讓人產生懷疑。
  • 投資者900萬買理財產品,19天暴虧200多萬 法院判決:銀行賠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了一份財產損害賠償的判決書,投資者因購買理財產品暴虧,最終法院判決銀行方賠償200多萬元。買理財虧了銀行還要賠損失?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剛買入就遇牛市頂部19天虧掉265萬2015年6月16日,經了解,孫某認為上述三種理財產品不符合其投資目的和投資方向,隨後到銀行要求理財經理為其贖回上述三種理財產品,當日基金帳面資金為8528863元,已虧損超
  • 被忽悠買到「泡水車」?法院告訴您二手車商的死穴在哪
    原標題:被忽悠買到「泡水車」?法院告訴您二手車商的死穴在哪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田語壯 通訊員 胡廣文 鄭樂琦)俗話說:「二手車的水深到看不到腿。」
  • 3萬多元買380盒崴瑪咖告上法院要求10倍賠償 獲法院一審支持
    記者 柏立誠雲南網訊上個月,報導了鄒先生購買3萬多元「崴貨」瑪咖酒要求10倍賠償的訴求得到法院支持。》》》相關報導《《《近日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來自河南的陳女士在昆明某超市買了3萬多元的瑪咖片,認為生產廠家沒有按食品要求相關規定進行包裝,要求退貨退款並進行10倍賠償,五華法院一審支持了陳女士訴訟請求。去年3月,陳女士在昆明某知名超市花33820元買了380盒瑪咖片(單價89元)。
  • 女子打羽毛球致路人眼睛失明 法院判擔責七成賠16萬
    據安徽商報報導:夏天,羽毛球運動因為對場地要求小,所以成了很多居民首選的小區內運動方式。然而,亳州一女子在小區打羽毛球時,將羽毛球打在了一路人的身上,造成路人眼睛失明。5月17日,記者從法院獲悉,亳州中院對此案作出了二審判決。
  • 只是小區保安介紹合了張影,法院判決對方賠償210萬
    日前,記者獲悉,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作家莫言訴深圳市玉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深圳玉瓷公司」)人格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莫言獲賠經濟賠償200萬元及精神撫慰金10萬元。2019年12月30日,莫言的委託代理人、泰和泰(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汝忠表示,其於當日收到了二審判決書,莫言對該判決結果滿意。
  • 「餓了麼」騎手送餐撞傷人 法院判決公司賠償27萬
    (原標題:「餓了麼」騎手送餐撞傷人 法院判決公司賠償27萬) 過馬路時被騎電動車的
  • 法院判決給出答案!
    九原區健康路八、九號街坊是舊城區改造項目,經包頭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九原區政府負責該地塊的徵收工作。2015年2月16日,九原區政府對九原區健康路八、九號街坊舊城改造項目發布《房屋徵收決定公告》,決定對健康路東第五排房屋以西(不包括第五排)、健康路以東、烏蘭路以北、新春街以南,總佔地面積42畝,徵收規模9163平方米範圍內的房屋實施徵收工作。
  • 「假一賠十」被法院駁回,售假還有理了?
    四川南部縣的甄先生前後兩次在一家商鋪購買了9瓶茅臺酒,都是53度的,先後兩次一共消費了2萬4192元。這些酒是他準備在過年時用的,後來朋友來到家裡串門,他就拿出了一瓶飛天茅臺招待他。但是沒想到打開後,朋友發現酒是假的。
  • 法院判決告訴你:15萬
    導讀:文化用品充斥著每個人的生活,無論是辦公還是學習,都少不了文化用品。在大家看來,文化用品的價值並不是很高,但如果商家侵犯了商標持有者的權利,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有可能面臨著高額的罰款。幾位網店店主賣了幾隻假筆,總價並不高,不過幾百幾千塊錢而已,沒想到居然要賠償15萬元。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他們會面臨如此高額的賠償金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