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金融業者:大陸人買保險注重保自己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日前舉辦的海西2012兩岸經濟暨金融研討會透露,目前兩岸金融合作滯後於經貿往來,而且大陸金融發展滯後臺灣近十年,如今大陸屢屢出現的「保險誤導」、保險「同質化」,在十年前的臺灣也出現過。會後,記者採訪了富邦財險大陸掌舵人莊子明,他在臺灣金融界從業已有二十多年,對兩岸金融尤其是保險了如指掌。他說兩岸金融觀念差異不小,如臺灣人買車險注重保別人,大陸人卻注重保自己。

  臺灣人保險觀念是逐步發生變化的

  今年各地接連發生碰撞豪車導致高價賠償事件後,福州一些車主為了預防「吻」豪車致一夜變窮,開始追加第三者責任保險(簡稱「三者險」)。

  「臺灣人買車險更注重保別人,大陸人卻注重保自己。」莊子明直言,大陸車主對責任保險的認識還不夠。

  他曾帶著團隊在福建省內做過一項調研,結果顯示,福建車險市場與人相關的保費佔比不到四成,其中三者險約佔三成,車上乘客險居次,約佔2.5%,車上駕駛人險等險種佔1.5%左右。車主把多數保險費花在保障自己車輛損失上。整體而言,福建地區車損險保費和三者險保費比例是1.5∶1。

  而在臺灣,車損險保費和三者險保費比例是1∶1,歐美國家的比例甚至是1∶2,他們更加注重預防撞到其他車輛(尤其是人)而導致一夜變窮。

  莊子明稱,過去臺灣人也像福建人這樣重視車損險,後來看到人員傷亡賠償影響更大,觀念才逐漸發生變化。

  據介紹,車輛損失是可控的,通常一輛車車全損也就幾十萬元,所需費用對於車主而言容易承擔。但人員傷亡賠償可能是無底洞,目前福建地區死亡事故,一個人所需賠償金額約為50萬元,三責險平均投保額度約為30萬元,明顯不足。

  臺灣金融條款可實現個性化

  此外臺灣金融界的人剛接觸大陸金融圈一開始不能理解的是,大陸的金融產品普遍單一化、同質化。

  莊子明說,在臺灣,金融條款是個性化的,比如每個人的車險都可能不一樣,按照臺灣的車險模式,車輛由一人使用還是多人使用、用車頻率的多少、周末有沒有開車,都會區別對待。如此一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車險方案,一人用車的保費會更低。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外資保險公司的個性化條款已向監管部門報批,何時能執行還是未知數。

  莊子明表示,臺灣保險市場所經營的產險就有300餘種,只要是有需求的,幾乎都能承保,而大陸險種則還有限。

  莊子明還認為,險種多樣化,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誤導銷售,畢竟個性化條款添加的過程,也是解釋條款的過程,目前大陸普遍存在的保險誤導,與銷售過程簡單以及銷售人員素質不高有關。誤導銷售10年前在臺灣也挺嚴重,現在已不明顯。(歐陽進權)

  來源:海峽都市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美國在臺協會太高調 臺灣買武器如買保險有什麼好...
    (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對大陸大打臺灣牌,美國在臺協會(AIT)近年來在臺灣能見度大增,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前天把臺美軍售當作政績宣傳,令人懷疑這是刻意刺激大陸?他在演講中,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心態,彷佛軍售是對臺灣施恩,在他處長任內,臺美軍售達成史上最高紀錄。但說穿了,向美國買武器,就是買保險,保這麼多年,保費繳這麼多,有什麼值得臺灣好驕傲?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我來唱白臉了針對「獨派」陳姓「立委」、本黨「立委」林俊憲提案限制未取得臺灣身份的在臺大陸人等特定人群享受健康保險。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
  • 臺灣保險業者看好大陸市場
    今天我們演播室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他們是太平洋安泰保險公司總經理、臺灣同胞張全福先生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兼保險系系主任孫祁祥教授。  上海太平洋安泰保險公司的總經理張全福先生當年在臺灣就已經是一家保險公司的高級主管。1997年10月他來到上海,開始進行公司開業的籌備工作。  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 總經理 張全福:從找房子開始,找自己住的房子。
  • 在大陸生活了十來年的臺灣人,講出了臺灣經濟的真相
    關於臺灣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物價、健保等等方面,很多大能已經回答過了。但我想以一個2004年就到大陸,每年只回臺灣幾周,現在快搞不清楚自己是臺灣還是大陸人(確切地說是我回臺灣時,所有人聽我說話都問「你是大陸/中國來的吧?」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廖信忠:臺灣人眼中的大陸| 鳳凰副刊
    廖信忠:現在臺灣的教育其實是以臺灣為主,就像我小的時候的教育它是以大陸為主題的。我們那時候可以背出黃河、長江經過哪些省份,甚至每一個省份的水系、山系、礦產、物產這些能很清楚地說出來。但是我們對自己出生的土地其實是不太了解的。以前我們的地理課,大陸地理、中國地理可能兩冊多。每一個省、每一個直轄市一課,臺灣也就是其中一課,所以90%都是在講大陸,臺灣的很少。當然現在這個比例有所調整。
  • 疫情肆虐,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被島內網友視為「二等公民」?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海峽對岸的臺灣,近期由武漢臺胞包機返臺的爭議也還在持續。翻看島內網友對此事件的評論,在民進黨當局刻意「反中抗中」的政治操作下,延伸到仇恨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臺胞,社會對立、分裂愈演愈烈。
  • 真實的臺灣,大陸人大跌眼鏡!
    有一天逛馬路,我心血來潮地問陪同:「如果老人摔倒路邊,你們敢不敢扶起來?」她看了我一眼,回答「當然會快快扶起。」我追問:「如果老人說是你撞倒的怎麼辦?」她眼神震驚,問:「老人為什麼要這麼做?」我都覺得自己有些陰險了,但堅持問:「要是老人沒錢治病……」她斬釘截鐵回答:「不會啦,所有老人都有健保計劃,為什麼要誣賴別人。」
  • 富邦金控蔡明忠:大陸的門要開大一點
    作為臺灣規模第二大的金控公司掌門人,蔡明忠近年來一直率領富邦金控忙於在大陸攻城略地,構築起了臺灣金控公司當中最完整的大陸版圖。12日,導報記者專訪了蔡明忠,請他暢談多年來的 「登陸」體會,以及發展願景。
  • 綠營政客竟稱:臺灣2300萬人交的健保,不能讓14億人用
    綠營一些人趁機建議,修改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健保的相關規定,臺灣「基進黨」民意代表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他並質疑,為何臺灣學生在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在臺灣卻可以使用健保,未來將與民進黨合作解決相關問題。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胞在大陸購買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主持人:我們了解到,在大陸生活的臺灣同胞常常會遇到購買保險方面的問題,一些臺胞為了購買一份適合自己的保險,不但要請教自己的親戚和朋友,而且常常要跑好幾家保險公司了解保險方面的相關情況。為了節省您寶貴的時間,為您提供保險方面的相關知識,解答您在購買保險時的一些疑問,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來了中國人民大學財經學院保險系系主任張洪濤教授。張教授您好,歡迎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
  • 大陸民眾依親享健保 收支相抵差不多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時期放寬大陸來臺依親、探親6個月,可享用健保,根據臺灣「健保署」最新數據顯示,包括依親在內,去年大陸人士繳交的健保費為7.19億元(新臺幣,下同),健保支出約為7.23億元,收支相抵,金額幾乎差不多。
  • 港臺腔:臺灣人來大陸唱首歌,竟「犯法」了?
    來源:海外網視頻截圖這兩天,因為臺灣歌手歐陽娜娜、張韶涵來大陸參加「十一」央視國慶晚會,民進黨當局如臨大敵,又是以臺灣健保相威脅,又是揚言可能面臨「法辦」。不就是唱個歌嗎?多大點事兒!陸委會跳出來羅織罪名,妄稱大陸邀請臺灣歌手參加晚會,旨在「宣傳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對臺進行施壓」,同時喝止臺灣民眾參與相關活動,以免「淪為對臺統戰樣板工具」。更有甚者,陸委會表示將「密切關注」,「倘有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將依法查處」。對於民進黨當局上綱上線亂扣帽子,臺灣網友紛紛表示看不下去了:「藝人表演有違法之虞?
  • 70%來自大陸,臺灣人:有本事自己造!
    據多家臺灣新聞媒體機構報導稱,民進黨籍「立委」何欣純於前幾日就「信息安全問題」發出質詢。「立委」何欣純宣稱,臺灣島內各個行政機構的無人機之中,竟有超過七成出自大陸。同時,何欣純指出,臺灣當局存在十分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但臺灣網友則反諷稱,有本事臺灣自己製造無人機。
  • 「一邊罵大陸,一邊吃大陸」|依林昶佐|大陸|黃惠英|臺灣
    [新聞頁-臺海網]綠營「立委」林昶佐近日指旺中集團拿大陸「政府補助款」,所以旺中集團下的中天新聞可能「被大陸操作」。然而,林昶佐這種抹紅伎倆瞬間被島內媒體和藍營「立委」打臉。原來這些「臺獨分子」阻撓兩岸交流,不讓廣大臺灣同胞享受兩岸關係的紅利, 「自己家卻賺飽人民幣」。
  • 臺灣人在大陸:醫院看病的經歷有深刻體驗
    臺灣《旺報》20日刊載現居廣州的臺灣人賴佳玟的投稿文章,作者認為大陸醫院醫療服務差、價格高;大陸的醫療服務、價格,很多在大陸的臺灣人都有深刻體驗。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最優秀的學生幾乎都是學醫,醫生的水平很高,再加上近年健保體制補助民眾就醫,臺灣醫療服務的性價比高到「破表」。
  • 大陸人在臺灣找工作的經驗之談
    來臺灣一年了,生活上,除了沒辦法隨時隨地愉快的約到朋友外,其他都還好。17年10月來臺灣,11月-1月辦理各種手續,2月過年加考駕照。然後3月開始找工作。P.S:在大陸好幾年沒面試過了,我在大陸主要做採購。
  •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街道 架在海峽的一座橋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街道 架在海峽的一座橋 2015-03-30 14:25: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杜靜
  • 兩岸醫療保險制度大比拼,解秘臺灣健保神話
    我臺灣同事的二大爺重病住院,只花了幾百元臺幣。」「我給你講啊,臺灣福利超好,看病基本不用花錢,看病只要50元臺幣掛號費就可以了。」......臺灣全民健保制度一直被臺灣自詡為「世界典範」、「世界第一,沒有之一。」,「臺灣健保包山包海,什麼都包」,「臺灣健保是臺灣人享受的高福利」等等。