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韓信蒙受「胯下之辱」的惡少,最終什麼下場?說出來你未必敢信

2020-12-15 陶陶愛歷史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家之一。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對於韓信早年的生平,我們卻一無所知,甚至連司馬遷也難以在宮廷檔案中找到隻言片語。

很顯然,當韓信受蕭何誆騙,被呂后殺死於長樂宮的鐘室後,他的三族盡被夷滅,而他的家世檔案似乎也遭到摧毀。而這也給司馬遷的取材,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既然無法從官方獲悉韓信早年的消息,那就直接去韓信的故鄉——淮陰尋訪。而在那裡,司馬遷果然從鄉民口中,獲知了不一樣的韓信。

作為一代人傑,我們對於韓信的了解卻是極為有限的。我們不知道他的父母親族,亦不了解他兄弟姐妹,更不知道他們的妻子兒女。史書中的韓信,從來都是孤身一人,沒有親戚,沒有朋友,特立獨行於天地之間。

但根據史學家推測,從韓信後來的表現看,理應是個貴族。若按照這種推測,韓信早年或許過了一段鐘鳴的生活,獲取了最好的教育。而他後來對《孫子兵法》瞭若指掌的表現看,他的家庭或許還是個軍事貴族。

但是秦滅六國後,韓信家破人亡,失去了貴族身份以及所有的財富,只能流落於街頭,以乞食為生。昔日貴族生活唯一的證明,或許只有他腰間佩戴的一柄劍。

按照中國傳統,最厭惡的就是遊手好閒之人。按照秦律,韓信應是官府重點打擊的對象。韓信身材高大,長得相貌堂堂,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會種田,不會打獵,不會經商。因為沒什麼德行,因此韓信也不得做官。

實際上韓信的遊手好閒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事生產是戰國貴族的主要特徵。就算給韓信一個鋤頭,他也不會種地啊!

為了解決吃飯問題,韓信到處去吃白食。一開始,韓信主要依附於南昌亭長家。由於吃白食的次數太多,導致南昌亭長的妻子十分不滿。因此妻子每天都早早地做飯,而韓信來蹭飯,一家人早就開始收拾碗筷。韓信見此,知道亭長妻子容不下自己,於是只好另謀生路。

淮陰靠近淮河,因此肚子飢餓的韓信,只好去河邊釣魚。但是釣魚收成不穩定,韓信也只能勉強維持不死而已。一次,一位被稱為「漂母」的老婦人在河邊洗衣服,發現韓信餓得面黃肌瘦,心生憐憫。因此善良的漂母將自己攜帶的盒飯分給他吃。數十天以來,漂母天天在河邊漂洗,韓信天天跟著漂母混飯。

曾挨過無數白眼的韓信淚眼婆娑地對漂母說:「我將來發達了,一定要好好報答老人家。」然而漂母卻生氣地說:「你堂堂男子漢卻不能自食其力,我分口飯給你,不過是可憐你王孫落到如此境地,哪是想讓你報答我呢?」

從漂母所說的「王孫」來看,韓信確實出身於貴族,甚至有可能是王族。那麼韓信是否和戰國七雄的韓國有關係呢?著我們都不得而知了。

就這樣,韓信飢一餐飽一餐地混著日子。或許他每天瞎晃悠的時候,還會拿著一本殘破的兵書,讀了又又讀。一天,韓信照例在街頭閒逛。古代生活艱苦,人人都自食其力,最看不起韓信這樣的寄生蟲。因此,街頭很多人早就看韓信不順眼了。他們之所以不敢找韓信麻煩,無非忌憚他腰間的那柄劍。

然而,一位勇猛的惡少卻偏不信這個邪,他一下子攔住韓信,挑釁道:

「別看你長得又高又大,腰間還跨了柄劍,其實你就是個慫貨!」

隨後,惡少又指著韓信的劍說:「有本事你就一劍刺死我,否則就從我胯下鑽過去吧!」

眾目睽睽之下,韓信不發一言,隨後彎下了腰,從惡少的胯下鑽過。看到韓信的「慫樣」,市場上的人皆哈哈大笑。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韓信得到機會,仗劍從軍。在機緣巧合之下,韓信就任漢軍大將,從此開啟了他開掛般的軍事生涯。他一路上連續滅掉魏、趙、代、燕、齊等國,最終和劉邦會師於垓下,為西楚霸王項羽送上了最後一擊。其後論功行賞,韓信被封為楚王,而其家鄉淮陰正在楚國境內。

韓信衣錦還鄉後,自然要對以前的事做個了結。首先,他找來漂母,贈予他千金;其後,韓信又到訪南昌亭長家,丟給他100大錢,並譏諷道:

「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最終,韓信找來了當年給予他胯下之辱的惡少。昔日的惡少,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青年。看著眼前尊貴的楚王竟是當年的韓信,「惡少」嚇得渾身篩糠,以為自己死定了。誰知,韓信不僅沒有殺他,還將他任命為中尉。他對諸將解釋道:

「這人是壯士啊!當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殺掉他沒有意義,所以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韓信就是韓信,其胸襟達到常人所不可思議的地步。換做旁人,「惡少」就算有一百個腦袋也砍不完。然而韓信不僅沒有殺他,反而將他任命為武官,甚至稱他為壯士。而韓信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在韓信心中,「胯下之辱」是一個裡程碑。只有忍受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羞辱,才能獲得常人所不能獲得的動力,才能獲得一般人所不能建立的功業。當時韓信雖然窮困,但心中卻有著常人所無有的抱負。

韓信大可一劍刺死惡少,但是秦法嚴酷。韓信殺了人,又豈能逃脫官吏的追捕?因此韓信才舍小求大,忍辱負重,從惡少胯下一鑽而過。而正是這一鑽,才有了今天衣錦還鄉的韓信。

而那位惡少呢?也確實是壯士。試問你敢在拿著手槍的人面前叫囂「敢往我腦袋上開一槍」嗎?儘管這是惡少的行為乃是燕雀撓鴻雁,但不得不說,他也是個敢愛敢恨的血性漢子。或許真因為如此,韓信才會做出不可思議之舉,將惡少啟用為中尉。

正所謂「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韓信對待惡少的行為看似讓人難以相信,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韓信的取勝之道。

相關焦點

  • 讓韓信遭受「胯下之辱」的惡少,有何下場?你可能不相信
    惡少還指著阪神之劍說:「你的手刺死了我,要不從我的胯下滑過去吧!」結果,當年來找阪神隊的他的胯下惡少昔日的惡少,如今成長為一名青年楚王看到當年的阪神,「惡少」嚇得滿身是糠,想也不敢想沒想到,阪神虎殺了他,他任命他為中尉他解釋說:「這個人是壯士!
  • 《胯下之辱》成語典故
    胯下之辱【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韓)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伏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譯義】從胯下爬過的恥辱,意指有才能的人未顯達時被人鄙視、遭受侮辱。
  • 曾讓韓信遭受「胯下之辱」的惡少,後來結局如何?世人低估了韓信
    02胯下之辱重回於市井之中的韓信,在集市上以賣「馬」謀生,一位名叫季桃的姑娘看他風度翩翩,便上前調侃與他:韓信你之前告訴我賣馬,原來是用草編織的馬。韓信答道:用草編織的馬也是馬,你看,他還會跑呢,姑娘喜歡的話,我送你一隻。
  • 為亡母找墳、一飯之恩、胯下之辱,為何說這三件事,定了韓信終身
    可以說,後來劉邦要殺他,就是因為他的功名欲望太不可控,雖然在能反的時候沒有反,但他的內心始終是不安分的。除了為亡母找墳,少年韓信還有兩件事很有名,一是漂絮老母給他的「一飯之恩」,一是惡少屠夫讓他遭受的「胯下之辱」。漂絮老母的「一飯之恩」,韓信終生銘記,並且在衣錦還鄉後隆重地謝了這「一飯之恩」。
  • 教授求學生賜「胯下之辱」是自取其辱
    張能立解釋說:跨過老師,只是表象,傳遞的卻正是這種敢於用科學真理否定權威、反抗權貴的精神。(5月13日武漢晚報)自古以來,中國人幾乎都很難接受被人跨過身體的行為。這種「胯下之辱」被認為是奇恥大辱。武漢理工大學張能立甘受「胯下之辱」,與其說是傳遞「敢於用科學真理否定權威、反抗權貴的精神。」不如說是自取其辱。評判這一奇葩事件,離不開當時的具體場景。
  • 韓信遭遇的胯下之辱
    韓信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韓信的胯下之辱。韓信,家貧無行,家裡有錢可以推薦為吏這一條路是走不通了。又沒有做生意的本領,又不肯種地,所以窮得叮噹響,常常去鄰居家混飯吃。人們都看不起他。
  • 兵仙韓信:胯下之辱「並不辱」,蕭何月下追的韓信「也不驕」
    為了讓論證更豐富和接地氣些,顏小二就拿韓信發跡時最有名的兩個典故來說。在顏小二心裡,胯下之辱「並不辱」,蕭何月下追的韓信「也不驕」。為何這麼說?我們繼續往下看。1、忍胯下辱、被蕭何「追」,韓信能屈能伸的「發跡之路」說起韓信,有兩個典故大家一定知道,顏小二當年高中寫作文不知道用了多少遍,一個是胯下之辱,一個是「蕭何月下追韓信」。
  • 淮陰有一屠戶曾讓韓信受「胯下之辱」,韓信後來如何對待他?
    等韓信來的時候,卻發現沒有留飯給他,韓信也明白他們的意思,一怒之下便離開了,再也沒有回去。韓信在淮陰城下釣魚的時候,有幾位老大娘經常在那裡漂洗衣物,其中有一位大娘經常會把自己的東西分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韓信非常的感動,便對那位大娘說:「我日後一定會報答你老人家的。」不過大娘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是可憐韓信才給他食物的,並不是想要什麼回報。
  • 「淮陰屠中少年」跟韓信什麼仇什麼怨,為什麼逼韓信受胯下之辱?
    按照電視劇《楚漢傳奇》的設定,單純的村姑季桃愛慕才華橫溢的韓信,「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愛慕季桃,「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知道季桃愛慕韓信,於是便把韓信當作情敵,隨時找機會弄韓信一下子。《楚漢傳奇》中胯下之辱這一段,季桃看著韓信從「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的胯下匍匐而過,泣不成聲,淚珠兒啪嗒啪嗒地落在繁華的街道上,「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打破了季桃對美好愛情的幻想。
  • 韓信原本不用受「胯下之辱」,為什麼他要放棄自己尊嚴?
    韓信本不用受「胯下之辱」,為什麼他要放棄自己尊嚴?在今天,我們的歷史書上還將韓信忍受「胯下之辱」標榜為能屈能伸的古人榜樣。然而,當我們翻開史記中司馬遷對於韓信早期經歷的描述,你就會發現「胯下之辱」其實沒有那麼高尚,韓信的前半生幾乎就是個噌吃噌喝又高傲的懶鬼,而人人稱讚影響到韓信人生的「胯下之辱」恰恰是有人瞧不起他這個懶鬼,故意羞辱他才發生的,這也就理解了為什麼韓信在功成名就回到家鄉後不僅沒有報復讓他鑽胯的人,反而還厚重的賞賜了他。其實這並不是韓信胸懷大度,而是這次的羞辱真的讓韓信成長了。
  • 給大家講一下韓信的胯下之辱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歷史的故事胯下之辱。話說當年韓信要去拜訪他的老師尉繚,他正在想著,去看望老師要帶點什麼好呢,突然聽到街邊有賣年糕的,這也讓他想起老師喜歡吃年糕,他就想給老師帶點年糕。到老師家以後韓信在問老師,他最近在研究和為君子之道。老師告訴他,君子之道在於行,在於道,凡事有可為有可不為。
  • 「三貧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韓信從胯下之辱到開國功臣
    其實就是在告誡後人,不要覺得什麼事情都是恆定不變的,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它都不會陪伴你一生。無論是錢財,還是人與事,都是會變化的。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貧窮或低谷,也總會有達到巔峰的一天。短短的十年,就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只有你自己心裡清楚。坎坷一生的韓信韓信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坎坷了,年少時父母雙亡,家境貧寒。
  • 韓信衣錦還鄉後,厚報胯下之辱,卻辱罵活命之恩,難怪不得善終
    韓信騎馬像《史記》的《淮陰侯列傳》記載:「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當年給他飯吃的那個漂洗棉絮的大娘,韓信賞賜了她千兩黃金。南昌的那個給他飯吃的亭長,韓信賞了幾百錢,說:「你,就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
  • 如何看待韓信的胯下之辱,是智慧還是懦弱?
    如何看待韓信的胯下之辱,是智慧還是懦弱?大家知道,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了不起的軍事家,輔佐劉邦打天下,受到劉邦的讚揚與肯定。韓信在成名之前名聲不太好,長期在亭長家蹭飯,被亭長老婆厭惡;接受漂母嗟來之食,遭遇漂母的挖苦;受到屠戶的霸凌,忍受胯下之辱。
  • 胯下之辱,被人說了無數次,韓信的軍事生涯才讓人敬佩
    韓信,這是一個很委屈的英雄,這種委屈不是說他自己在那個時代感到的委屈,而是現在的人為他感到委屈。這話從何說起呢?還得看看現在學生寫的文章就知道了,胯下之辱這件事被無數的學生拿來作為一種精神。當然,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說的太泛濫了,就有點過頭了。而對於韓信,很多人只知道他這一件事。要知道,他是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唯一一個可以打敗項羽的人,這是多麼大的氣魄啊。
  • 資治通鑑:韓信以德報怨胯下之辱,實則早已布下殺招!
    《資治通鑑》第11卷 漢紀三漢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原文】韓信至楚,召漂母,賜千金。召辱己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此。」【譯文】 韓信到了楚地,召見曾經分給自己飯吃的那位漂洗絲綿的老婦,賜給她一千金。
  • 韓信落魄之時,為什麼甘受胯下之辱?
    韓信作為漢軍的統帥,其軍事實力、膽氣不用多說,肯定是高人一等。然而在韓信未發跡的時候,有一天他在淮陰碰到了一個屠戶。當時屠戶對韓信說「不要看你身材高大,但你是一個膽小鬼,如果你真不怕死,就用劍刺死我。若你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 韓信:落魄貴族蹭吃蹭喝,胯下之辱之後,最終成長為一代名帥!
    01早年落魄,胯下之辱韓信是一個落魄貴族,喜歡隨身帶著一把劍,以彰顯自己貴族的身份,然而卻身無分文,連吃飯都是問題河邊有一群婦人在洗衣服,其中一個老婦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分一半給韓信吃。就這樣,又過了好些時間,老婦的活做完了,就跟韓心說:我的活做完了,明天我就不過來了。你要自己想辦法弄吃的了。韓信說:謝謝大娘,以後我一定會報答你的。老婦說: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卻不能自食其力。還說什麼報答,我只是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以後別說這種大話了!
  • 韓信發跡後,為什麼沒有報「胯下之辱」的仇
    「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本是秦末淮陰縣一介布衣,說好聽點是布衣,說難聽點,這個人很窮。但是窮並不影響韓信上進,一個知道努力的人,其實也是有無限可能的,韓信就是這樣一個懂得上進努力的人,窮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改變,年輕的韓信深知這一點。
  • 都說「士可殺不可辱」,那為什麼韓信卻甘願受「胯下之辱」?
    韓信是什麼人?西漢開國功臣!大功臣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那都是在遇到蕭何之後的事情。其實在遇到蕭何之前韓信也不過是個秦末時期的平頭老百姓。為人方面一、不懂禮節,二、不通經商謀生之道,不僅如此,堂堂七尺男兒還要靠人救濟才能勉強度日,在當時很多人都討厭這個大名鼎鼎的西漢「開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